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尊百科网

赫哲族

赫哲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同江、饶河、抚远。少数人散居在桦川、依兰、富锦的一些村镇和佳木斯市。因分布地区不同,从而有不同的自称。居富锦县大屯沿松花江上游的称“那贝”,居嗄尔当赫哲族屯至津口村的称“那乃”,居勒得利村沿黑龙江下游至乌苏里江的称“那尼傲”。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赫哲族人口数为4640。使用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无文字。早年削木、裂革、结革记事。因长期与汉族交错杂居,通用汉语文
  赫哲族的祖先,自古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繁衍生息。属于肃慎系统的挹娄、勿吉、黑水靺鞨、野人女真等古代民族,与赫哲族的祖先有渊源关系。至清初,始以“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等名称见于官私文献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
关于赫哲族何时形成的问题,学术界尚有不同的意见。一般认为赫哲族是以古老的赫哲族氏族为核心,吸收了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满族等民族成分和原属黑龙江流域其他土著,以及来到赫哲族分布区居住的蒙古人、汉人等成分,在清初形成了较稳定的族体,主要从事渔猎生产。在解放前其社会发展尚停留在原始社会末期父系氏族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赫哲族的生产生活,其社会生产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得到了超越发展,赫哲族的生活条件已大大改善。

社会经济

 身著鱼皮服装的赫哲族妇女 顺治元年(1644)清世祖入山海关前后,曾相继将赫哲族编户收贡,编旗披甲。直到19世纪初叶,从牡丹江至黑龙江下游乌扎拉村,所有赫哲族的22个氏族,都由清廷按其氏族与分布地区行使有效的管辖。在清代,赫哲族与内地及当地各民族的产品交换关系日益发展,赫哲族渔猎的工具也逐渐有所改进,生产力逐渐提高,原始社会渐趋分解,至清末已从原始社会末期跨入阶级社会。辛亥革命以后,三江平原开发的速度加快,赫哲族与汉族杂居,渔猎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深,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形成与汉族及周围其他各族不可分割的联系。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后,对赫哲、鄂伦春等人数较少的民族,实行野蛮统治,甚至公开推行种族灭绝政策,使赫哲族人口更加减少,抗日战争胜利以前,已濒于被灭绝的境地。渔猎经济为赫哲族人民生活的主要来源,“夏捕鱼作粉,冬捕貂易货以为生计”。17世纪末,由以物易物转向猎产品大量商品化。20世纪初,猎业衰退,渔业产品大量商品化。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赫哲族地区解放。当时幸存的赫哲族居民仅有300余人。在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发展政策积极帮助赫哲族发展生产,逐步改善生活,现有人口较1945年增加10倍多
赫哲族人民原来几乎都是文盲,解放后,人民政府不仅积极扶助他们发展渔猎生产和民族贸易,现在,已有部分赫哲族人民开始从事农业生产,还发展了乡镇企业。赫哲族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且兴办小学、中学,培养各种专业人材,现在赫哲族中拥有的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在本民族人口中所占比例,居于全国各民族先进行列,赫哲族地区各村,都设有卫生所、广播站,有的还设有文化站、俱乐部,拥有电视机的家庭不断增加。从地方至中央各级党代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均有赫哲族代表,在赫哲族聚居地区的政府中,有赫哲族干部担任县长、乡长等职。赫哲族在中国虽是人口最少的民族,但和各兄弟民族一样享有完全平等的民族权利。

文化艺术

  赫哲族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流传最普遍的“依玛坎”是一种口头相传的民间说唱文学,其故事内容大多能说唱许多天,大部分是歌颂英雄与复仇事迹、民族的兴衰,以及纯真的爱情等,唱词押韵合辙。说唱时,须按故事的基本内容和词句背诵,不能随意添加。在民间还流传着“说胡力”,它是寓言、童话、神话、传说与民间文学的通称,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短小活泼,通常是老人对儿童讲述,对儿童有启发教育意义。赫哲族的音乐也很有特点,其特有乐器称为“空康吉”和“口弦琴”,前者已失传,后者至今仍有人能演奏
赫哲族的图案艺术非常发达,他们常常在用鱼皮、兽皮制作的衣服、鞋、帽、被褥上,绣制各种云纹、花草、蝴蝶及几何形图案等。在餐具、桦皮制品上雕刻各种二方连续纹样、云纹、山水、花朵、鸟兽等,形象生动,造型美观别致。妇女们在衣襟、披肩、腰搭、帽子、裤腿等处用彩线刺绣的花纹、图案更为精美。尤其是日用品上的彩绣如“雄鸡啣花”、“花篮与莲藕”等图案,构图新颖别致,格外精彩。赫哲族在不同制品上刺绣、接拼的各种花纹图案,以其独特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赫哲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审美的群体意识。赫哲族的图案艺术吸收了汉族图案艺术的精华,并不断创新,既富有本民族气息,又能反映本民族生产、生活特点,极富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刺绣、图案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赫哲族有语言,无文字。长期以来,只有民间文学。作家文学是解放后才发展起来的。乌.白辛是解放后成就卓著的第一位赫哲族戏剧家。他先后改编创作了20多部歌剧、话剧和电影文学剧本。影响较大的有话剧和电影文学剧本《冰山上的来客》、《赫哲人的婚礼》,歌剧《好班长》、《焦裕禄》、话剧《黄继光》、《雷锋》等。其中《赫哲人的婚礼》是赫哲族新文学的代表,也是当代文学史上由赫哲族戏剧家写的第一个反映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的生活和历史的剧本。他成功地将“伊玛坎”演唱形式贯穿于全剧,运用于话剧创作,丰富了我国当代戏剧的题材内容,并用民族形式与传统手法相结合,对话剧民族化作了有益探索。

