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尊百科网

人类

人类,或“人”,这个名词可以从生物学、哲学与文化各个层面来定义,或者是这些层面定义的结合。生物学上,是一种灵长目人科的直立行走的物种,学名Homo sapiens(意为“有智慧的人”)。智人意指拥有高度发展的头脑。未成年雄性人类称为男孩,而成年者称为男人。未成年雌性人类称为女孩,而成年者称为女人。通常以个人或人来称呼个别的人类,以全人类称呼所有的人类。线粒体DNA与化石证明人类大约于20万年前起源于东非。与其他动物相比,人具有高度发达的大脑,具有抽象思维、语言、自我认知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此种能力,加之人类直立的身体导致人类的前肢可以自由活动,使得人类对工具的使用远超出其它任何物种。截止至2009年2月,世界人口已达到67亿,大约是所有曾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的5%。  与其他高等灵长类动物一样,人类为社会性动物。人尤其擅长用口头、手势与书面语言来表达自我、交换意见以及组织。人类创造了复杂的社会结构,从家庭到国家。人类个体之间的社会交际创立了广泛的传统、习俗、价值观以及法律,这些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础。人类在地球上独一无二,还由于人类具有审美的观念,再加之人类自我表达的欲望和相对大的大脑,人类创造了艺术、语言、音乐以及科学。  人类希望能够理解并改造环境,试图用哲学、艺术、科学、神话以及宗教来解释自然界的现象。这种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导致了高级工具和技术的发展。虽然人类不是唯一使用工具的物种,但是人类是唯一会用火、会穿衣、会烹调食物及其他高级技术的动物。  哲学上人的概念是:地球上生命有机体发展的最高形式;在劳动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化的高级动物;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  科学分类    域: 真核域 Eukarya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灵长目 Primates   科: 人科 Hominidae   属: 人属 Homo   种: 智人 H. sapiens   汉字里,“人”字的甲骨文是象形字,描绘的是一个侧身站立的人形,刻意突出人的肢体。从金文、小篆一直到楷书都保持了这种简洁明快的线条组合。《说文解字》释:“象臂胫之形。”人类(高加索人种)男性与女性  文化人类学上,人被定义为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的生物,尤其是他们能够建立团体与机构来达到互相支持与协助的目的。  生物学上,人的学名为“智人”(拉丁文 homo为“人”,sapiens即“聪明的”),是与黑猩猩(PAN)、大猩猩(GORILLA)、猩猩(PONGO)、长臂猿(HYLOBATIDAE)同属人猿总科的灵长目动物。人类与其它灵长目动物的不同在于人类直立的身体、高度发展的大脑,以及由高度发展的大脑而来的推理与语言能力。由于人和猿血缘相近,动物学家D.莫利斯戏称人类为裸猿 ,并著述从各个角度论述人类种种行为的起源。[8]。  行为学上,人类的特征有:懂得使用语言,具有多种复杂的互助性社会组织,喜欢发展复杂的科技。这些行为学上的差异也衍生出各文化不同的信仰、传说、仪式、价值观、社会规范。  在哲学与法律里,人类、人、个体是有着不同的意义的。前者指的是这个物种,而后者则是一个行为个体;譬如说在约翰·洛克的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II 27 和伊曼努尔·康德的Introduction to the Metaphysic of Morals,个体就用来指称一些非人的动物,同时也可指称神秘动物、人工智能,或是外星人。在神学与宗教哲学上的一个重要的议题即是上帝是否为一个个体。

人类起源

  研究人类起源的直接证据来自化石。人类学家运用比较解剖学的方法,研究各种古猿化石和人类化石,测定它们的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从而确定人类化石的距今年代,将人类的演化历史大致划分为几个阶段。遗传学家则运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现代人类、各种猿类及其他高等灵长类动物之间的蛋白质、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差别大小和变异速度,从而计算出其各自的起源和分化年代。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古猿转变为人类始祖的时间在700万年前。  从已发现的人类化石来看,人类的演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南方古猿阶段

  已发现的南方古猿生存于420万年前到100万年前。根据对化石解剖特征的研究,区别于猿类,南方古猿最为重要的特征是能够两足直立行走。根据目前已发现的人类化石证据,南方古猿是已知最早的人类。  南方古猿属于灵长目人科。人科不同于猿科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灵长类中唯一能两足直立行走的动物。最早的南方古猿化石是1924年在南非开普省的汤恩采石场发现的,它是一个古猿幼儿的头骨。达特(R.Dart)教授对化石进行了研究。他发现:这个头骨很像猿,但又带有不少人的性状;脑容量虽小,但是它比黑猩猩的脑更像人;从头骨底部枕骨大孔的位置判断,已能直立行走。于是,他在1925年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汤恩幼儿是位于猿与人之间的类型,并定名为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这在当时的人类学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因为那时的大多数人类学家都认为发达的大脑才是人的标志。  随后,在南非以及非洲的其他地区,人类学家又发现数以百计的猿人化石。经多方面的研究,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人类学界才逐渐一致肯定南方古猿是人类进化系统上最初阶段的化石,在分类学上归入人科。  南方古猿生活在距今100万年到420多万年前之间。他们可以分成两个主要类型:纤细型和粗壮型。最初,一些人还认为这两种类型之间的差异属于男女性别上的差异。纤细型又称非洲南猿,身高在1.2m左右,颅骨比较光滑,没有矢状突起,眉弓明显突出,面骨比较小。粗壮型又叫粗壮南猿或鲍氏南猿,身体约1.5m,颅骨有明显的矢状脊,面骨相对较大。从他们的牙齿来看,粗壮南猿的门齿、犬齿较小,但臼齿硕大(颌骨也较粗壮),说明他们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而纤细型的南方古猿则是杂食的。一般认为,纤细型进一步演化成了能人,而粗壮型则在距今大约100万年前灭绝了。

