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尊百科网

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元朝画家黄公望的作品。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完成。是黄公望为无用师和尚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明朝末年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险在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前段较小,称“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后段画幅较长,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乾隆年间,一幅富春山居图被征入宫,乾隆皇帝爱不释手,但在隔年又一幅富春山居图进入清宫。前者称“子明卷”是后人伪造;后者是“无用师卷”,这才是黄公望的真迹。但乾隆皇帝认定“子明卷”为真,并在假画上加盖玉玺,并和大臣在留白处赋诗题词,将真迹当赝品处理。直到近代学者翻案,认为是乾隆皇帝搞错了。

基本信息

    前半卷  名称:《富春山居图·剩山图》  馆藏:浙江省博物馆  尺幅:纵31.8厘米,横51.4厘米大陆总理温家宝提及的《富春山居图》,其中绝大部分收藏在台北故宫。(中评社 康子仁摄)  后半卷  名称:《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馆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尺幅:纵33厘米,横636.9厘米  仿本  名称:《富春山居图·子明卷》  馆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名称:《富春山居图·沈周临摹本》  馆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创作过程

  《富春山居图》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完成。是元代著名书画家黄公望的一幅名作,世传乃黄公望画作之冠。为纸本水墨画,宽33厘米,长636.9厘米,是黄公望晚年的力作。黄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工书法、通音律、善诗词,少有大志,青年有为,中年受人牵连入狱,饱尝磨难,年过五旬隐居富春江畔,师法董源、巨然,潜心学习山水画,出名时,已经是年过八旬的老翁了。黄公望把“毕生的积蓄”都融入到绘画创作中,呕心沥血,历时数载,终于在年过八旬时,完成了这幅堪称山水画最高境界的长卷——《富春山居图》。它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  此画卷为六接的纸本,即是由六张纸连成的画卷.黄公望(字子久)为元代最负盛名的画师,在画史上的影响颇大。他在《山水诀》中,明确提到模写。他说:“皮袋中置描笔在内,或于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模写之。”子久作品存世不多,其中最佳者当属《富春山居图》。为了创作《富春山居图》,他在“领略江山钓滩之胜”时,“袖携纸笔,凡遇景物,辍即模记”。此画成于至正七年(1347年),此时子久年近八旬,画中所题文字表明,他为完成此画而潜心观察、揣摩费时三四年。张庚在《图画精意识》中记载了董其昌对此画的赞誉,“子久画冠元四家……如富春山卷,其神韵超逸,体备众法,脱化浑融,不落畦径。”

流传

  1350年,黄公望将此图题款送给无用上人。《富春山居图》便有了第一位藏主,从此开始了它在人世间600多年的坎坷历程。此画作成之初,无用上人就“顾虑有巧取豪夺者”。不幸被他言中,明成化年间沈周藏此图时便遭遇“巧取”者。沈周请人在此图上题字,却被这人儿子藏匿而失。后来此图又出现在市上高价出售,敦厚的沈周既难于计较又无力购买,只得背临一卷以慰情思。之后又经樊舜、谈志伊、董其昌、吴正志之手。   清顺治年间,吴氏子弟,宜兴收藏家吴洪裕得之后更是珍爱之极。恽南田《瓯香馆画跋》中记:吴洪裕于“国变时”置其家藏于不顾,惟独随身带了《富春山居图》和《智永法师千字文真迹》逃难。
 台北故宫收藏的《富春山居图》长度639.9公分,宽度33公分。(中评社 康子仁摄)   《富春山居图》的复制画放在木盒里。(中评社 康子仁摄)     《富春山居图》描绘的是黄公望晚年山居的景色。(中评社 康子仁摄)

