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尊百科网

白唇鹿

哺乳动物。白唇鹿也叫黄鹿、红鹿、黄臀鹿、扁角鹿是鹿类中体形较大的一种,它们仅分布在青藏高原,是中国的特有种。白唇鹿在青藏高原特有的条件下演化而来,由于它的栖息地人烟稀少,直到19世纪才被研究人员所认识。由于白唇鹿对生存环境高度适应,使它们的分布十分狭窄,距1990年代中后期的统计估计有15800头。     白唇鹿  白唇鹿是中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一级)。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偶蹄目 Artiodactyla  科: 鹿科 Cervidae  属: 鹿属 Cervus  种: 白唇鹿 C. albirostris 

生物特征

  白唇鹿为大型鹿类,体型大小与水鹿、马鹿相似。唇的周围和下颌为白色,故名“白唇鹿”,为中国特产动物。体重在200公斤以上,体长1.55米至1.9米,肩高1.2米至1.45米,臀高1.15米至1.35米,站立时,其肩部略高于臀部。耳长而尖。  雌性白唇鹿白唇鹿体形高大,体长约2米,通体被毛十分厚密,毛粗硬且无绒毛,毛色在冬夏有差别。冬季毛被厚,毛略粗而稍有弹性,毛形直,毛尖处稍弯曲,通体呈现一致的枯黄褐色,胸腹及四肢内侧乳白或棕白色,四肢下端棕黄浅褐色,臀斑黄白色;夏季毛被薄而致密,通体色调多变异,有褐棕色、灰褐色或灰棕色等,臀斑棕色或黄棕色。出生鹿羔毛被柔软,在浅棕色的体背分布有不规则的斑点。  雌鹿无角,鼻端裸露,鼻端两侧、下唇记下颌白色。在臀部尾巴周围有黄色斑块,因此当地人也称它为“黄臀鹿”。雄性白唇鹿具茸角,一般有5叉,个别老年雄体可达6叉,眉枝与次枝相距远,次枝长,主枝略侧扁。因其角叉的分叉处特别宽扁,故也称其“扁角鹿”。  白唇鹿的心肌细胞线粒体密集,功能活跃,还可见到肥大的线粒体,和是机体对低氧环境代偿的结果。  青海师范大学生物系对白唇鹿被毛的形态进行了宏观及扫描电镜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其被毛仅由针毛组成。针毛的毛径特粗;髓质极发达,髓质指数高达96%;髓质形态为蜂窝状网格型;皮质呈退化状态。针毛具有很强的保温性,是适应高寒环境的重要特征之一。

生活习性

     白唇鹿  白唇鹿是一种典型的高寒动物,它们的栖息地海拔在3000~5000米,植被主要是高山针叶林和高山草甸。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是白唇鹿的主要食物,但随着栖息环境的不同,其食物比例和成分也有所改变。  白唇鹿以集群方式活动,群体的规模因季节和栖息环境的差异而不同,这与鹿科的其他种类十分相似,即一般在植被较密集的生境中通常分散活动或结小群,而在开阔地带通常借大群。它们的社会群体中有等级序位,群体具有较强的内聚力来应付天敌和其他威胁。  1986年,中、日合作在青海玉树、果洛和四川甘孜等地区对白唇鹿的食性与繁殖作了初步观察。发现白唇鹿取食62种植物,隶属24科,其中有24种为最喜食植物。

地理分布

  白唇鹿仅在中国有分布,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带的高山草原地区,包括了青海、甘肃、四川西部、西藏、云南北部五个省,是现今分布海拔最高的鹿科动物。目前白唇鹿的实际分布地区比过去已经大大减少,而且呈岛状分散的分布。岛状分布对物种的血缘交换、取食范围等都有不利的影响,是物种临近最后生存的表现。