·能人阶段

  前200万-前175万年。能人化石是1960年起在东非的坦桑尼亚和肯尼亚陆续发现的。最早的能人生存在190万年前。能人在分类上归入人科下面的人属能人种(Homo habilis)。能人有明显比南方古猿扩大的脑,并能以石块为材料制造工具(石器),以后逐渐演化成直立人。  能人化石是自1959年起,利基(L.Leakey,1903—1978)等人类学家在东非坦桑尼亚的奥杜韦峡谷和肯尼亚的特卡纳湖畔陆续发现的。这些古人类的脑容量较大,约在600 ml以上,脑的大体形态以及上面的沟回与现代人相似,颅骨和趾骨更接近现代人,而且牙齿比粗壮南猿的小。在分类学上,古人类学家将他们归入人属能人种(Homo habilis)。能人生存的年代在175万~200万年之间,当时粗壮南猿还没有灭绝。  与能人化石一起发现的还有石器。这些石器包括可以割破兽皮的石片,带刃的砍砸器和可以敲碎骨骼的石锤,这些都属于屠宰工具。因此,可以说能够制造工具和脑的扩大是人属的重要特征。但是,能人是通过狩猎的方法,还是通过寻找尸体来获得肉食呢?能人脑的扩增与制造石器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直立人阶段

  直立人在分类上属于人属直立人种(Homo erectus),简称直立人,俗称猿人。直立人化石最早是1891年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发现的。当时还引起了是人还是猿的争论。直到20世纪20年代,在北京周口店陆续发现北京猿人的化石和石器,才确立了直立人在人类演化史上的地位。直立人的生存年代约为170万年前到20余万年前。至今为止,直立人化石在亚洲、非洲和欧洲均有发现。  直立人是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北京房山周口店直立人居住遗址出土40多个个体的人类化石、数以万计的石器、用火的遗迹和采集狩猎的遗物,是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社会生活的缩影。  人类劳动是从制作工具开始的。使用打制石器和用它制作的木棒等简陋工具,能做赤手空拳所不能做的事情。人们利用这些工具同自然进行斗争,逐步改造了自然和人类本身。  人类从不会用火到会用火,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北京人会用火并能控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照明、取暖和驱兽,促进了身体和大脑的发展,增强了同自然斗争的能力。  在北京人遗址中,除发现了采集食用的朴树籽外,还发现了大量的禽兽遗骸,其中肿骨鹿化石就有2千多个个体,说明北京人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

·智人阶段

  智人(Homo sapiens)一般又分为早期智人(远古智人)和晚期智人(现代人)。早期智人生活在20万年前到10余万年前。晚期智人的生存年代约始于10万年前。其解剖结构已与现代人基本相似,因此又称解剖结构上的现代人。  早期智人  1848年,在欧洲西南角的直布罗陀发现了一些古人类化石,这些化石所代表的古人类就是最先被发现的、后来被称做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的早期智人,但当时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尼安德特人的名称来自德国杜塞尔多夫市附近的尼安德特河谷,1856年8月,在这里的一个山洞里发现了一个成年男性的颅顶骨和一些四肢骨骼的化石,被命名为尼安德特人。在这以后,尼人的化石开始在西起西班牙和法国、东到伊朗北部和乌兹别克斯坦、南到巴勒斯坦、北到北纬53度线的广大地区被大量地发现。尼人的生存时代为距今20万年至3万7千年之间。  尼人的脑量已达到1300至1700毫升;与直立人相比,头骨比较平滑和圆隆颅骨厚度减小;面部(从眉脊向下到下齿列部分)向前突出的程度与直立人相似。欧洲尼人的鼻骨异常前突,显示他们的鼻子一定很高;但是,由于他们有大的牙齿和上颚,因此推测他们的鼻子不可能象现代欧洲人那样有狭窄的鼻腔,而是有一个向前大大地扩展的鼻腔。也就是说,他们拥有一个象现代欧洲人那么高同时又象现代非洲人那么宽的大鼻子;而且,鼻孔可能更朝向前方。  尼人创造了被称为莫斯特文化的石器工业,以细小的尖状器和刮削器为代表。当时的欧洲气候寒冷,尼人能够用火并且已经能够造火。尼人还开始有了埋葬死者的习俗。除了尼人之外,在欧洲还发现了一些同时具有直立人的原始性状和智人的进步性状的早期智人化石,他们包括希腊的佩特拉洛纳人(时代可能为距今16万~24万年,但有争论)和法国西南部的托塔维尔人(也叫阿拉戈人,时代为距今大约20万年),有些学者把他们作为直立人与早期智人的过渡类型。此外,在德国发现了距今20~30万年前的斯坦海姆人,在英国发现了距今约25万年前的斯旺斯库姆人,两者头骨特征非常相似,其形态显得比尼人进步,但是其时代却比尼人还要早。因此有些学者把他们称为“进步尼人”或“前尼人”并认为他们才是后来的晚期智人的祖先;而其他时代较晚的尼人被称为“典型尼人”,在距今3万3千年前绝灭或者说被晚期智人替代了。  在非洲,早期智人有发现于埃塞俄比亚的被认为是过渡类型的博多人(年代大约在距今20~30万年前)和发现于赞比亚的布罗肯山人(年代为距今13万年以前)。  中国的早期智人化石都是在1949年以后发现的,材料主要包括北部地区的大荔人(发现于陕西省大荔县)、金牛山人(发现于辽宁省营口县)、许家窑人(发现于山西省阳高县)、丁村人(发现于山西省襄汾县)和南部地区的马坝人(发现于广东省曲江县)、银山人(发现于安徽省巢湖市)、长阳人(发现于湖北省长阳县)、桐梓人(发现于贵州省桐梓县)。  亚洲其它地区的早期智人还有发现于印度尼西亚梭罗河沿岸的昂栋人(也叫梭罗人),形态上显示出一些直立人到早期智人过渡的状况。  晚期智人  中国最先发现的化石晚期智人就是著名的周口店山顶洞人。这些化石是1933年在龙骨山的山顶洞中发掘出来的,包括完整的头骨三个、头骨残片三块、下颌骨四件、下颌残片三块、零星牙齿数十枚、脊椎骨及肢骨若干件。但是由于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后来的太平洋战争,这些材料和当时所有的北京猿人化石一起在几个美国人手中被弄得不知去向。幸而在这批珍贵材料失踪前他们被作成了模型,这些模型成为我们今天重新研究这一时间段人类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  解放后,中国广大地区又发现了一系列重要的晚期智人化石。其中包括进化程度与山顶洞人相当的柳江人头骨(发现于广西柳江县)、比山顶洞人和柳江人进步的资阳人头骨(发现于四川资阳县)和穿洞人头骨(发现于贵州普定县),以及分别被称为河套人、来宾人、丽江人和黄龙人的零散化石材料。

