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年6月,大清王朝大厦将倾岌岌可危,四处都是因不满清朝腐朽统治和官僚主义,奋起反抗的民间起义军,其中尤以太平天国势力强大,也最为清朝忌惮。
大将冯云山
画面来到太平天国的军营中,一个身负重伤的男人奄奄一息的躺在床上,他撑着一口气只想见自己的兄弟洪秀全最后一面,这个人名叫冯云山,太平天国的南王。
洪秀全得到冯云山被清军炮火击中的消息,他顾不得许多急急忙忙的赶往军营,终于在后者弥留之际见了其最后一面。
冯云山用所有力气握住洪秀全的手,忍着疼痛长出了一口气道:“见到你我就安心了,我命不久矣,起义大业倘若想要一统天下,就必定要除去奸佞小人切莫仁慈,杨秀清不可留。”
洪秀全眼含热泪,不成想自己的异姓兄弟会死在这场战役中,他重重地点头:“云山放心,我必将推翻清朝,一统天下实现咱们的宏图大愿。”
冯云山听到洪秀全的承诺放下心来,他缓缓地闭上眼睛撒手人寰。冯云山是何许人也?
他是洪秀全身边最具计谋的军师,也被称作是太平天国的“定海神针”,若冯云山没有死于这场意外,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或许不会败北,反倒是能一统天下。
南王冯云山在太平天国里的地位如此重要吗?让我们一一道来。
冯云山的过往
冯云山和洪秀全年幼时便是同乡,两人居住的村子是邻村,自小在同一所私塾里读书识字,再加上性情相近志气相投,所以小时候便是至交好友、感情深厚的玩伴。
当时的清朝政府早已腐败不堪根基腐化,从上到下的官吏贪污敛财不止,同时清政府不敢反抗外国列强的侵略战争,只能一次次签订丧权辱国的协议割地赔款。
大清朝廷拿不出如此巨款,就变相地向农民征收更加严苛的苛税杂费,让原本就民不聊生的百姓生活更加艰难,为了能有一口饱饭穷人卖儿卖女,甚至是典当妻子的事情屡见不鲜。
百姓在重压之下难以生存,以至于官逼民反,很多农民揭竿起义,全国各地出现了很多起义军,他们反抗清朝腐朽统治,意图推翻清朝取而代之,洪秀全就是在此时崛起的。
洪秀全寒窗苦读十余年,曾三次参加清朝的科举考试而不中,满腹经纶皆是因为官员舞弊收受钱财导致其屡屡落榜,郁郁不得志的洪秀全对清朝政府失望至极,愤而产生了想要推翻清朝的想法。
不过他自己势单力薄家境贫寒,即使造反也很难成事,于是乎便找到了自己的至交好友冯云山。
冯云山出身书香世家家境殷实,他看不惯官场黑暗朝廷腐败,当时的他是一名乡下的教书先生,远离清朝官场避世而活。
当洪秀全将自己的想法全数告诉冯云山以后,得到了他的全力支持,冯云山早就想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奈何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与合伙人。
现在有如此机会必定要抓住,他想要起义想要组建一支反清大军,可只有两人远远不够,只有名正言顺才能吸引更多的人。
就这样在冯云山的策划下,洪秀全号称自己得到了上帝的指引,下凡是来推翻清政府的,带领百姓过上安稳祥和的生活。
他们创立了拜上帝教,开始传播教义广收信徒。冯云山和洪秀全商议,冯氏家族在广州一带的威望,他留在自己的家乡传播教义吸引信徒,洪秀全则前往劳苦大众聚集最多的广西宣传。
冯云山曾经担任私塾先生口才了得,再加上他被乡民认可,在乡里宣传十分顺利,不过数日就将拜上帝教的思想传播出去,招纳了数千愿意追随起义的教徒。
洪秀全在矿场却没有如此顺遂,有一名工人喝酒闹事和管理矿场的当地官吏闹起冲突,情急之下将洪秀全要带领大家造反起义一事脱口而出,致使他被县令逮捕关押。
冯云山得知消息以后,四处奔波出钱出力,将洪秀全从监狱里营救出来才躲过一劫。出狱以后,两人在冯云山的主导下落脚平在山,印制了很多宣传教义的小册子四处分发,还让已经发展的教徒各处宣传。
很快附近的贫苦农民纷纷被吸引,前后招收了二千人左右,建立了太平天国的第一支革命组织。拜上帝教的教徒在洪秀全和冯云山的带领下,拿着锄头在附近村寨捣毁庙宇、惩治地主乡绅、反对清朝律法。
截止到金田起义时期,拜上帝教的教徒发展到数万人,洪秀全在广西正式建立太平天国自称天王,冯云山被册封为南王,担任义军的军师一职。
杨秀清加入太平天国
冯云山改革清朝封建体制,建立以农民民主主义和君主制相结合的新兴政权,又改革军制重新将太平天国的军队重新划分组编,以达到力量最大化。
太平天国的建立引起了清政府的恐慌,朝廷开始出兵镇压希望将这支起义军扼杀在摇篮里,不过此时太平天国早已发展壮大,足以抗衡清政府。
清朝大军集结广西,准备将太平天国困死在紫荆山区内,没想到冯云山依靠兵法和计谋大败清军的精兵良将,趁着士气大振太平军一鼓作气攻打下了很多城池。
太平天国势不可挡,更多的贫下中农响应号召加入太平天国,想要咸鱼翻身推翻封建剥削,这其中就有前来投奔的杨秀清。
