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狐叔叔 发布于 2022-09-30 05:14:34
- 分类:互联网百科
广义上,自然界是指人类社会以外的一切自然景物,大到整个宇宙,小到地球上的一切尚没有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天成的事物和现象。狭义的自然界指的是地球上的自然景物,地球本身是一个较大的物质系统,它是由自身的地质构造系统以及地球表面生活着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小物质系统组成,这些系统谐调、平衡的运动和发展,构成了生机盎然、五彩缤纷的地球自然界。 自然界是整个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要组成部分,现代科学的发展已将人类的视野拓展到离地球几百、几千光年的浩瀚宇宙空间,我们的地球只是太阳系的一颗较小的行星,不停地自转,并围绕太阳旋转,而太阳系又是银河系的一小部分,围绕银河系的中心旋转,宇宙之大不可想象,古人说“天外有天”,又说“无极之外复无极”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为宙,宇宙就是一个无数运动着的物质构成的无边无沿,无始无终的客观物质世界。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完全依赖于自然界,依靠与自然界的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一切必要的生存条件,使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生存和发展至今,与自然界处于平衡的发展过程中。人类与自然界的平衡
人类与自然界的平衡,主要表现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对地球矿产资源的利用,以及人类同其它生物系统的协调发展。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亲,自然界的日、月、星、辰、山、川、河、岳,风、雨、雷、电。以及其它生物系统(动物、植物、微生物)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这些物质系统的共同作用,造就了人类,并使人类这个物质系统有了运动和发展的生存空间,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一致性,就是一种物质运动的平衡,这也是其他生物系统的共同特点。 地球有大气层,水源和陆地。自然界造化地球生命的时候,有空气、水分和土地及一定的温度(太阳提供)等诸多因素的参加,这些物质因素必然同地球生命系统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为了实现这种联系,大自然为生命形式造就了同这些物质系统进行质量交换和能量转化的器官,以人类为例,要呼吸空气,就有了鼻子,气管和肺,等呼吸器官,要喝水、进食就有了嘴、牙齿、食道和胃肠、肛门等消化器官,还有维持生命的其它器官,如血液循环、神经、生殖、免疫系统,这些系统无不以平衡的形式存在,同时显示着生命运动的平衡,如呼吸,必一呼一吸才能平衡。如吃饭而后排泄才能平衡,其它的器官也是如此,都是一种平衡的运动,人类同构成其生存环境的诸物质系统,和谐、统一,是一种平衡关系,这也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系统能够生存和发展到今天的主要原因。 人类在其发展的初期阶段,对自然界的矿产资源的需求是很少的,古代人类对能源的利用,主要取之于树木和植物的秸秆,后来发现了煤和石油.,但利用和开发还是初步的,矿产资源还不是人类生存的必需条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类生存质量的提高,人类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人类利用在矿产资源中获取的技术装备,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能力,并不断地扩展生存空间,人类几乎能涉足地球的任何地方,而且向外层空间发展,各种矿产资源,特别是石油、煤炭等能源资源,已经成为人类生存的必需的物质条件。人类物质系统同其它物质系统的质量交换和能量转化,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工业化进程,对矿产资源的依赖也越来越严重,形成了人类与自然界的深层次的平衡关系。 地球上的生命系统,是自然界各种物质系统运动和发展的平衡的产物,因此各个生命系统之间必然是一种平衡的关系,每一种生命系统都不能单独存在,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森林和草原(包括水中)为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栖身场所,食草动物的存在,为食肉动物提供了食物,没有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就不能生存,食肉动物制约着食草动物的数量,客观上保护了森林和草原,维持了食草动物与森林和草原,即动物与植物之间的平衡。食肉动物死亡后,它的尸体被食腐动物吃掉,残余部分则被微生物分解,被植物吸收,这就是动物和植物之间的质量交换和能量转化的运动形式。在自然界中一般动物都有天敌,所谓天敌,就是自然界所造化的强食者,一种动物对某一种动物是强食者,但对另一种动物则是弱肉,是被食者,所谓螳螂扑蝉黄雀在后,就是这种情况。动植物之间的制约关系,动物之间的制约关系,保持着自然界各生命物种之间的合理比例,维持着自然界的平衡,即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只有在平衡状态下,自然界各生命形态才能共同生存和发展。 古代人类,对人类与自然界各生命系统的关系就有了充分的认识,自觉地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淮南子在主术训中说;“畋不埯群不取麋夭,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又说;“草木未落,斤斧不得入山林,昆虫未蛰,不得以火烧田”。