·汤恩头骨

  1924年,在南非阿扎尼亚一个叫做汤恩的地方,那里的采石场工人采石时爆破出来一个小的头骨化石。这块汤恩头骨化石很快被送到约翰内斯堡的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医学院,交给了解剖学教授达特(Raymond Dart)。达特是澳大利亚人,当时刚结束在英国伦敦的医学、解剖学和人类学学业回来。采石场工人送给达特的头骨化石,包括颅骨的大部分和完整的颅内模,颌骨上保存着全套的乳齿和正在萌出的第一恒臼齿,属于幼年个体(相当于现代3~6岁的小孩)。  达特发现,这个化石具有许多似猿的性状。比如,这个幼年个体的脑子大小像一个成年的大猩猩,大约为500毫升,估计成年时也不过600毫升左右。此外,其上下颌骨向前突出,类似猿。同时,达特注意到该化石也具有人类的性状。其牙齿很小,与人类的牙齿相近。尤其重要的是,其枕骨大孔位于颅底中央,与人类相同。枕骨大孔是头骨基部的开口,脊髓与大脑在此相连。人类由于采取两足直立行走的姿势,头平衡于脊柱的顶端, 枕骨大孔便位于颅底中央;而猿的头则向前倾,枕骨大孔在颅底相对靠后的位置。汤恩头骨枕骨大孔的特征表明,它所属的个体已能直立行走。  基于这些发现,达特于1925年发表研究报告指出,这个化石所属的个体是似人和似猿性状的混合体,是已发现的与人的系统最相近的一种灭绝的猿。由于发现于非洲的最南部,因而汤恩头骨所属个体的种被命名为南方古猿非洲种(Australopithecus africanus)。达特的文章发表后,受到英国解剖学界和人类学界许多权威的嘲笑。他们认为这个化石不过是一个早期猿类化石。在随后的10多年中,由于倍受瞩目的北京猿人化石的发现,这个头骨很少再被人提起。  1936年,在南非德兰士瓦的斯特克方丹采石场又爆破出一批化石。其中,有一个完整的头骨与汤恩头骨极为相似。此后,又在南非的克罗姆德莱、马卡潘斯盖特、斯瓦特克兰斯三处地点陆续发现了类似的化石。到50年代,在上述五个地点,总共发现了70多件南方古猿化石。学术界将在南非发现的南方古猿化石归为一个属两个种,即南方古猿非洲种(Australopithecus africanus)和南方古猿粗壮种(Australopithecus robustus),或称纤细型南方古猿(gracile australopithecine)和粗壮型南方古猿(robust australopithecine),并逐渐确立了南方古猿作为早期人类祖先的地位。  这里需要指出,虽然南方古猿在名称上仍叫做古猿,但实际上已经是人科(Hominidae)的成员了。国际古生物学命名规则规定,一个种属一旦定名,就不可以随便改动其名称了。因此,古猿之称沿用至今。