·萨满文化

  赫哲族早年信仰萨满教。他们崇拜鬼神、崇拜自然界,相信“万物有灵”,万物都是神在主宰,天、地、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岩石、草木、水、火、风、雷、闪电都由神来主管。“火”有火神爷爷“佛架玛玛”,并供有使用火的“都热马林”神。赫哲族对火爱护备至,并有许多禁忌。“风”有风神,称“卧杜玛玛”,雨有龙神,“雷”有雷公,“闪”有闪娘娘,“山”有山峡神,“房”有房山神。  赫哲族认为每种动物都有神在主宰,因而崇拜动物。因为“动物是人不可缺少的必要的东西;人之所以为人,要依靠动物;而人的生命和存在所依靠的东西,对人类来说就是神。”从事渔猎业生产的赫哲族崇拜各种动物是必然的。这些动物有“阔里”(鹰神、鸠神)、“克库”(杜鹃鸟形)、“雅日格”(金钱豹神)、“塔斯和”(虎神)、“布云”(狼形)、“僧格”(刺猬神)、“蹲特”、“阿都”神(形如猫)、“珠昆”神(水獭形)、“依那奇”神(形如狗)、“黑额恩木热” 神(鲸鱼形)、“珠日翟力阿金”神(鳇鱼形)、“穆依嘎”神(蛇形)、“依斯额嫩”神(四脚蛇形)。此外还有马神、野猪神、猪神、龟神、鳖神、虾蟆神等动物之神。  萨满教的诸神约有十九种,普通人家供奉的神约有十五种,共三十四种:鸟类二、兽类十三、人形偶十一、爬虫二、器物四、鱼类二。有的人说赫哲人知道多少动物和爬虫,就有多少个神。此说虽不尽然,但有一定的道理。他们相信万物有灵,这是原始宗教信仰的特征。  赫哲人相信灵魂不死。认为人有三个灵魂:第一个灵魂称“奥任”,所谓生命的灵魂,人与动物都有,人死后它就离开了肉体;第二个灵魂称“哈尼”,所谓思想的灵魂,它能暂时离开肉体,如人在睡觉时,它能与别的灵魂发生关系;第三个灵魂称“法扬库”,所谓转生的灵魂,人死后它即离开肉体,它有创造来生的能力。人死后第一个灵魂(生命的灵魂)消灭了。第二个灵魂(思想的灵魂)不灭,它仍然存在,到死者周年或一百天时,请萨满将其送入阴间,即所谓“撂档子”(送魂)。这样,它在天堂、人间、地狱的鬼神之间,就变成一个新鬼。第三个灵魂(转生的灵魂)在人死后把生前走过的路再走一遍,男子必须走七天,女子要走九天再回到死处。在“出魂”之日随勾魂鬼“呼图”回到它的来处去,再转新生的人或动物。他们相信轮回说,以为好人死后仍变为人,父子相互更替不绝,次者变成家畜,恶人则成蒿杆上的疙瘩,永远不能再投胎为人。  赫哲人崇拜祖先。他们相信人与动物都有灵魂,灵魂不死,于是也就相信自己祖先的灵魂不死。他们称祖先三代为“别布玛法”,每逢春节时,把祖先供在西屋的桌上,以猪头、馒头等为供品,焚“僧其勒”香草,以示悼念。  赫哲人早先还存在着图腾崇拜、灵物崇拜、偶像崇拜。灵物崇拜是原始宗教发展到相当阶段,较后期的产物。“在许多较原始的部族中,人们身上带着许多个灵物,有防这种病的灵物,有防那种病的灵物,有防猛兽的灵物,有狩猎时能多捕获野兽的灵物等等。”萨满对灵物和偶像的崇拜便是如此。如信避邪神、痨病神、肚痛神 “木哈索”、头痛神“乌什卡”、打围大神(管理狩猎的一切事宜)、司皮神(专司猎皮之事)、渔猎兼管之神“卡日嘎玛”、门神“珠林”等。  萨满教从对自然物、自然界的崇拜发展到对灵物、偶像的崇拜,进而发展到每个村落、每一氏族、甚至每户,都有供奉土地、河神、山神、虫王、龙王等神位的小庙。赫哲族由于受汉族的影响,逐渐用画像和纸马,把诸神供奉于庙中。狩猎时把主司狩猎的诸神画像带至山中供奉,把祖先的画像或纸马供在西屋墙上。这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松花江沿岸赫哲族对诸神信奉的情况,也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下,受自然界沉重的压力,而得不到科学解释,歪曲的归之于神的结果。赫哲族的宗教信仰方式,是从原始宗教信仰到现代宗教信仰方式的过渡时期。萨满教在赫哲族中具有历史性、社会性和群众性,其影响是深远的。  萨满最初是女性,在赫哲族故事中有多起反映:如《南达布故事》中的“竹尔杭阿”老祖师、《阿尔奇五故事》中的“高米尔金妈妈”圣母、《杜布秀》故事中“紫热格尼妈妈”能末卜先知等等。这一切表明,萨满教中最初只有女萨满,其后才有男萨满并逐渐增多。  萨满一般是继承的,但不是父传子、子传孙的绝对世袭。有的是祖、父辈萨满的神找上子、孙辈来领神;有的隔一代或两代找上来的;有的萨满无后代,他的神找其近亲领神。当萨满要学会神词、神术、跳神、念咒、施魔法等等,方能“领神”。跳萨满

·萨满舞

  萨满舞,开始是由真正的萨满,在祈福或驱鬼时跳的一种舞蹈。多是手持鹿皮神鼓,身系铜铁打的腰铃(有时也拿神刀或神杖),击鼓甩铃并伴有一定程式的身体动作或各自不同的面部表情。后来此种舞蹈为一般人所掌握,也自然摒弃了原始的宗教色彩,而是变成了人们娱乐或展演的一种形式并在民间广为流传。

·嫁令阔

  嫁令阔是小唱、小曲的意思,类似汉族的民歌。嫁令阔多为妇女吟唱。嫁令阔曲调音韵优美,语言精美洗炼。题材分渔歌、猎歌、情歌、叙事歌、摇篮曲等。由于演唱嫁令阔的歌手演唱的体裁、题材的不同,以及演唱者的年龄差异或方言不同,演唱中通常用的衬词也不同。如“赫尼娜”、“哦呐呐”、“白本初”、“耶林初”、“匡格尔丹”等。赫哲族的嫁令阔,分悲调、喜调、老头调、少女调、萨满调等多种。

赫哲族鱼皮衣及其制作工艺

  赫哲族世代居住在中国东北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江沿岸地带,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唯一以捕鱼、狩猎为主要谋生手段的民族,也是唯一能用“鱼皮”缝制衣服的民族,史称“鱼皮部”。赫哲族有语言、无文字,因居住区域、语言和服饰用料的不同,有“奇楞”、“赫哲”等自称。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乡、街津口乡,饶河县的四排乡,其余散居在佳木斯、富锦、依兰、抚远等市县,现有四千余人,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鱼皮衣”是这一民族服饰中最具特色、最为显象性的服饰,也是识别这一民族唯一的标志,它起着族徽的作用。其精湛的鞣制技艺堪称一绝,虽制作繁琐,但有很强的艺术性和实用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拟就“鱼皮衣”的鞣制技艺、工艺流程、款式及图案艺术作如下概述。  赫哲人早年的衣饰多用鱼皮缝制,素有“鱼皮部”之称。赫哲族是世界上少有的用淡水鱼皮制作服饰穿用的民族,且历史久远并传承至今