《剩山图》传奇

  重新装裱后的《剩山图》,在康熙八年(1669年)让与王廷宾,后来就辗转于诸收藏家之手,长期湮没无闻。至抗日战争时期,为近代画家吴湖帆所得。画家吴湖帆曾用古铜器商彝与人换得《剩山图》残卷,十分珍惜,从此自称其居为“大痴富春山图一角人家”。 当时在浙博供职的沙孟海得此消息,心情颇不平静。他想,这件国宝在民间辗转流传,因受条件限制,保存不易,只有国家收藏,才是万全之策。于是数次去上海与吴湖帆商洽。晓以大义。吴得此名画,本无意转让。但沙先生并不灰心,仍不断往来沪杭之间,又请出钱镜塘、谢椎柳等名家从中周旋。吴湖帆被沙老的至诚之心感动,终于同意割爱。1956年,画的前段来到浙江博物馆 。成为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

临摹版本

  其时,除了吴洪裕收藏的《富春山居图》外,当时还有另一幅《富春山居图》流传在世。   说到第二幅《富春山居图》,就不能不提到明代著名书画家沈周。明成化年间,《富春山居图》传到沈周手里。自从得到这件宝贝,沈周就爱不释手,把它挂在墙上,反复欣赏、临摹,看着看着,就看出了点问题:画上没有名人题跋。   一时的非分想法让沈周冲昏了头,他根本没有想到,像这样的珍宝藏都要藏在最隐蔽的地方,怎么能大张旗鼓地张扬呢?果不其然,当沈周把画交给一位朋友题跋时,就出了事。那位朋友的儿子,见画画得这么好就产生了歹念,把画偷偷卖掉,还愣说画是被人偷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沈周在画摊上见到了被卖掉的《富春山居图》,兴奋异常,连忙跑回家筹钱买画。当他筹集到钱,返回画摊时,画已经被人买走了。沈周捶胸顿足,放声大哭,可是后悔已经晚矣。千辛万苦弄到手的《富春山居图》,如今只剩下留在头脑中的记忆了。沈周愣是凭借着记忆,背摹了一幅《富春山居图》。   被沈周丢失的真迹《富春山居图》犹如石沉大海,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消息。后来,它又出现了,被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收藏。董其昌晚年又把它卖给了吴洪裕的爷爷吴正志。吴洪裕继承了《富春山居图》,这才出现了临终留下焚画殉葬的遗嘱,吴子文火中救画的一幕。由于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太出名了,明清画家都争相临摹,除了沈周的那幅《富春山居图》外,现在有籍可查的临摹本还有十余幅。 这些都成为《富春山居图》流传在世的真假画卷。  《富春山居图》较好的临摹本中沈周所临(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余均流传海外)因属背临,故董其昌认为“其肖似若过半”;邹之麟则是在吴问卿家中对着原图临摹,其形神更能接近原作。此两卷因其时原画尚为完整,故十分宝贵。 邹之麟及“虞山画派”王翚的临摹本,现已流传海外。