·东非的发现

  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非洲寻找人类化石的活动,逐渐转移到东非的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东非的地质特点是,存在一条由南到北的大裂谷,其地表为一系列峡谷和湖泊。这个地区有几百万年以来大量火山喷发造成的火山沉积,这为同位素年代测定提供了良好材料。因而,埋藏在这些火山层中的化石的年代,可以被准确地测定出来。  1959年7月17日,经过30年的寻找,古人类学家路易斯·利基(Louis Leakey)及其妻子玛丽·利基(Mary Leakey),终于在坦桑尼亚的奥杜威峡谷,发现了一个粗壮型南方古猿近乎完整的头骨和一根小腿骨。头骨特别粗壮,牙床上带有硕大的臼齿。利基夫妇将这个头骨所属个体的种命名为鲍氏东非人(Zinjanthropus boisei),后又改为南方古猿鲍氏种(Australopithecus boisei)。他们认为,鲍氏种是粗壮种的东非变体。属名Zinjanthropus的意思是“东非的人”,而boisei这个种名则缘于鲍伊斯(Charles Boise)。他曾支持过利基一家在东非的工作。用钾-氩法测定化石的年代,确定“东非人”生活在175万年前。在这次发掘中,还发现了石器和灭绝动物的被打碎的骨片(似乎是为取食营养高的骨髓而造成的)。“东非人”是否已能够制造石器,甚至狩猎动物呢?从头骨来判断,要完成这样复杂的技术操作和劳动,其脑子还是太小了。如果这些石器不是“东非人”制造的,那么又是谁制造的?  1960年,在发现“东非人”头骨地点的附近,路易斯·利基的儿子乔纳森·利基(Jonathan Leakey)发现了一个10~11岁小孩的部分头盖骨和下颌骨,不同年龄人的手骨,一根成年人的锁骨和近乎完整的足骨。1963年,在同一地点又发现了一件头骨和附有大部分牙齿的下颌骨。对这些化石的研究表明,这是一种比“东非人”更进步的人。其脑量比“东非人”几乎大出50%,头骨的形状更为进步,牙齿比“东非人”小,生活于178万年前。根据达特的建议,路易斯·利基等将其命名为“能人”(Homo habilis),作为人属的第一个早期成员。Homo habilis 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手巧的人”或“有技能的人”。  路易斯·利基相信,那些在“东非人”的发掘中找到的石器是“能人”制造的,破骨片也是“能人”打碎的。他认为,虽然南方古猿是人类早期祖先的一部分,但只有“能人”才继续向后一阶段的人类演化,并最终产生现代人。“东非人”和东非“能人”的发现,也是两种类型的人科成员同时生活于同一地区的最早的证据。此后,在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又发现了一批“能人”化石。其中最重要的,是1972年路易斯·利基的另一个儿子理查德·利基(Richard Leakey),在肯尼亚的图尔卡纳湖东岸发现的编号为KNM-ER1470的头骨。  从60年代开始,在埃塞俄比亚的奥莫河谷和阿法地区的哈达尔,发现了大量的南方古猿化石,包括从约350万年前到150万年前的人科化石。其中,1973年在哈达尔发现的构成一个膝关节的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的两段骨头,已显示出具有直立行走功能。这些化石的年代为350万年前。1974年,美国古人类学家约翰松(Donald Johanson)在同一地区发现了一具女人的大部分骨架,命名为“露西(Lucy)”。根据对她的骨盆、脊柱和膝盖骨的研究,可以肯定她是两足直立行走的,生存年代测定为340万年前。  1976年,玛丽·利基在坦桑尼亚的莱托里地区,发现了一组凝结于火山灰中的人类足迹。这组370万年前留下的足迹相当完好,对其进行的年代测定也相当可靠。根据对足弓形态和步态的分析,可以认定是直立行走时留下的。上述发现是人类两足直立行走最早的证据。  根据对哈达尔和莱托里化石的对比研究,约翰松等认为,这两个地点的标本非常相似,即都能完全两足直立行走,且都有较小的脑子和大的犬齿,故属一类,应归入一个新种--南方古猿阿法种(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他们认为,阿法种的一些性状介于猿与人之间,但其似猿的性状在明显向人的方向转变。因而,阿法种既是南方古猿非洲种的祖先,又是“能人”的祖先。阿法种一方面经过南方古猿非洲种变成粗壮种和鲍氏种,最终灭绝,另一方面发展成“能人”,再到直立人和智人。  到90年代初,在非洲发现的南方古猿已达5个种,即非洲种、阿法种、粗壮种、鲍氏种和埃塞俄比亚种。这五种南方古猿分别归类为前面所述的南方古猿纤细型和粗壮型。非洲种和阿法种属于纤细型。其中,阿法种年代较早,以“露西”为代表;非洲种则年代稍晚,并且只在南非有发现。其余3个种属于粗壮型的南方古猿。埃塞俄比亚种是根据一块250万年前的下颌骨命名的。这块化石1967年发现于埃塞俄比亚南部。许多古人类学家不承认这个种,认为应将其归入鲍氏种。  90年代以后,东非的早期人类化石研究又获得了新的突破。1994年,美国古人类学家怀特(Tim White)等宣布,他们在埃塞俄比亚阿法盆地发现了440万年前的大量人科化石,并命名为南方古猿始祖种(Australopithecus ramidus)。ramid在阿法语(当地的一种部落语言)中是“根”的意思。以此命名所发现的化石,表示这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直接祖先。在此之后,理查德·利基的妻子梅亚维·利基(Meave Leakey),与美国古人类学家沃克(Alan Walker),在肯尼亚图尔卡纳湖西岸,又发现了42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化石,定名为南方古猿湖畔种(Australopithecus anamensis)。由于学术界对始祖种的人科地位还有不同看法,因此通常都认为湖畔种是最早能直立行走的人科成员。

·从南方古猿看人类演化

  自1924年达特首次发现南方古猿化石起,至今发现的南方古猿化石已达7个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新的南方古猿化石的不断发现,以及对所发现的化石进行的多学科研究,使学术界对涉及早期人类起源与演化的过程有了新的理解。首先,确立了南方古猿在整个人类演化系统上的地位。近年发现的4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化石,使得南方古猿的生存年代与遗传学家通过DNA研究计算出的人猿分离时间更为接近;其次,南方古猿属内各个种,在化石特征、生存年代、与后期的人属在演化上的关系等方面的特点,使得人类学家认识到,人类的演化过程比原来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在相同的时间范围内,南方古猿的几个种同时生存,但只有一个种群向人属的方向演化,而其余的种群最终都灭绝了。这说明人类的演化是按照“树丛(bush)”的方式进行的,而不是按照传统的直线状方式进化的。这一点对于丰富生物进化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南方古猿的发现与研究,加深了人类对自身起源与演化过程的了解,推动了古人类学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利基家族对东非古人类的发现和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东边的故事