生长繁殖

  白唇鹿每年繁殖一次,秋末交配,繁殖期9—10月,雄性间有激烈的争偶格斗,经常有茸角被碰断的现象。它们是多次发情动物(polyestrous)。孕期约8个月,翌年5—6月产仔。每胎产1仔,幼鹿身上有白斑。新生的幼仔有本能的藏匿行为,除吃奶时间外,均在隐蔽的地方卧下睡觉。一个月大的幼鹿开始吃草,有反刍行为。3—4岁性成熟,寿命约20年。雌鹿3岁即可参与繁殖,而雄鹿一般要到5岁才能参与交配。每年长茸、脱角一次。鹿茸产量较高,是名贵中药材。   在野外环境,白唇鹿和马鹿的生态地理分布和发情期有重叠较差,偶尔会有二者的杂交后代。人工饲养条件下,有用白唇鹿作母本,马鹿作父本,繁殖出可育后代的案例。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蔡桂全;刘永生)的研究表明,成年白唇鹿平时雌雄分开活动,只有在交配季节即将来临时,才混合群集由暖季栖息地向越冬栖息地迁移,并最后组成交配群。但各交配群之间界线分明,由主雄支配全群其他成员。交配期约81天,交配盛期为9月底至10月下旬,共24天。当天气突变时,如下大雪,则会扰乱其正常生活,表现出更换卧息地、中止采食或交配等。

经济价值

      白唇鹿的大名因它的药用价值传遍天下,不仅它的肉可食,皮能制革,而且它的鹿茸、鹿胎、鹿筋、鹿鞭、鹿尾、鹿心和鹿血都是名贵的药材。特别是还未骨化而密生茸毛的幼角,可算得上是药中的精品。白唇鹿的鹿茸味甘、咸温,有着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之特殊功效。白唇鹿5月长新茸,8月开始骨化,9月茸皮脱落,第二年三月下旬至五月脱落的鹿角,不仅具观赏价值,同样也具有益肾、下乳、活血、消肿等功能。鹿筋和鹿尾则是可口益身的滋补佳肴。

种群现状

  1883年,俄国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在甘肃肃北县党河南山获得标本。1927年美国艾伦又在四川的巴塘获得标本,从此便为国际动物学界广为关注。除七十年代初,中国送给斯里兰卡一对和八十年代初送给尼泊尔一对外,其他任何国家都没有得到过这种中国特产的鹿。  白唇鹿出没于祁连山以西经昆仑山、唐古拉山至横断山脉,活动范围大,每座山仅有几个大的鹿群,以川、青、藏三省区较多。四川石渠县有1500-2000只,德格有200只,白玉有3000只。西藏地区江达有134只,林芝推测有300只。据估计大约7000只左右,目前白唇鹿的分布区和种群在急剧减少。  白唇鹿已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级加以保护,一些地区已有效地控制住了捕猎。由90年代初的不超过50头到1997年的80-89头。现有白唇鹿的保护区有四川新陆海保护区、甘肃盐池湾保护区。  2003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发现白唇鹿世界最大野生种群,总数逾5000头。

致危因素

  目前,白唇鹿的整体数量处于下降的趋势。在青藏高原的自然条件下,白唇鹿的天敌有豹、狼等食肉动物,但由于数量有限对其威胁不大。威胁它们生存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分布孤岛化。岛状的分布主要是由于其生殖力低,家畜竞争草场以及偷猎所致。岛状分布     白唇鹿让物种的基因交流不足,取食范围缩小,隐蔽所缺乏,从而使物种的衰退,甚至绝灭。  由于鹿茸和其他器官在市场上有很高的需求,这种消费造成了对鹿类动物的猎杀,猎杀者主要来自内地。虽然在中国白唇鹿是一级保护动物,但从1958年开始对鹿类进行了大量捕杀,白唇鹿也不能幸免,直至当前非法的猎杀活动依然存在。对于分布密度很低且成岛状的白唇鹿,猎取少量雄性个体对整个种群的危害很大。  藏族群众多视白唇鹿为“神鹿”,鹿类资源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但自1958年开始对白唇鹿等鹿类资源进行猎杀利用,如在四川甘孜州每年约收购鹿茸60-70架。到70年代后期虽然各地管理部门重视和提倡保护,但由于经济价值大,交通闭塞,非法猎杀仍禁而不止,如1980-1983年四川甘孜州收购的鹿茸为401-627kg(含白唇鹿和水鹿)。在青海治多1968年曾发现有800只的鹿群,但多数被捕后运送到养鹿场,以后再也看不见这样的鹿群(盛和林,1992)。加上各地捕捉初生幼鹿进行饲养,对野外种群增长影响较大。白唇鹿分布区域多属牧区,由于畜牧业扩大,草场退化,严重地影响了它们的活动、食物基地和分布状况,致使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如四川盆地西缘和甘肃等山地,它们的分布已呈岛状,社群间缺少基因交换,遗传逐渐衰竭。

