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要
在亚洲许多国家的文化中,虎是美丽、勇敢、力量的象征,人们畏惧虎的凶猛,又希望具有虎的强壮,以征服它来证明力量。虎与人类的关系密切,人类的活动使虎的栖息地缩小、分隔,人虎冲突和对虎的利用造成了对虎的大肆捕杀,目前这个物种已经十分濒危。·起源进化

·外形特征
虎为大型猫科动物,斑纹独特,身体被满浅黄到红色毛,有黑色至棕色条纹。不同亚种的虎的体形大小有差异,北方虎的体形大,颜色较浅;南方的体形较小,颜色较深。虎的虹膜呈黄色,圆形瞳孔。耳背为黑色,上有明显的白斑,有科学家认为这有助于幼崽在野外跟随母亲活动。虎的前后肢十分有力。掌垫的大小与虎的年龄有关,在种群调查中,研究人员以此鉴别个体。虎的尾较长,具环形斑纹,尾尖没有长毛,为黑色。 虎的身型巨大,体长约200~350cm,亚种当中体型以东北虎(P.t.altaica)为最大,而苏门答腊虎(P.t.sumatrae)体型则最小。虎的体毛颜色有浅黄、桔红色不等。它们巨大的身体上覆盖着黑色或深棕色的横向条纹,条纹一直延伸到胸腹部,那个部位的毛底色很浅,一般为乳白色。生活在俄罗斯东部和中国北部的东北虎在几个亚种当中体毛最长,那是为了抵挡北地的严寒。一般来说,所有的虎,冬天的毛都会比夏天长,体毛颜色和花纹也会比较浅。虎的头骨滚圆,脸颊四周环绕着一圈较长的颊毛,这使它们看起来威风凛凛。雄性虎的颊毛一般比雌性长,特别是苏门达腊虎。虎的鼻骨比较长,鼻头一般是粉色的,有时还带有黑点。它们的耳朵很短,形状如半圆,耳背是黑色的,中间也有个明显的大白斑。虎的四肢强壮有力,前肢比后肢更为强健。它们的尾巴又粗又长,并有黑色环纹环绕,尾尖通常是黑色的。 西伯利亚虎(东北虎)是世界上最大的老虎,成年雄虎身长可达3m,捕获的野生虎最大实测记录为384公斤。·习性


·生长繁殖
虎一向是独居,只在繁殖期才到一起,发情交配期一般在11月至翌年2月份,发情期间,虎的叫声特别响亮,能达2千米远。成年雌虎每1~2年产一胎,每胎怀孕期为105天左右,每胎1~5仔,通常2仔。初生虎仔重约0.5~1公斤,10天左右开眼。哺乳期5~6个月左右(东北虎3个月左右),幼虎跟随母虎2~3年单独生活(东北虎为18~24个月),一般3年性成熟。最长饲养寿命25年。 虎没有固定的繁殖期,不过它们常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4月间四处寻找自己的心上人。这种时候女士可能有好几个倾慕者追求呢,当然,只有比武获胜的一方才能赢得美人的爱情。母虎的孕期大约有93~112天,每次通常产下2~3个宝贝,最多可能会生下7个!宝宝们通常在6~14天后睁眼,20天左右学会走路,5~6个月断奶,长到一岁大的时候就能和妈妈一起狩猎了。虽然可以自力更生,孩子们通常还会和妈妈待着,直到2岁左右。东北虎可能成长的比较慢,甚至有年轻的孩子在妈妈身边待四年的记录。一般当妈妈有了另一群宝宝的时候,这些大孩子就会离开母亲了,当然,也有极个别的家伙可能仍然赖着就是不肯走。年轻的母虎一般在36~48个月性成熟,而公虎需要48~60个月。圈养记录中,寿命最长的虎活了26年。分类
1758年,瑞典自然学家卡尔·林奈将虎定名为“Felis tigris”,模式产地为孟加拉,以后新的虎亚种陆续被发现。1929年雷吉纳德·波考克把名称改为“Panthera tigris tigris”。虎是多形种,1968年Vladimir Mazák认为虎分为8个亚种,其中3个已经绝灭。目前普遍认为虎分为9个亚种,其中3个已经绝灭,主要是由于人类猎捕以及生产活动造成它们的栖息地丧失。·东北虎
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长达11英呎,重达800磅,是现今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分布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以南、北朝鲜以及中国东北等地。东北虎的条纹颜色较淡,腹部白毛较多,方便它们在雪地中潜行,埋伏可长达半小时,由于栖息地被破坏及盗猎猖獗,使得东北虎的数量锐减。 近年来,随着中国保护林业和动植物的措施进一步到位,东北虎赖以生存的野猪等动物数量增加,东北虎的保护工作取得一定的进展。
