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尊百科网

韩国沉没军舰舰尾被打捞出水 无内部爆炸痕迹

【资讯百科在线助读】  中评社北京(2010)4月13日电/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4月12日下午,天安舰沉没后的第17天,舰尾终于被吊出水面。海军方面将舰尾移动4.6公里,移往白翎岛沿岸水深较浅的海域。  4月12日,韩国民间企业用铁链绑住天安舰舰尾,从水深45米处转移至白翎岛近海水深25米处4月12日,韩国民间企业用铁链绑住天安舰舰尾,从水深45米处转移至白翎岛近海水深25米处 从当天露面的船体中发现,舰首和舰尾中间的烟囱等部分已消失无踪,但其后半部分没有多大损坏,这就证明船身中间发生大规模爆发的可能性很高。此外,有分析指出,位于舰尾弹药库上边的76毫米舰炮的保存良好,因此内部爆炸的可能性很低。此前有分析认为,如果天安舰因内部爆炸而沉没,在弹药库发生爆炸的可能性最高。   据韩国军方的一位消息人士透露,舰尾的两枚鱼叉舰对舰导弹和一门鱼雷发射管消失,但这些武器所在的甲板没有出现严重受损的痕迹,而且,鱼叉导弹的爆发力不足以使天安舰断成两截,因此推测消失的武器并非造成天安舰沉没的原因。但由于截断面尚未露出水面,所以还不能确认事故原因是鱼雷、水雷等某种外部炸弹造成的。联合参谋本部和海军方面当天表示:“事发海域拉响了风浪警报,天气条件恶化,所以将舰尾移动了4.6公里左右,转移至白翎岛沿岸较浅的地方。从水深45米处转移至水深25米处。”   被吊出水面的舰尾部分包括76毫米口径舰炮(主炮)和40毫米口径副炮,追踪雷达室、2门鱼叉导弹发射管和1门鱼雷发射管(3连发),但没有看到烟囱,据推测可能是在爆炸冲击下炸飞。军方的一位消息人士表示:“截断面并非如切割般整齐,而是不规则地截断。”   海军方面的一位有关负责人表示:“风浪很大,再加上出现‘涨潮’现象,水流速度非常快,因此周末之前很难完成打捞作业。”负责打捞作业的民间企业的一位有关负责人表示:“如果现在继续进行打捞作业,铁链可能会破入船体的脆弱部分。能承受铁链力量的船体耐用材料已经流失。”   (来源:中国评论通讯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相关资讯: 

天安舰打捞出水:弹药未爆证明系外部袭击沉没

韩国海军天安舰部分舰体出水韩国海军天安舰部分舰体出水  中评社北京4月13日电/韩国军舰“天安”号沉没17天后,舰尾部分终于打捞成功,重见天日。   据韩国《中央日报》4月13日报道,天安舰舰尾部分受损情况比预想的要严重得多。12日通过民间打捞企业的海上起重机打捞上来的天安舰舰尾只能够看到甲板的上部。而在甲板上部的舰载设施中,烟筒和2枚舰对舰鱼叉导弹以及3枚鱼雷不知去向。甲板上的追踪雷达的一部分也已脱落。由于舰尾上部的一部分设施已经不知所踪,所以天安舰因为舰身疲劳破坏或触礁造成沉没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而由于舰身疲劳破坏造成沉没的情况一般只有钢板老化的部分发生断裂。如果天安舰触礁,则舰体下部将会出现集中性破损,对舰艇上部结构和舰上装备及武器没有影响。   但76毫米和40毫米舰炮没有损坏。在舰尾移动的过程中40毫米舰炮赫然出现,76毫米舰炮只露出了一会儿,但仍然可以确认其还在原来位置。这就表明在76毫米和40毫米舰炮下部存放着的炮弹并没有发生爆炸,就是说沉没并不是由内部爆炸引起的。如炮弹爆炸,舰艇甲板势必破损,甲板上的舰炮也将倒塌。所以这就更加证明了天安舰沉没是由外部原因所造成。   舰尾消失不见的设施中最为引人注意的无疑是烟筒部分。烟筒是用于排出引擎和燃气轮机排出废气的装置 。通过观察可以看出天安舰上的烟筒在遭受冲击时破损严重。而在天安舰沉没之后,军方曾表示为向失踪者供给氧气,曾通过烟筒下部的裂缝向舰艇内部注入空气,但是在出水后却消失不见。有人推测这是冲击初期遭受损伤的烟筒部分在沉没后由于海流的原因而发生脱落。   军方认为从烟筒的破坏程度来看,外部冲击对烟筒下部的燃气轮机室造成了影响。有推测认为外部冲击波及到燃气轮机室的地面,从而造成了舰身的断裂,冲击甚至影响到了连接的烟筒。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一冲击解释为来自天安舰的下部。   天安舰4枚鱼叉导弹中的2枚已经脱落也令人关心。鱼叉导弹中的2枚被放置在烟筒和追踪雷达的中间,而另外2枚则放置在追踪雷达和40毫米舰炮之间的发射台上。其中位于烟筒一侧的2枚鱼叉导弹脱落消失不见了。   军方正在对连同2枚鱼叉导弹一起脱落的3枚鱼雷展开收集工作。海军相关人士称:“鱼叉导弹或鱼雷如果不通过电子信号激活雷管将不会发生爆炸。”

韩国军方否认“天安”舰因撞上韩国水雷沉没

  中评社香港4月13日电/据韩国《中央日报》13日报道,韩国国防部4月12日称,天安舰不可能是因为撞上韩军30年前布设的水雷而沉没。    韩国国防部发言人元泰载(音)在通气会上表示:“虽然上世纪七十年代为阻止敌人登陆而在白翎岛近海设置了水雷,但这只是用电的手动式引爆装置,不会自动爆炸。”接着他又解释道:“之后进行过数次清除和废弃措施,在金泰荣国防部长还是联合参谋议长的2008年就清除了10余发”,“据判断,当时清除时这些水雷已经处于不可能爆炸的状态”。    他还表示:“当时设置的水雷是为用作其他形态(暴雷)使用而埋在海底的”,“与电力连接才能引爆,不连接电源是无法爆炸的”。    他还反覆强调:“这些水雷都已经过去了三四十年,所以都已经被腐蚀,不存在爆炸的可能。”国防部长金泰荣也在国会上答辩道:“上世纪七十年代(韩军布设的)水雷是带电式的,雷管都已被清除,是不可能爆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