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整理来源于:网络
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新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包括逊尼派、什叶派)的圣地。
耶路撒冷位于近东黎凡特地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
在地理上位于犹大山地,介于地中海与死海之间,
被誉为三大一神宗教的圣城(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1980年,以色列立法认定耶路撒冷是该国“永远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
多数国家都将大使馆设在特拉维夫。
1988年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宣布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国的首都。
目前耶路撒冷由以色列实际控制。
耶路撒冷面积只有126平方公里,被一圈城墙所围绕的耶路撒冷老城。
著名景点有犹太教的哭墙和圣殿山、
穆斯林的圆顶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
以及基督徒的圣墓教堂和苦路。
耶路撒冷东部为穆斯林区,包括著名的神庙区。
神庙区的圣地有摩哩山的岩顶(伊斯兰教)及岩顶上的圣殿(伊斯兰教)、阿克萨清真寺、哭墙(犹太教)。
西北部为基督教区,有基督教的圣墓教堂。
西南部为亚美尼亚区。
南部为犹太教区。
城西南面的锡安山为犹太教又一重要圣地。
城东的橄榄山有基督教与犹太教圣地。
耶路撒冷主要工业有金刚石琢磨、家具制造、制药、化学药剂制造、制鞋、铅笔、纺织与服装(斗篷)等。
自前10世纪所罗门王在耶路撒冷建成圣殿起,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
昔日圣殿的遗迹西墙,仍是犹太教最神圣的所在。
基督徒也相当重视耶路撒冷,因为根据《圣经》记载,这里是耶稣受难、埋葬、复活、升天的地点。
伊斯兰教也将耶路撒冷列为麦加、麦地那(均位于沙特阿拉伯境内)之后的第三圣地,以纪念穆罕默德的夜行登霄,并在圣殿山上建造了2座清真寺——阿克萨清真寺和圆顶清真寺来纪念这一圣事。
历史沿革
考古发现显示,耶路撒冷的开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千年。
根据《圣经》记载,在以色列人入住耶路撒冷之前,曾有许多民族(包括亚摩利人和赫人)在这里混居 。
当以色列人进入迦南的时候,一支迦南部落——耶布斯人住在今天耶路撒冷附近(称为耶布斯)。
以色列人的犹大支派征服了耶路撒冷城,而由便雅悯支派占领该城,与住在城内的耶布斯人和平共存。
大约在前1000年,大卫王率领以色列人征服了该城,向南扩建了城市,定都于此并更改成今天的名称Yelushalayim(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的历史
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
公元前13世纪菲力斯人在沿海建立国家。
公元前13世纪末希伯来人各部落迁入定居。
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建立希伯来王国,后亚述、巴比伦、波斯等外族都曾占领巴勒斯坦。
公元前1世纪罗马共和国侵入,绝大部分犹太人流亡世界各地。
公元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人不断移入,逐步形成了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1099年十字军攻陷耶路撒冷建国,由封建领主建立起来的法兰克式的封建国家。
1174年著名的耶路撒冷传奇国王,鲍德温四世即位,后于1185年因麻风病英年早逝,年仅24岁。
1187年9月2日,在萨拉丁的进攻下,耶路撒冷守军投降,萨拉丁选在登霄节这一天进入耶路撒冷,以纪念先知穆罕默德在耶路撒冷登霄。
二战后,犹太人大量从其他地区迁入,同时驱逐巴勒斯坦人,改变了当地的人口成分。
在1948年以前,耶路撒冷主要是巴勒斯坦人为主,城市也由巴勒斯坦人所控制。
随后几年里英国开始资助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耶路撒冷的犹太人数量开始增加。
1948年,巴以分治,耶路撒冷划到巴勒斯坦境内。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占领了整个耶路撒冷,并强迫当地的巴勒斯坦人离开耶路撒冷。
1980年,以色列国会立法确定耶路撒冷是该国“永远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
圣殿时期
大卫的统治结束于公元前970年,儿子所罗门继承了王位。
