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尊百科网

台湾原住民族文化

台湾原住民族,系泛指在17世纪中国大陆沿海地区汉民尚未大量移入前,已经居住在台湾及其邻近岛屿的住民,包括日据时期称为“高山蕃”以及称作“平埔蕃”的原住民族。目前认定的原住民共有14族,约48万人,约占台湾总人口数的百分之二。依据语言学、人类学的调查分析,台湾原住民族属于南岛民族(Austronisian)或马来民族。南岛民族分布在东自复活节岛,西至马达加斯加岛,南抵纽西兰,北达台湾这广阔的海域与岛屿上,人口约有2亿7千多万人;人类学者的研究归纳出诸如干栏建筑(把房屋架高,与地面保持距离,以避湿气、虫蛇)、刀耕火垦、编蒌、皮衣制作、文身、凿齿、吃槟榔、轮舞(围成圈,牵手共舞)等文化习俗,都属于传统的南岛文化。根据考古发现,原住民族大约在6千年前陆续抵达台湾,而一万年前还有长滨、左镇人是更早的居住者,不过他们跟现在的原住民似乎沒有直接的关系。近年来,有些学者依据台湾原住民族语言众多而分歧的现象,以及早期陶器、玉器、石器的分布状況,推论出台湾应该是6千年前南岛民族开始扩散的起源地。在其他南岛民族区域先后遭到回教、基督教等文明影响之际,台湾的原住民族则相对维系和传承了深具特色的语言与文化。台湾原住民族群文化的內涵与特色,可以由传统的居住地域予以区隔。  台湾北部地区主要居住的是泰雅族(Atayal)、赛德克族(Sediq)与赛夏族(Saisiat)。泰雅族大约有9万多人,相传起源于大霸尖山与瑞岩部落的巨石,以“嘎嘎”(gaga)祖训制度(一群人共同遵守伦理、道德、禁忌与信念的制度)、文面、父子连名、祖灵祭祀、织布与流域结盟为其独具特色的习俗;近年来居住台湾东部地区的太鲁阁(truku)群,以其历史、地理的原因,主张应分立成为另一族群,经官方与学者专家程序的认定,太鲁阁族已经在 2004年正名,成为独立的族群。赛德克族于2008年由行政院核定成为台湾原住民族第14族,其人口约8千人至1万人,该族是由德克达雅群(Tkdaya)、德乌达群(Touda)、德路固群(Truku)组成,主要分布在南投县、花莲县、宜兰县。其“嘎迓”(Gaya,类似泰雅族的 Gaga)祖训制度与文面的习俗为其传统重要的文化特色,“灵魂不灭”的Utux是传统宗教信仰的对象。播种祭与收获祭为重要的祭典仪式,小米、黍米为其主要传统作物。编织竹、藤具与传统布匹,是赛德克族具民族特色的工艺。1930年发生震惊国际的雾社抗日事件,就是由该族发动的。(Sediq)赛夏族约有5千多人,也以大霸尖山为祖先起源之地,其拥有的父系氏族制度、矮灵信仰、图腾氏族较为突出,定期举办的矮灵祭(pasta'ay)是该族最具特色的祭典;不过,由于族群人口较少,又夹处在泰雅族与客家族群之间,其文化习俗不免深受影响。   台湾中部地区有布农族(Bunun)、邹族(Cou)及邵族(Thao)。布农族约有4万人,分布于南投县、花莲县、台东县及高雄县,以其居地区分为6群,居住台湾海拔最高的区域,被称为最典型的“山地人”,传统游耕及狩猎是主要的生产方式,也由此而衍生出复杂的宗教观念、仪式与禁忌,近年来他们已经成功转型成为农耕经营者,而台湾高山向道也是该族青壮年最擅长的工作。布农族的射耳祭(一种狩猎的祭仪,以箭射兽耳祈求狩猎与农作丰收)、小米祭是其主要的仪式;在音乐的表现上,则以祈求丰收的“巴西布布”(pasibutbut)多音部合唱方式深受国际乐坛瞩目。