吾尊百科网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中国第二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飞船在外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这也是世界上人类的第243次太空飞行。    “神舟六号”于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顺利升空。“神六”在离地面400公里至800公里处围绕地球飞行5天,于10月17日4时3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顺利着陆,圆满完成太空之旅。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基本情况

·一、总体技术方案

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与长征运载火箭进行对接  按照中央专委批准的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总体安排,在2007年实施工程第六次飞行任务,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2F运载火箭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   长征2F运载火箭由四个助推器、芯一级、二级、整流罩和逃逸塔组成。火箭上部整流罩、逃逸塔和飞船轨道舱、返回舱组成逃逸飞行器。   飞船乘坐2名航天员,在绕地球飞行76圈后返回。期间,地面指控中心通过生理遥测参数和回传图像及话音通讯,了解航天员的身体、生活和工作状态。航天员监视飞船飞行过程中重要指令的执行情况以及飞船工况,并向地面报告有关情况和补发有关指令,进行相机和海事卫星终端试验操作。 执行此次飞行任务的陆海基测控通信网站点主要有3个指挥控制中心、7个国内地面测控站、3个国外地面测控站和4艘远望号测量船。   主着陆场区位于内蒙古中部地区,副着陆场位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南地区。在上升段,在陆上设立4个应急救生点,在海上设立3个应急救生区。在运行段,在国内外共安排10个飞船自主应急返回救生区。为完成上述搜救任务,在陆上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直升机、特种车、巡逻机和运输机,在海上共配备数艘救援船只、数架巡逻机和舰载直升机。

·二、主要飞行程序

  载人飞船和运载火箭在发射场技术区完成总装、测试后,进入发射区加注推进剂。航天员乘组在发射前约2小时45分进入飞船。   起飞命令发出后,火箭一级发动机和4个助推发动机同时点火,发射方位角103度。主要飞行程序为:火箭飞行约120秒逃逸塔分离,约137秒助推器分离,约159秒火箭一、二级分离,约200秒整流罩分离,约461秒二级主发动机关机,约584秒游机发动机关机,船箭分离,飞船入轨。飞船进入倾角42.4度、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346.8公里的椭圆轨道。飞船建立轨道运行姿态,展开推进舱上的太阳能电池阵,对太阳定向,并在第5圈实施变轨,进入高度343公里的圆轨道飞行。   载人飞船的主要返回程序是:在返回的前一圈,由地面测控站向飞船注入返回制动参数。飞船偏航调姿90度,轨道舱与飞船分离。再偏航调姿90度并制动进入返回轨道,下降至140公里高度,推进舱与返回舱分离,返回舱再入大气层,穿越“黑障区”后进入主着陆场上空,按程序开伞减速,在下降至离地面约1米左右时,着陆缓冲发动机点火工作,返回舱着陆。舱内航天员确认着陆后,发指令切掉主伞并及时与地面搜救人员联系。 航天员费俊龙  空中搜索直升机和地面搜索回收车辆对目标搜索定向。发现目标后,赶往返回舱着陆地点,协助航天员出舱,回收返回舱。   轨道舱留轨飞行约半年,开展有关的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试验。

·三、航天员乘组梯队

  通过对航天员政治思想、医学评价、心理素质和训练成绩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评,科学严格地选拔出执行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梯队。确定第一乘组由费俊龙和聂海胜组成,第一候补乘组由刘伯明和景海鹏组成,第二候补乘组由翟志刚和吴杰组成。航天员乘组人员主要情况是:   费俊龙,江苏省昆山市人,1965年5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副师职,上校军衔,3级航天员,战斗机飞行时间1790小时;   聂海胜,湖北省枣阳市人,1964年9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副师职,上校军衔,3级航天员,战斗机飞行时间1450小时;   刘伯明,黑龙江省依安县人,1966年9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正团职,中校军衔,3级航天员,战斗机飞行时间1050小时;   景海鹏,山西省运城市人,1966年10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正团职,中校军衔,3级航天员,战斗机飞行时间1200小时;   翟志刚,黑龙江省龙江县人,1966年10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正团职,中校军衔,3级航天员,战斗机飞行时间950小时;   吴 杰,河南省郑州市人,1963年10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副师职,大校军衔,3级航天员,战斗机飞行时间1200小时; 航天员聂海胜

