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尊百科网

道教

道教,发源于古代中国的传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被认为是与儒学和佛教一起的一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和实践方法。道教奉老子为教主  道教的称呼在形成初期有所不同,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中许多人都曾经以“道”来称呼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儒家、墨家、道家、阴阳家甚至佛教都曾经由于各种原因自称或被认为是“道教”。儒家最早使用“道教”一词,将先王之道和孔子的理论称为“道教”。佛教刚刚传入中国时,把“菩提”翻译成“道”,因此也被称为“道教”。而到了东汉末年出现了五斗米道(天师道),自称为“道教”,取“以善道教化”之意。自此,其他各家为了以示区别,也就不再以“道教”自称,而成为五斗米道(天师道)的专称。魏晋以后,一部分道教徒受封建统治者的扶植、利用,使道教逐渐上层化并与纲常名教观念相结合;在有些朝代还卷入了宫廷政治。而在民间则继续流传通俗形式的道教,从中还演化出一些秘密宗教组织,在有些农民和平民的斗争中,成为发动和组织群众的旗帜与纽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道教积累了大量的经籍书文,后多编入道藏,对于中国封建时代的哲学、文学、艺术、医学、药物学、化学、天文、地理等方面曾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有过一定的贡献,为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现在所说的道教,是指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承袭了方仙道、黄老道等一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为最高信仰,奉老子、元始天尊为教主,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主要经典,追求修炼成为神仙的一种宗教,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五种,服食(仙药,外丹等),炼气与导引,内丹修炼,法术仪式,功德成神,常见的后天神仙多为内丹修炼和功德成神者。

道教与其他宗教的不同

  道教的理想世界不同于佛教的极乐世界,也不同于闪米特诸教的天国。道教的理想世界有两种,一种是世俗的,一种是宗教的。世俗的理想世界在《太平经》中讲的很明白,希望世界成为一个公平、和平的世界,没有灾祸、没有战争。而宗教的理想世界则是“仙境”,道教追求得道成仙,这样就能超脱生死,在仙境中过仙人的生活。不同于其它宗教的是,道教并不认为人死后才能到达仙境,而是认为人的形体通过一些形式的锻炼可以长生不死,成仙以后也可以一样生活在普通人的世界里,作“活神仙”,也可以到仙境中去生活。但是由于达到成仙的境界非常不容易,因此后来才出现了“尸解”等方式。部分风景秀丽的地方由于适合修炼而被誉为人间仙境,例如所谓的“洞天福地”就是其中一些代表性的地方。  大多数的宗教教义认为人生充满了不幸或者罪孽,认为死后灵魂才有可能得救。然而道教却认为生活在世界上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死亡才是痛苦的,因而道教追求的是“长生久视”(《道德经》)、长生不死。也因此有许多养生的方法,例如气功等在道教得到了发扬。  许多宗教都认为人的寿命是不能改变的,然而道教不这样认为,有一句话“我命在我不在天”就是出自道教的《西升经》,另外,道教作为一个多神教(但讲“道通为一”),相信万物有灵,甚至人体的各种器官都有神灵。

道教的历史

   道教虽奉老子为祖师,但其主张与老子、庄子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而更多得益于汉初盛行的以老子之名言修道养寿的黄老道。道教的另一渊源是始于战国、盛于秦汉的方仙道。方仙道分行气(含导引)、服饵、房中三派。行气派尊彭祖、王乔、赤松子为始祖;服饵派以羡门、安期生为代表;房中派以容成、务成子为代表。此外,亦可遥追殷商的鬼神崇拜。  道教的内容,南朝梁刘勰《灭惑论》说是上标老子,次述神仙,下袭张陵。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二五说:道家之术,杂而多端。早期道教的经籍中,最早用道教一词的是张鲁撰《老子想尔注》:“真道藏,邪文出,世间常伪使称道教,皆为大伪不可用。” 接着便是晋代葛洪《抱朴子·内篇·明本篇》说:“惟道家之教,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  道教在其逐渐形成过程中,与当时正进入中国的佛教的互动(佛教对道教的影响以及道家对佛教中国化的影响),也很值得注意。