起源与进化

  第四纪更新世,青藏高原逐步抬升,至晚更新世,高原的特有种类已基本形成。上新世动物的继承者鹿科中的代表种是黑鹿(Epirusa wilzheimeri)和斑鹿,在特殊的地理条件下,黑鹿的一部分分化为特殊的种属,白唇鹿就是从黑鹿系统中分化出来的。白唇鹿的化石种和现生种都发现在青藏高原地区,世界上唯一的白唇鹿化石发现于西藏聂拉木县全新世地层中,此地处于青藏高原腹地,说明整个物种的演化都发生在这一地区。

保护现状

  青藏高原的牧民受宗教文化的影响,对鹿类有崇拜的情结,不进行捕杀,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白唇鹿的饲养始于1958年,1961年北京动物园成功地进行了繁殖。1960年代至1980年代初,西部许多省份曾建立过许多鹿场,初一头白唇鹿在西藏山南地区桑日县境内觅食衷是希望用饲养代替非法捕杀野生动物,饲养活捕的鹿类来满足市场需求,其中也包括白唇鹿。由于鹿场片面追求短期的鹿茸产量,对繁殖的管理十分混乱,造成杂交和近亲繁殖严重,白唇鹿的繁殖成功率很低,为了维系鹿场生存,有大量捕捉野生白唇鹿进行饲养,对野生种群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虽然在1980年代末许多鹿场由于经营不善纷纷倒闭,但人工饲养的鹿类依然有7000只左右,其中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养鹿场饲养有数百只白唇鹿。现在牧场多采用放牧的形式,既可以降低成本,也可提高繁殖力,但这种人为方式对环境和种群的影响还有待评估。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使白唇鹿种群的下降与家畜数量的增长呈相关趋势,野外调查表明,白唇鹿从不与家畜在同一快草地上同时吃草。此外,在脆弱的高寒生态系统,家畜的急剧增长对草场的过度消耗是很难恢复的,这使白唇鹿的生境发生,直接加重了岛状分布的状况。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红皮书从1994年对白唇鹿定为易危,此前一直认为信息缺乏而没有定级。

·保护措施

  白唇鹿是中国特产的珍贵动物,已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加以保护。目前一些地区已有效地控制住了捕猎。Harris(1998)报道称,他在1997年青海野牛沟的考察,发现这条沟里白唇鹿的数量已有所增加。90年代初,他所看到的最大种群为16头,总数不超过50头。至1997年,他看到的鹿群共有80-89头。现有白唇鹿的保护区有新陆海保护区(四川)、盐池湾保护区(甘肃)。

·保护措施建议

  应继续对各地进行资源普查,在查明现状的基础上,制订保护和持续利用的对策和行动计划,包括规划出以保护白唇鹿为主的珍稀动物及其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严加控制捕捉幼鹿驯养,坚决制止盗猎雄鹿取茸,确保白唇鹿的种群的恢复和稳定。在青海已有较大规模的白唇鹿饲养基地,人工圈养散放已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加强科学管理,建立严格的谱系,进一步提高白唇鹿饲养业的发展水平,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研究历史

  1883年,俄国的Przewalski在甘肃北部首次获得白唇鹿的标本,这一物种才进入生物学家的视野。1893年,英国的Blanford在西藏考察时又见到白唇鹿,随之命名为“Thorold's deer”。此后,德国和美国的考察在1938年~1939年期间分别报道了白唇鹿在四川等地的分布。这些早期的考察结果提供了白唇鹿地理分布的零散信息。  196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对自然资源进行本地调查,开展了几次重大的动物资源普查,对各地的物种给出了普遍性的描述。但对于白唇鹿给出的物种信息还不全面,对其保护与管理还不能给出有效的科学资料。1985年起,中科院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开始对白唇鹿进行生态学及保护的调查研究,这期间日本北海道大学的大泰司纪之(Noriyaki Ohtaishi)组成联合调查队也参与了5年的联合调查。这次调查,对了解白唇鹿的情况给出了全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