他们由于人口增加及因应土地资源需求而作的迁徙,规模十分惊人,历史学者咸认该族与泰雅族群是近代台湾原住民族扩张最明显的族群。其父系氏族制度、皮衣制作技巧,以及祖灵(hanito)信仰是比较突出的文化表现。邹族约有七千多人,分布于嘉义县、南投县与高雄县,以玉山为起源地,依据其居住地、语言与习俗分为北邹、南邹。传统上邹族拥有严密的部落组织,以男子会所(kuba)与农耕、渔猎的祭祀,维系著部落基础的教育与信仰,而传统的战祭(mavasvi,战胜敌人后举行的祭典)、收获祭(homeyaya)、揉皮技术、熊禁忌(禁捕猎及食熊)与尚武风气等,则构成其文化的特色。南邹则以大关山为起源之地,沙阿鲁阿(Sa’arua)群有子贝祭(miatungsu)(祖灵依附在收藏的贝珠中,举行祭仪时司祭取出由眾人分持之)、农事祭仪等。卡那布(kankanabu)群传统也有完整的农事、狩猎祭仪。日治时期布农族人大量迁入其居地,南邹群与之混居,反成弱势的一方,对于其文化传承有巨大的影响,惟近年来积极推动文化传承,其语言与仪式有复振的趋势。邵族(Thao)则仅约五百人,居住于日月潭畔,日治时期,他们原居潭中的“拉鲁”(Lalu)岛,日人兴建水力发电设施时,被迁移至潭边。他们曾有“浮屿”耕作(在竹筏上铺上土草,种植作物)的技术,捕鱼、农耕作和狩猎都是基本的生产型态,其语言文化则受到近邻泰雅族与布农族的影响。921震災对邵族居住地与生计产业造成严重危害,政府遂规划“邵族文化传承及发展园区”,以利其民族整体的发展。  居住在台湾南部地区的则有鲁凯族(Rukai)与排湾族(Paiwan)。前者约有1万人,主要分布于台湾南部的高雄县、屏东县,台东县有一古老部落“达鲁马克”(Tarumak);后者约有6万馀人,分布于屏东县、台东县,区分北、南、东排湾。排湾族、鲁凯族在文化上有许多近似之处,譬如,太阳及百步蛇图腾文化、贵族平民阶层、双系(兼有父、母两系)制度、石版屋、陶壶及琉璃珠制作、雕刻艺术、荡鞦韆(为祭祀的重要仪式,通常女性方能参加)等。由于拥有贵族制度,土地由贵族租佃予平民,因此贵族拥有艺匠得以专注工艺如雕刻、编织、造屋的创作,使两族的艺术表现在台湾原住民族中最为突出。排湾族人相信祖灵居住于大武山上,每5年会到各部落探视其子民,因此“五年祭”是该族与祖灵相聚的重要祭典。鲁凯族有祖先起源于“他罗马林”(Dalumaling,今大鬼湖)附近山区的口碑。相传女子“巴冷”(Palen)嫁蛇的故事是该族文化艺术创造的典型。  台湾东部地区居住著阿美族(Amis)、卑南族(puyuma)、噶玛兰族(Kavalan)、太鲁阁族(Truku)与撒奇莱雅(Sakizaya)族。阿美族拥有约14万人口,是原住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族,主要居住在东部纵谷与海岸,属于母系制度,拥有会所及年龄阶级,传统上部落的头目(Kakita’an)拥有重要的权威与责任。其传统生产方式,除了有农耕、狩猎外,海滨的渔捞采集也很重要,而该族每年7月至8月间举行的丰年祭(ilisin)和丰富的歌舞內容,则最为外界所熟知。此外,阿美族依据其居住地区分为南势、港口、秀姑峦、马兰、恆春等亚群,在语言、习俗和服饰上有一些差異。卑南族约有1万人,分布在台东平原及邻近的浅山区域,区分为知本、南王系统,两者在语言、文化上存在一些差異。