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互联网百科 > 舟中苦热遣怀,奉呈阳中丞通简台省诸公(杜甫 唐诗)
- 辛有志 发布于 2022-10-25 20:14:44
- 分类:互联网百科
愧为湖外客,看此戎马乱。 中夜混黎氓,脱身亦奔窜。 平生方寸心,反掌帐下难。 呜呼杀贤良,不叱白刃散。 吾非丈夫特,没齿埋冰炭。 耻以风病辞,胡然泊湘岸。 入舟虽苦热,垢腻可溉灌。 痛彼道边人,形骸改昏旦。 中丞连帅职,封内权得按。 身当问罪先,县实诸侯半。 士卒既辑睦,启行促精悍。 似闻上游兵,稍逼长沙馆。 怜好彼克修,天机自明断。 南图卷云水,北拱戴霄汉。 美名光史臣,长策何壮观。 驱驰数公子,咸愿同伐叛。 声节哀有馀,夫何激衰懦。 偏裨表三上,卤莽同一贯。 始谋谁其间,回首增愤惋。 宗英李端公,守职甚昭焕。 变通迫胁地,谋画焉得算。 王室不肯微,凶徒略无惮。 此流须卒斩,神器资强干。 扣寂豁烦襟,皇天照嗟叹。作者简介
杜甫画像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老”、“杜陵布衣”,中国唐朝现实主义诗人。祖籍湖北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生于河南巩县(今巩义市)。因其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又因为他搭草堂居住在长安城外的少陵,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 老杜”。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大将杜预之后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 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 杜甫草堂,座落于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 今耒阳有 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杜甫墓、杜工部祠、杜陵桥、杜陵书院等遗址,在杜甫遗址的基础上辟有杜甫公园。杜甫遗愿要归葬首阳山,但其次子宗武因穷困无力做到,只好暂时掩埋于耒阳,死后四十三年方由其孙杜嗣业扶柩归葬于河南洛阳偃师首阳山下,在首阳山下也有杜甫墓。历代仅杜甫墓、杜公祠题咏多达六十余首,还有成都杜甫草堂。 》作者详情,参见:杜甫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