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互联网百科 >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杜甫 唐诗)
- 霞姐 发布于 2022-10-23 10:14:52
- 分类:互联网百科
威弧不能弦,自尔无宁岁。 川谷血横流,豺狼沸相噬。 天子从北来,长驱振凋敝。 顿兵岐梁下,却跨沙漠裔。 二京陷未收,四极我得制。 萧索汉水清,缅通淮湖税。 使者纷星散,王纲尚旒缀。 南伯从事贤,君行立谈际。 生知七曜历,手画三军势。 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 幕府辍谏官,朝廷无此例。 至尊方旰食,仗尔布嘉惠。 补阙暮征入,柱史晨征憩。 正当艰难时,实藉长久计。 回风吹独树,白日照执袂。 恸哭苍烟根,山门万重闭。 居人莽牢落,游子方迢递。 裴回悲生离,局促老一世。 陶唐歌遗民,后汉更列帝。 恨无匡复姿,聊欲从此逝。作者简介
杜甫画像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老”、“杜陵布衣”,中国唐朝现实主义诗人。祖籍湖北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生于河南巩县(今巩义市)。因其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又因为他搭草堂居住在长安城外的少陵,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大将杜预之后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 杜甫草堂,座落于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 今耒阳有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杜甫墓、杜工部祠、杜陵桥、杜陵书院等遗址,在杜甫遗址的基础上辟有杜甫公园。杜甫遗愿要归葬首阳山,但其次子宗武因穷困无力做到,只好暂时掩埋于耒阳,死后四十三年方由其孙杜嗣业扶柩归葬于河南洛阳偃师首阳山下,在首阳山下也有杜甫墓。历代仅杜甫墓、杜公祠题咏多达六十余首,还有成都杜甫草堂。 》作者详情,参见:杜甫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