·四、组织实施及指挥

  为加强对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集中统一指挥,总装备部成立了以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陈炳德同志为指挥长,总装备部政委迟万春、总装备部科技委副主任胡世祥、总装备部副部长张建启、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孙来燕、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江绵恒、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为副指挥长的任务总指挥部,负责任务的集中领导和统一组织指挥。在北京开设联合指挥所,由总参、总后、总装、海军、空军、陆航、外交部、交通部、民航总局、中科院、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等单位参加,在总指挥部的领导下,负责飞船飞行控制及返回工作的组织指挥。发射场区、主着陆场区和副着陆场区分别成立了任务指挥部。 目前,工程各系统已经完成各项任务准备,飞船和火箭已经加注推进剂,发射场区、测控通信系统(包括远望船队)及着陆场区都已处于执行任务的状态,航天员乘组已准备完毕,工程全面具备了实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条件。   在载人航天工程实施进程中,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多次视察载人航天工程,对工程各个阶段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江主席要求工程研制试验工作要“一丝不苟、分秒不差”。强调“质量工作要天天讲,天天抓,一刻也不能放松”。   2003年10月15日,胡总书记亲临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发射现场视察指导,为航天员壮行。首飞任务成功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庆祝表彰大会,胡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中央的亲切关怀,给予工程全体同志巨大的鼓舞和鞭策。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作为今年我国高科技领域最具影响、最具战略意义的国家级科研试验任务,列入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今年的工作要点。胡总书记要求“精心组织、精心指挥、精心实施,确保万无一失,确保成功”。从事工程研制、建设和飞行任务的各级领导、全体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解放军指战员,决心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工程的一系列决策指示,继续大力弘扬“四个特别”的载人航天精神,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团结协作,奋力拼搏,夺取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向祖国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技术改进

  飞船上新增加了40余台设备和6个软件,使飞船的设备达到600余台,软件82个,元器件10万余件,做出了4个方面110项技术改进。   围绕两人多天任务的改进:食品柜得到真正使用,通过水箱和单独的软包装两种方式准备了航天员用水。扩大了冷凝水箱,把所有裸露管线都贴上了吸水材料,确保飞船湿度控制在80%以下。   轨道舱功能使用方面的改进:放置了食品加热装置和餐具等。轨道舱中挂有一个睡袋,供两名航天员轮流休息用。轨道舱中还有一个专门的清洁用品柜,航天员可以用里面的温巾等物品进行清洁。大小便收集装置这次也是首次使用。   提高航天员安全性的改进:对航天员的坐椅缓冲器进行了重新设计,使返回前坐椅提升后航天员可以看到舷窗外的情况。研制成功了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舱门密闭快速自动检测装置。研制出一种专用抹布,这种布不产生纤维、静电、异味,专门用来清洁舱门。   持续性改进:“黑匣子”不仅存储量比原来大了100倍,而且数据的写入和读出速度也提高了10倍以上,体积却不到原来的一半 。

胡锦涛同神舟六号航天员亲切通话

  “祖国人民期盼着你们胜利凯旋!”15日下午4时28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正在太空飞行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上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进行实时通话。胡锦涛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向两位航天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关切询问他们在太空中的身体状况和工作情况,殷切勉励他们圆满完成任务。  神舟遨太空,举国心相牵。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升空几天来,胡锦涛和全国各族人民都十分牵挂飞船的运行情况和航天员的身体状况。  15日下午4时许,胡锦涛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他首先听取了有关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运行情况的汇报,随后走进第一指挥大厅,准备同飞船上的航天员通话。  在宽敞的指挥大厅内,4块电子大屏幕上展示出相互交织又排列有序的飞船飞行曲线和一组组技术参数,扬声器里不时传来控制中心与地面测控站和“远望”号测量船进行联络的通话声。  4时28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进入测控区,费俊龙、聂海胜两位航天员在飞船舱内的图像清晰地显示在大屏幕上。胡锦涛拿起电话,同两位航天员亲切交谈。  航天员聂海胜用响亮的声音向总书记报告:神舟六号飞行正常,我们的身体感觉很好,空间科学实验正按计划顺利进行。请总书记放心,请全国人民放心。  胡锦涛在通话中说,听到你们身体状况良好,各项实验顺利进行,我们十分高兴。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又迈出了新的重要一步。胡锦涛对两位航天员的出色表现给予高度评价,他说,你们作为担任这次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作出了杰出贡献,祖国和人民为你们感到骄傲。希望你们沉着冷静,精心操作,圆满完成任务。祖国人民期盼着你们胜利凯旋。  航天员费俊龙激动地表示,衷心感谢总书记的关怀,衷心感谢祖国人民的支持。我们一定圆满完成任务。  4时33分,实时通话结束。第一指挥大厅响起热烈的掌声。  随后,胡锦涛来到操作台前,同现场参试人员一一握手,并即席讲话。胡锦涛说,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和正常运行,凝聚着大家的智慧和心血。同志们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祖国和人民感谢你们。他要求广大参试人员再接再厉,全力做好各项后续工作,确保飞船和航天员安全顺利返回,夺取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最后胜利。胡锦涛最后希望大家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再创辉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曹刚川,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刚,以及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陈炳德参加了通话活动。

