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互联网百科 >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杜甫 唐诗)
- 搜狐叔叔 发布于 2022-10-24 00:12:15
- 分类:互联网百科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 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 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 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 长镵长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 黄精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 此时与子空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 呜呼二歌兮歌始放,邻里为我色惆怅。 有弟有弟在远方,三人各瘦何人强。 生别展转不相见,胡尘暗天道路长。 东飞鴐鹅后鹙鶬,安得送我置汝旁。 呜呼三歌兮歌三发,汝归何处收兄骨。 有妹有妹在钟离,良人早殁诸孤痴。 长淮浪高蛟龙怒,十年不见来何时。 扁舟欲往箭满眼,杳杳南国多旌旗。 呜呼四歌兮歌四奏,林猿为我啼清昼。 四山多风溪水急,寒雨飒飒枯树湿。 黄蒿古城云不开,白狐跳梁黄狐立。 我生何为在穷谷,中夜起坐万感集。 呜呼五歌兮歌正长,魂招不来归故乡。 南有龙兮在山湫,古木巃嵸枝相樛。 木叶黄落龙正蛰,蝮蛇东来水上游。 我行怪此安敢出,拔剑欲斩且复休。 呜呼六歌兮歌思迟,溪壑为我回春姿。 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饥走荒山道。 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 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 呜呼七歌兮悄终曲,仰视皇天白日速。作者简介
杜甫画像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老”、“杜陵布衣”,中国唐朝现实主义诗人。祖籍湖北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生于河南巩县(今巩义市)。因其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又因为他搭草堂居住在长安城外的少陵,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大将杜预之后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 杜甫草堂,座落于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 今耒阳有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杜甫墓、杜工部祠、杜陵桥、杜陵书院等遗址,在杜甫遗址的基础上辟有杜甫公园。杜甫遗愿要归葬首阳山,但其次子宗武因穷困无力做到,只好暂时掩埋于耒阳,死后四十三年方由其孙杜嗣业扶柩归葬于河南洛阳偃师首阳山下,在首阳山下也有杜甫墓。历代仅杜甫墓、杜公祠题咏多达六十余首,还有成都杜甫草堂。 》作者详情,参见:杜甫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