《无用师卷》与《子明卷》

  重新装裱后的无用师卷虽然不是原画全貌,但画中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得以保留。这幅开创了中国山水画新风格的传世巨作,1652年丹阳张范我转手泰兴季国是收藏,后历经高士奇、王鸿绪、安岐诸人之手。辗转经过多人收藏,最终被安岐买到。  1745年,一幅《富春山居图》被征入宫,乾隆皇帝见到后爱不释手,把它珍藏在身边,不时取出来欣赏,并且在6米长卷的留白处赋诗题词,加盖玉玺。没想到,第二年,也就是1746年,他又得到了另外一幅《富春山居图》。两幅《富春山居图》,一幅是真,一幅是假,可是两幅画实在是太像了,真假难分。  其实,此前弘历已经得到了那一卷《富春山居图》,也就是那幅最著名的假《富春山居》,后世称之为子明卷。子明卷是明末文人临摹的《富春山居》无用师卷,后人为牟利,将原作者题款去掉,伪造了黄公望题款,并且还伪造了邹之麟等人的题跋,这一切都把乾隆帝蒙骗了。事实上子明卷仿制的漏洞并不难发现。元代书画上作者题款都是在绘画内容之后,而子明卷却将作者题款放在了画面上方的空白处,这明显不符合元代书画的特点。但乾隆帝的书画鉴赏水平,显然并不足以看出这些漏洞。这卷后人仿造的《富春山居》子明卷不但被他视为珍宝时时带在身边,对此画大加叹赏,屡屡题赞,甚为喜欢。而且真迹无用师卷的出现,也没让他推翻自己的错误判断。  元 黄公望《富春山居·子明卷》第二年,乾隆十一年的冬天,《富春山居》无用师卷来到了弘历面前。他一边坚定地宣布无用师卷是赝品,一边又以不菲的价格将这幅所谓的赝品买下。理由是,这幅画虽不是真迹,但画得还不错。为此他还特意请大臣来,在两卷《富春山居图》上题跋留念。来观画的大臣无一例外地歌颂了皇帝热爱艺术、不拘泥真伪的广阔胸怀,可谁也不敢点破:这幅画它本来就是真迹。在梁诗正、沈德潜等大臣的附和下认定后者是赝品,编入《石渠宝笈》次等并命梁诗正书贬语于此本上。直到1816年胡敬等奉嘉庆帝编纂《石渠宝笈》三编,《富春山居图》始得正名被编入,洗去尘冤。也有一说是:真画进了宫,乾隆觉得特别没面子,他在真画上题字示伪,故意颠倒是非。  不管乾隆帝的鉴定结论何等荒谬,安岐所藏的《富春山居》真迹确实从此进入宫廷。就在这座乾清宫里,它被静静地存放了近200年。 20世纪30年代(1933年),故宫重要文物南迁,万余箱的珍贵文物分5批先运抵上海,后又运至南京。文物停放上海期间,徐邦达在库房里看到了这两幅真假《富春山居图》,经过仔细考证,他发现乾隆御笔题说是假的那张,实际是真的,而乾隆题了很多字说是真的那张却是假的,推翻了先人的定论,还它一个真实的面目。直到随其他文物一起南迁。而今,这真伪两卷《富春山居图》都存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共同见证着中国书画收藏史上的一段笑谈。

温家宝冀《富春山居图》合璧 浙江称已做好准备

  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讲了一个故事:“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富春山居图》系“元四家之首”的黄公望为无用禅师所作。它以水墨描写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峰峦冈阜、陂陀沙渚,林木葱郁,疏密有致,是黄公望水墨山水之巨作。明万历年间被焚成两段,前段又称《剩山图》,纵31.8、横51.4厘米,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段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3月15日电(记者严格 赵晔娇)在14日“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提及分藏海峡两岸的中国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吸引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本网记者在第一时间联系了多年来力推两岸《富春山居图》合璧展出的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他表示浙江方面已经做好了准备,期盼海峡两岸中国人都能一睹《富春山居图》合璧的真容。    在14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说:“我讲一个故事你可以告诉台湾同胞。在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一半放在台湾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传奇

  《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元代大画家黄公望晚年的代表作,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用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  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告诉记者,元代名家之作流传到今天已经是价值连城了,而且这幅画对中国后来的山水画发展影响非常大,同时,这张传世名画在问世后的600多年里发生的传奇故事,更赋予了它额外的价值和意义。  这幅画于清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卷被另行装裱,重新定名为剩山图,长50多厘米,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长600多厘米,原藏于北京故宫,1948年底与近百万件北京故宫文物一起运至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富春山居图》的命运,也是两岸同胞骨肉分离历史的折射。”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牵头力推两岸《富春山居图》合璧,“一张600多年传世名画,一段承载着太多悲欢离合的传奇故事的国宝,如果哪一天能够跨越海峡实现圆合,那将是何等的盛事!”