由于严格的传统会所训练所造就的坚强战斗力量,以及擅于族群关系的协调,该族在台湾东部曾有相当长的时期能以武力节制邻近的阿美族、排湾族等部落,并要求他们纳租。其重要的祭仪有男性的猴祭(训练青少年的胆识与勇气)、年祭、海祭及女性的锄草祭。尽管西方和汉人的宗教相当程度地介入其部落的信仰,但部落的女性祭师仍担负预测吉凶(TaRamao)的主要责任,而以集体力量进行的部落除丧仪式,也是较为特殊的机制。噶玛兰族约有2千人,原居地在宜兰平原,汉人入垦后被迫迁徙到花莲、台东一带,曾长期被纳入已遭汉族同化的平埔族群,但其语言、神话、祭仪与工艺技能仍然传承下来;不过,由于邻近阿美族部落生活圈,所以其习俗难免受到一些影响。该族传统上以香蕉丝织布的传统,较为特殊。太鲁阁族(Truku)约有2万馀人,包含德鲁固群(Truku)、德乌达群(Touda)与德奇达雅群(Tkytaya),分部于东部的花莲县。18世纪,由西部的Truku Truwan之地(在今南投县仁爱乡)跨越中央山脉,向东方的立雾溪、木瓜溪与陶赛溪迁徙。该族与赛德克族在血缘、文化上相同,譬如传统均以中央山脉的白石山为祖先起源地,拥有“嘎迓”(Gaya)祖训制度与文面习俗,但是由于历史经验、地理上的隔离,已经让该族群对于东部移民地域建立跟原乡迥異的认知与认同,所以主张正名,成为独立的民族。撒奇莱雅(Sakizaya)族目前约有5千人左右,主要分布在花莲县境內。西元1878年,噶玛兰族联合撒奇莱雅族与清兵对抗,发生加礼宛事件,该族的达固湖湾部落被火烧焚毁,部落领袖遭到凌迟,眾多族人牺牲。与清军作战失败后,幸免于难的人口逃入阿美族聚落內,并隐藏自己身分,文化习俗逐渐受阿美族所同化,不过语言仍与阿美族有显著差異。西班牙以及荷兰文献于16世纪时就已经记录撒奇莱雅族生活在花莲奇莱平原上的情況,因此奇莱平原是以撒奇莱雅族的族名而命名。近年来,撒奇莱雅族为纪念与清军作战身亡的祖先,特别举行火神祭Palamal,以慰祭祖灵,也借著祭典来凝聚民族意识与民族自信心。穿著土金色为主色的服装,并以刺竹及眼淚珠为装饰,在服饰中展现族群历史的辛酸及不忘故土的決心。  居住在台湾东方海域岛屿-兰屿的雅美族约有3千多人,他们和台湾本岛上的原住民有很大的差異,譬如沒有酿酒的技术,也沒有猎头的习俗,而以芋头、甘藷当主食及繁复的飞鱼文化等,则构成其独特的海洋岛屿文化。其中,Anito祖灵信仰、飞鱼祭、半穴居、拼板船、恶灵观、甩发舞,以及其与南方菲律宾巴丹群岛岛民的血统、文化关联,最能凸显该族群具有的独特文化传统。  台湾原住民族拥有在地最古老的文化,跟土地与生态的关系最为紧密,而其多样性的內涵也是台湾珍贵的资产。随著社会的整体发展而有所变迁,昔日以部落为基础的生活內涵,因为与其他族群的接触交流,逐渐产生融合并且吸纳了外来的因素,因而显得更为多元。离开原乡,进入都会的原住民已经超过19万人,更让原住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新的挑战。为了延续与发展原住民族的语言文化,政府与民间都在积极进行多方的努力。昔日被认为已经汉化的平埔族群,近年来的族群文化认同运动,正方兴未艾。台湾是汉族和南岛民族组成的社会,尽管文化上有所差異,卻能分工合作,各有贡献。最重要的是,原住民族各族群对于传承与振兴传统文化的自觉与实践,以及台湾社会对于多元文化的尊重与空间的开拓,将是原住民族文化永续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