·初创

   东汉顺帝时,张陵在四川鹤鸣山,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并自称出于太上老君的口授,造作道书;同时吸收巴蜀地区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创立五斗米道。张陵死后,其子张衡、孙张鲁继续在川西北和陕南一带传道。因后世道教徒尊张陵为天师(一说陵自称天师),故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  汉灵帝时,奉事黄老道的张角,创立太平道,以《太平清领书》(即《太平经》)为主要经典,自称大贤良师,以跪拜首过、符水咒语为人治病;“以善道教化天下”。教徒数十万,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于中平元年(184)发动起义;因起义者皆头戴黄巾为标志,故人称“黄巾”。它和五斗米道相呼应,成为当时农民起义的旗帜。起义失败后,太平道被封建统治者残酷镇压,逐渐衰微。张陵之孙张鲁割据汉中20余年,传播五斗米道,实行政教合一,政局稳定,得当地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拥护。建安二十年(215),张鲁归降曹操,拜将封侯,五斗米道遂得合法传播,影响日增。

·思想渊源

   太平道与五斗米道同为早期道教的两大教派,教义基本一致,其思想和道术源于:  1.古代鬼神思想。中国古代社会中,人们将日月星辰、河海山岳和祖先视为神灵,并对它们进行祭祀和祈祷等崇拜活动,由此而逐步形成了天神、地祇和人鬼的神灵系统。道教承袭这种鬼神思想,并不断将许多神灵纳入道教。  2.巫术和神仙方术。古代殷周人认为,卜筮可以决疑惑、断吉凶,巫师能交通鬼神。这种依仗巫术祈福禳灾的方式遂为道教所吸收。战国以后神仙方术渐盛,神仙思想在《庄子》和《楚辞》里已屡见不鲜。稍后,在燕齐一带出现了鼓吹长生成仙之术的方士,利用战国时齐人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他们的方术,从而形成了所谓神仙家,即方仙道。传说崇尚方仙道的宋毋忌等都向往神仙,“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以后神仙家的神仙信仰和方术皆被道教所承袭,神仙方术演化为道教的修炼方术,方术士亦逐渐演化为道士。  3.谶纬之学。阴阳五行思想起于先秦。汉代从董仲舒起,开始以这种思想解经,逐步形成谶纬之学。西汉末至东汉初,谶纬之学盛行,儒生与方士合流,以阴阳五行推验灾异祯祥。道教融合了谶纬思想,并汲取其作为方术之内容。  4.黄老思想。黄老学说起于稷下道家,他们同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道家创始人。至汉初,文景以黄老清静之术治天下,治黄老之学者蜂起。黄老思想包含很多神秘主义的因素;加以治黄老之学者中,本来就有许多方士,他们以神仙长生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对这些因素作出宗教性的解释,使黄老之学与神仙方术相结合,而向神仙方术的方向发展。至东汉,进一步将黄帝、老子神秘化,又由着重尊崇黄帝,转而推崇神化后的老子,逐渐形成崇奉老子为神明的黄老道,并与方仙道逐步合流,成为早期道教的前身。这些条件和佛教传入的影响,为太平道和五斗米道产生的基础。

·分化

   魏晋以后,道教内部逐渐分化。一部分向上层发展。东晋葛洪总结战国以来神仙方术的理论,在《抱朴子内篇》中,为道教构设了种种修炼成仙方法,并建立一套成仙的理论体系,对道教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他攻讦民间的早期道教,诋毁农民起义,提出以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以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认为道教徒要以儒家的忠孝、仁恕、信义、和顺为本,否则,虽勤于修炼,也不能成仙。以后,上清派、灵宝派等相继出现。道教在上层化的同时,民间仍然流传“通俗道教”。东晋末,孙恩利用民间五斗米道组织起义,后虽遭镇压,但却沉重地打击了东晋王朝的统治。  南北朝时,北魏太平真君年间,嵩山道士寇谦之在崇信道教的太武帝支持下,自称奉太上老君意旨,“宣吾新科,清整道教,除去三张(指张陵、张衡、张鲁──引者)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制订乐章诵诫新法,“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之以服食闭练”,“佐国扶命”,辅佐北方太平真君,代张陵为天师,是为北天师道。在南朝宋明帝时(465~471),则有庐山道士陆修静,“祖述三张,弘衍二葛(指葛玄、葛洪──引者)”,搜罗经诀,尽有上清、灵宝、三皇等派经典,遂“总括三洞”,汇归一流;又依据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并仿效佛教修持仪式,广制斋戒仪范,以改革五斗米道,“意在王者遵奉”,称为南天师道。道教的教规、仪范经过寇谦之和陆修静修订以后,逐步定型。陶弘景继续吸收儒、释两家思想,充实道教内容;构造道教神仙谱系,叙述道教传授历史,主张三教合流,对以后道教的发展,影响至大。

