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尊百科网

汇率之争背后隐藏国家竞争战略

【资讯百科助读】  中评社北京(2010)3月18日电/尽管经济问题本不该政治化,但国际经济关系从来都不局限于经济视角。上海证券报发表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章玉贵文章称,多少年来,为保住在全球金融与产业分工领域的顶层地位,持续低成本获取超额利润,美国经常交替运用金融与贸易手段来打压主要竞争对手。如今,充当主要掠夺工具的金融业因受危机冲击而获益能力相对衰退时,白宫紧咬人民币汇率不放,实乃多年来竞争策略的自然延伸。  白宫紧咬人民币汇率不放实乃多年来竞争策略的自然延伸 从上任之初的对华友好到如今的频频发难,奥巴马政府的诸多行动令乐观看待中美关系的有关人士实在有点摸不着头脑。尽管《时代》周刊也认为,中国和美国是不可或缺的轴心,但领悟《国家竞争优势》核心思想的人都应该知道,占据主导地位的现实力量是不会轻易接受新竞争者与自己平起平坐的。按照美国的逻辑,奥巴马政府上任以来已给予了中国足够的尊重,但没有得到充分回应。因此,美国对华经济强硬是基本政策回归,而非出尔反尔。   文章表示,国际经济关系从来都不局限于经济视角。尽管经济问题本不该政治化,但在战略高手眼里,这个可以政治化。30年来,为保住在全球金融与产业分工领域的顶层地位,继续低成本获取超额利润,美国经常交替运用金融与贸易手段来打压主要竞争对手的现实挑战。谁都知道,日本与美国的战略关系层级要远远高于中国,但当日本在实体产业领域的发展威胁到美国现有地位时,美国毫不忧虑地举起了金融铡刀。于是1985年的一纸“广场协议”就夺去了日本的汇率主导权,表面强大的日本金融业几乎遭到毁灭性打击,直到今天仍未能恢复元气。而从战略竞争的角度来看,经过这场打压,日本基本失去了挑战美国全球经济霸主的现实可能性。   25年后,美国把全球主要经济竞争对手换成了中国。因为在其看来,无论经济规模、贸易地位、金融力量,还是全球影响力,中国今天已经具备了成为美国竞争对手的基本要素。尤其经过这场经济与金融危机的冲击,美国头号金融强国的帽子尽管勉强保住,但内伤严重。当然,渡过这场危机的华尔街金融大鳄们是不会改变掠夺世界本性的,于是希腊等中小经济体不幸成为刀下鱼肉。不过,即便是被视为金融危机大赢家的高盛,其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昔日呼风唤雨地位也在不可避免地下降。不错,高盛去年的净利润达到了创纪录的134亿美元。但高盛恐怕很难再有过去那样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高级别忽悠了。过去对美国银行业高度迷信的中国同行,如今也逐渐认清形势,明白所谓的战略投资者,其实更像是战略投机者。今后,美国金融巨头们要在中国低成本赚钱,恐怕越来越难了。   不仅如此,在美国看来,日益自信的中国还持续对美贸易顺差,并坐拥美国第一债权大国地位,而且看起来有把人民币培育成主要国际货币之势。这与25年前相比,对美国带来的挑战与威胁相较日本似乎更大。因为日本至少与美国还在同一阵营里。面对日益崛起的中国,美国怎能不感到如芒刺在背呢?   文章指出,当作为主要掠夺工具的金融业因受危机冲击而获益能力相对衰退时,白宫紧咬人民币汇率不放,其实就是多年来竞争策略的自然延伸。只不过,今日中国面临的国内经济形势要比当年的日本差得多。25年前,日本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日本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与美国处在同一水平线上,部分领域还超过了美国。三菱、丰田、日立、索尼、松下等超级企业支撑着日本的国际竞争力。而且日本数万亿美元海外资产可观的年收益,更大大增强了日本金融体系修复的动力。反观中国,尽管经济规模即将迈上5万亿美元台阶,但经济中最核心的产业,不少已被包括美国资本在内的外资所控制。表面强大的中国银行业,是在资本项目未开放的前提下获得暂时性优势的。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尤其是抵御风险能力的不足,是制约银行业获得一流国际竞争力的最大瓶颈。而一旦尚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中国因为人民币汇率被绑架而失去在金融贸易和制造业领域“补课”的机会,不仅无法获得足够的财力来支持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更有可能错过追赶金融主导国的“时间窗口”,进而失去成为一流经济与金融强国的基础性条件。   文章最后说,面对美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纠缠与强硬打压,中国必须学会用政治乃至国家竞争战略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的实质,切不可按照简单的市场原则出牌。既然现阶段,中国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来推动人民币汇率机制形成改革,实现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是一种并不占优也不吃亏的策略选择,那么中国要做到的就是坚持与执行。

