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或许是因为野生大熊猫数量增加导致偶遇事件增多;或许是由于网络的发达让我们看到了大熊猫活动区域人们的日常生活;又或者是保护政策的原因,大熊猫活动范围大大增加,人们偶遇大熊猫的机会也增多。总之,在野外甚至在自己家里遇到这种曾经濒危的可爱物种,还是会让人们欣喜。
这种仅存于我国的独特精灵曾经数量比较多,分布范围也更加广泛,从秦岭一代到横断山一代都有它们的身影。这本身是一种食肉的物种,不过熊类基本上都是杂食性动物,在冬季缺少食物的时候会吃一些浆果。大熊猫误打误撞闯入了我国竹林风貌的地区,又遇到了气候的变冷,杂食性使它们更多地探索可食用的植物,于是竹子尤其是竹笋成为大熊猫喜爱的食物。
大熊猫曾经的分布范围
不过由于生理上仍然保持了很多肉食性动物的特征,大熊猫的肠道相对较短、大肠没有食草动物那么发达,而植物食物的消化需要更强悍的胃和大肠。所以大熊猫也遭遇了能量危机,它们每天需要大量的进食才能保证自身能量的需求。而大熊猫曾经的濒危是一件比较悲哀的事情,虽然曾有人狩猎熊猫,但主要的原因是人类其它的活动,包括开发导致竹林面积减少、道路桥梁的兴建将大熊猫分割为数个种群。
现代熊猫种群
大熊猫这种需要大量食物的物种有较强的领地观念,竹林面积的减少导致大熊猫数量的下降,人类修建的道路桥梁等设施将大熊猫种群割裂,不同小种群间有近期繁殖的风险,而近亲繁殖会导致种群的衰败。而熊猫由于自身的进化,生育已经很困难,它们比较难受孕,可能稍微惊吓就会让已经怀孕的雌性将孕囊吸收了。而大熊猫产道狭窄,大熊猫幼崽个体很小,跟老鼠似的,因此成活率较低。
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导致了熊猫曾经的濒危。我国历史上有一些濒危的物种,当我们反应过来要去保护的时候已经有些晚了,像华南虎在70年代就已经很少了,现有的所有圈养华南虎全部是近亲繁殖的结果。对于大熊猫这种我国独有的物种,我国展开了类似于实验性保护的措施,由于成效卓著,大熊猫也成了某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标志。
近日,从保护中心发来的消息,我国野生大熊猫的数量已经恢复到1800头以上,从数量上看大熊猫种群已经从濒危转为易危,也就是其数量已经基本可以保证大熊猫的野外繁衍。而我国也建设了几个熊猫的繁育中心,繁育中心的任务是持续繁育、研究熊猫习性等,适当的情况下进行野外放归。不过目前野化放归只有一例成功,还是通过母兽带崽的模式。繁育更重要的是通过了解熊猫的习性,为保护野生熊猫制定一系列策略。
为了保护熊猫,大熊猫活动区域的人们也做出了很多的让步。本身动物和人也有竞争大概,人类要发展要生存就需要开发自然环境,这是造成熊猫减少的原因之一。为了保护熊猫我们执行了相应的退耕还林还山地的措施,熊猫活动区域内的人类活动减少熊猫的活动范围就会增加,这有助于它们食物充足、寻求配偶等活动;
同时林业部门也在野生熊猫频繁出没的地方架设相机,给一些经过救助的熊猫套定位项圈等研究熊猫的活动规律,制定更加详细的保护策略;目前繁育中心也在进行更多的野化训练,通过这种方式可能补充野生熊猫的数量,而且还通过救助捕捉野生个体给圈养个体配种,避免圈养种群发生近亲繁殖,这是为了保护熊猫的基因多样性。目前熊猫数量的回升和偶遇事件的增加,都说明这些保护措施收到了效果。
加上普法教育的进行,人们也不会去捕捉这种动物,遇到野生熊猫有困难还会主动联系林业部门提供帮助,可以说现在的种群可以保持熊猫的繁衍。不过现在熊猫种群依然是易危,意味着它们的生存还是有较大的风险,动物保护等级有灭绝、野外灭绝、极危、濒危、易危、近危、无危,大熊猫距离无生存风险还差两个保护等级,其保护工作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大熊猫的保护只是一个典型,实际上我国动物保护中成果显著,近年来东北虎的活动增加,曾经濒危的朱鹮现在种群数量也在恢复,藏羚羊被盗猎的风险也降低了很多。这是由于国家提出了科学的保护策略,而人们知法守法,也更乐于保护那些和我们生存在同一片土地上的独特精灵,可以说为了保护生物保护环境,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努力。
O_o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