·隆盛

   隋唐北宋时,不少帝王崇奉道教。唐代统治者,自称老子后裔,奉行崇道政策。唐高祖于武德八年(625)规定三教次序:道先、儒次、佛最后。高宗于乾封元年 (666)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玄宗于开元二十五年(737)令“道士女冠宜隶宗正寺”,视道士为宗室;开元二十九年“制两京、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并崇玄学,置生徒,令习《老子》、《庄子》、《列子》、《文子》,每年准明经例考试”;天宝元年(742)又将庄子号为南华真人,文子号为通玄真人,列子号为冲虚真人,庚桑子号为洞虚真人。其四子所著书改为真经。玄宗还亲自为《道德经》作注,制令士庶均须家藏一本。会昌五年(845)武宗兴道废佛。北宋统治者仿效唐代宗祖老子的做法,宋真宗称赵玄朗为其族祖,奉作道教尊神,封为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并加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徽宗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又于太学置《道德经》、《庄子》、《列子》博士,并亲自为多种道教经书作注;改僧尼为德士,令穿道服,加入道学。唐宋统治者的一系列崇道措施,对道教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这时道士人数大增,宫观规模日大,神仙系统也更为庞杂;经书数量益增,并汇编成“藏”,正式刊行。研究道经的著名道士和道教学者相继出现。如隋唐时有王远知、孙思邈、成玄英、王玄览、司马承祯、吴筠、吕洞宾、施肩吾;五代十国时有杜光庭、闾丘方远、彭晓、谭峭;北宋的陈抟、张紫阳、陈景元等,他们对道教的发展都有一定的作用。  南宋偏安,在与金、元南北对峙的形势下,道教内部的宗派纷起。新起的道教宗派,力图革新教理,大多主张道、儒、释三教结合;在修炼方术方面、着重于内丹,强调精、气、神的修炼。金大定七年(1167),王重阳创立儒、释、道兼容的全真道。金元之际,又有刘德仁创立的大道教,后称真大道教,萧抱珍创立的太一教,均行之于河北。但历时不久,即湮没无闻。唯有全真道因王重阳的弟子邱处机见重于元太祖,而盛极一时。南北天师道为与新起的全真道相抗衡,与上清派、灵宝派、净明道逐渐合流,到元代归并于正一道。于是,道教正式分为正一、全真两大宗派继续流传。

·式微

   明代中叶以后,道教逐渐转衰。清代重佛抑道。乾隆时,正一真人官阶由二品降至五品。禁止差遣法员传度,限天师率本山道众。道光时,停止朝觐。道教在上层的地位日趋衰落,而民间通俗形式的道教仍很活跃。以各种宗教互相融合为特点的民间宗教,虽然派系繁多,思想渊源复杂,但其中有些教派在思想上乃至组织上同道教仍有一定联系。