  学术界一般将人科分为南方古猿属、能人属、直立人属和智人属。南方古猿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人科成员。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南方古猿脑子扩大,并逐渐获得直立行走和制造工具的能力,从而向人属的方向转化的呢?  1500万年前的非洲,从西到东覆盖着茂密的森林,居住着形形色色的灵长类动物,其中包括很多种类的猴子和古猿。可是在随后的几百万年里,那里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致使生物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当时,非洲大陆东部下面的地壳沿着红海,经过今天的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一线裂开。结果,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的陆地像起泡那样地上升,形成了海拔270米以上的高地。这些高大的隆起不仅改变了非洲的地貌,也改变了非洲的气候。它破坏了以前从西到东一贯的气流,使东部成为少雨的地区,丧失了森林生存的条件。连续的森林开始断裂成一片片的小树林,形成片林、疏林和灌木丛。大约在1200万年前,持续的地质构造力量使这里的环境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形成了一条从北到南长而弯曲的峡谷。大峡谷的存在造成了两种生物学效应:一是形成了妨碍峡谷东西两侧动物群交流的屏障;二是进一步促进了镶嵌型生态环境的发展。有的专家认为,这种东西向的屏障对于人和猿的分支进化是极为重要的--使人和猿的共同祖先的群体分成两部分。大峡谷西部的群体生活在湿润的树丛环境,最终成为现代的非洲猿类。而大峡谷东部的群体,为了适应开阔环境中的生活,发展了一套全新的技能(两足直立行走、解放上肢、开始使用和制造工具),从而经过南方古猿向人属方向转化。法国古人类学家科庞(Yves Coppens)将这种演化的模式叫做“东边的故事”。

·非洲还是亚洲

  达尔文在1871年提出,人类的诞生地是非洲。他的理由是,与人类最相近的两种猿--大猩猩和黑猩猩都生存在非洲。当时,在非洲还没有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加之许多人认为,像人类这样高贵的万物之灵不可能起源于黑暗的非洲大陆。所以,达尔文的观点没有被普遍接受。但如前所述,自从1924年起陆续在非洲发现了多达7个种的南方古猿化石。经过多年的争论,南方古猿已被人类学界一致归于人的系统。其形态远比亚洲的猿人(直立人)原始,年代也比后者要早。由于比南方古猿更古老的化石(如腊玛古猿等),在人类演化系统上的地位还不确定,而且目前的趋势是否定的,所以南方古猿被认为是人类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而且,在非洲以外的地区,迄今还没有发现任何肯定是南方古猿的化石。所以,目前多数人类学家认为人类的起源地应该在非洲。  由此看来,人类起源地的问题似乎是解决了。但实际上问题远非那么简单,非洲起源说也存在不完善之处。根据现有的各方面的证据,包括化石的、分子生物学的以及古生态学的资料,一般估计人类最早应起源于约 700万年前。但目前在非洲发现的人类化石最早仅为440万年前。早于这个年代的人类化石只有零星发现,并且对它们的鉴定还不确定。此外,在非洲至今还没有找到介于南方古猿属和人属之间的过渡类型。所以,现在还不能肯定非洲是人类最早起源的地方。这样,人类学界有一部分人在考虑是否还有其他的可能性。  早在19世纪后期,德国学者海克尔(Ernst Haeckel)就曾提出,亚洲的长臂猿、猩猩与人的相似程度,大于非洲猿类与人类的相似程度。因此,人类也可能起源于亚洲,特别是中国。其理由大致有三:其一,青藏高原的隆起所造成的环境和气候的变化与东非极为相似;其二,根据古哺乳动物的研究,在过去的1000万年里,东非和东亚有许多相同的动物门类,表明两地的古环境、古气候相当接近;其三,在中国已经发现多种古猿化石,更发掘出了丰富的直立人及其以后阶段的人类化石,以及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至于中国究竟是不是早期人类的发祥地,要解开这个谜,还有待更多的化石证据和深入的研究。

人类起源学说

  人类起源是查尔斯·达尔文提出演化论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认为人类起源于类人猿,从灵长类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一步一步发展二来。这一理论得到一些生物学家及考古学家的支持。和其它由演化理论发展出来的理论一样,这一理论同样面对很多挑战和难以解释的现象。

·主要起源学说

  目前对现代人类的早期演化历程主要有两种理论,即单地起源说和多地起源说,19世纪时西方国家的人类学家抱有种族歧视观念,大部分同意多地起源说,认为白种人和其它人种起源不同,从根本上就处于一个优越的地位。20世纪的一些新考古发现、基因检测技术发展,导致大部分科学家同意单地起源说。不过,部份学者认为基因研究人类起源本身并不严谨[1],单地起源说和现在的考古发现存在许多冲突,认为许多古人类考古发现支持多地起源说而否定单地起源说。

·加速演化论

  最近的一份研究结果显示,人类在近数千年来的演化速率高于更远古的时代,且可能正在加速当中。这是因为人口数量猛增,技术的进步使人们能更快的适应新的疾病、环境、饮食和社会变化(如城市)。然而这一现象并没有在与人类长期共同生存的动物身上得到体现。单一物种的高速进化现象在演进理论/进化理论上无法得到满意解释。而这种演化并未体现在基因变化上,更多体现在知识体系和技能上的变化,是经过后天学习获得的。

