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尊百科网

哭祖六自虚(时年十八)(王维 唐诗)

否极尝闻泰,嗟君独不然。  悯凶才稚齿,羸疾主中年。  馀力文章秀,生知礼乐全。  翰留天帐览,词入帝宫传。  国讶终军少,人知贾谊贤。  公卿尽虚左,朋识共推先。  不恨依穷辙,终期济巨川。  才雄望羔雁,寿促背貂蝉。  福善闻前录,歼良昧上玄。  何辜铩鸾翮,底事碎龙泉。  鵩起长沙赋,麟终曲阜编。  域中君道广,海内我情偏。  乍失疑犹见,沉思悟绝缘。  生前不忍别,死后向谁宣。  为此情难尽,弥令忆更缠。  本家清渭曲,归葬旧茔边。  永去长安道,徒闻京兆阡。  旌车出郊甸,乡国隐云天。  定作无期别,宁同旧日旋。  候门家属苦,行路国人怜。  送客哀难进,征途泥复前。  赠言为挽曲,奠席是离筵。  念昔同携手,风期不暂捐。  南山俱隐逸,东洛类神仙。  未省音容间,那堪生死迁。  花时金谷饮,月夜竹林眠。  满地传都赋,倾朝看药船。  群公咸属目,微物敢齐肩。  谬合同人旨,而将玉树连。  不期先挂剑,长恐后施鞭。  为善吾无矣,知音子绝焉。  琴声纵不没,终亦继悲弦。

作者简介

  王维 王维 王维(701~761年),中国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祖籍山西祁县,其父迁家蒲州(今山西永济)。 开元 九年(721)进士, 因通音律授大乐丞。不久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开元二十二年,被张九龄擢为右拾遗。二年后九龄罢相,他倍感沮丧,有归隐心。二十五年,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安史之乱前,官至给事中。40多岁时,先后隐居终南山和辋川,亦官亦隐。思想日趋消极,佛教信仰日益发展。安史乱中被俘,被迫做伪官。乱平,降为太子中允。后复累迁至给事中,以尚书右丞终,世称王右丞。有《王右丞集》。《王右丞集笺注》是清代赵殿成所编。     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己名为维,字摩诘。外号“诗佛”。今存诗约400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王维还精于绘画。他能将诗歌与绘画相互沟通,善画人物、丛竹、山水。苏轼评价王维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明末董其昌在其创立的南北宗论中,将王维列为南宋绘画之祖。王维的绘画作品在 北宋还有较多存世,仅《宣和画谱》著录的作品就达126幅,但今已无作品传世。     王维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对后人影响很大。历代编注其集很多,明·顾起经《类笺唐王右丞诗集》10卷(后附文集4卷)是现存最早的注本。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是迄今较好的注本。王维诗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名作如《终南山》、《汉江临泛》、《山居秋暝》、《青溪 》、《过香积寺》、《蓝田山石门精舍》、《辋川集》20首、《新晴野望》等。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表现了诗人对现实漠不关心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加之艺术技巧很高,颇为后人所推崇。其他题材如送别、纪行一类诗中,常有写景佳句,如“ 山中一半雨,树杪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等,历代传诵不衰。其他方面也有佳作,有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题材,有对侠义精神的赞颂,有的揭露时弊,讽刺权贵。一些赠别亲友和写日常生活的小诗,如《送元二使安西》、《相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沈子福归江东》等,古今传诵;其中前二首当时即播为乐曲,广为传唱。这些小诗都是五绝或七绝,情真语挚,有淳朴深厚之美,可与李白、王昌龄的 绝句相媲美,代表了盛唐绝句的最高成就。他的应制诗、唱和诗及宣扬佛理的诗,偶有名篇佳句。   》作者详情,参见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