·向外传播

     唐代以后,道教曾流传到朝鲜、日本、越南和东南亚一带。道教经籍,远播欧美。近年来,国外研究道教的学者和学术团体日益增多,国际道教研究的学术活动,也渐见活跃。

教派

   东汉道教初创时,有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区分。晋代和南北朝以后,又有上清、灵宝等派别先后出现。各道派教义思想基本一致,只是道法和道术的侧重点不一,或师承系统有别。而真正各立门户的宗派,当是从南宋和金、元南北对峙之时开始。这时有四大教派:  1.正一道。道教各符箓派的总称。亦称正一派,系由天师道长期演变并与上清、灵宝等派逐渐融合而成。其标志是第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于元大德八年(1304)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此后,江西龙虎山传天师法箓的龙虎宗(正一派),清江阁皂山主要传灵宝法箓的阁皂宗(灵宝派),江苏句容传上清法箓的茅山宗(上清派),皆统一于正一派,天师道从此亦名为正一道,其他如净明、武当等支派均属之。  2.全真道。亦称全真教。由王重阳创于金大定七年(1167)。主张三教合一,认为三教同源,以《道德经》、《孝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主要经典,在修持方法上,重清修,不尚符箓,不事黄白之术。在教规上,严格要求入道者不娶妻,不茹荤,出家住丛林。全真道的支派较多,属于依托北五祖的有钟离帝君钟离权的正阳派,纯阳帝君吕洞宾的纯阳派,重阳祖师王重阳的重阳派等;属于北七真创立的有邱处机的龙门派,刘处玄的随山派,谭处端的南无派,马钰的遇仙派,郝大通的华山派,王处一的嵛山派,孙不二的清净派。此外,北宋时张紫阳撰《悟真篇》,传紫阳派,本不属全真道,因元末陈致虚兼受王重阳和张紫阳所传,统归全真,后称张紫阳所传为南宗,王重阳所传为北宗。  3.真大道教。亦称大道教。沧州刘德仁创于金初。崇尚《道德经》,并吸收部分儒、释思想。不尚符箓,不重飞升化炼之术,亦不讲长生久视之事,而颇重默祷召劾为人治病,一时信奉者甚多。元末逐渐衰落无闻。  4.太一教。卫州萧抱珍创于金初。该派道士须出家,与全真道相类;以传“太一三元法箓之术”名于世,善祈禳术,以符箓为人治病,则又近天师道。传至七祖萧天佑(嗣教约当元仁宗、英宗之世)后,逐渐与正一道合流,其后事迹不详。  在真大道与太一道消失以后,全真与正一便成为道教的两大宗派,流传至今。

·近现代的道教

  明清以后,道教基本已经停止了发展。进入近现代社会以后,道教更是衰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中国政府新的宗教政策的执行,以前的一些道教的清规戒律由于和现行法律抵触而作废。1957年,中国大陆成立了中国道教协会,管理中国道教内部的事务。到文化大革命时期,道教同中国其他的宗教一样经受了一场浩劫。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道教才开始恢复正常的宗教活动,可是正式出家的道教徒并不多。目前中国大陆的全真派和正一派道士约有5万余人,正式开放的道教宫观有5千多处。道教组织有中国道教协会、省一级地方道教协会、地区(市)一级地方道教协会。  台湾日据时代末期,很多民众信奉道教以表明自己的民族立场,因此道教备受打压,道教宫观屡遭损毁,必须兼供佛像或民间神祇才能得以保全。这种混杂现象延续至今。1949年,正一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辗转到达台湾,1969年过世后传于堂侄张源先,是为六十四代天师,现居台湾嗣汉天师府。现据中华民国内政部统计道教乃为台湾第一大宗教。

