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德华翻动土壤查看蚯蚓生长情况。
去年5月,湛江青年窦德华和郭佩霭得知提取蚯蚓中的蚓激酶能够用于防治心血管疾病后,决心回乡“务农”,涉足鲜有人知的蚯蚓养殖业。
一年多的时间里,从寻找项目、开发农场、研究改进到第一批成品蚯蚓的收获,他们亲力亲为,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时间精力;从毫无名气、人们“闻蚯色变”到逐渐被大众接受尝鲜,甚至吸引了大学教授团队和药企老板率团过来考察项目,他们的付出终于看见回报。创业奋斗的曙光在地平线上升起,倾洒在两名年轻人打造的小小“循环农场”上。
回乡养殖蚯蚓,“家里少爷”转身“青年农民”
近日,记者走进麻章湖光农场高岭队窦德华和郭佩霭的农场里,除了占地两亩的蚯蚓养殖区,还设置了土壤分离室、清洗区、冷库、堆肥区,附近试种了玉米、番薯、茄子等农作物,放养了一群“蚯蚓走地鸡”等,面积小小的农场内形成了一套可循环的养殖系统,别具特色。
“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农场能有今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还是让我们产生一点成就感,起码劳动和付出没有白费。”窦德华发自心底笑道。旁人看来,这两名青年从曾经的“家里少爷”到卷起裤腿衣袖就能干农活、翻铁锹、清粪肥的“青年农民”,除了皮肤晒黑了,精神心态也发生了大改变。
郭佩霭告诉记者:“我们养蚯蚓的初衷是,家里的老人年纪大了,又得知蚯蚓中含有蚓激酶,可用于预防血栓等心血管疾病,改善血管供氧功能,对身体有好处。市面上的药用蚯蚓大部分都是用牛粪养殖的,于是我们想试试用更加绿色环保的方式养蚯蚓,除了入药,也可以用来煮汤、做菜,加到老人平时的膳食当中。”
灵光一现的想法有时会迸发难以按灭的火焰。他俩说干就干,去年5月回到家乡湖光农场,动手设计搭建养殖大棚,自己查资料或到外地走访,摸索蚯蚓的养殖方式,甚至联系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学院吴晖教授,向他请教后引进了高蛋白养殖技术来饲养蚯蚓,全心全意投入到养殖创业之路上。
设计循环农场,让生产过程更绿色环保
“虽然成本不小,但出来的成品蚯蚓非常干净,营养价值也会高出数倍。”窦德华介绍说,“而蚯蚓本身也可作为高蛋白鲜活饲料,我们用它来养鸡后发现,鸡吃了也会精壮和减少肥膘,现在已经和一家凤梨鸡养殖场在谈合作了。”
记者走进蚯蚓养殖区,确实没有闻到一丝臭味,整个区域环境整洁卫生。蚯蚓就养在一个个正方形大盆子里,只有翻动土壤才会看见。郭佩霭用调配后的高蛋白营养液装进喷灌,耐心地给不同成长度的蚯蚓养殖盆淋上不等量营养液,看上去投料过程更像是一次“浇花”。
窦德华说,平时还要辅以投喂玉米杆、番薯叶等农作物打烂的残渣,而蚯蚓生长中产生的粪便也是有机生物肥料,能够改善土质提高肥力,“反哺”农作物种植。“我们希望,在自家的农场设计一套完整的循环生态系统,让生产全过程更绿色、环保。”
以前,两个年轻人爱玩音乐,突然回乡务农,而且养殖的还是有些“另类”的蚯蚓,曾经让身边朋友瞠目结舌。“身边人听说了,几乎都是吓得‘嘴巴里能塞鸡蛋’,主要是刚开始大家对蚯蚓有一定的思想抗拒,不了解它其实是一味已经使用已久的中药,所以才会觉得我们另类。”郭佩霭笑道。
直到今年8月份,他们俩在市区开业了一家以蚯蚓为主材的蚓领汤馆,搭配鲍鱼、自养的走地鸡等配材煮汤,并盛情邀请朋友、亲人来深入了解和尝鲜后,人们才对此大为改观。如今,他们家的汤馆客似云来。
专家慕名而至,指导蚯蚓养殖做大做强
从农业生产到餐饮服务业,再到明年计划里的迅速扩大规模工业化养殖,他们目标是做到“三产业融合”。“这一年多以来遇到不小困难,也有许多人的帮助和支持,现在随着知名度扩大,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我们认为很值得。”窦德华一边清洗分离蚯蚓和土壤,一边说道。
9月25日,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学院吴晖教授、珠海博康药业老总钟世勇率领团队来到他们的循环农场考察高蛋白养殖蚯蚓项目,不仅给予了高度评价,还从技术改进、药效保持、生产标准等方面和两名年轻人做了深入交流和指导,让他们受益匪浅。
吴晖告诉记者,现代人心血管疾病高发,而从蚯蚓中提取的蚓激酶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医学和制药,能够增加血管弹性,改善身体循环、解决代谢问题,是一项极具开发价值的食品工程项目,他的团队将收集样本回去进行更多的科学比对。
钟世勇则希望,该农场能够尽快扩大养殖规模、形成标准化生产,以配对药企的需求量。
“以前的蚯蚓养殖每年每亩产量约6000斤,我们使用改良后的高蛋白养殖方式,产量预估会比这更高。”窦德华说,如今他们已经在着手召集人才、扩建养殖区、美化农场等,期待在明年开春迎来繁花盛开。(湛江日报 文/记者 朱明杰 图/记者 欧阳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