·服饰用料的历史演变

  赫哲族居住的地域江河交错,地势平坦,森林茂密,气候四季分明,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是特种鱼及名贵皮毛的主要产区。人们把它形容成“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可见其自然资源之丰富。《皇清职贡图》中载,“奇楞人”男女服皆鹿皮、鱼皮为之,“赫哲人”衣服多用鱼皮而缘以色布。这充分证明赫哲族早期的服饰原料是兽皮和鱼皮。  早期的赫哲族常年居住在东北边疆的偏僻地带,交通闭塞,经济落后。采集渔猎是他们的主要谋生手段,使得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状况,为生计换食盐、物品必须到较远的地方,最近的交换市场是到“三姓城”(现为依兰县)。当时的交通工具极其简陋,冬季靠狗拉雪橇,夏季靠木船,每交换一次往返需要四、五十天时间。北方的气候条件不宜种植棉、麻、桑等植物,而且布匹输入赫哲族居域的时间也较晚。据史料记载,大约在三百年前才依稀见到布匹与皮毛相结合的服装。棉布、麻布、绸缎极为少见。棉、麻、绸缎输入的渠道有两个:一是民族上层人物向中原朝廷纳贡而得到的回赏;二是民间用兽皮、肉干、鱼干等实物到市场交换而得。但也很有限,机织布匹尤为珍贵,为此制作内衣多用棉、麻等织物,外衣则用兽皮、鱼皮缝制。  到清朝末年,边境贸易才出现,互市交往也逐渐频繁,但赫哲族地区机织布料依然是珍贵之物,因此兽皮、鱼皮加工成的服装占有主导地位。民国时期是大量输入机织布匹的阶段,毛呢、绸缎、棉布、麻布、丝绸等面料都可见到。机织面料裁剪方便,色泽也丰富多彩,深得赫哲人的喜爱,渐而着“鱼皮衣”、“兽皮衣”的人也少了些,但传统的民间鞣制鱼皮、兽皮工艺顽强地维系着赫哲人家,直到解放后,赫哲人家都会有一套鱼皮、兽皮制作的服装,年老者外出狩猎、打鱼都喜欢着鱼皮衣、兽皮衣。  鱼皮服饰

·传统服饰的款式

  赫哲族传统服饰的原料多采用抗寒耐磨的狍、鹿、貉、貂等兽皮或鱼皮。由于居住区域不同和民族自称不同,制作衣服的兽皮和鱼皮也各有不同,松花江流域的主要以狍皮、鹿皮为衣料,鱼皮次之;而居于松花江下游、乌苏里江沿岸的多以鱼皮为衣料,鹿皮、狍皮兼之。为了适应当地四季分明自然环境,冬季和夏季的服饰款式略有差异,但都极具民族特色。  赫哲族男子传统服饰款式,冬季多为狍皮、鹿皮缝制的长袍,宽袍大袖,袍长及膝,毛朝里、皮朝外,外系绣花腰带;下着皮裤或棉裤,脚穿狍皮、鹿皮或鱼皮靰鞡,头戴貉(俗称“孬头”)皮帽、狍头帽、狗皮帽等,戴狍皮手套。长袍的衣袖、衣襟、领口均用黑色云纹镶滚。穿时将衣袖、领口的皮毛翻于外面,即保暖又有装饰的效果,充分显示出狩猎民族英勇剽悍的性格。夏季多穿光板皮或鱼皮缝制的衣服,其服饰款式多为对襟式短衣,立领、长袖,并在领口、衣襟、袖口处,镶绣黑色云纹、回形纹,对襟处缀饰两排鲶鱼骨磨制的扣子。头戴桦树皮制作的遮阳帽,其造型似斗笠,尖顶大檐,既遮挡阳光又能挡风雨,帽檐上还缀饰鱼纹或花草纹。  赫哲族女子传统服饰款式,冬季多着鹿皮或狍皮缝制的长袍,也有用皮布混制的长袍。受满族的影响,服饰款式形同满族的旗袍,无领斜襟,衣摆长过膝,腰身稍窄,下身肥大成扇形,袖肥而短。领口、袖口、衣襟、下摆镶滚黑色云纹或鱼鳞纹宽边,并在衣摆下坠饰铜铃或海贝。夏季女子传统服饰质料多为鱼皮或布缝制,款式多为短衣长裤、收腰长袍或短衣长裙等,并在领口、袖口、衣襟处镶绣黑色云纹宽边,头上多戴三角绣花头巾或桦树皮帽。  赫哲族的鱼皮女上衣

·精湛的鞣制鱼皮技艺

  赫哲族具有很高的鞣制鱼皮技艺,《皇清职贡图》一书,记载了赫哲族人是善于鞣制鱼皮的民族,喜着“鱼皮衣”,故称“鱼皮部”。赫哲族四季捕捞的鱼,均可鞣制鱼皮布。“鱼皮衣”多用怀头、哲罗、细鳞、大玛哈、狗等细小鳞纹的鱼皮。鱼皮裤、套裤则用鳇、鲟、鲤等鱼皮。“鱼皮靰鞡”一般用鲶、细鳞、狗等鱼皮缝制。鞣制鱼皮的工具一般由男子凿制而成,取材多用木质坚硬的桦树、柞树,其造型独特,有木槌床、木棰、木刀、木齿锯、铁铲,木铡刀等
   木槌床:造型别致,状如元宝。用一根直径约50㎝的实心木凿制,底部削平,两头上翘,上部凿成凸凹状,长约62㎝,宽约35㎝,主要用于放置鱼皮,棰打鞣制鱼皮之用
   木棰:造型如铁头锤。用约35㎝的整段粗柞木砍制,柄与棰连接,柄长19㎝,棰厚6㎝,棰长16㎝,主要用于棰打鱼皮之用
   木刀:造型似一弯月。用柞木削制,一面薄一面厚,长约65㎝,主要用于剥制鲜鱼皮,因铁质刀易碰坏鱼皮,影响鱼皮质量
   木齿锯:造型如同铁锯。一面薄一面厚,薄面凿成锯齿状,长约56㎝,宽约5㎝,主要用于刮鱼鳞
   铁铲:造型如斧型。铁头、木柄,铁铲成倒三角形,柄长约48㎝,铲长约20㎝,宽约13㎝,用于铲除干鱼皮上的油脂、鱼肉等
   木铡刀:造型如同现代铡草用的铁铡刀,是赫哲族经改良后的鞣制鱼皮工具,只是铡槽、铡刀全用木质凿制,铡槽长51㎝,铡刀长57㎝,主要用于鞣制鱼皮,用此工具,鞣制鱼皮效果较高,即省时又省力。  

·鞣制鱼皮的程序

  1.剥鱼皮:先将要剥皮的鱼稍微控干,擦掉粘液,去掉头尾,再用钢刀把鱼的脊背两面从头到尾划开,然后用木刀将鱼皮鱼肉慢慢剥离(金属刀易碰坏鱼皮,影响鱼皮质量),当两面的鱼皮剥至腹部时,再用手很劲将鱼皮撕下来,保持鱼皮的完整性。  2.阴干:把剥下来的鱼皮放在木板上撑开、阴干,阴干后的鱼皮要一张一张卷起备用。暂时不鞣制的防虫、防腐、防潮湿处理后储存起来,到闲暇时再鞣制。  3.去肉脂除鳞:将阴干的鱼皮抚平,先用铁铲轻轻铲去鱼皮上的鱼肉、油脂,再用木齿锯刮去鱼皮上的鱼鳞。  4.鞣制:鞣制鱼皮时,人坐在矮木凳上,两脚踏在木槌床上翘的两头。一手拿鱼皮,一手拿木棰,把鱼皮放在木槌床的凹处,反复棰打、翻动、揉搓,揉搓到鱼皮柔软,泛白为止。此法揉制鱼皮较费力,而且效率不高,一天下来只能揉制几张鱼皮。用木铡刀来揉制鱼皮,效率就很高。用木铡刀揉制的方法是一人执刀,上下铡动,另一人放置鱼皮,并且反复翻动、抽拉、揉搓,这种揉制方法操作简单,但效率很高,每天可揉制20张左右。  5.制鱼皮线:制作鱼皮线的鱼必须用“胖头鱼”的鱼皮,因为此鱼的鱼皮有韧性强、弹性好、鱼皮薄等特点。做法是:先将鱼皮剥下,刮净鱼鳞,肉脂,再将鱼皮撑开切成整齐的条形,半湿半干时往鱼皮上涂抹新鲜鱼肝,反复涂抹几次,鱼肝油性较大可使鱼皮充分得到滋润,使其柔软性更强。并用小木版把鱼皮的一头紧紧压住,然后用锋利的快刀切成细条,边切边抻拉,“鱼皮线”的一头要抻细一些,便于穿针引线。  6.磨制鱼骨针:鱼骨针用来拼缝鱼皮布之用,多采用鳌花鱼的肋骨刺。这种鱼长的较慢,而且长不大,此鱼鱼刺坚硬且韧性强,一般生取下来,磨成针状,在粗的一头钻个孔,就形成了缝衣针,既简单又方便,解放前赫哲人家普遍使用。  7.拼缝:将揉制好的鱼皮摆开,要一张张一块块地按颜色深浅、鳞纹大小筛选出来,再将其拼缝成大块鱼皮布。拼缝鱼皮布,要用鱼皮线、鱼骨针,拼缝时,要把鱼皮的颜色、鱼鳞的纹路,艺术性的拼缝、相接。用鱼皮线拼缝鱼皮布,很难看出“鱼皮布”的缝隙,形如块大的机织布。  