人的生命周期

  人的生命开始于受精卵。男性通常透过性交的方式使得女性受精,有时也可能以人工受精。人在生长初期称为受精卵,受精卵在女性的子宫历时38周经过各种生长时期,最后终于变成胚胎,再变成胎儿。变成胎儿后,就可以准备出生,胎儿被女性从体内娩出后第一次靠自己呼吸,同时改称为婴儿。一直到成为婴儿后,人才开始受到法律保护,少数某些地区可能由子宫内的胎儿时期就开始保护。人的生命结束于死亡。  与其他生物相比,人类的生产过程显得复杂许多。长达24小时以上的痛苦分娩并不少见,有时甚至可能造成小孩或母亲的伤害或死亡。直到20世纪在某些发达国家才有比较高的生产成功率。在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是否真的比较容易失败还有争议,因为这些地区的妇女声称她们所采用的自然分娩法不但较安全也较不容易对产妇与小孩造成伤害。  死亡往往带来不舒服的感觉或是惧怕。葬礼是人类社会的特色之一,通常也起因于对死后世界的信仰。但一个人长生的方式往往只能通过后人的膜拜与继承。

人种

  人种是在体质形态或遗传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特色的人群,划分时可以根据外在特征(如肤色、发色、面部骨骼结构等)、基因、以及自我认同为标准。“种族”这一概念以及种族的具体划分都是具有相当争议性的课题,其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文化中都有差异,种族的概念也牵涉到诸如社会认同感以及民族主义等其他范畴。  18世纪时,人类群体之间的区别成为科学研究的重点(Todorov 1993)。早期的学者注重于总结及描述“人类的自然类别”,这即是约翰·弗里德里希·布卢门巴赫(Johann Friedrich Blumenbach)于1775年出版的人类五分法的文章的标题。但随着19世纪时人类学的形成,欧美学者开始试图解释各个群体在行为上和文化上的不同特征(Stanton 1960)。他们开始测量颅骨的大小及形状,试图解释智力或者其他方面的不同特征(Lieberman 2001)。与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同时,欧洲人对于不同种族到底起源相同,还是各自进化,或各自被上帝创造,展开了激烈的争论(Wolpoff and Caspari 1997)。  17世纪至19世纪期间,民间对于民族之间的区别的普遍认知,和科学家对于这些区别的解释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后来一名学者所说的“种族的意识形态”(Smedley 1999)。这种意识形态的基本要旨是:种族是远古的,自然的,一成不变的,各不相同的。虽然一些群体是多个群体的混合体,但是通过调查和研究,仍然可以辨别形成该混合群体的祖先民族。  19世纪时,有多位自然科学家在种族的问题上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如乔治·屈维埃(Georges Cuvier)、詹姆斯·考维斯·普里查德(James Cowles Pritchard)、路易·阿加西(Louis Agassiz)、查尔斯·皮克林(Charles Pickering)、约翰·弗里德里希·布卢门巴赫(Johann Friedrich Blumenbach)。其中屈维埃将人类三分,普里查德七分,阿加西八分,皮克林十一分。布卢门巴赫的五分法则是19世纪时比较常见的:  1.高加索人种,即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等地   2.蒙古人种,即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中亚、东亚等地   3.埃塞俄比亚人种,即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等地   4.美洲人种,即红色人种,主要分布在美洲   5.马来人种,即棕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注意:和20世纪时所说的棕色人种不同)   在布卢门巴赫之后的几十年里,研究人员渐渐将美洲、马来两个人种归并于蒙古人种,结果进入20世纪初剩下三个主要的人种:  1.尼格罗人种,即黑色人种   2.高加索人种,即白色人种   3.蒙古人种,即黄色人种   20世纪最常见的分法是由美国人类学家卡尔顿·S·昆(Carleton S. Coon)提出的:  1.刚果人种,即黑色人种   2.高加索人种,即白色人种   3.蒙古人种,即黄色人种   4.澳大利亚人种,即棕色人种   5.开普人种(居于非洲南部,因在特征上和传统的“黑色人种”有别,而分列出来)

人类亲缘关系

·人类与类人猿的差异

  人类与类人猿虽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明显差异,因此,在分类学上,虽然,都属于灵长目,人类被列为人科,而类人猿则被为类人猿科。  人类与类人猿的一个主要区别是人类适于两足直立行走。这样,人类的双手就不再是行走的器官,而可以用来制造和使用工具,人类的许多形态结构特点都与直立行走有关。人类的头部位于脊柱的顶端,枕骨大孔接近颅底中央,朝下方。人类的脊柱呈S形弯曲,使身体的重心落在骨盆和后肢上,以减轻人在行走、奔跑或跳跃时的震动。人类的骨盆宽大,髋骨向两侧张开,既便于支撑腹腔的内脏器官,又为臀肌和一些保持人体直立的肌肉提供附着区。人类的后肢长而粗壮,使重心下移,保持稳定性。跟骨增大,足底呈弓状,增强了直立行走时的弹跳力。人类的拇指比任何猿类都大,而掌部相对较短,从而增加了人手的灵活性和动作的准确性。而现代类人猿的前肢长于后肢,身体重心较高,脊柱稍稍成弓状,所以它们行走和站立时多采用半直立姿势。  与类人猿相比,早期人类的食物范围较广,包括植物性食物、昆虫、蜥蜴、鼠类和其他小动物等。火的使用,使得人类的祖先可以先将食物煮(烧)熟,然后再食用,这样,就不需要发达的咀嚼肌和硕壮的牙齿对食物进行较多的机械加工,他们的面部也因此而逐渐退化,变得不象猿类那样凸出了。  人类与类人猿的脑不仅大小不同,在结构上也有着明显的区别。人类大脑皮层的面积是黑猩猩的三倍多,而且其额叶、顶叶和颞叶都比类人猿的大,这样区域是与感觉、运动的综合以及语言、记忆相联系的。

