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尊百科网

八哀诗·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杜甫 唐诗)

汝阳让帝子,眉宇真天人。  虬须似太宗,色映塞外春。  往者开元中,主恩视遇频。  出入独非时,礼异见群臣。  爱其谨洁极,倍此骨肉亲。  从容听朝后,或在风雪晨。  忽思格猛兽,苑囿腾清尘。  羽旗动若一,万马肃駪駪。  诏王来射雁,拜命已挺身。  箭出飞鞚内,上又回翠麟。  翻然紫塞翮,下拂明月轮。  胡人虽获多,天笑不为新。  王每中一物,手自与金银。  袖中谏猎书,扣马久上陈。  竟无衔橛虞,圣聪矧多仁。  官免供给费,水有在藻鳞。  匪唯帝老大,皆是王忠勤。  晚年务置醴,门引申白宾。  道大容无能,永怀侍芳茵。  好学尚贞烈,义形必沾巾。  挥翰绮绣扬,篇什若有神。  川广不可溯,墓久狐兔邻。  宛彼汉中郡,文雅见天伦。  何以开我悲,泛舟俱远津。  温温昔风味,少壮已书绅。  旧游易磨灭,衰谢增酸辛。

作者简介

杜甫画像 杜甫画像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老”、“杜陵布衣”,中国唐朝现实主义诗人。祖籍湖北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生于河南巩县(今巩义市)。因其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又因为他搭草堂居住在长安城外的少陵,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 老杜”。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大将杜预之后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 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 杜甫草堂,座落于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 杜甫草堂,座落于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  今耒阳有 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杜甫墓、杜工部祠、杜陵桥、杜陵书院等遗址,在杜甫遗址的基础上辟有杜甫公园。杜甫遗愿要归葬首阳山,但其次子宗武因穷困无力做到,只好暂时掩埋于耒阳,死后四十三年方由其孙杜嗣业扶柩归葬于河南洛阳偃师首阳山下,在首阳山下也有杜甫墓。历代仅杜甫墓、杜公祠题咏多达六十余首,还有成都杜甫草堂。  》作者详情,参见: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