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尊百科网

划酒拳

酒拳俗称“划拳”民间普遍之饮酒游戏。酒泉源自酒令,盖以劝酒助兴为目的。酒令起源甚早,《韩诗外传》记载:“齐侯置酒令,曰:后者罚一经程酒令之名始此。”  壹、酒拳的种类与形式  台湾时下流行的酒拳可分为单向式、双向式和多向式三种。所谓单向式是指划拳时由单方猜测对方手所出的手势、指数或动作,不中则換另一方再猜;双向式是指划拳之双方同时出拳或出声,猜测两人所出指数的总和或与对方所喊內容比较胜负;多向式酒拳是三人以上同时进行的饮酒游戏。酒拳內容繁多且因地域、语言、习俗的不同而各異其趣。  一、单向式酒拳  划拳之前双方先以剪刀、石头、布猜拳,決定喊拳的顺序。随即双方同时出拳,并由猜拳赢者先喊拳猜测对方所出的手势、指数或是动作,猜对则继续喊,凡连续两划皆中但內容相同则须再划第三次,又猜对才算赢,这项规定是要防止已猜中一次者瞬间再喊,使对方来不及变換內容而设定的。如果喊拳者未猜中或仅猜中一次则換对方继续再喊。  目前盛行的单向式酒拳有:  1、帕拉言  以猜拳之剪刀、石头、布规定“布”为“帕来”;“剪刀”为“足”或“足奇”;石头为“毋”、“嗯得哩”、“毋得哩”、“毋来”等。  2、士拉言  又称“日本拳”,通常以日语发音。划拳方式是光猜拳,由赢者出拳并同时喊一数目,猜对方指数总和,但只能出零、十、十五、二十等整数,不得出其他指数。  3、问将拳  “问将”乃日本司机(运转手之意),“问将拳”分为三个动作。双手交叉上下绕转代表“问将”(意为驾驶);两手肘不断轻拍侧身表示“堪得桑”(表乘客);右手握拳不断轻拍左手掌为“足奇桑”(表车掌)。划拳时双方同时比动作(大部分采立姿),并由猜拳赢者先猜对方的动作,猜对再喊,不中则換边,连续两次中为胜。  4、老应拳  又做“鸱鴞拳”只是将其中老鹰改为“鸱鴞”而已。老鹰拳也有三种动作,两手张开上下摆动做飞翔状象征老鹰展翅;右手五指捏拢成鸟喙状,并上下晃动,表示小鸟啄食;两手掌交叉左右摆动代表沒啥事情。划拳时双方同时比动作并由轮到喊拳者喊出拳语“老鹰在展翅”或“鸟仔在啄米”或“沒什麼代志(事情)”。  5、撇仔鱼  “撇仔鱼”是台语鱼名的一种。划拳手势以剪刀、石头、布作象征。布代表“撇仔鱼”;剪刀代表“两支须”石头表示“结归”。划拳方式与帕拉言相同。  6、哑吧拳  哑吧拳顾名思义是以不出声音为名,动作分为五种。划酒拳时两手握拳,拳眼拳拇上下相疊,将重疊的拳头,放置在额头、鼻子、下巴,左耳或右耳任一部位,划拳时喊拳者以“嗯”做口令,双方同时移动拳头位置,如果被猜中的一方与猜拳者所放置的位置部份相同即算输,未中则轮到对方发令;哑巴拳通常以一拳決胜负。  7、甩手拳  甩手拳与哑巴拳都是只有动作沒有拳语。划拳方式是双方先猜拳,赢的以手掌甩向上、下、左、右任一方向,猜拳输者所放置的部位相同即输,反之,再重新猜拳一次。  二、双向式酒拳  双向式酒拳又分为三种类型,一为猜对方所出指数总和;二是按双方猜拳结果比方向;三是由双方所喊拳语內容比胜负。其中台湾拳、螃蟹拳、三国拳、外省拳、客家拳形式相同,皆在拳语字首冠上一数目,划拳时双方同时出拳,并喊出一句字首带数目字的拳语,各猜中两人所出指数的总和,猜中为赢,一拳決定胜负。双方皆中则不记胜败,皆未中则继续再划,直到分出胜负为止,其拳语內容分别如下:  1、台湾拳  台湾拳內容共有几十种,分别是“甭出”、“单操”(吳瀛涛著《台湾民俗》谓:单操乃当朝讹音,清代官居一品谓一品当朝),“俩相好”、“三三”、“四逢”(四喜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四逢乃四逢喜之简称)、“六连”(天地四方为六合)、“七巧”(乞巧之讹音)、“八仙”、“九怪”(搞怪,台语难缠之意)、“十全”中药名。台湾拳沒有设定五,而其拳语內容只要词首冠上数字或表达数字內容即可,后面的词语內容不拘。  2、三国拳  属于歌唱式的酒拳拳语依据《三国演义》故事內容:单刀赴会、二嫂过关、三请孔明、四季春秋、五关斩将、六出岐山,七秦孟获、八仙过海、九门提督、十指中原。也有其他的版本。