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互联网百科 > 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杜甫 唐诗)
- 知乎姐 发布于 2022-10-25 00:14:47
- 分类:互联网百科
郑公瑚琏器,华岳金天晶。 昔在童子日,已闻老成名。 嶷然大贤后,复见秀骨清。 开口取将相,小心事友生。 阅书百纸尽,落笔四座惊。 历职匪父任,嫉邪常力争。 汉仪尚整肃,胡骑忽纵横。 飞传自河陇,逢人问公卿。 不知万乘出,雪涕风悲鸣。 受词剑阁道,谒帝萧关城。 寂寞云台仗,飘飖沙塞旌。 江山少使者,笳鼓凝皇情。 壮士血相视,忠臣气不平。 密论贞观体,挥发岐阳征。 感激动四极,联翩收二京。 西郊牛酒再,原庙丹青明。 匡汲俄宠辱,卫霍竟哀荣。 四登会府地,三掌华阳兵。 京兆空柳色,尚书无履声。 群乌自朝夕,白马休横行。 诸葛蜀人爱,文翁儒化成。 公来雪山重,公去雪山轻。 记室得何逊,韬钤延子荆。 四郊失壁垒,虚馆开逢迎。 堂上指图画,军中吹玉笙。 岂无成都酒,忧国只细倾。 时观锦水钓,问俗终相并。 意待犬戎灭,人藏红粟盈。 以兹报主愿,庶或裨世程。 炯炯一心在,沉沉二竖婴。 颜回竟短折,贾谊徒忠贞。 飞旐出江汉,孤舟轻荆衡。 虚无马融笛,怅望龙骧茔。 空馀老宾客,身上愧簪缨。作者简介
杜甫画像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老”、“杜陵布衣”,中国唐朝现实主义诗人。祖籍湖北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生于河南巩县(今巩义市)。因其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又因为他搭草堂居住在长安城外的少陵,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 老杜”。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大将杜预之后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 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 杜甫草堂,座落于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 今耒阳有 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杜甫墓、杜工部祠、杜陵桥、杜陵书院等遗址,在杜甫遗址的基础上辟有杜甫公园。杜甫遗愿要归葬首阳山,但其次子宗武因穷困无力做到,只好暂时掩埋于耒阳,死后四十三年方由其孙杜嗣业扶柩归葬于河南洛阳偃师首阳山下,在首阳山下也有杜甫墓。历代仅杜甫墓、杜公祠题咏多达六十余首,还有成都杜甫草堂。 》作者详情,参见:杜甫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