教理和教义

太极图  道教天师道从创教之初,就以老子的《道德经》为根本经典,将其中“道”和“德”作为基本的信仰。道教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主宰,无所不在,无所不包,万物都是从“道”演化而来的。而“德”则是“道”的体现。三清尊神则是“道”最初的人格化显现,也代表了宇宙创生的三个重要过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三清化生出天地宇宙和自然诸神,这些称为先天尊神(天尊),乃道所演化,先天既与道体合一,而道法无远弗届充斥无边宇宙,故道教徒祝颂语常曰“无量天尊”,人类通过某些方式可以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这些人称为后天神仙,最高修为者也可以达到天尊。  道教以太上老君(即道德天尊)为教主,也就是老子。在台湾,以太上老君所代表道教宗派为道教太一宗,门派奉太上老君为祖师并与正一宗并列为道教两大门派。此外道教的至尊天神在历史上的不同宗派道经中还有其他说法,一是以玉清元始天尊为最高天神,二是以上清灵宝天尊为最高天神,三是以太清道德天尊为最高天神,最后,演变成三位一体的“一炁化三清”的神学理论。  在修身方面,道教讲究“人天合一”、“人天相应”、“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讲究“虚心实腹”、“归根复命”,“深根固柢”、“长生久视”、“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等等。  道教重生恶死,追求长生不老,认为人的生命可以自己做主,而不用听命于天。认为人只要善于修道养生,就可以长生不老,得道成仙。因此也就产生了许多修炼方法:炼丹、服食、吐纳、胎息、按摩、导引、房中、辟谷、存想、服符和诵经。  明朝道士张三丰认为道的功用是“修身利人”,儒家“行道济时”,佛家“悟道觉世”,道家“藏道度人”。道家修炼仙道。张三丰以修人道为炼仙道的基础,强调只要素行阴德,仁慈悲悯,忠孝信诚,全于人道,离仙道也就自然不远了。“人能修正身心,则真精真神聚其中,大才大德出其中。”  道教神学可以说是道家思想神秘化后的宗教学说,未必完全切合,其间异同,颇值玩味。然道教既祖称老、庄,尊崇《道德经》(老子)、《南华经》(庄子)等众多道家经典,毕竟吸收继承了道家思想的大量内容。此外,它也受到了《易》以及阴阳家、儒家、中医养生家、佛教以及上古方仙道的影响。

·戒律

  道教戒律是一些约束道士思想言行的准则。道教的戒律依照不同的教派,有着不同的内容。一般说来,全真派的戒律严于符箓派。戒律的内容主要有不得杀生,不得喝酒吃肉,不得偷盗,不得邪淫等。戒律是教徒必须遵守的,而且必须有一个受戒仪式一名道士才能算作教徒。根据规则的严紧程度,戒律可以分成上品戒,中品戒,下品戒。根据戒条的多少有“三戒”、“五戒”、“八戒”、“十戒”、“老君二十七戒”等。  “五戒”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八戒”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得眠坐高广华丽之床”、“不得涂脂抹粉”、“不得观听歌舞”   除戒律外,还有道教清规,就是道士犯戒以后的处罚手段。具体条例派别不同则规定也不同。  道教的戒律,在吸取了佛教的一些内容和儒家三纲五常等要求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自己特有的内容。道教的清规戒律也是随时事的变化而变化的,当与政权的法律相冲突时,会进行适当的调整。

道教诸仙

道教三清 指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它们是道教的最高主神,实是“道”的一体三位  道教是一个多神教,最高的神是由道衍化的三清(“一炁化三清”)尊神,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其中道德天尊即是太上老君。另外部分道教流派按照人间的秩序发展出了天庭及玉皇大帝和一系列官员,吸收了佛教的地狱和海中世界的概念,作为天庭的附属,也发展出了阎罗地府和龙王水晶宫的一系列神仙官员,再加上地方神仙系列如四值功曹、山神、城隍、土地神、灶君等。还吸收了众多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西王母、九天玄女等。所以道教的神仙众多,还随时可以吸收各地民间信仰的任何神仙与崇拜的历史名人,如妈祖、关帝、双忠等,也可以吸收佛教神祇,如摩利支天、哪吒等。都可以纳入道教的神仙系统。所有的神都可以建立自己的庙宇,但大型宫观必供奉三清神像。  此外,道教认为人身也是一个小天地,因此人身上的各种器官,例如毛发、五官等等也都有神灵驻守,而且还有相应的修持方法。