神舟六号飞天全记录(10.12-10.17)  

·第一日 10月12日

  5时30分: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出征仪式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举行,温家宝、李长春、罗干等中央领导为航天员送行。执行这次任务的航天员是40岁的费俊龙和41岁的聂海胜,分别来自江苏和湖北,他们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的航天员。神舟六号飞船发射返回全程图  5时35分:气象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12日天气良好,地面温度2-3摄氏度,西北风6-8米/秒。  6时15分:执行任务的两位航天员进入神舟六号飞船船舱,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准备就绪。  8时许,胡锦涛、贾庆林、曾庆红、吴官正等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听取有关汇报,观看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实况。  8时45分:温家宝、李长春、罗干等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行控制大厅观看发射实况。  8时45分:航天员费俊龙报告15分钟准备完毕。各测控点检测完毕。  8时47分:航天员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陈炳德进行了通话。“感谢首长的关心和鼓励。我们绝不辜负中央首长和全国人民的重托,精心操作,坚决完成任务。请首长和全国人民放心,坚决完成任务。”“祝你们圆满完成任务,我们就在北京迎接你们凯旋,再见。”“再见。”     8时51分:北京航天飞控中心通报点火时间:9时0分0秒。  8时59分:火箭发射进入1分钟准备。50秒、30秒、20、10、9……  9时0分0秒:发射神舟六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点火成功。与发射神舟五号飞船的火箭相比,这枚火箭有75项技术改进。  9时02分:点火后第120秒,火箭成功抛掉逃逸塔。这是火箭的第一个分离动作。起飞前900秒到起飞后120秒内火箭如果发生故障,逃逸塔能将飞船和航天员安全带走。  9时02分16秒:点火后第136秒,火箭助推器分离成功。4支助推器捆绑在芯一级上,相当于4支小火箭。  9时02分39秒:点火后第159秒,火箭一二级分离成功,一级坠落。  9时03分20秒:点火后第200秒,整流罩分离成功。  9时约10分: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火箭工作完成。分离点高度约200公里,距点火583秒。  9时12分:神舟六号飞船进入远望一号测量船测控弧段时,航天员报告“太阳帆板展开,身体感觉良好”。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宣布:飞船正常入轨。  9时30分:长江二号USB(S波段统一测控系统)发现目标,航天员的画面出现在大屏幕上。指控大厅内开始鼓掌。  9时33分:航天员打开面窗,挥手致意。地面医监医生首次与航天员通话。航天员向地面报告“感觉良好”时,北京航天飞控大厅内响起掌声。  9时39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陈炳德宣布:“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9时43分:温家宝总理讲话,指出我国载人航天的丰功伟绩,将彪炳于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  10时32分:神舟六号飞船已飞临祖国上空。布设在我国最西端的喀什测控站向北京航天飞控中心报告,其测控设备已发现神舟六号飞船,并开始对飞船进行跟踪测控。  10时32分:神舟六号飞船内的航天员在回答地面调度指挥员呼叫时,报告“飞船工作正常”。此时飞船正飞过祖国大陆上空。  11时05分:航天员向地面报告完成第一次太空进餐。  11时15分53秒:按飞行计划安排,地面调度指挥员要求一名航天员开始休息。  12时07分13秒: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所属的4艘远望号海上航天测量船已布阵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预定海域,正对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进行精密测量与控制。  15时30分:飞船进入第5圈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已把变轨参数传输到飞船。  15时54分:飞船变轨从15时54分45秒开始,变轨发动机工作了63秒,64秒后进入平稳状态。  16时50分:飞船运转正常。费俊龙还轻松地玩手中的笔,系着绳子的笔在他面前飞来飞去。  17时29分:航天员打开返回舱舱门,聂海胜用手托着费俊龙的脚,帮助他进入轨道舱。  17时30分:费俊龙拉着一根带子,站起身来,用力把返回舱和轨道舱之间的舱门拉开。  17时31分:费俊龙进入轨道舱,聂海胜向镜头竖起大拇指。  17时34分:费俊龙在轨道舱内,脱下压力服,换上工作服,检查设备,开始工作。  18时30分:独自留在返回舱里的聂海胜也脱下了压力服,换上工作服,拿着相机,正向轨道舱拍摄。  19时03分: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员医监主任设计师李勇枝介绍,神舟六号飞船在轨飞行第一天,驾乘飞船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21时32分:两位航天员与家人天地通话。  