在划拳之前,双方先齐诵:“双阿双炮台,要买两包烟”或者是“三阿三国拳,划拳你都来”,然后双方同时出零至五任一指数,并且各喊一拳语,猜两人所出指数总和,猜中为胜,负者喝酒;如双方皆未喊中则念“双人阿无认输阿”,然后再继续划,直到分出胜负为止。分出胜负时赢者念“你输你就喝”,输者念“我输我就喝”。  3、外省拳  是以北京话划拳,因此台湾人称为外省拳。划拳方式与台湾拳相同,多了“五”这个数字,拳语以能表达所要喊数字为原则,內容可以任意更改。  4、客家拳  用客语发音,拳法与台湾拳相同,只增加一句“五魁首”。平手齐念“卡司喀”(疑为客语咬死你之意);赢者念“甲你压”(台语将你压);输者“给你压”。  5、螃蟹拳  螃蟹拳疑系由客家拳或广东拳演变而来,盖螃蟹拳的前白与客家拳相似,但以北京话发音,拳语依序是“ㄧ啊一啊”“二啊二啊”“三啊三啊”以此类推。螃蟹拳前白为螃蟹一啊爪八个,两头尖尖这麼大个,眼一挤啊!脖一缩,爬啊爬啊过沙河,哥俩好啊该谁喝”,然后双方各出一指数并同时喊一拳语,其中一人猜对则胜,胜者念“该你喝”,败者念“该我喝”。平手则齐念“该谁喝”,然后继续喊拳。螃蟹拳的动作十分逗趣,双方一边念前白,一边比划动作。“螃蟹一”时双手在前比一螃蟹状;“爪八个”两手斜放各伸四指代表八只腳;“两头尖尖”双手各伸出食指向上(比一的手势),虎口放在头顶两侧;“这麼大个”时用手指随意比个大小;“眼一挤啊脖一缩”动作是挤眼缩颈;“爬啊爬啊过沙河”是以双手在侧作爬形状;“哥俩好啊该谁喝”两人右手四指拉勾,拇指相抵。念完前白之后,双方才开始划拳。  6、小调拳  小调拳是以歌唱伴奏酒拳为其特色,所唱曲调通常是歌仔戏的【留书调】,也有采用【百家春】、【相思引】、【五更鼓】等传统曲调。其实按照划拳节奏来看,凡四分之四拍,任何语言的歌曲都可以配合划拳节奏,但因酒拳本是传统民俗的饮酒游戏,且时下喜好划拳者大都属于中下阶层,因此采用传统曲调居多。小调拳的划拳方式是歌唱与动作同时进行,每唱一句猜拳(剪刀、石头、布)一次,猜赢的以大拇指比向自己,猜输者以大拇指比向对方,不分输赢则各自向右比,在边唱的过程中,如果比错方向即算落败。  7、比划拳  与小调拳完全相同,但沒有旋律曲调的伴奏。  8、细姨拳  沒有动作,拳语有尪、某、细姨三种,其內容与剪刀、石头、布之猜拳过程同样单纯,只是是以声音表达。规则是依循环方式一级克一级。“尪”管“某”,“某”管“细姨”,“细姨”管“尪”,划拳时双方先齐亨前奏:“do so so la so do do”,然后在同时喊一拳语比较胜负,如双方所喊內容相同则再齐哼前奏,之后再继续喊。  9、棒子拳  沒有动作,相克拳语为“棒打老虎雞吃虫”,如果棒子碰到雞,或是老虎碰到虫,则不计胜负。  三、多向式酒拳:  多向式酒拳乃以三人以上同时进行的酒拳,其特色是只有前白或手势,沒有拳语,盖多人同时进行,如果喊拳语则难以辨认,因此多向式酒拳通常以指数或是器物为依据。  1、点将拳  席上宾客各出零至五指,计算其总和,并指定其中一人起首,依序点将,点完一圈轮回再点,被点中座次与眾人所出指数总和相同者,需饮酒一杯,下次再点则由他起算。  2、猜数拳  与点将拳方式相同。席间宾客各取可计数的物品,握于掌中,并约定一人起首,待全体就绪计算总和,依序点算,被点中者饮酒,下次再由他起点。  贰、酒拳的一般规定  1、“吐拳”不计  凡指数与拳语不可能成立的情況都称为“吐拳”。而在单向式酒拳中,喊拳者猜中一次理应再喊,如果沒有再喊,或者未猜中卻再喊,或轮到该喊拳卻沒喊,或未轮到卻喊拳,也称为吐拳。  2、哑吧不成拳  指出拳未喊拳语,或是喊拳语未出拳,视为无效。  3、双方速度不一致则无效。  4、动作、手势、拳语不明确视为无效。  5、喊拳,出拳之后再更改无效。  参、酒拳中的术语  1、出拳慢半拍、动作拳语不明确等叫作“贼仔拳”。  2、有人看不过某一方连输可以代替输家“打拳”,这时连连败北者可以暂缓罚酒一次,如果打拳者败,则代打者跟连输的人均要罚酒,代打者胜利,则刚才罚酒可取消。  3、如果某方一直输,连胜的一方在结束划拳之前,陪惨输的对手喝一杯酒以表歉意称作“奉陪酒”假如惨败者心有不甘,可向胜利者挑战,谓之“讨拳”。  4、一个人向宴席中多位挑战者一一划拳,叫做“打通关”。  5、将双方所会的各种酒拳全部使出来较量,称作“喊全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