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尊百科网

偶然作六首(王维 唐诗)

楚国有狂夫,茫然无心想。  散发不冠带,行歌南陌上。  孔丘与之言,仁义莫能奖。  未尝肯问天,何事须击壤。  复笑采薇人,胡为乃长往。  田舍有老翁,垂白衡门里。  有时农事闲,斗酒呼邻里。  喧聒茅檐下,或坐或复起。  短褐不为薄,园葵固足美。  动则长子孙,不曾向城市。  五帝与三王,古来称天子。  干戈将揖让,毕竟何者是。  得意苟为乐,野田安足鄙。  且当放怀去,行行没馀齿。  日夕见太行,沉吟未能去。  问君何以然,世网婴我故。  小妹日成长,兄弟未有娶。  家贫禄既薄,储蓄非有素。  几回欲奋飞,踟蹰复相顾。  孙登长啸台,松竹有遗处。  相去讵几许,故人在中路。  爱染日已薄,禅寂日已固。  忽乎吾将行,宁俟岁云暮。    陶潜任天真,其性颇耽酒。  自从弃官来,家贫不能有。  九月九日时,菊花空满手。  中心窃自思,傥有人送否。  白衣携壶觞,果来遗老叟。  且喜得斟酌,安问升与斗。  奋衣野田中,今日嗟无负。  兀傲迷东西,蓑笠不能守。  倾倒强行行,酣歌归五柳。  生事不曾问,肯愧家中妇。  赵女弹箜篌,复能邯郸舞。  夫婿轻薄儿,斗鸡事齐主。  黄金买歌笑,用钱不复数。  许史相经过,高门盈四牡。  客舍有儒生,昂藏出邹鲁。  读书三十年,腰间无尺组。  被服圣人教,一生自穷苦。  老来懒赋诗,惟有老相随。  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  不能舍余习,偶被世人知。  名字本皆是,此心还不知。

作者简介

  王维 王维 王维(701~761年),中国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祖籍山西祁县,其父迁家蒲州(今山西永济)。开元九年(721)进士, 因通音律授大乐丞。不久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开元二十二年,被张九龄擢为右拾遗。二年后九龄罢相,他倍感沮丧,有归隐心。二十五年,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安史之乱前,官至给事中。40多岁时,先后隐居终南山和辋川,亦官亦隐。思想日趋消极,佛教信仰日益发展。安史乱中被俘,被迫做伪官。乱平,降为太子中允。后复累迁至给事中,以尚书右丞终,世称王右丞。有《王右丞集》。《王右丞集笺注》是清代赵殿成所编。    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己名为维,字摩诘。外号“诗佛”。今存诗约400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王维还精于绘画。他能将诗歌与绘画相互沟通,善画人物、丛竹、山水。苏轼评价王维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明末董其昌在其创立的南北宗论中,将王维列为南宋绘画之祖。王维的绘画作品在北宋还有较多存世,仅《宣和画谱》著录的作品就达126幅,但今已无作品传世。    王维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对后人影响很大。历代编注其集很多,明·顾起经《类笺唐王右丞诗集》10卷(后附文集4卷)是现存最早的注本。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是迄今较好的注本。王维诗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名作如《终南山》、《汉江临泛》、《山居秋暝》、《青溪》、《过香积寺》、《蓝田山石门精舍》、《辋川集》20首、《新晴野望》等。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表现了诗人对现实漠不关心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加之艺术技巧很高,颇为后人所推崇。其他题材如送别、纪行一类诗中,常有写景佳句,如“山中一半雨,树杪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等,历代传诵不衰。其他方面也有佳作,有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题材,有对侠义精神的赞颂,有的揭露时弊,讽刺权贵。一些赠别亲友和写日常生活的小诗,如《送元二使安西》、《相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沈子福归江东》等,古今传诵;其中前二首当时即播为乐曲,广为传唱。这些小诗都是五绝或七绝,情真语挚,有淳朴深厚之美,可与李白、王昌龄的绝句相媲美,代表了盛唐绝句的最高成就。他的应制诗、唱和诗及宣扬佛理的诗,偶有名篇佳句。   》作者详情,参见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