·鱼皮衣的款式极其图案艺术

  “鱼皮衣”是赫哲族独有的服饰,也是大自然恩赐的结果,又是识别这一民族的显象性标志之一。“鱼皮衣”的出现充分证明了赫哲人具有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顽强意志,“鱼皮衣”的造型艺术,别致精巧,古朴典雅,充分体现了赫哲人的聪明才智。  赫哲族中老年男子的“鱼皮衣”款式,多为立领、斜襟、长袖,扣饰多为鲶鱼骨磨制领口、衣襟、袖口均用黑色云纹宽边镶滚。“鱼皮裤”造型多为挽裆式长裤,肥而长,裤脚边镶绣云纹花边,头戴貉皮帽,脚穿鱼皮靰鞡。  鱼皮套裤是赫哲男女皆喜欢的一种传统服饰。造型也十分独具特色:只有两个裤筒,而无裤裆和裤腰。男人冬天打猎、夏天下江捕鱼均喜爱套在长裤外面,且用带子系在臀部上,即抗旱耐磨又可防水护膝,妇女上山拾柴,采集野菜套在外裤上,既防虫、保暖又防潮。“鱼皮套裤”男女是有区别的:男子多为斜口,女子多为直口。 “鱼皮套裤”两头均镶绣云纹花边,非常美观实用,是捕鱼、狩猎或从事其它户外劳动的好衣着。  “鱼皮靰鞡”造型独特,别具民族特色。多用狗鱼、鲶鱼、细鳞鱼皮(这些鱼皮皮质较厚)制作,形状如同短筒靴子。鱼皮靰鞡用鱼皮做靴帮底,面上打褶,靰鞡口绣花,靰鞡靿用布代替,并缀饰鱼皮线,便于系牢于腿部。冬天穿着,垫上棰软、搓绒的乌拉草,在冰上行走具有保暖、不打滑、不挂霜等特点,深受赫哲人的喜爱。  赫哲族服饰图案艺术美观大方,雅致精细,生动逼真,极具民族特色。花纹图案大都以古朴、素雅、大方为特征,极少有大红大绿,色彩多以黑、灰、淡蓝、黄、白为主,接近北方的自然景致色彩。图案造型有云纹、回形纹,浪花纹、鹿纹、几何纹、蝴蝶纹、花草纹、鱼鳞纹、鱼纹等,赫哲族的图案艺术受自然景物的影响尤为明显,反映出对大自然的崇尚心理和审美情趣。  回形纹、云纹是赫哲族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纹样造型,不仅在服装上采用颇多,被褥、坐垫、幔帐等生活用品上也常见。云纹在赫哲人心中有荣华富贵和吉祥福禄等寓意,其次是浪花纹、鱼形纹。赫哲族早年的衣、食、住、行均离不开江河,为此对江河也独有情衷,对浪花纹、鱼形纹的崇尚也由来已久,用图案来表示其民族世代繁衍生息于江河岸边,是大江大河里丰富的鱼资源养育了他们。浪花纹、鱼形纹多用于服饰、鞋帽、手套等物品上。鹿纹、蝴蝶纹、花草纹则多用于生活器皿上,如桦树皮箱、桦树皮船、桦树皮首饰盒、桦树皮针线笸箩等,浅色的桦树皮表面粘贴深色的桦树皮图案,使得器皿有凹凸感,增添了桦树皮器皿生动活泼的质朴美。几何纹、鱼鳞纹图案造型则多用于坐垫、窗帘、门帘等,或镶、或绣、或拼,使物品显得典雅清新,极具民族特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赫哲族服饰的质料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毛呢、绸缎、丝绒、棉布等现代机织面料,均受到赫哲人的青睐,用这些色彩丰富的面料缝制服装即省时又省力,也更加美观大方。也把赫哲人从繁重的揉制鱼皮、兽皮劳动中解脱出来。由于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江河污染,现在从江里捕捞到五公斤以上的大鱼已属罕见,“鱼皮衣”这一形象性民族服饰,只有在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中才可寻到。

赫哲族捕鱼技术

  在赫哲族聚居地,一年四季皆可捕鱼,春秋是旺季,冬夏是淡季。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赫哲族渔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独特的捕鱼经验。他们知道什么季节在什么水域用什么方法可以捕到什么鱼,且鱼具之多、分工之细,可以说在世界各民族中占领先地位。。鱼楼  赫哲族捕鱼工具可分为叉、钩、网三类。鱼叉有活杆叉和连杆叉两种。活杆叉是叉中鱼之后,叉杆与叉头可以脱离,叉头的套上拴有绳子,可以拖住叉中的鱼不使逃脱。活杆叉又有大小之分,大型叉专门叉捕鳇鱼,早年能捕到500公斤重的鳇鱼,近年400公斤左右的也时有所见。大型叉的铁制叉头约70厘米长,有3个并排的叉尖,每个叉尖的周围有4个倒钩,中间的叉尖长约30厘米。叉杆直径4厘米,长4米。叉杆与叉头用6米多长的马尾绳连结,并拴有以充气鱼泡做的鱼漂浮子。叉杆的尾部还拴有一根7米多的长绳。叉鳇鱼时至少得2人合作,把舢板船插桩固定在水深1至1.5米的急流滩头,待鳇鱼逆流而上时,于5至10米处投叉捕鱼,几乎百发百中。鱼被叉中之后,翻腾挣扎,叉绳被鱼拽走,渔人视漂而追,将鱼拖到船上。若鱼太大,就直接拖到岸边,将绳子拴在树干上,等鱼无力时宰割运回。  冬季捕鱼又别具一番情趣。赫哲族渔民先在江面冰上建一小屋,在屋中凿一个直径1米的冰窟窿,关起门来,屋暗而冰下清亮,鱼游到冰洞处很容易看到和叉中。过去鱼多的时候,渔人就坐在冰洞旁用笊篱向外舀鱼,半日功夫就可捕获上吨鲜鱼,利用天然冷冻,装箱运往各地。  钩捕的方法多用于春秋冬三季。捕不同的鱼用不同的钩。有种被称为“快钩”的渔具,是在40至50米的钓绳上拴有300来个鱼钩,每钩一次,就可获得一串活鱼。  网捕的收获量最大。每当渔讯来临,赫哲渔民便家家户户备干粮补鱼网,作好捕鱼准备。他们一般使用长10米至15米,宽2至5米片网捕鱼,在水域宽阔的地方,有时将10多片网连接在一起使用。碰上好运气一网就能捕到5000多公斤鱼,这时如有客人登门,热情的赫哲人一定会让你品尝他们的美味鱼宴。