经籍

   道教初创时,经籍不多,除奉《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外,重要的有《太平经》,《老子想尔注》等。东晋初,葛洪《抱朴子·遐览》篇著录道经凡670卷,符箓500余卷,共约1200卷。此后,为了阐发教义、与佛教相抗衡,造经日多。《灵宝经》、《上清经》、《三皇经》等皆于晋代陆续出现。据考证,上清、灵宝等均系经之总称,各统经数种或数十种,“后人据先出道经,敷演增修,仍题以原名,卷帙遂因而增多。又据所统经文,修撰斋仪,仍编入此经,种数亦因以孳乳”。隋朝道书增至377部,1216卷。唐开元时,玄宗发使搜访,道经数目又增至3744卷(或称5700卷),并列入道藏,以后历代皆有纂修。至明英宗、神宗时,《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所收之道经已增至512函,总计5485卷。  道教经书的内容十分庞杂。但在东晋葛洪时,道书仅分为经、记、符、图,其中间有涉及服食、炼养、符图、算律的。南朝宋明帝时,陆修静上《三洞经书目录》,始并入方药类。北周武帝时《玄都经目》增入诸子论。南宋郑樵《通志·艺文略》更分道书为二十五类,即老子、庄子、诸子、阴符经、黄庭经、参同契、目录、传、记、论、书、经、科仪、符、吐纳、胎息、内视、导引、辟谷、内丹、外丹、金石药、服饵、房中、修养等。《正统道藏》的分类方法按三洞、四辅、十二类,内容较《通志》的记载,又有所增加。清康熙年间,彭定求编纂《道藏辑要》,收入道书200余种,按二十八宿字号分为二十八集,共200余册。内容有道教的重要经典、历代祖师真人著作、科仪戒律、碑传谱记等,其中还包括部分明代正续道藏以后的晚出道书。  道教经籍,卷帙山积。一般道士鲜有能触及全藏者。从道教初创时起,仅《道德经》为道教徒必须习诵的功课。张鲁在汉中,还设置祭酒之官,专为入道者讲《道德经》。隋代“受道之法”就增演为“初受《五千文箓》,次受《三洞箓》,次受《洞玄箓》,次受《上清箓》”。据后来有关宫观生活的记载,全真道士一般只诵《道德经》、《玉皇经》、《清静经》等,而正一道道士大都习诵师授传承的斋醮经忏。

道术

道教中的平安符  道教的宗教活动十分庞杂,主要分两大类,道士的自身修行(称为道术)和道教仪式,内容包括道教经法、忏法、斋、醮、符咒、禁咒、隐遁、乘蹻、驱邪、伏魔、降妖、消灾、祈禳、房中术、神仙术、辟谷、风水堪舆、占卜等。  道士的自身修行成为道术,包括内丹,外丹,服食,房中等内容。外丹是指烧炼丹砂铅、汞等矿物以及药物,制作能够使人长生不老的丹丸。现代科学认为这些丹药大多有毒,古人也有很多服食致死的例子,所以后来道教也认识到由于外丹服食和配制的方法较难掌握分寸,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后世因而转向较为保险的内丹修炼。外丹也被认为是现代化学的先驱。  内丹则是指通过行气,导引,呼吸吐纳,在身体里炼丹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外丹和内丹的用语相同,但是所指代的含义完全不同,比如把人体比喻为烧炼丹丸的炉鼎,不过理论上还是具有相通性。古时炼丹术的传授大多师徒相承,口口相授,外人很难了解。  此外,道教还有许多道术。例如内观、守静、存思、辟谷等多种。这些现代多归为气功。另外,全真道的道教徒许多都习武术。中医理论亦大多源自道教。  道教的仪式统称为“斋醮科仪”,斋是清洁的意思,醮是指祈祷,又称为道场。道教祭祀神仙,由于认为神仙清高洁静,因此祭祀前需要沐浴更衣,不行房、不饮酒、不食肉,进行斋戒。进行祭祀活动称为“醮”,道教仪式在发展过程中吸取了许多佛教的内容(佛教仪式在发展过程中亦吸取了许多道教的内容)。道教认为通过这些仪式可以去灾求福。占卜也是道术的一部分,包括卜卦、抽签、测字等。此外,道教很有特色的是使用符、箓。符是用墨笔、朱砂画在黄纸上的一些符号,道教认为可以用来治病,而箓则被认为可以驱使天神。另外,道教也认为口念禁咒,可以治病驱使鬼神,赶走野兽。这些主要都是正一道的法术。