·华南虎
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体形较小,生活在中国从山东半岛到岭南的广大地区。由于中国人口稠密,华南虎和人接触比较多,中国历史上描写的虎人斗争的故事都是说的华南虎。最后一只确认的野生华南虎是在1994年射杀的一只,之后再没有确凿证据证明野生种群的存在。1950年代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动下大批群众争先恐后消灭“瘟神”,国内各老虎分布地均掀起了一场全民打虎运动,结果三千多头华南虎遭殃。另外,由于虎骨可以入药,不少老虎也因而丧命。事实上,数十年前,在四川等地都分布着华南虎,但由于过度开垦和狩猎,都消失殆尽,虽然1990年代以来江西、湖南、福建和贵州都有华南虎踪迹的报道,但缺乏科学的目击证据,有关专家估计野生种群的数量仅为30-50只。分布在中国各地动物园中饲养的华南虎,大约有60只,皆繁衍自50年代捕捉的6只华南虎,其基因组合的变化不足以维持此亚种,普遍相信此亚种最后会灭绝。·巴厘虎
巴厘虎(Panthera tigris balica)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是身上条纹最多最密的一种虎,条纹细密多达100条以上,于1930年代灭绝。据报导,最后一只巴厘虎于1937年被猎杀。·印度支那虎
印度支那虎(Panthera tigris corbetti)体形较孟加拉虎小,大约有2.30-2.85米长,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的越南、老挝、柬埔寨和泰国一带,由于当地多年的战争,数量大幅减少。·马来亚虎
马来亚虎(Panthera tigris jacksoni)分布在马来半岛的泰国南部与马来西亚境内,早前一直被视为印度支那虎的一个分支。2004年,经过基因分析,马来亚虎被确定为一个不同于印度支那虎的亚种,亲缘上与苏门答腊虎、爪哇虎及巴厘虎更接近。·爪哇虎
爪哇虎(Panthera tigris sondaica)只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上,普遍认为自1980年代起已经灭绝。·苏门答腊虎
苏门答腊虎(Panthera tigris sumatrae)重达450磅,是体型最小的一种老虎。和其他种类的虎比起来,苏门答腊虎的条纹较为纤细,可使它们藏身于草丛中。由于近年来盗猎猖獗和违法伐木,使得8成以上的雨林栖息地消失,也使得苏门答腊虎的数量大量锐减。·孟加拉虎
孟加拉虎(Panthera tigris tigris)重达600磅,是印度最顶级的掠食者,被印度人视为神般尊敬。孟加拉虎通常会潜伏接近猎物近达10英呎,它们长腿强健的肌肉在奔跑时就像弹簧,在它们奔跑时是主要的推动力,顺畅的圆形脊椎就像弹性超强的弹簧,脊柱上灵活的肩骨可自如活动,拉长前肢跨步的距离,使它们跨一步可远达20英呎,孟加拉虎的食量大的能一次吃下90磅的肉。印度的樵夫会在头的后方戴上面具,让潜伏的老虎以为它们的伪装被识破了,但现在他们反而担心老虎识破了他们的伎俩。孟加拉虎有时会产生因色素突变的白种(如孟加拉白虎),但并非色素淡化的白化,有的则是黑色品种,黑色的孟加拉虎在晚上打猎很隐密,但白色种反而太过明显而无法猎食,由于栖息地被破坏加上盗猎,使孟加拉虎的数量日益减少。·里海虎(新疆虎)
里海虎(Panthera tigris virgata)生活在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和前苏联的中亚地区一带,适应荒漠地带生活,其猎食领地范围更大。据报导,最后一只里海虎在1986年被发现,此后再没有出现过,相信已于1970年代末灭绝。 有人认为,新疆虎(Panthera tigris lecoqui)也是里海虎的一种,但由于缺乏实据和早已绝迹,因而无从考证。虎与文化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