·人类与猩猩的差异

  人与猩猩的基因差异比较小,只有大约2%。但是正是这2%的差异使得人与猩猩的智能、行为、心理和生理变得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高级灵长类包括人类和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如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大猩猩、猕猴、猴等,他(它)们又同属于类人猿亚目。今天古人类学研究的结果已经证明中华曙猿是人类的最早的祖先。那么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灵长类动物猩猩或猴到底与人有多大的差距呢?了解这种差距也许能解开人类进化和智能、行为心理之谜。  从神经语言学、神经心理学等高级神经活动和心理活动来看,人与猩猩和猴子的差距并不是有好几个数量级的差异,而可能是人类的婴儿与成年的差别。有几个事实可以说明问题。

哲学上对人的认识

·人和其他动物的联系和区别

  人是在自然界永恒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出现的,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因此,他与其他动物一样,无法摆脱自然界及其必然性。在生物分类学上,人类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在人类学上,具有同一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种共同特征(如发型、发色、肤色等)的人群称为人种或种族。现代人类学一般将人类分为三大人种:蒙古人种(也叫亚美人种或黄色人种);尼格罗 -澳大利亚人种(也叫尼格罗人种或黑色人种);欧罗巴人种(也叫欧亚人种、高加索人种或白色人种)。这些人种具有共同的祖先。  人具有许多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生理特征。同他的最近的祖先猿在生理特征上也有很大的区别。身体垂直,用两条后肢行走,是人在生理解剖学上的重要特征。人手的拇指异常发达并与其他4指对立,8块形状多样的腕骨和 5根掌骨形成了宽阔的手掌。手部的鱼际肌是人类区别于猿类的重要特点,能做对掌运动,是人手作精细动作的生理基础。人头骨的颅腔容积通常为1200~1600立方厘米,而猿脑颅腔最大也不超过 650立方厘米。借助语言并在大脑的生理基础上形成的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特有的高级神经系统,它使人脑具有接受特种声音,即语言刺激的能力,是人进行抽象思维的生理前提。这些生理特征是通过劳动在从猿转变成人的过程中形成的。  人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的特征是劳动,人的其余一切特征都是在劳动基础上产生的。人以外的动物没有劳动,它们都只是消极地依赖自然界,它们的活动是一种本能的无目的的活动,在活动中仅仅把自身的天然器官作为手段,并以自身的变化来适应自然环境,从自然界摄取现成的生活资料来维持生命。人不满足自然界提供的现成东西,他通过劳动把自然物制成工具,把外部自然力变成人征服自然的新手段,利用它改造自然物,把自然物变形或变质,使之服务于人的目的。人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就已在观念中存在着将要得到的结果。他必须使自己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劳动的目的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方式和方法。  为了劳动,人们必须在生产过程中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劳动使人逐渐成为社会的动物。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所说的,劳动在物种方面把人从其他动物界中提升出来,“人类是唯一能够由于劳动而挣脱纯粹的动物状态的动物”。  在劳动中人还逐渐形成抽象思维的能力,这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重要的心理学特征。人进行抽象思维的生理基础是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第二信号系统的功能是专门反映感官接收来的外部事物的信号的信号,即语言。而语言这种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理解的特殊信号,也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并在人类历史发展中被固定下来。它的内容是从个别事物中概括出来的一般的东西。没有语言这个工具,抽象思维是不可能实现的。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形式。人借助于思维,就能在对事物的认识中,从个别中概括出一般,从现象中看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使人的认识从感性的直观达到理性的认识。通过思维,人还可以反映那些没有直接作用于人的事物和属性,也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变化进程,对未来作出“超前”反映。凭借思维来认识自然规律,是人通过劳动改造自然、支配自然的必要前提。

·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

   人是自然界的改造者,又是人类社会的创造者。人是和社会同时产生的。社会是人们在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的体系。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是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人的活动贯穿在社会的各个方面。社会生产是人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人们为了生产物质生活资料而结成的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在生产关系基础上产生的其他社会关系,同样是人活动的产物。社会历史规律是贯穿于人的活动中并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客观的必然的联系。人类历史和其他动物发展史的区别在于,其他动物只是动物史的消极客体,人却积极地创造着自己的历史,离开人的活动便没有社会的历史。就全部社会生活、社会历史都是人们活动的产物这个意义上说,人是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同样,作为社会的存在物的人也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形成。至于个人是什么样的,主要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人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中不断地改造着自己。社会历史的发展、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决定着人的历史变化。即使是饮食男女、繁衍后代等人的生理需要,也要通过一定的社会形式来满足。历史上不存在脱离开现实的具体历史条件的抽象的人,没有不带社会性的人的活动,也没有超历史的永恒不变的人的本性。  人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是在人的历史发展中实现的。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人对自然界的狭隘关系制约着人们之间的狭隘的社会关系,而人们之间的狭隘的社会关系又制约着人对自然界的狭隘关系。这时自然界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着,人们同其他动物一样要服从它的盲目支配,人的意识也是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和其他动物不同的地方只是在于:他的意识代替了本能,或者说他的本能是被意识到了的本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才逐渐从自然界分离出来,逐渐发挥出作为历史活动主体的作用。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人作为历史活动主体的作用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在这些社会里,存在着私有制、旧式分工、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社会关系在不同程度上妨碍着劳动群众的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奴隶社会的奴隶被当作会说话的牲畜,封建社会的农奴终生被束缚在土地上,而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不过是机器的附属物。创造历史的劳动者实际上只被看作历史的客体,而没有被看做历史的主体。人的主体作用是通过曲折的形式实现的。这种历史发展的矛盾只有在现代化大生产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消灭私有制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关系对人们的统治,建立起对整个社会的生产进行计划调节的共产主义,才能得到彻底解决。只要人成为社会的主人,进而成为自然的主人,就能充分自觉地发挥出历史主体的作用。