·合璧

  杨建新告诉记者,当时浙江曾通过各种渠道和台湾沟通,希望两岸《富春山居图》能合璧展出,但没有得到反馈。“但那时候的两岸文化交流,远没有今天这样热络和频繁。”  在此期间两岸有识之士也开始关注此事,1999年7月“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圆合活动”在当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原创作地——风景秀丽的富春江畔举行,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教授孔仲起、台湾中华艺文交流协会会长史元钦、台湾著名国画家李奇茂等30多位海峡两岸著名书画家联手临摹了《富春山居图》长卷。  而此前1993年中秋之夜,上海电视台曾与台湾的“华视”联合举办中秋晚会,把这件传世名作采用现代技术,在电视屏幕上给拼接起来了。  2005年,《富春山居图》合璧一事出现转机。据杨建新透露,凤凰卫视刘长乐总裁曾几次到台湾努力促成这件事情,也得到了台湾方面的反馈:浙江省博物馆剩山图先去台湾展览,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无用师卷来大陆展览的事先不谈。  杨建新当时表态,希望实现两岸《富春山居图》的交流,有来有往。浙江博物馆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去台湾展览没有任何问题,但希望台湾方面承诺适当的时候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能赴大陆和浙江省博物馆的《富春山居图》合璧展出。  “但当时台湾方面连这样一个遥远的承诺都不愿意。”杨建新觉得交流应该是双向才能持久。

·障碍

  国民党重新执政后,杨建新觉得时机成熟了些,“ 2009年其实有个契机。”两岸故宫博物院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合办“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这是两岸故宫博物院60年来第一次合展,其中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文物有37件,包括多幅表现清宫生活的珍贵画像。  杨建新告诉记者,在这个背景下,台湾方面多次托人带口信或者书面来信,他们准备办一个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希望能借浙江省博物馆的《剩山图》展出。杨建新态度依旧:浙江方面过去没问题,现在和未来都没问题,但是希望能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实现双向交流,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在未来也能赴大陆展览。  其后浙江接到了台湾来函,希望大陆能通过法律免扣押文物法,不扣留在大陆展览的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文物。    “一开始他们提出这个问题,我觉得匪夷所思,扣留台北故宫博物院过来展览的文物?坦率的说,我们连想都没想过,怎么可能呢?”杨建新后来才明白,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很多文物本来就是大陆运过去的,台湾方面担心大陆会不会借展览机会扣留?  台湾方面在来函中还表示,台北故宫博物院有70件文物内定为“限展国宝”,是从来不能出馆的,包括《富春山居图》。“言下之意就是你哪怕通过了免扣押文物法,《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也不能到大陆展览。”杨建新这样认为。  浙江在回函中希望两岸的交流能相互持久。台湾的同胞渴望看到合璧的《富春山居图》,大陆的同胞更是翘首以待。两岸同胞都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人。两岸同胞有资格、也有权利共享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现实的条件下大陆专门通过司法免扣押文物条款是不现实的。以此为前提,等于排除了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到大陆展出的可能;其次,大陆的海关法律里面已经有这样的条款,所有境外(包括港澳台地区)经海关批准暂时进口的货物(包括文物)必须在海关如数清点清楚,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交流任务,并且如数运出海关,一件都不能留下。如果留了一件,就要予以处罚,所以不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富春山居图》赴大陆展览被扣押的情况。  杨建新告诉记者,去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艺术委员会主任林百里曾到杭州商谈《富春山居图》一事,这也是十年来他第一次和台北故宫博物院高层直接面谈。  “他说有难处,有些事不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可以决定的,我说做不了主没关系,我们一起反映,一起争取!”杨建新认为两岸文化交流只有双向互动,才可能行之长远。

·憧憬

  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告诉记者,浙江省博物馆武林新馆开馆后,《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卷)现正放在德国进口恒温恒湿的汉斯展柜中展出。他坚信,这张传世名画总有合璧的一天,“到那时,两岸的《富春山居图》会一起在展柜里,让两岸的同胞一睹它的真容,倾听它无声地诉说600多年来悲欢离合的故事。”(来源:中国新闻网)

