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尊百科网

往在(杜甫 唐诗)

往在西京日,胡来满彤宫。  中宵焚九庙,云汉为之红。  解瓦飞十里,繐帷纷曾空。  疚心惜木主,一一灰悲风。  合昏排铁骑,清旭散锦eL。  贼臣表逆节,相贺以成功。  是时妃嫔戮,连为粪土丛。  当宁陷玉座,白间剥画虫。  不知二圣处,私泣百岁翁。  车驾既云还,楹桷欻穹崇。  故老复涕泗,祠官树椅桐。  宏壮不如初,已见帝力雄。  前春礼郊庙,祀事亲圣躬。  微躯忝近臣,景从陪群公。  登阶捧玉册,峨冕耿金钟。  侍祠恧先露,掖垣迩濯龙。  天子惟孝孙,五云起九重。  镜奁换粉黛,翠羽犹葱胧。  前者厌羯胡,后来遭犬戎。  俎豆腐膻肉,罘罳行角弓。  安得自西极,申命空山东。  尽驱诣阙下,士庶塞关中。  主将晓逆顺,元元归始终。  一朝自罪己,万里车书通。  锋镝供锄犁,征戍听所从。  冗官各复业,土著还力农。  君臣节俭足,朝野欢呼同。  中兴似国初,继体如太宗。  端拱纳谏诤,和风日冲融。  赤墀樱桃枝,隐映银丝笼。  千春荐陵寝,永永垂无穷。  京都不再火,泾渭开愁容。  归号故松柏,老去苦飘蓬。

作者简介

杜甫画像 杜甫画像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老”、“杜陵布衣”,中国唐朝现实主义诗人。祖籍湖北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生于河南巩县(今巩义市)。因其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又因为他搭草堂居住在长安城外的少陵,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 老杜”。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大将杜预之后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 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 杜甫草堂,座落于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 杜甫草堂,座落于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  今耒阳有 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杜甫墓、杜工部祠、杜陵桥、杜陵书院等遗址,在杜甫遗址的基础上辟有杜甫公园。杜甫遗愿要归葬首阳山,但其次子宗武因穷困无力做到,只好暂时掩埋于耒阳,死后四十三年方由其孙杜嗣业扶柩归葬于河南洛阳偃师首阳山下,在首阳山下也有杜甫墓。历代仅杜甫墓、杜公祠题咏多达六十余首,还有成都杜甫草堂。  》作者详情,参见: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