汇率之争 政治重于经济

  中评社北京3月12日电/2月25日,美国参议院15位议员联合上书美国商务部,认为中国政府压低人民币汇率,要求奥巴马政府对人民币汇率施压,并称“如果不这样做,将损害美国制造业。”。他们称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处于低位,威胁到美国的生产商和工人,商务部必须做出回应。这是美国政界人物对人民币汇率问题指手划脚的最新动向。   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不光政界人物,连颇有学术修养的学者也不甘人后。据报道,前不久,美国经济学家、2008年经济学诺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称“中国这个掠夺成性的重商主义者存心不让人民币升值,要与中国打贸易战”。麻省理工商学院教授约翰逊在美国国会关于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听证会上说,不能因为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就停止施压人民币升值。并威胁将把中国操纵汇率放入今年4月的财政部评估报告中。   证券时报发表记者肖国元述评文章表示,事实上,美国对人民币汇率的指责由来已久。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将由美国次贷危机演绎而来的金融危机归咎于因人民币汇率引起的贸易不平衡论调大行其道。他们进而呼吁人民币升值以改变贸易不平衡格局。随之而来的便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美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屡屡向中国发难,主要原因是中国与美国实行不同的汇率制度——中国实行管理汇率制度,容易授人以柄。在他们看来,中国巨量的贸易盈余在没有汇率操纵的前提下是不可想象的。而2008年中,中国暂时中止了自2005年7月开始的人民币升值之路,再次将人民币钉住美元,使人民币对美元的汇价保持在1:6.83水平波动,这给他们进一步的攻击提供了口实。   文章认为,理论上,不同国家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汇率制度。可以将其汇率钉住,可以实行管理浮动,还可以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因此,对某个国家而言,没有一致认可的最优制度。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国际收支约束及防备外来竞争的需要使得制度选择复杂化了。因此,第一,从制度选择的角度看,中国实行管理汇率,是基于国情与自己的认识,是理性的、可行的,并不存在刻意操控的初衷,也不损害别人的利益。   第二,从贸易结构来看,在世界贸易体系下,中国在加工品等初级贸易品上确实有着较大的竞争优势。中国为世界提供大量价廉物美的产品,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分工合作。 其中,美国因此而获得的贸易利益是巨大的。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并不会改善美国制造业的被动局面,结果只能是美国从其他国家进口质次价高的替代品,而无助于美国经济的复苏。相反,中国因出口受阻而减少外需从而进口大幅下降将直接打击发达国家经济的复苏。   因此,对人民币汇率的指责在经济层面并没有多少道理。相信不是智识上的原因,而是政治偏见以及“政治正确”使得他们抛弃了常识与逻辑从而频频拿人民币汇率说事。指责人民币汇率唯一的好处是谋取政治利益——争取国内利益集团的支持,赢得民众肤浅廉价的好感。   另一方面,站在中国的立场上,也要反思人民币汇率及巨额外汇储备问题。针对美国的指责,回击是必要的。2月25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重申,无论从国内企业的生存还是就业看,当前保持汇率政策的稳定都是重要的经济目标。2月26日,在获悉美国参议院议员的联名上书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向外界表示,包括家电、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行业在内的多家企业紧急呼吁,希望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文章表示,从长远来看,我们不能停留在汇率之争的单一层面。如果这样,那么我们也将掉入“政治大于经济、脸面重于实际”的陷阱。贸易的好处简单而透明,那就是及时充分地分享世界范围内分工合作的利益,改善民众的生活福利。而超过一定限度的外汇储备则会带来两方面的严重后果:一是国内的通货膨胀;二是巨额外汇的汇率风险。事实上,我们正在面对来自这两方面的严峻考验。  

央行回应奥巴马:人民币汇率不应被政治化

  中评社北京3月13日电/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12日表示,中国已注意到奥巴马对人民币汇率的评论。他认为,每个国家应该不需要其他国家来解决自己的问题;人民币升值不能解决经济失衡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更不应被政治化。   尽管中国政府多位高层近期陆续表示,中国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但美国总统奥巴马周四在一次讲话中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进一步向“以市场为导向的汇率”机制过渡。   对此苏宁表示,中国历来不同意把人民币汇率政治化,也不同意把一个国家自己的事情让别人解决。同时,中国也不主张搞太大的顺差,而应追求贸易基本平衡。   他进一步表示,贸易顺差不能说和汇率没关系,但在很多情况下主要取决于中国和美国国内需求供给平衡,调整汇率解决贸易顺差恐怕达不到目标。在当前汇率机制下,中国通过调整国内需求可以起到逐步改变进出口顺差过多的情况。   谈及物价问题,苏宁表示,中国当前经季节调整的物价环比数据并未出现加速上涨趋势。经央行测算,去年物价变化导致今年基数的变化,可能产生的翘尾因素是1.2%,翘尾因素对CPI的影响最高点将出现在6、7月,预计上半年物价上涨会快于下半年。   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CPI增长2.7%。对此,央行行长周小川11日表示,目前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符合预期。分析人士据此认为,此表态可能意味着近期央行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来源:中国评论通讯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