生活、风俗习惯

  赫哲族人民的婚姻实行氏族外婚制,一般为一夫一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富有者间或有一夫多妻。成人去世,实行土葬;婴儿夭折悬于树间
曾经赫哲族男女衣服皆用鹿皮和鱼皮制作,足穿鱼皮及狍、鹿腿皮做的靰鞡,内絮靰鞡草。在二三百年前,布匹、绸缎开始进入赫哲族上层人士的家中,但一般百姓是穿鹿皮、鱼皮。过去妇女的衣裳多缘以色布,边缀铜铃,与铠甲相似。赫哲族男女,都喜欢穿大襟长袍、短褂或坎肩。衣饰因质而异。20世纪初,大部分人以棉布为衣,辅之以鱼、兽皮衣。赫哲族妇女的衣饰因受满族影响,鱼皮长衫与旗袍相似,有领窝,但没有衣领。并装饰各种图案,生动雅致。赫哲族人民日常吃鲜鱼、兽肉,加工各种鱼、兽肉干,备常年食用。其中“塔拉卡”——刹生鱼,这是用来招待客人的上菜,是用鲤、鲩、鲟、鳇、鳙等鱼加配菜调料制成的清香爽口的佳肴
住宅为用桦皮、兽皮、茅草搭成的“撮罗”(尖顶)、“胡如布”(圆顶)及各种“昂库’’(棚子)。夏季构木而居,冬则凿地为“地窨子”,有穴居的遗风。较普遍地住泥墙草顶房屋。冬踏滑雪板或役犬挽雪橇以为交通,夏季以桦皮船、舢板从事运输和捕鱼
赫哲族注重礼仪,有敬老尊长的良好社会风尚,晚辈出远门回来,与长辈相见时,要向长辈行跪拜礼,依次向父母、兄嫂问安,以示敬重。长辈吻晚辈的额头,以示亲热爱护。赫哲族人的重要节日与汉族大体相同,象春节、元霄节、二月二、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春节特别隆重。

·饮食

  赫哲族的饮食,分鱼肉、兽肉、野菜、野果、食用菌等多个种类,其中,尤以食鱼为独特。赫哲人的食鱼,有刹生鱼(塔拉克)、鱼片(拉铺特克)、刨花(苏拉克)、鱼干(乌切克特)、鱼毛(它斯恨)、鱼条、鱼籽、鱼籽干(查发)、烤鱼(稍鲁)、烤鱼片(达勒格切)等。  刹生鱼的传统做法是:以黑龙江特产的鲤鱼、胖头、鲟鱼、鳇鱼、草根等鲜活鱼为原料,洗净放血后剔下鱼肉,切成细丝,拌上野生的江葱和野辣椒,放些醋和盐便可食用。没有醋时,可把野樱桃或名“酸浆”的野菜捣成浆汁拌上,味道十分鲜美。现在,刹生鱼的佐料较以往大有不同。有土豆丝、黄瓜丝、菠菜丝、白菜丝、大头菜丝、细粉丝等,再放大葱、生姜、盐、辣椒油和少许味精等调料,色、香、味俱全,吃起来鲜嫩爽口,是赫哲人待客之佳肴。  鱼片。是把鲜活的鲤鱼、胖头或鲟鳇鱼肉剔下,去鳞(鲟鳇鱼亦去皮)切成簿片,直接蘸醋、盐吃。  刨花。做法是把冻透的狗鱼、牙巴斯哈、细鳞、鲟鱼、鳇鱼或蜇罗等剥皮,削成如同刨花似的簿片(有的直接用刨子推成刨花),蘸盐、韭菜花、醋和辣椒油吃。  鱼干。将鱼拿去内脏后晒干,可生吃,也可蒸、炖、烤着吃。一般春天多晒狗鱼、鲤鱼、鳊花、鲫鱼;秋天多晒大马哈鱼。  鱼毛。炒鱼毛的方法是:将草根、怀头等肥硕鲜鱼去鳞(怀头去皮),取出内脏洗净,切成大块放锅里煮熟,然后挑出鱼骨、鱼刺翻炒。炒的火候要适当,炒到颜色微黄不粘锅、酥脆喷香时取出,装入坛子、木柜或桦皮箱里,用冻好的鱼油浸泡,封好口,放在阴凉处或储藏于地下,以备长时间食用。  鱼条。将鳡条、狗鱼、鲑鱼等头部去掉,尾部相连切成肉条晒干,晒好的鱼条可以生吃,也可烤着吃。  鱼籽。主要是鲟鳇鱼、大马哈鱼籽,腌好后生吃。  鱼籽干。将大马哈鱼籽晒干储存起来,平时放在粥里煮着吃,别有味道。  烤鱼。先搭个架子,把鱼条、干鱼块、鱼坯子放在架上,架火熏烤,烤熟后储藏起来。烤鱼肉可以用开水泡开吃,也可以炖着吃或切成块掺到鱼毛中混着吃。  烤鱼片。这是赫哲人最惯常的吃法之一,即被外族人讹传的所谓的“塔拉哈”。“塔拉哈”实为烤鱼片,赫哲语准确的叫法是“达勒格切”。做法是将鲜活鱼(一般都是鲤鱼,也可用胖头)肉贴脊骨片下,切成连搭薄肉片,用削尖的柳条串好,在炭火上燎烤,达六、七分熟后,撸净鱼鳞,顺横切成条块,蘸放有辣椒油的醋、盐吃,这种吃法鲜香四溢,每每会让客人赞不绝口。  历史上,赫哲族以渔猎为生,鱼兽肉一直是他们的主食。他们除有独特的食鱼方法,在食兽肉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方式。他们喜吃狍子肉、野猪肉。早年也吃熊肉、鹿肉。他们捕到野兽后,将肉炖着吃、烤着吃,如果有剩余还晒兽肉干、晒肉条子。  除了吃鱼、兽肉外,野菜、野果、各种食用菌也是赫哲人日常饮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原料。野菜有山蕨菜、山白菜、黄花菜、野韭菜、柳蒿芽、江葱、野辣椒等。野果有绸李子、山樱桃、山里红、山葡萄、山丁子、山梨等。食用菌有猴头、木耳、蘑菇等。野菜大多是与鱼、兽肉一起炖或炒着吃,其中柳蒿芽是赫哲人最喜爱食用和吃法最多的野菜。野果除生吃、煮着吃,还可榨果汁做饮料。其中稠李子可拌鱼毛或小米一起煮粥吃。另有就是把果肉、果核捣碎,做成薄圆饼,晒干后放进储存鱼毛的坛子里,经鱼油浸泡的稠李子饼又香又甜。猴头、木耳、蘑菇等食用菌,或鲜或晒干炒着吃和炖着吃。  赫哲族还有两种饭食也很独特。一种是用小米或小馇子煮的非常稠的粥,他们叫“拉拉布达”。粥煮好后,拌鱼毛、鱼油和兽油吃。另一种是把嘎牙子、牛尾巴、鲫瓜子等鱼和小米一起下锅,放盐煮成稀饭,赫哲人把它叫做“梦古布达”(鱼肉粥),吃起来鲜美异常。三江名鱼:青根与杆条