·第二日 10月13日

  4时16分:第13圈,航天员费俊龙进行开关舱门试验,舱门在太空中关闭密封和快速检漏得到验证,完全正常。  5时许:航天员在返回舱内,在规定时间进行了穿脱压力服试验。  5时58分:喀什地面测控站今天第一次对神舟六号进行了跟踪测控,费俊龙向镜头连续摆了两次手,同时不断和北京进行通话。  6时10分:航天员开始吃早餐,费俊龙在拍摄聂海胜吃早餐的镜头,聂海胜拿着勺子,从食品盒中舀出一块食物让它飘在空中,食物从空中飞入费俊龙的口中。  6时24分:费俊龙和聂海胜已在太空中飞行了21小时24分钟,超过了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的飞行时间。  8时41分:中科院空间环境预报中心预报,神舟六号飞船正在第6次也是今天最后一次穿越南大西洋异常区。从13日0时36分开始到8时41分,神舟六号飞船连续6次穿越了轨道上的强辐射区——南大西洋异常区,航天员安全没有受到威胁。  9时0分0秒: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在太空中已经飞行约68万公里,超过了杨利伟上次飞行的60万公里,成为中国日行最远的人。  9时17分:费俊龙坐在返回舱的舷窗边上,他拿出一个绿色的帆布包,从里面拿出一张绿色的湿纸巾,然后把包装袋撕开,取出里面的纸巾。只见他一松手,绿色的袋子就飘了起来,费俊龙把包装抓住以后,开始洗脸。  9时47分:飞船进入我国远望二号测量弧段。费俊龙拿起一个血压计,准备测血压。  10时:正在进行在轨干扰力试验的两名航天员,在舱内加大了动作幅度。  13时05分:航天员聂海胜经过大约7个多小时的睡眠后,两位航天员分别进入轨道舱进行科学实验。航天员和地面科技人员对各项实验获取的数据作了详细的记录。  14时25分:在飞船绕地球第20圈飞行时,航天员进行了三次穿舱试验,试验表明航天员的活动对飞船姿态的影响很小,飞船可保持正常飞行,不需纠正飞船姿态。  17时10分:轨道舱内的航天员4分钟内连续按动抽取冷凝水开关约百次。  17时29分:在发射场完成各项任务的试验队正陆续撤离,飞船试验队300多人于13日中午离开。  19时后:航天员费俊龙将结束今天的工作,进入轨道舱进行大约7小时35分钟的睡眠。  20时32分:最后一次夜间搜索救援演练在神舟六号飞船主着陆场结束。主着陆场此前已进行了3次演练。

·第三日 10月14日

  2时30分:费俊龙休息结束,起床,刷牙,并仔细地用特殊的剃须膏修整胡须。  5时56分:神舟六号飞船在第30圈飞行中,飞船发动机点火,进行变轨后的首次轨道维持。神舟六号飞船飞行近两天,轨道高度会衰减。轨道维持是指根据轨道精测参数进行微量调整,使飞船回到预定的正常轨道。  6时19分:航天员报告和地面监测表明,轨道维持获得圆满成功。  9时10分:从飞船正常入轨起,神舟六号飞船已经在太空飞行48小时。  9时26分:北京航天飞控中心介绍,神舟六号飞船发射升空以来,船上各种仪器设备工作正常,两位航天员先后在轨道舱和返回舱,于失重条件下进行了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各项实验进展顺利。  11时09分:两名航天员在返回舱内,费俊龙取出一个蓝色的文件包,从中取出一些搭载的纪念物品,向地面指挥控制人员展示并招手致意。  12时48分:担负神六返回舱回收任务的一条专用公路正式通车。这条公路位于内蒙古中部草原四子王旗境内,连接飞船着陆场,总长64.96公里。  14时36分:航天员正手持摄像机透过飞船舷窗拍摄地球,通过摄像机图像可以看见蔚蓝色的地球。  16时04分:截至目前,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已经受了飞行上升段、上升段到轨道运行段交替期间、在轨运行初期和失重初期等太空多种生理考验。  16时30分:航天员费俊龙在舱内连做了4个“前滚翻”,用时约3分钟。以飞船每秒7.8公里飞行速度计算,费俊龙一个“跟斗”就飞了约351公里。  17时:分布在三大洋上的四艘远望号测量船已经完成对飞船49个弧段的测控任务。  14日,分布在三大洋的三艘测量船遇到较差海况,尤其是远望三号测量船遇到了风力8级、涌浪4米的恶劣海况。目前各船已做好应对预案。