杨秀清身材魁梧武艺超群,在一群农民之中鹤立鸡群,很快就靠着武力脱颖而出,成为太平天国不可多得的将领之一,他曾带领军队取得了多场战役的胜利,让洪秀全更加信任从而得以加官进爵。
不过冯云山却并不看好杨秀清,相反他认为杨秀清性格鲁莽,只看眼前利益得失行事不顾后果,并不是一位真正的良将。
另外杨秀清盲目自大,取得胜利以后颇为自负口气极大,有时候甚至都不将天王洪秀全放在眼里,心中不存在君臣礼仪日后若是功高盖主,恐怕会生出异心起兵反叛。
洪秀全对于这番良言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他认为自己足以掌控杨秀清,更何况当时太平天国的发展势如破竹,非常需要如杨秀清一般的能带兵打仗的将领。
为了体现自己礼贤下士的一面,让杨秀清尽心尽力地辅佐自己,洪秀全将其册封为东王。冯云山眼见苦劝无用,为了不影响君臣关系不再多言,只希望有朝一日洪秀全能早日看清杨秀清的真面目。
他也不断从旁观察,如果杨秀清真有异心可以早做应对,以避免不可挽回的局面。冯云山千算万算没有算到自己会出意外,也正是这次不可挽回的意外,让洪秀全走上了末路。
冯云山的落幕
有一次杨秀清率兵出征清军,冯云山作为军师从旁辅助出谋划策,太平天国的军队路过全州城时,杨秀清认为全州城清军防守不严、驻兵兵力不足,应该轻易就可将全州城纳入囊中。
全州城并不是此行的目的地,在此耗费兵力、物力和时间有害无利,一是未必可以真的攻下全州城,二是不能因为眼前的利益得失不顾大局。
何况全州城到底是什么情况尚未可知,兴许只是清军的一个圈套,冯云山多番思量并不同意杨秀清的建议,他的权力在杨秀清之上便命令部队继续领兵行进,迅速抵达目的地。
然而杨秀清不听指挥,自认为自己天下无敌又冒进喜功,当军队在蓑衣渡驻扎过夜时,他私自率领一众士兵去攻打全州城,彻底打乱了冯云山的计划。
一切果真如冯云山所料,全州城就是一场阴谋圈套,为了让太平天国的主力军功亏一篑,清军在此地早已埋伏好,就等瓮中捉鳖。
杨秀清出兵不久就被清军江源部强力的炮火围困,清军对付太平天国用上了大炮和火枪,让有着有些措手不及。双方所谓军备差距极大,一时间杨秀清的军队死伤无数,他自己勉强从围攻中逃出侥幸存活。
冯云山的运气却并没有这么好被炮火击中,当时的医疗技术有限根本无法救治,只能强撑着一口气等待洪秀全的军队赶来,与他见上最后一面。
倘若不是因为杨秀清不听指挥盲目进军全州城,或许冯云山就不会中了清军的埋伏,更不会被炮火击中而亡。临死之前,冯云山苦口婆心地劝解洪秀全将杨秀清处之而后快,才有了上述一幕。
不过洪秀全并没有听从冯云山的建议,一来冯云山身死太平天国元气大伤,此时正是用人之际,而天国上下难以找出能比杨秀清更加适合带兵打仗的将领。
二是洪秀全盲目自信,他认为自己可以掌控杨秀清,不会让其野心膨胀到无法控制的地步。值得一提的是,冯云山的去世还促成了杨秀清成为太平天国的二把手。
话说冯云山死后,太平天国由杨秀清带兵与清军交战,取得的几场胜利让后者在朝中威望甚高。事情却如冯云山预料的一般,功高盖主的杨秀清不满足东王的称呼,他逼迫洪秀全封其为“万岁”,取而代之的野心昭然若揭。
洪秀全想起了冯云山的临终遗言后悔不已,可如今却为时已晚只能尽力补救,碍于杨秀清掌握大部分兵权,他不能与其撕破脸面,只能先将其封赏再另做打算。
洪秀全谎称设宴款待杨秀清,为其凯旋而归接风洗尘,宴席上的酒水里则被下了蒙汗药。洪秀全举杯敬酒,杨秀清自是没有多想,认为自己是太平天国不可或缺的主力,他自是不会迫害自己。
酒水一饮而尽杨秀清被蒙汗药迷倒,而后被洪秀全斩杀,杨秀清的死并没有改变天国的危机,也并不像洪秀全想的一样军权全部掌握在自己手里。
相反昔日杨秀清的部下一看,前将军立下了如此汗马功劳都能被斩杀,那么有朝一日他们功高盖主,是不是也会被一并斩杀。
一时之间太平天国大乱,底下的将领纷纷带领士兵出走,太平天国分崩离析。清军趁着太平事变一举进攻太平天国,洪秀全独臂难支无法挽回局面,在天京城内郁郁寡欢得病而死。
严格来说,拜上帝教的成立功劳最大的不是洪秀全而是冯云山,李秀成在《自述》中说到:“开国创业之事,皆出自南王之手......”
太平天国起义成功后,制度、法律、历法和讨清檄文等都是冯云山一手操办,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和石达开人,也都是他一个个“拉上马”的,实力、地位和威望都比洪秀全高。
若是冯云山不死,以他的眼光和见识太平天国内部不会瓦解,发展方向也不会变得那么极端,很有可能战胜清王朝。
即使全州城败,他也一定能稳住当前的局面,像是“定海神针”一般辅佐太平军彻底推翻清政府,或许不能一统天下但也不会败的那么惨。
退一步来说,若是洪秀全听信冯云山的话,杨秀清也不会功高盖主,太平军更不会分崩离析。
只可惜这世上没有如果,谁人也无法阻挡历史洪流的前进,太平天国也注定因为失去冯云山而有此一败,成为历史上曾经短暂出现的一段插曲。
★~★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