·美食生鱼

  赫哲族有吃生鱼的习惯。从鱼皮、鱼籽到鱼肉、鱼脆骨都有生吃的妙法。最常见的是“拌菜生鱼”。其做法是将活鱼肉剔下切成丝,拌上野生的姜、葱、野辣椒,加上醋和盐就可食用。没有醋时,可把野樱桃捣成浆汁拌上,味道十分可口。传说,这道名菜是一位赫哲妇女传下来的。早先,有个刚过门的新媳妇,聪明美丽,啥也难不倒她。有一天,老公公给她出了一道难题,让她做的鱼看是生的,吃又是熟的。于是,她挑了两条新鲜鲤鱼,飞刀剔下鱼肉,切成鱼丝,放在桦木盆里,用醋泡上。然后把鱼皮往火上一烤,一抖落,鱼鳞全掉了,鱼皮烤得焦黄脆香。她把鱼皮也切成细丝放在桦木盆,再加上点佐料一搅拌,一大盆刹生鱼做好了。老人家一吃,连连夸奖。这样,人们仿效拌菜生鱼的做法便流传开来。现在做这种菜的佐料更加齐全了,有黄瓜丝、白菜丝、菠菜丝、土豆丝等,并放上味精、生姜、精盐、辣椒油、葱、蒜等调料,色、香、味俱全。渔民们在船上边吃边饮,兴奋之时引亢高歌,十分惬意。  “冻鱼片”,汉族俗称“刨花”,是在冬季将冻鱼剥皮,削成像刨花一样的薄片,蘸调料而食。“生鱼籽酱”,有晶莹剔透,大若黄豆,色呈橘红的大马哈鱼籽,还有墨绿色的如米粒大小的鳇鱼籽,加上盐、醋、姜、蒜、辣椒、香菜等即可食用,营养价值极高。赫哲族独特的食鱼法还有鱼条、鱼干、鱼松等等。赫哲族服饰

·服饰

  赫哲族早年的衣服、被褥多是用鱼、兽皮制成,由于居住区域不同,做衣服的原料也有区别。乌苏里江流域和松花江中游到同江、勤得利一带,主要以狍、鹿皮做衣料,鱼皮次之。勤得利以下至黑龙江下游的赫哲人多以鱼皮做衣服。布匹约在二、三百年前即有少量输入,至二十世纪上中叶,布衣逐渐代替了皮衣。赫哲族的衣饰很长时期是皮、布兼用,外衣是皮衣,内衣是布衣。  赫哲人的衣饰,有狍皮大衣、鹿皮大衣、鱼皮上衣、狍皮长裤、鱼皮长裤、鱼皮套裤、鱼皮革兀革拉(温塔)、兽皮靴、狍、鹿腿皮靴(温得)、狍头帽、貉头帽、桦皮帽、狍皮手闷子、鱼皮手套等。  鱼皮衣饰,多是妇女穿用。赫哲族妇女穿着的上衣样式,相似于满族人的旗袍,襟长过膝,腰身稍窄,下身肥大,袖肥而短,只有领窝没有衣领。领边、袖口、衣边都饰有染上各种颜色的皮条云纹和动物花样,有的还在衣下摆缝上海贝壳、铜铃或缨络珠、疏秀穗之类的装饰品,以示别致美观。赫哲族服饰  赫哲族男人,冬季多穿狍皮大衣、狍皮裤、鱼皮革兀革拉(温塔)、狍皮、鹿皮靴子和用狍、鹿腿皮拼接缝制的“温得”(靴子),戴狍、貉皮帽子。“温得”样式美观又结实耐穿;鱼皮革兀革拉絮上捶软的革兀革拉草,既轻便又暖和,在冰路上走不打滑还不结霜。赫哲人男女劳动时都穿鱼皮套裤。他们除了用狍皮制作衣裤鞋帽手套外,还通常用它制作冬季露宿野外的狍皮被褥。  鱼皮衣饰的制作过程是:将适宜做衣裤鞋的蜇罗、鱼感条、草根、大马哈、怀头等鱼皮剥下晒干,用熟鱼皮的木槌(空库)和槌床(亥日坎)捶软后,按照鱼皮花纹拼缝成一大张,再按身材大小剪裁缝制。缝制鱼皮衣饰要用鱼皮线,这种线是用胖头鱼皮做的。赫哲族服饰  兽皮衣饰的制作过程是:先熟制兽皮。熟制兽皮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光板皮子的熟制,一种是带毛皮子的熟制。赫哲族女服  光板皮子的熟制是:将兽皮用缸或木桶泡上(冬季六、七天,夏季三、四天),泡至毛掉时用木刮刀刮,刮干净后晾干,后用木铡刀铡软,再放进缸里用狍脑浆水泡,泡好后用绞杆浆水绞干。制衣时再用木铡刀铡,用木槌在槌床上捶,捶至皮子柔软剪裁制衣即可。  带毛皮子的熟制是:用朽木屑拌水,在皮子上抹一层,卷上闷半天或一宿,然后将皮子撑开刮去肉脂,用木铡刀铡或用木刮刀刮。为使皮子更柔软,用发酵的苞米面闷一宿后,再用手揉搓,用木齿梳子梳一遍即可剪裁制衣。做兽皮衣裤使用的线是狍、鹿筋制成的。衣服的钮扣用骨头、木头或皮条。  赫哲人的布料服饰,除样式有别,其缝制方法与汉民族无大差异。

·礼仪

  赫哲族是一个很讲礼仪的民族。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他们赤诚相见,以礼相待,十分友善,更有尊敬老人、长辈的良好风尚。  现在看,他们的传统礼仪,有些确是不同程度的衬着封建礼教的底色。如儿媳不能与公婆同桌吃饭;公婆吃饭时,儿媳要在门旁侍立等候盛饭、添菜;弟媳不能与夫兄说话,途中相遇要绕道走等。他们常见的礼仪还有:老年人或亲友长辈进屋,晚辈人要站起来或让座;老年人没睡下,晚辈人不能先睡;子女出远门之前要向父母和长辈跪拜告别,回来后也要跪拜问安;晚辈见到久未见面的长辈,要跪拜叩头问好;有客人来访,主人起身相让或出门迎接,敬烟、敬茶并多以酒食款待;社交场合,长幼有序,长辈在,晚辈不能多言多语;兄弟姐妹、平辈好友,久别重逢多相互拥抱,以示亲热和想念;少年子女外出归来向父母问安后,父母多是亲吻子女的脸颊、额头,以示对子女的疼爱;长辈与较近的晚辈久别见面时,也常吻晚辈的脸颊或额头,表示关心挂念;宴请宾朋,必是请年高辈长或尊贵的客人坐于正位,鱼头要请年高辈长者或客人享用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有些不合时宜的礼仪已遭到摒弃,新的文明现象,正逐渐地在人与人的交往和社会生活中确立自己的位置。

