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尊百科网

七星鳢

七星鳢,体直长而呈棒棍状,尾部侧扁。头部宽扁,头顶平,似蛇头。口大,端位,下颌稍突出,口斜裂至眼睛后缘直下方;上下颌均具锐利牙齿。无须。前鼻孔成管状,向前伸达上唇。上鳃腔宽大,具上鳃器辅助呼吸。全身均被圆鳞,头顶的鳞片较大。侧線完全,侧線鳞54-57。背鳍和臀鳍发达;背鳍软条数为 43-45;臀鳍软条数为27-30;缺腹鳍;尾鳍后缘圆形。身体呈绿褐色或暗黑色,腹部灰白;眼后方有二条黑色纵带,一直延伸至鳃盖后缘;体侧有8-9 条<形黑色橫带,尖端向前。尾鳍基部有一近圆形黑色眼斑。一般全长为9-15公分,最大可达25公分。属台湾原生种。  学名:Channa asiatica (linnaeus)  俗名: 鮕鮘、月鳢  英文: Small snakehead  分类:鲈目PERCIFORMES,鳢科Channidae  生态习性:七星鳢喜棲息山涧小溪流或堤岸或田梗边钻洞穴居,雌雄常同居一穴。具上鳃器,可以直接浮上水面呼吸空气,因此无论在溪流中或缺氧的水域均可生存。属肉食性鱼类,以水生昆虫、鱼、虾和其他小动物为食物。亲鱼对于产的卵及刚孵化的幼鱼,均有保护的习性。  棲地分布:七星鳢棲息在淡水环境,属初级性淡水鱼。分布于宜兰及台北和台南间的河流、湖泊中。由于 河川整治破坏适合其生存的棲息环境,且因各种污染源造成水质恶化与外来物种引进的影响下,野生族群愈来愈少见。属台湾原生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