所罗门在即位后第四年开始,花费七年时间在城内建造了第一座圣殿。
此后的400年(直到前586年所罗门圣殿被毁),后来称为第一圣殿时期。
这一时期开始于所罗门去世(前930年),北方10个支派分裂出去,成立了以色列王国(首都位于撒马利亚)。
在大卫和所罗门后裔的统治下,而耶路撒冷仍然是南方犹大王国的京城,长达300多年。
前722年,亚述征服了北方的以色列王国。
前597年,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攻破耶路撒冷,年轻的国王约雅斤和大多数贵族均被掳到巴比伦囚禁(史称巴比伦之囚)。
在西底家的领导下,耶路撒冷反抗巴比伦的占领,前586年,尼布甲尼撒二世占领并摧毁这座城市,城墙被毁,圣殿被焚,圣殿中大批的金银器皿则被带到巴比伦。
前538年,巴比伦之囚50年后,波斯帝国居鲁士大帝灭亡巴比伦,允许犹太人回到犹太地重建耶路撒冷圣殿,
圣殿重建工程在前516年(大流士一世在位第六年),也就是第一圣殿被毁70年后完成。
接着,尼希米又重新修建耶路撒冷城墙,使城市又恢复了繁荣。
此后600年间,犹太地先后是波斯、希腊和罗马的一个省份,耶路撒冷则是犹太省的首府。
在罗马统治的前期,曾委任代理王大希律王进行统治。大希律王在位时扩建了圣殿。
公元6年,犹太地直接归属罗马统治 。
公元70年,一次反抗罗马的起义失败后,罗马军队拆毁了圣殿(只剩下部分墙基,即西墙)。
犹太人再次起义,最后在135年,罗马皇帝哈德良派兵包围并夺取了该市;将耶路撒冷彻底铲平,
在原址新建罗马城市爱利亚加比多连(Aelia Kapitolina),
圣殿山上另建罗马神庙;
同时将所有犹太人赶出巴勒斯坦,禁止犹太人在耶路撒冷居住。
宗教圣地
自从前10世纪,所罗门圣殿在耶路撒冷建成,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
被毁前的耶路撒冷圣殿内的至圣所藏有约柜,是犹太教最神圣的所在,只有大祭司一人才有资格一年一次进入至圣所。
以色列全体男丁必须一年三次来到耶路撒冷,过宗教节日。
今天,全世界的犹太会堂祈祷时仍要面朝耶路撒冷,建筑如果可能也设计成朝向耶路撒冷,朝向至圣所所在的地方。
今天,西墙,作为第二圣殿的残迹,是犹太教除圣殿山以外最神圣的地点。
根据圣经记载,耶稣在出生后不久就被带到耶路撒冷,后来他又洁净第二圣殿。
耶稣最后晚餐的地址位于锡安山,紧靠大卫墓。
耶路撒冷通常也被认为是伊斯兰教的第三圣地。
耶路撒冷城位于巴勒斯坦中部的犹地亚山,东近死海,西临地中海沿岸平原,面积109平方公里。
公元前1028年,扫罗王及其继承人大卫王将各部族联合成一个民族。
公元前1004年大卫王将首都建在这里,并把约柜移置至此,从此确立了耶城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
大卫王之子所罗门王在这里建了犹太人的第一圣殿。
耶路撒冷是犹太教的发祥地和教徒们心目中最圣洁的地方,是该民族历史的见证和民族复兴的象征。
耶稣被钉死的受难地,最后一次晚餐餐室、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之母海伦娜太后于公元335年巡游耶城时在耶稣墓地上建造的圣墓教堂等等,均是世界基督教徒心目中的圣地。
耶路撒冷自7世纪后又成为仅次于麦加、麦地那的伊斯兰教第三圣地。
1981年,耶路撒冷旧城及其城墙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中。
控制权转移
4世纪,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控制该市期间,耶路撒冷变成了一个基督教中心,建造了圣墓教堂。
638年,阿拉伯帝国的第一个征服目标就是耶路撒冷。
在691年,阿拉伯哈里发阿布杜勒·马里克在登霄石,即圣殿山圣殿的原址上建造了圆顶清真寺(萨赫拉清真寺)。
传说在这个地方亚伯拉罕准备以他的儿子作奉献祭,犹太人认为他奉献的是小儿子以撒(Isaak,又译易司哈格),穆斯林认为他奉献的是大儿子伊希梅尔(Isimael,又译以实玛利或依市玛耳)。
三个世纪后他们又在这里建造了阿克萨清真寺。在穆斯林统治初期,在宗教上比较宽容,住在耶路撒冷的基督徒和犹太人在缴纳人头税后,可以获得自治权。
1099年,第一次十字军包围了耶路撒冷,一个多月后的7月15日,耶路撒冷被十字军攻占。
1187年,埃及穆斯林君主萨拉丁又重新占领了耶路撒冷 。
1219年,大马士革的苏丹下令将城墙销毁,1228年-1229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组织了第六次十字军东征,通过与埃及签定条约,得到耶路撒冷。
1243年,基督徒再次占领耶路撒冷,又重建城墙。
1517年,奥斯曼帝国占领耶路撒冷,他们控制该市,直到20世纪。
耶路撒冷重新开始繁荣,城墙和老城也被重建,城内任何宗教都可以存在。
到19世纪初,耶路撒冷只有不足8000人口,但依然是一个对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很重要的城市。
*@_@*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