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尊百科网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御(杜甫 唐诗)

久客多枉友朋书,素书一月凡一束。  虚名但蒙寒温问,泛爱不救沟壑辱。  齿落未是无心人,舌存耻作穷途哭。  道州手札适复至,纸长要自三过读。  盈把那须沧海珠,入怀本倚昆山玉。  拨弃潭州百斛酒,芜没潇岸千株菊。  使我昼立烦儿孙,令我夜坐费灯烛。  忆子初尉永嘉去,红颜白面花映肉。  军符侯印取岂迟,紫燕騄耳行甚速。  圣朝尚飞战斗尘,济世宜引英俊人。  黎元愁痛会苏息,夷狄跋扈徒逡巡。  授钺筑坛闻意旨,颓纲漏网期弥纶。  郭钦上书见大计,刘毅答诏惊群臣。  他日更仆语不浅,明公论兵气益振。  倾壶箫管黑白发,舞剑霜雪吹青春。  宴筵曾语苏季子,后来杰出云孙比。  茅斋定王城郭门,药物楚老渔商市。  市北肩舆每联袂,郭南抱瓮亦隐几。  无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东山起。  鸟雀苦肥秋粟菽,蛟龙欲蛰寒沙水。  天下鼓角何时休,阵前部曲终日死。  附书与裴因示苏,此生已愧须人扶。  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

作者简介

杜甫画像 杜甫画像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老”、“杜陵布衣”,中国唐朝现实主义诗人。祖籍湖北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生于河南巩县(今巩义市)。因其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又因为他搭草堂居住在长安城外的少陵,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 老杜”。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大将杜预之后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 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 杜甫草堂,座落于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 杜甫草堂,座落于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  今耒阳有 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杜甫墓、杜工部祠、杜陵桥、杜陵书院等遗址,在杜甫遗址的基础上辟有杜甫公园。杜甫遗愿要归葬首阳山,但其次子宗武因穷困无力做到,只好暂时掩埋于耒阳,死后四十三年方由其孙杜嗣业扶柩归葬于河南洛阳偃师首阳山下,在首阳山下也有杜甫墓。历代仅杜甫墓、杜公祠题咏多达六十余首,还有成都杜甫草堂。  》作者详情,参见: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