道教与道家

  “道家”与“道教”二词,常被不加区别地使用。从历史来看,这两个词指称过很多不同的内容,也曾混为一谈;现在也仍然有人主张将二者等同起来。然而,如果将道家理解为由老子、庄子开创,并在魏晋被重新发明的哲学思想流派,将道教理解为于两汉逐渐形成,后又有若干发展分化的宗教,那么,虽然道教在理论上汲取了道家思想的大量要素,甚至奉老子为教主,但是二者还是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说道教理论就是道家思想。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有其神仙崇拜与信仰,有教徒与组织,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与活动,其主要派别的传承是大致清楚的。道家作为一个哲学思想流派,其思想演变与代表人物应是它被解说时最重要的内容;魏晋之后道家思想的传承演变,现在看来还是模糊而难以说清的,但它对历代学者文人的影响却仍是依稀可辨的;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狭义的“道家”指的就是先秦时代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流派。  也有学者认为,道家思想与宗教或有莫大联系。如闻一多先生在《道教的精神》一文中曾指出:‘我常疑心这哲学或玄学的道家思想必有一个前身,而这个前身很可能是某种富有神秘思想的原始宗教,或更具体点讲,一个巫教。这种宗教在基本性质上恐怕与后来的道教无大差别,虽则形式上尽可截然不同。这个不知名的古代宗教,我们可暂称为古道教。’(《闻一多全集》,第143页)  道教神学与道家思想的异同,确实一言难尽。试举一例:道教所谓长生不老,成仙通神,老、庄并未言及,也不能视为老、庄思想的合理的引申,甚至可以说,与自然之道亦不无悖逆。

道教文化

  道教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音乐、绘画、建筑、医学、药物学、养生学、气功、化学、武术、天文学、地理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它对于华人的思维方式、伦理、道德、民俗、民族关系、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等各方面也有很深的影响。

·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道教对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道教中一些宗派都师徒相传一些武术和气功,例如武术中很出名的武当派,据说就是武当山上的许多道士传承的武术。道教的武术也和许多武术不同,讲究圆柔、后发制人,充分体现了道教的教理。其中像太极拳这样的简单武术套路,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健身活动。道教气功也是中国气功中的一大流派,全真道的修炼方法基本上就是气功,对气功的探索和发展,其贡献很大。  道教的养生术还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医学《黄帝内经》中经络学等方面内容。 此外,许多道教徒研习医术,对于中医学发展颇有贡献,如葛洪、陶弘景等人,于中医药皆有所建树。  道教的炼丹术对火药的发明有着重要的影响。  唐代的大诗人李白受道教影响很深,他曾经游历各地,求仙访道,甚至炼过丹、受过道箓,可以说是位虔诚的道教徒。这段经历给他的个性、诗歌创作乃至一生的际遇都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李白受召入长安,受到唐玄宗等许多的道士和信仰道教朋友的推荐。寻仙过程中,他游遍五岳,给他带来大量的素材。他的诗歌中也常常出现“仙人”、“羽化”等意念。  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虽然讲述的是佛教徒唐僧等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但全书中使用了大量道教专有的概念如心猿、意马、姹女、元神等,还构筑了一个以玉皇大帝为核心的道教神祇、神官系统。书中也出现了很多道教人物和魔怪,不过多为反面角色。  而完全以道教为核心的最著名小说则要数《封神演义》了。书中讲述的商周战争,其实质就是道教的两个派别阐教和截教的斗争。书中出现的各色仙神和宝物等,也全属于道教系统。  “天皇”在中国道教中,是表示北极星的神祇。在唐朝时期,唐高宗曾使用天皇称号,与天后武则天并称二圣。唐朝时期的日本天武天皇因喜欢道教而使用天皇作为君主的尊号。

·道教在世界的影响

  早在16世纪,老子的《道德经》就被西方人译成西方文字,17世纪以后,借助西方的商船往返,顺着西方传教士的足迹,《道德经》逐步由中国传入欧洲,西方人把《道德经》翻译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等文字,老子思想逐渐传遍欧洲大陆。据说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最初正是根据伏羲、黄老的阴阳学说提出了二进制思想,并给太极阴阳八卦起了一个西洋名字“辩证法”,当然,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有效证实。几百年来,《道德经》的西文译本总数近500种,涉及17种欧洲文字,在译成外国文字的世界文化名著发行量上,《圣经》排第一,《道德经》排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