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豆瓣 发布于 2022-10-14 10:14:19
- 分类:互联网百科
双鹤出云谿,分飞各自迷。 空巢在松杪,折羽落江泥。 寻水终不饮,逢林亦未栖。 别离应易老,万里两凄凄。作者简介
张籍(约767~约830),中国 唐代诗人。字文昌。原籍苏州(今属江苏),迁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唐德宗贞元十四年北游,经孟郊介绍,在汴州(今河南开封)认识韩愈。贞元十五年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因患目疾,自称“草色遥看近却无”,孟郊戏称“穷瞎张太祝”。元和十一年,转任国子监助教,目疾稍愈。迁秘书郎。藩镇李师道仰慕张籍的学识,想网罗入幕,张籍婉拒,写了一首《节妇吟》寄给了李司徒。长庆元年(821年),韩愈荐为国子博士,历任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终国子司业。时称“张水部”或“张司业”。因其出身贫寒,官职低微,能较多地接触社会底层的民众,故其所作乐府诗多批判社会,同情百姓的遭遇,颇为 白居易等人所推崇,白居易称赞为“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与王建齐名,号称“张王乐府”。《彦周诗话》论道:“张籍,乐府、宫辞皆杰出”。其与白居易,孟郊等所作的诗歌被称为“元和体”。有《张司业集》,编为五卷。南唐张洎收集其诗400多首编为《木铎集》12卷。明代嘉靖万历间刻本《唐张司业诗集》8卷,收诗450多首。 张籍诗歌创作大致有3个时期。40 岁前为早期。40~50岁为中期,其优秀乐府歌行作品多作于此期。50岁后为晚期,这时生活逐渐安定,除仍写乐府歌行外,多作近体诗。他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诗中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各种社会矛盾,同情人民疾苦。如《塞下曲》、《征妇怨》;另一类描绘农村风俗和生活画面,如《采莲曲》、《江南曲》。张籍乐府诗艺术成就很高。善于概括事物对立面,在数篇或一篇之中形成强烈对比;又善用素描手法,细致真实地刻画各种人物的形象。其体裁多为“即事名篇”的新乐府;有时沿用旧题也能创出新意。语言通俗浅近而又峭炼含蓄,常以口语入诗。他还着意提炼结语,达到意在言外的批判和讽刺效果。张籍的五律,不事藻饰,不假雕琢,于平易流畅之中见委婉深挚之致。对晚唐五律影响较大。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张籍诗集》。》作者详情,参见张籍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