·婚姻

  赫哲族实行氏族外婚制,早年子女婚姻由父母包办,近年婚姻自主了。过去的婚姻方式有媒人介绍、男女双方的父母直接商量、双方儿女相互换亲和指腹为婚四种,也有童养媳。赫哲族结亲没有门当户对的观念,不大讲究贫富之分。男女双方的父母为子女选择配偶的标准,主要是以能渔擅猎、为人正派忠厚为选择男方的条件。选择女方的条件则是以人品好、针绣手艺巧和聪明贤慧为标准,容貌并不是主要条件。  赫哲人的结亲过程是:由男方提亲,说成后就算订婚了。亲事订成后不久,先过小礼。这一天,媒人、未婚夫及其父母带着给姑娘的礼物和酒、肉等到女方家。酒席上,商定女方需要的彩礼数目、过大礼的日期和交换男、女订婚媒贴这三件事。小礼过完,两家就正式结为亲戚了。之后是过大礼。就是在结婚的前几天,男方将女方所要的衣服、被褥、家具、首饰、酒肉直至马匹等物全部送到女家,双方商定娶亲日期。娶亲时,不管两家相距多远,都由男方接亲,个别人家也有女方送亲的。春夏秋用扎好的彩船接亲,冬季则用带彩篷的雪橇接亲。婚礼均在早晨太阳出来不高时举行。赫哲人的婚礼,早年只是把姑娘接回来,举行简单的仪式即可。到了清朝末期就有些繁琐了。什么敬酒、拜天地、跨马鞍子、拜祖宗三代、向新娘训话等等。现在赫哲族的婚姻形式及婚礼,已与汉民族基本相同。

·丧葬

  赫哲人大体上实行土葬。早年的丧葬比较简单,人死了用白桦树皮裹严,扎上三道树皮绳,挖抗掩埋即可。后来发展到挖一长方形土坑,四周用原木垒成框壁,下面铺原木,垫草、铺褥,把尸体仰放在墓穴之中,并将死者生前最常用和最喜爱的东西放入墓中做陪葬品,上面也用原木摆盖好,铺草培土成一拱起的土堆,形成坟墓。后来受满、汉族的影响,也开始用木板棺材殓葬了。  赫哲人的丧葬仪式根据死者的死因也各有不同。狩猎死于山中者,以桦树皮或树枝裹尸架在树上,待二、三年后埋葬;死在家中者,停放三日后装棺埋葬;死于非命者隔日埋葬;死于天花或瘟疫者当日以火焚尸即火葬。小孩死后不埋葬,用桦树皮卷起捆扎好挂在树杈上,认为孩子灵魂小,埋在地下灵魂出不来,唯恐其不能投胎和怕自己不再生孩子。  赫哲人的丧葬,出殡时请萨满跳神、唱神歌,意在使亡人到了“依木尔汗”(阎王)处不至受罪。也有设“档子”、“撂档子”的风习。设“档子”是在男人死后第七天,女人死后第九天晚上迎接死者灵魂归来,放上供桌、供品,点上“僧其勒”香草,即所谓“档子”。“撂档子”是送死者的灵魂去阴间,在人死后一、二、三周年时举行。“撂档子”要举行既隆重又严肃的仪式,请萨满跳神三天。第三天晚上,将一代表死者的人偶(木古法)放在“托日乞”上送走。送死者灵魂去阴间的时候,萨满站在高处或搭的高架上,向西方射三箭,指示死者的灵魂朝第三箭射的方向走。待萨满说已将死者的灵魂送到了阴间后,死者的家人在墓上处理“档子”所用的物品并脱孝服,至此,一个亡者的丧葬方告结束。

·交通

  赫哲人早年行路和运输的主要工具有“托日乞”(狗挽雪橇)、木船、桦皮船和滑雪板。  “托日乞”是狗挽的雪橇,俗称狗爬犁,少则一、两条狗,多则七、八条或十几条。雪橇构造简单,用两根约一寸五分粗,长约九尺的柞、榆、桦等硬质鲜木做雪橇底。将两头砍薄,扌威成中间平、两头上翘的弓形,前后各有两根立木为雪橇腿,高约一尺半左右,上面与雪橇底相对用两根长木和四个横牚连结起来,宽约一尺七、八寸,横牚上铺上树枝条即可使用。  套狗的方法是:将一条系在雪橇上的长绳拴在一只经过训练的头狗上,其余的狗各带脖套(皮圈)用短绳拴在长绳上。  赫哲族是以渔猎为生的民族,沿江河而居,各种船具自然是不可少的。他们使用的船最早有独木舟,后来是桦皮船、快马子、三页板等。  独木舟,赫哲语叫“奥通给衣”。用一整棵粗杨木,凿空一段木心,底部砍平,使其漂在江河上叉鱼。  桦皮船,赫哲语叫“乌莫日沉”。先用木条子做船骨架,两头尖并上翘,长一丈左右,中间最宽处约七十厘米,高约四、五十厘米。用树皮细绳把春天剥下的白桦树皮缝在船的骨架上,再用溶化了的松树油将缝接处灌好,中间留一个人坐的地方,余下的前后均用鳇鱼皮蒙好,用两头为桨叶的单桨左右交替划行,有的还备有一副短桨可双侧同时划行。这种船极为轻便,只能坐一人,叉鱼或送信用。  快马子,赫哲人称“威呼”。这种船用一点五到两厘米厚的松木板做成。前后两头尖并上翘,中间底宽四十厘米,上宽约七十厘米,长三至四米,钉有三道横梁,船两头上面钉有木板固定船的两端,并在上面安装放置鱼叉的小木架。所有缝隙均用晒干的“地毛”(苔藓类植物)塞好,钉上小板条挤牢。船桨是一根长约三米的原木,两端各砍削成长六十厘米左右的桨叶,中间为手握适中的操桨处。快马子一般只坐一人,大的可坐两人。该船轻便灵活,顺流疾行有如“快马”,用于叉鱼或传递信息。  三页板船,也称舢板船,赫哲语叫“腾木特克”。此船的大梁中间有桅杆眼,可竖杆,挂篷用。它既适用于下鳇鱼钩、打网,又适用于载运货物和摆渡。民国初年,从汉族地区传入“花鞋”船和“丝挂子”船,这两种船都适合打网、下钩和运输,一直到前几年,赫哲人仍还在使用。  滑雪板,赫哲语叫“恰勒乞剋”,是冬季狩猎用的交通工具,多用“稠李子”木或水曲柳木做成。一般滑雪板长约两米,宽约十余厘米,厚约一点二厘米,中间厚,两头薄,两头都有翘,只是前头的翘大而窄,后头的翘小而宽。中间有两对孔,穿套脚的皮条,前端有孔,可穿绳以便拖带。为爬坡防滑,滑雪板下面用鲟鳇鱼鳔顺毛粘上狍或鹿的腿皮,这样,猎人穿上它在雪地上追逐野兽比骑马都快。

