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赤日炎炎似火烧的夏天,我们习惯了空调,习惯了冰镇西瓜,习惯了雪糕和冷饮……这一切在我们看来,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如果在古代,炎热酷暑时,古人吃着冰镇荔枝防暑降温,是不是有些怪诞?
实则不然,古人避暑也并非只靠手摇扇子,那时的夏天也有冰块的。可那时没有电,哪儿来的冰呢?这些冰其实都是前一年冬天时采集、储藏起来的,专门等到夏季避暑时才用的。
每天都很美
藏冰溯源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诗经·豳风·七月》),诗中所描写的其实就是古人“藏冰”的过程。“二之日”是周正二月,即夏正十二月。由此可见,古人在十二月的最冷季节里开始凿冰,继而贮存在冰室中。
很久以前,古人就想过,将冬季的冰块贮藏到夏季时来用。有文献记载,早在西周时期,“藏冰”就成为当时的一种制度,而负责这件事的职人称为“凌人”。 这个部门的编制并不小,差不多有80多名“职工”。一般从每年冬天的12月起开始干活。要将冰块贮藏而不融化,需要冰室,古人将其称之为“凌阴”,隋唐时称为“冰井”,明清时称为“冰窑”。
古代采冰是有一定的标准的。为了保证质量,冬季所取的冰块多是源自深山溪谷中所打出的冰块。而且为了冰块能够便于贮藏和保存,那时还规定了冰块的基本尺寸,所藏之冰必须在三尺以上,才能长期存放,千余年来一直保持着这个标准。
冰窑贮冰
1976年,考古人员在秦雍城遗址上发现了春秋时期秦国的一处藏冰室,其室之大,可藏冰190立方米之多,让人叹为观止。隋唐藏冰,大多掘深井,以地深为好。据《全唐文》中的《冰井赋》所记载,当时的冰井深达“十仞”。古时八尺为一仞,十仞即是八丈,足可见冰井之深。
因为藏冰的工程浩大,开采、运输、建冰室以及平时保养,都是耗资耗力的事情,所以普通人家是做不到的。唐代以前的“藏冰”,都是“皇家”,也只有帝王家,才能有如此的大手笔。《清稗类钞》中记载,清朝的冰窑很多,比如地安门外、火神庙后、德胜门外西、阜城门外北、宣武门外西、崇文门外、朝阳门外南,皆有冰窑。其中北海陟山门内的冰窑为诸冰窑之冠,御用取给于此。
说起来,唐宋代以前,私人藏冰者很少见,但是不能说没有,偶而也会有经商性质的藏冰,其冰价之高,差不多与黄金匹敌。直到清代时,私人藏冰已经不是件稀罕事了,私人藏冰是带有经商性质的,是一门生意。官府有时也会向冰户派购藏冰,称为“冰差”。这种从事“藏冰”的生意人大部分都集中在京津一带。
有史可查的是乾隆年间的富盛冰窑,始办人耿姓,天津人,在当时名气最大。藏冰除了消暑制冷以外,还有很多用途,如祭祀、食品保鲜、保存尸体等等。那时,也只有皇家宫廷才存有较多的藏冰,除了保证皇室夏季奢用之外,也常常分赐给各官府和臣僚们,这在当时被认为是极高的待遇。
古人的冰镇冷饮
若论用冰量最大的,还是在夏季时制做冷饮,这也是古人避暑的一种巧法。屈原在《招魂》中说:“挫糟冻饮,酎清凉些。”这里的“冻”指的就是“冰”;“酎”指的是“酒”。大意是说,盛夏时,酒壶中放俩冰块,喝着舒坦。金人元好问在《续夷坚志》中还介绍了一种“冰镇珍珠汁”的名贵冷饮制法,由此可见,冷饮在我国算得上源远流长了。
清代的北京城,贮冰量很大,夏季沿街叫卖冰块或冷饮者常见,而冰价也为之大跌,不再像古代那样贵如金价了。严辰在《忆京都词》中记载,京都夏日……宴客之筵必有四冰果,以冰拌食,凉沁心脾。清代,尤其是晚清时,北京城里的夏季用冰基本上已经普及了,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人,夏季都可以买到冰来解暑,甚至就连平民百姓也能稍加享受了。
由于藏冰量的增加,冷饮的品类也明显增多了。除了上面提到的冰果,还有冷酪、凉糕、冰镇藕菱等食品,也是爽人口胃的常用冷食。当时最火的就是“酸梅汤”,以前门九龙斋及西单牌楼丘家者为京都第一。直到如今,酸梅汤仍然是夏季饮料中的上品,风靡之势,犹然未失。
冰块的来源,最初都是冬季采冰,反季贮藏。直到唐末宋初之时,工匠们在生产火药时开采出了大量硝石。偶然的机会,人们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甚至能使周围的水降温,直至结冰。于是,一些能工巧匠们将水放入罐内,取一个更大的容器,在容器内放水,然后将罐子放在容器内,并不断地在容器中加入硝石,使罐内的水结冰。此种方法虽然简单,然而产量有限,冬季藏冰仍占主要体量。
等到民国成立后,冰差逐渐才被取消。外国的冷冻设备也传入到了中国,有了冰柜和冰箱以后,天然藏冰业遂告衰退。
(*^‧^*)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