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前面有珠帘的叫“冕”,前后都有珠子的称做“旒(yǎn)”。
冕旒主要由“綖”、“旒”、“缨”、“紞”、“纩”、“紘”组成。綖(yán),就是顶部的长方形板,也称冕板,冕板应该前圆后方、前低后高;旒,就是悬挂在冕板前后的珠玉帘,一般用五彩丝线串联五彩珠玉而成,每个珠子之间间隔为一寸。缨,就是冕板左右垂下的红绸绳;紞(dǎn),就是丝制的线绳。纩(kuàng),就是挂在紞头两旁的玉,紞的两端自冕板两边垂下,而纩的位置正好位于左右两耳旁,所以又称充耳、塞耳。紘(hóng),就是系在下巴处的红绳。
冕旒最早是周朝皇室规则的衣冠,到了汉朝,旒上所串珠玉的颜色不再五彩缤纷,固定为了白色的玉。再到后来,官员们佩戴冕旒的规定也取消了,成为了皇帝个人的专属,也成为了身份的象征。
君王的形象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所以皇帝必须要对自己的形象、举止、谈吐负责,冕旒就是用来限定举止的——走得太快,珠帘就会打在脸上,坐的太歪,珠帘就会全部贴在脸上,更不要说跑、蹲、跳、跨这些“不雅”的动作了。
同时,冕旒前面的珠子会挡住皇帝的眼睛,让臣下侍从都难以看清皇帝的脸,本身是暗示“不可直面圣颜”的规定,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淡化了一个人的表情,就很难摸透他的心思,同时,这种人造的距离感也让臣子容易产生敬意。
(*>.<*)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