等等,就是说要保护好野生动物、植物资源,保护野生物种的生存和繁衍,并鄙视那种涸泽而渔,杀鸡取卵的只看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的行为。只有“草木之发若蒸汽,禽兽之归若流泉,飞鸟之归若烟云”,人类才能充分的利用生物资源,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对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就是一个平衡问题,今天人类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保护自然界其它生物系统与人类自身利益的密切关系,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中国古代对自然界的认识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经历了不同时期。最早人类本身过着极其原始的生活,对周围发生的事很不理解,对自然界抱着一种恐惧感,认为冥冥中有一位神在支配、安排一切,自然界的昼夜往返,四季更替,风、雪、雷、电的发生,更有日蚀、月蚀的出现等等,无不是天神的意志。例如殷商出土的甲骨文卜辞记载:“帝令雨足年?帝令雨弗足年?”(《殷墟书契前编》)。这“帝”就是“天帝”, 就是“天神”。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人际交往的增加,人对自然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有人认识到自然界是物质组成的,民间流传世界就是“天地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成分所构成,据说武王伐纣到殷商郊邑时,士兵欢呼道:“孜孜无怠,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生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尚书大传》)。对自然环境还有一种认识,就是相传伏羲创造的“八卦”,即用八种符号命名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卦,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环境对象,后来进一步研究各类环境相互关系,发展成《周易》,把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提到了新的高度,不仅有唯物的成分,而且具有一定辩证法。这些都是我国古代最早朴素的生态思想。 由于农业不断发展,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变得更为实际,劳动者把自然界高度概括为“天”、“地”〔1〕。有很多情况常把天、地与“气”联系在一起,这“气”不是道学中抽象的“气”,而是物质的“气”,如“天气”、“地气”。“天气”是指气候、季节,如《尚书》提到的“五气”是指雨、旸、燠、寒、风;《左传》上提到的“六气”是指阴、阳、风、雨、晦、明,就是生态学上所说的光、温度、水、空气等因子。“地”是指“地域”、“土地”,如“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贡》);也指地势和土壤,如“肥硗高下”(《淮南子》);还有“地气”是指土壤水蒸气,如“春解冻,地气始通,土一和解;夏至,天气始暑,阳气始盛,土复解”(《氾胜之书》)。在劳动者和农业家眼里的“天、地”就是自然界,生物是自然界的产物,正如《月令》所说:“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周礼》也说过:“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合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显然,这里的“天、地”及其产物――“草木”、“百物”就是“大自然”。中国古代对人与自然界关系的认识
中国古代在认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内容相当丰富,特别在“天人合一”问题上有多种观点,意见不一,争论不休,论战至今。之所以如此,其中可能与讨论者们对“天”、“地”、“合一”等概念、内涵理解及讨论范畴不同有关,才致使问题复杂化了。对“天”不仅不同人就有不同理解,就是同一人也有多种理解,譬如孔子说“获罪于天无所祷”(《论语。八佾》),这是把“天”当“天神”;“天生德于予”,这是将道德中的“仁”与天命结合起来,“天”是义理的“天”;“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阳货》),这是把“天”看成产生各种自然现象的天。 在对“人”的理解上也是多种的。医生理解为有血有肉的人体;农业上将“人”看成是劳动力;但在“天人合一”讨论者常常赋予“人”不同的含义,一种是“圣人”(《中庸》),一种是“人君”(《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有的还将“人”抽象为“人道”、“人性”(《中庸》)。 在“合一”上更是各异,道家认为人要效法“天”,效法到最高境界就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各物论》);孟子的“合一”是指天命、人性、道德、教化一脉相通,如“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董仲舒的“合一”是“天人感应”,“天”对人的主宰;张载的“合一”是人性与天道的合一,“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正蒙。诚明》);程氏兄弟则认为“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二程遗书》卷六);重农派认为是 “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管子。