两岸正洽谈名画《富春山居图》合璧展出

  今年(2010)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画家何水法就提交提案,力促《富春山居图》团圆。政协委员建议成立相关机构,向浙江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商借《富春山居图》真迹,于2010年在作品诞生地富阳进行合璧展出。  “最近两年,我们也一直在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方面进行洽谈。毕竟,能让《富春山居图》两段合璧展出是海峡两岸的共同愿望。”浙江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陈浩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浙博从没放弃过努力,目前双方还在磨合中。  陈浩说,在洽谈中,台北故宫博物院方面希望《剩山图》能去台湾展出;浙博期待真迹能来大陆,无论是放在杭州还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当然,只要各方面条件具备和成熟,我们可以过去,同样,作为文化交流,也希望对方也能把另一段(《富春山居图》)带来。”  浙江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浙博武林馆区建成之前,《剩山图》只露过两次面:一次是2004年,还有一次就是去年本报和浙博携手推出的“镇馆之宝”的评选活动。目前,《剩山图》陈列于浙博武林馆区三楼《山水之间》展厅的24小时恒温恒湿展柜里。出于保护的目的,过段时间博物馆会把《剩山图》收起来库存,“展出和保护相结合,这也是为了能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件宝贝。”(来源:新京报 刘泽宁)

名画《富春山居图》 有望2012年合璧

  温家宝总理前日答记者问,提及分藏海峡两岸的中国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引得广泛关注。多年来力推此画合璧展出的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表示,浙江方面已做好准备。台北故宫博物院则回应称,希望2012年能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完整展出《富春山居图》。

·浙江:剩山图随时可去台湾

  杨建新说,剩山图(浙江收藏的部分)可以随时过去展出。此前浙江曾通过各种渠道和台湾沟通,希望此画能合璧展出,但没有得到反馈。  2005年,合璧一事出现转机。据杨建新透露,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曾几次到台湾努力促成此事,也得到了台湾方面的反馈:剩山图先去台湾展览,无用师卷(台湾收藏的部分)来大陆展览的事先不谈。  杨建新当时表态,剩山图去台湾展览没有任何问题,但希望台湾方面承诺适当的时候无用师卷能赴大陆,“但当时台湾方面连这样一个遥远的承诺都不愿意。”  国民党重新“执政”后,两岸故宫博物院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合办了“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这是两岸故宫博物院60年来首次合展,其中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文物有37件。  杨建新说,在这个背景下,台湾方面多次表态称,他们准备办一个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希望能借剩山图展出。杨建新态度依旧:希望能实现双向交流。其后台湾方面来函称,希望大陆能通过《免扣押文物法》,不扣留在大陆展览的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并表示台北故宫博物院有70件文物内定为“限展国宝”,是从来不能出馆的,包括《富春山居图》。“言下之意就是哪怕通过了《免扣押文物法》,无用师卷也不能到大陆展览。”杨建新这样认为。

·台湾:无用师卷还不能去大陆

  《富春山居图》一夜之间在岛内爆红,台湾媒体昨日上午纷纷前往台北故宫,探询名画下落。由于真品并未展出,媒体只能拍摄复制画。复制画价格也不斐,一幅3.3万元新台币,礼品部人员展开卷轴时相当小心谨慎。  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昨日表示,无用师卷目前收藏在台北故宫的库房里,戒备森严,每4年展出一次,每次40天。除非大陆先完成免扣押文物立法,保证台北故宫文物到大陆展出的安全,才有可能出借大陆。周功鑫说,台湾方面对境外文物有司法免扣押的保障,大陆并没有,但如果剩山图能来台湾,当然很好。  台北故宫是否有意提前展出《富春山居图》?台北故宫书画处处长何传馨语带保留地说,一项展览通常必须在一两年之前规划筹备,如果因为一句话就办展览,在教育意义上恐怕不大好。(来源:东南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