·人对自身本质的认识

   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是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漫长过程中,逐步认识自身的本质的。人类认识史表明,要在观念上形成一个与自然界相区别的“人”的概念,人自身与自然界的区别必须达到一定程度,还需要有较为发达的抽象思维能力。对人进行哲学的探讨,在中国始于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古代典籍《尚书·泰誓》中已经提到人在宇宙中的地位,说“惟人万物之灵”。墨子认为,禽兽有羽毛、利爪以保障自己的生存,而人则以“力”。荀子指出,只有人才能“裁其非类,以养其类”。他们都已经认识到,人之所以超出其他动物,在于他有能力利用自然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人性是这个时期各派思想家争论的一个问题。孟子主张人性善,荀子主张人性恶,告子主张“生之谓性”、“食色,性也”。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里,由于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所以人性问题主要侧重从伦理道德角度进行探讨。直到宋代朱熹也还是主张“性,即理也”,他从“灭人欲,存天理”的封建禁欲主义出发,把人性看作“天理”的体现。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则主张天理在于人欲之中,“随处见人欲,即随处见天理”。在欧洲,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把人、自然和社会看成是一个统一的实体,认为人是宇宙的一个部分,人身上包含着宇宙的全部要素。德谟克利特用原子论说明了人的物质性,指出人的灵魂也是原子构成的,只不过这种原子比较精细圆滑而富于活动性质。亚里士多德进一步试图说明人与自然物的区别,曾指出人类在本能上“是一个政治动物”。但他把这一点看作仅仅是“人类生来就有的合群的性情”,对人性的认识仍然没有超出动物性,未能正确说明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真实本质。  欧洲中世纪,神学观点居于统治地位。基督教神学把人看作是上帝的创造物,并从“原罪”中引出人的本性。圣经中说,由于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违抗了上帝的意旨,所以后来的一切人都生而有罪。人一方面有着与上帝相通的神性,另一方面又有使他陷入罪恶的肉体,所以说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按照这种观点,人只有摒弃自然的欲望,皈依宗教,信仰上帝,才能获得拯救。  近代资产阶级哲学家在反对宗教神学的斗争中,批判以神性贬抑人性,宣扬抽象的人道主义的人性论。以法国唯物主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的人性论把人看成是一种具有更高感觉能力的动物,认为人的本质就在于人自身,即人的自然本性。J.O.de拉美特里宣称“人是机器”;C.A.爱尔维修宣称人“只是一个感性实体”,趋乐避苦的肉体感受性是支配人的一切活动的永恒本性。近代资产阶级的理性主义人性论把人从感觉实体上升为思维的实体,认为人的本质是理性,而理性也就是自由。I.康德认为,人只有不受感觉世界的支配,服从自己理性发出的“绝对命令”,才是一个自己主宰自己的真正意义上的人。G.W.F.黑格尔很强调人的社会性,他已看到劳动是人的本质。 但由于他把人规定为理性的自我意识,所以他所说的劳动只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L.费尔巴哈从人本主义出发反对黑格尔把人归结为自我意识的观点,他认为人是一个“感性”的类存在物,“一个自然本质”。  现代资产阶级西方哲学在研究人的问题时,尽管提出过某些有价值的思想资料,但他们的共同缺陷仍然是离开人的社会关系抽象地考察人,宣扬抽象的人性论,重复着历史上的错误。他们或者宣扬人的本性就是人的生物属性,或者宣扬人最初只是一种理性的存在物,人的本质是由这种理性造成的。  这些哲学学说都没有对人的本质作出正确的说明,它们的根本错误,主要在于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离开特定的社会关系去认识人的本质,因而就把人的社会性与自然性完全割裂了开来,看不到二者的统一,找不到二者统一的基础。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在历史上第一次正确地揭示出人的本质,创立了关于人的科学理论。历史唯物主义从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出发来说明人的本质,并把这种方法作为观察和解决人的本质问题的基本原则。按照这一原则分析问题,人固然也有自然属性,但体现人的本质的是其社会属性。把人同动物区分开来的生产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不断发展着的社会性的活动。人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也改造着自己;人是什么这同他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以及由此创造的社会关系是同一的。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来,现实中的人都是具体存在的,在社会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个人,有着不同的物质利益,具有不同的要求、思想和感情,因而他们的本质也是不相同的。在阶级社会中,具有对抗性质的生产关系表现为互相对立的阶级关系,而作为这种关系承担者的个人,便具有阶级的属性。互相对立的阶级和阶级斗争使现实的人性带上了阶级性,但这并不排斥他们之间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的人性,即某种人类的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