·第四日 10月15日

  16时许: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与正在太空飞行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进行实时通话。  16时32分:与航天员通话结束后,胡锦涛与现场指挥、技术人员一一握手,询问有关情况。在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发表了简短讲话。  18时05分: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向北京航天飞控中心传送他们拍摄的飞船太阳能帆板的数字图像。  20时36分:航天员先后开展了在轨试验、工效学评价试验等活动,获取了大量空间科学实验数据,为后续载人航天飞行提供了重要经验和改进依据。  20时59分:神舟六号飞船进入位于南大西洋的远望三号测控范围。费俊龙在返回舱中一边记录飞行日志,一边与轨道舱中的聂海胜通话。

·第五日 10月16日

  8时53分: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总设计师侯鹰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着陆场系统有能力及时发现、安全回收飞船。  11时22分:中央气象台高级工程师杨贵名说,未来两天,主着陆场地区的天空状况良好,能见度高,低层风力比较小,整个高空风向稳定。  13时10分:神六飞船已经安全飞行100个小时.  15时13分:北京航天飞控中心主任席政在接受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由于成功地将最优控制理论用于实践,神舟六号飞船的实际运行轨迹与理论轨迹实现吻合。  20时00分:神舟六号70次飞过祖国上空,其中,多次从台湾、香港、澳门上空飞过。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从太空向全国各族人民问好,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问好,并报告飞船工作正常太空生活愉快。  21时04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负责人在此间宣布,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将于10月17日凌晨按计划实施返回。  21时57分:在太空飞行近109个小时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向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报告,神舟六号开始进行返回准备。  23时30分左右:飞船飞行第74圈,返回舱舱门已经关闭,检漏正常,航天员已经更换舱内压力服,感觉良好。  23时56分:喀什测控站已按计划圆满完成神舟六号运行段的测控任务,在神舟六号飞行期间共进行了22个圈次的测控,成功率100%。

·第六日 10月17日

  0时03分:喀什测控站对神舟六号分离后轨道舱的测控准备工作已经就绪,设备运转良好。  1时36分:飞船主着陆场四子王旗地区目前天气良好,风力一至二级,月明星稀,比较适合降落。  1时50分:执行神舟六号飞船返回搜救任务的地面搜救分队出发。14辆特种车辆组成的搜救车队离开着陆场站,前往飞船预定着陆点。  2时40分许:神舟六号飞船返回指令解锁,即将结束5天的太空之旅,踏上返乡路程。  3时许:吴邦国、贾庆林、黄菊、吴官正等陆续来到北京航天飞控中心,观看神舟六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回收实况。  3时18分:飞船飞行第76圈,飞船推进舱太阳帆板垂直归零。  3时42分:远望三号发现神舟六号。  3时43分:第一次调姿开始。  3时44分:轨道舱返回舱分离解锁,航天员报告轨返分离。10秒后,第二次调姿开始。  3时44分许,记者从北京航天飞控中心获悉,神舟六号正式踏上返乡征程。轨道舱将再留轨工作六个月,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将继续对其进行全程管理。  3时45分:神舟六号开始返回。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号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中部草原成功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平安返回 (新华社记者赵建伟摄)  4时07分:密封板分离手控指令发出,推进舱和返回舱分离。  4时08分:飞船飞入祖国上空,喀什测控站捕获目标。  4时13分:飞船进入黑障区。  4时19分:主伞舱盖弹开。  4时20分:脱减速伞,主伞打开。直升机目视到目标。   4时33分:飞船返回舱着陆。返回舱实际着陆地点距理论着陆点相差仅一公里。神舟六号共飞行115小时32分钟,飞行77圈,行程约325万公里。   5时07分:返回舱舱顶舱门打开。  5时38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按正常程序出舱,并向欢迎人群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