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尊百科网

奠礼

家属及亲友向亡者告别的仪式,于出殡当天举行。奠礼分为家奠及公奠,家奠显示一家的尊卑亲疏之序,公奠则彰显一家的社会成就,称扬祖德,也是孝道的一部分。  在家奠仪式开始前,须先进行“转柩”仪式,在礼仪师或道、佛人士指道下,由抬柩者移动灵柩到礼堂灵桌或灵帏之后,此时孝子、长孙须持杖及招魂幡恭请灵位、香炉安灵。民俗常于转柩后的停柩处放置与孝子人数相同的竹篓或木桶,桶內放木炭、碗筷、发粿、钱币及一把箍桶篾,以求子孙兴旺,警惕团结。转柩后随即于灵堂进行家奠,随后进行公奠,奠礼之仪节均须依讣闻的时间进行。  家奠由礼仪师任司仪,依序进行家族拜奠,行三奠酒仪式。先是孝子、而后孝媳、孝女,以长子为主奠,而后依序奠祭,內孙由长孙主奠、外孙由长外孙主奠,继则为內外曾孙、玄孙,最后是义子女。家族完成拜奠之后为族亲、亲戚,皆按辈分排列先后顺序,如依序为姑父母、舅父母、姨父母、媳之娘家等,显示家族中的亲疏、尊卑秩序。  家奠仪式完毕即进行公奠,有设治丧委员会者则由治丧委员会先进行拜奠,而后由身分适合者报告故人的生平事略,接著司仪即依亡者及孝家的社交关系安排拜奠,流程通常为司仪宣布奠礼开始、请主奠者及与奠者就位、奏哀乐、主奠者上香及献奠品、读奠文、向遗像或灵位行礼,奏哀乐后宣布礼成,此时家属向主奠者答礼。其后由遗族致谢词,答谢来宾;但也有因此时来宾多已离场,故将致谢词提前安排于报告生平事略的程序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