五行》)。 以上“天人合一”议题概念虽多,但似乎可以归纳为三类:1。天对人主宰,即人服从于“天”;2。自然界的规律与人具有的规律是统一的;3。协调人与自然界关系。各家各派将各自赋于的不同概念、内涵混为一谈,难怪会引起长时期的激烈争论。限于个人水平,不敢对“天人合一”进行全面的评论,仅能对其中“人与天调”一类谈点认识。 其实,“人与天调”一类最早在《周易》中已提到自然的天、地,天人关系是物质的关系,是人活动与自然规律的关系[3]:“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咸卦。彖传》);“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系辞上》),说明通过天地阴阳合气的作用,万物就变化产生。《易。文言传。乾》中又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表明人的活动要与自然规律相符。《周易大传》也说:“裁成天地之道,辅成天地之宜”,这些论述至少包含两点意思,即人与天、地有关,人活动规律要与天、地的规律相统一。即主张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达到天与人的和谐。这是最早提出的“天人合一”观点,也是“人与天调”的观点,这样的“天人合一”在对待大自然上有其积极的意义。善待各生物,维护生态平衡
早在两千多年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荀子已提到:“人善治之,……然后昆虫万物生其间,可以相养食者,不可胜数也”,指出生物之间是通过食物链关系(“相养食”)来维持彼此数量的相对稳定性,只有不破坏这种平衡关系,生物才会“不可胜数”。他又说:“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源,滂滂如河海,暴暴如丘山.” (《荀子。富国》)。也就说生物资源得到外界生态条件的保证和人们对其合理的维护,生物资源就会如江河滚滚,源源不断供人利用。这也恐怕是最早十分明确提出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观点。维护生态环境,依照生物生长发育规律科学地利用生物资源
在长期生活、生产实践中观察到生物都有自己固有的生长发育规律,人们只有在生物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加以利用才能保证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淮南子。主述训》有段文字对这一观点表述得十分明白:“畈不掩群,不取麛夭;不凅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豺未祭兽,且罦不得布于野,獭未祭魚,网罟不得入于水;鷹鶽不挚,罗网不得张于豀谷;草木未落,斤斧不得入山林,昆虫未蛰,不得以火烧田;孕育不得杀,鷇卵不得探;鱼不长尺不得取,彘不满期年不得食,是故草木之发若蒸气,禽兽之归若流泉,飞鸟之归若烟云,有所以致之也。”《逸周书。文传》也有类似的论述:“山林非时不升斤斧,已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泽不行害,土不失其宜,万物不失其性,天下不失其时”。总之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掌握生物生长、发育规律来利用就能永续利用。 人类与自然界的平衡,是一个非常现实,非常严重的问题,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利益,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实践证明,在自然界中,大的物质系统之间的质量和能量的平衡,是自然界稳定和发展的决定因素,各物质系统之间的质量交换和能量转化从来没有停止过,平衡造就自然界的基本状态,但平衡又不断被打破,又走向新的平衡。人类作为自然界一个强有力的物质系统,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驾驭自然的能力,这种能力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日益强大,使人类在自然界处于主宰地位,然而人的能力是依靠自然界的多种物质资源而获得的,人类离开自然界的物质能量,是无所作为的,因此,人类的能力,归根结底,也是一种自然力,不可能超越自然,以人类的能力,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自然界,只能在自然界总的平衡的条件下,努力创造最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以便于人类久远的生存和繁衍。但是,人类的生产活动对整个自然界平衡的形响是不容忽视的,人类社会生产的工业化进程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明显。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主要有空气。水源和土地,首先人类生产活动对空气的污染日益严重,对地球大气层造成破坏。由于大量消耗能源,向大气层排放二氧化碳,产生温室效应,巳经使地球表面温度上升,雪山溶化,南北极冰雪溶化,若不加以控剃,最终将导致全球海洋水平面升高,陆地面积逐渐缩小,人类生存空间将不复存在。美国有一部电影:描写的就是陆地被海洋淹没,残佘人类只能在船上生活的景象,发人深省。人类使用的氟利昂产品,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也初见倪端,椐悉两极上空的臭氧层已经出现空洞,臭氧层也是地球生物的保护伞,如果破坏,太阳的紫外线就会杀死地球生物,人类也难逃劫难。另外人类工业化生产活动中的各种有毒气体的排放,严重的污染空气,直接埙害人类的身体健康,这些情况都将对人类的生存产生严重威胁。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