·住房

  赫哲族为了适应渔、猎业生产的需要,均选择江河两岸高处和接近渔、猎场的地方居住。他们早年的住房有:地窨子(希日免克)、昂库、马架子(卓)和木楼(塔克吐)。  地窨子,是一种穴居式的相对较为固定的住所。搭盖的方法是向地下挖约三尺深的长方形土坑,其大小根据居住的人口而定。在土坑中间前后立起柱脚,搪上檩子。椽子上端搭在檩子上,下端直接撮在挖好的坑边约50至60厘米处,形成“人”字形架,在上面铺好笤条和草,培上五、六寸厚的土即可。门开在向阳面,门旁有简易的窗户。早年用去鳞的胖头鱼皮糊窗户,后来用纸糊,涂上鱼油,即结实又亮堂。屋内有的搭铺,有的搭炕。  昂库,是一种临时性的住所,主要有以下几种:  撮罗昂库。撮罗是“尖”,昂库是“棚”,即尖顶棚之意。先用很多根木杆撮起上尖下粗的圆锥形架子,在上面绑上多道横条子,再从底部向上一圈一圈地苫草,苫一圈绑上一道细条子压住草苫,防止脱落,这样一直苫到尖顶,用草绳或树皮绳扎住即可。门开在南面,草帘子盖门,没有窗户。撮罗昂库是东西北三面就地摆好木杆,铺上一层厚草,再铺上兽皮和褥子即可住人,但不能过冬。  阔恩布如昂库,是圆顶的棚子。它是用直径约一寸的树条,烤软扌威成马蹄形,然后拱形朝上将两头埋在地里(大约四至五根),再连结拱形木条横着绑扎五至七根起苫草骨架和稳定作用的木条,前后两头埋、绑上小木柱和木条,使整个屋架稳固不动。之后在屋架上从下往上层层苫草,门朝南,侧后开窗。这种昂库大的长约丈余,宽七、八尺、高五、六尺;小的长约六、七尺,宽四、五尺,高四、五尺。  温特合昂库,是为避水、火灾和猛兽的侵袭,构木或搭板建在树半腰上的小屋。屋架为“人”字形,苫草或蒙布,棚顶留有通风口,屋长约三、四米,宽约二、三米。  赫哲人游动捕鱼狩猎,所以居住的昂库随时搭盖和拆除。他们的昂库有用草苫的,有用桦树皮、兽皮围的,还有用布蒙的等多种,但以茅草苫的为最多。  马架子,是地窨子的发展,盖在平地上。其墙壁用土坯堆砌,架檩子、搪椽子,上苫茅草。它与我们现在还能看到的一般土坯房不同的是,在山墙上开门,门两侧有窗,房内的东、西两边塔火炕,厨灶设在火炕的南端,烟囱多为空木筒,在屋外。  木楼,赫哲语叫“塔克吐”,这是一种在赫哲族村屯仍能见到的小型原木建筑,多数人都叫它“鱼楼子”。一般都是用四根或六根木柱做柱脚,周围用原木刻成的离地高低不等的木屋。顶盖苫草,山墙开门,大多是长方形。“塔克吐”主要是为储藏鱼条子、鱼坯子等食物而建的,也存放些小型渔、猎工具。夏季在土房内睡觉感到闷热时,也可到上面睡觉,因木楼通风凉爽。

宗教信仰

  赫哲族原信仰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其萨满有河神、独角龙、江神3派,各派约有6个品级。他们认为有多少种动物、爬虫就有多少种神,其中最受尊敬的是人面形天神。宗教形式主要表现为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赫哲族先民认为,日月山川都有神灵主宰,因而崇拜。

节庆

  赫哲族与其他兄弟民族相比,赫哲族的节日不算多。除与汉族相同的年节、正月十五、二月二及七月十五之外,还有“跳鹿神”和“乌日贡节”
  

·小年

  赫哲族农历腊月二十三日的节日。关于节俗的用意,与汉族说法相同,是为了送灶神上天。为使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要往灶神画像的嘴上抹“拉拉”(一种粘粥饭)。有的把“拉拉”抹到灶门上,目的都是为了把灶神的牙粘住,不要到玉帝面前去乱讲。灶王爷的嘴是不能全给封上的,否则上了天连“好事”也“言”不了啦。赫哲族对火非常爱护和崇拜。过去赫哲人认为有火神爷爷“佛架玛玛”,并供有使用火的“都热马林”神。谁家死了人还参加捕鱼,到江边架起篝火,让烟火熏掉晦气。赫哲人把灶神与火神视为同一神。除夕之夜全家人要向供在锅灶后面墙上的火神磕头。从正月初一至初五,每天早晨都得给火神磕头。磕头时老人跪在前面,女人孩子跪在后面。老人还要代表全家求火神保佑年景丰收,孩子平安等
  

·春节

  “旧历年”(春节)被视为最大的节日。“什克斯”(除夕)晚上,供奉“别布玛发”——祖宗三代、“五码子”——诸神画像以及灶神和火神。他们的故事中,有关过“旧历年”的传说是不少的。其它的节日庆祝活动,都不如过“旧历年”隆重
   春节是赫哲族一年中最欢乐的节出除夕,大家各自忙碌,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到亲朋好友家拜年。热情好客的赫哲族人摆下"鱼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风味的"踏拉长"(生鱼)、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透明鲜红的大马哈鱼籽,味道十分鲜美。令人尊敬的民间诗人(依玛堪)在新春佳节,用诗歌把美好的祝愿献给大家。老人们向他敬酒,听他讲故事,尽兴而归。妇女们玩"摸瞎糊"、掷骨头。青少年迷恋的是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项比赛。到处是欢歌笑语
  

·河灯节

  9月2日(农历7月15日)是赫哲族传统节日 河灯节。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9月2日在四排赫哲族乡乌苏里江畔举办首届河灯文化节。四排赫哲族乡的群众聚集在乌苏里江畔,喜度自己的节日。河灯节是赫哲族的民间传统节日,世世代代靠捕鱼为生的赫哲人,年年都在农历的7月15放河灯、祭河神,以此来祈祷、祝福族人平安、捕鱼丰收
   乌日贡大会

·乌日贡节

  “乌日贡”节产生于1985年,意为娱乐或文体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时间一般在农历五六月间,历时3日,地点在赫哲族聚居区轮流。节日的白天主要是体育竞技。有游泳、划船、撒网、拔河、叉草球、射草靶、射箭等。其中,叉草球最富民族特色,是叉鱼技术在陆上的演练和再现。草球用湿草捆扎而成,大小若足球。比赛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把多个草球扔出一定距离,参赛者站在同一界线上轮流用近2米长的三齿木杈投叉,中者为胜;另一种是分两队比赛,甲队先把球抛向空中,球落地前乙队若能叉中,就前进15至20步,否则后退同样的步数,改由乙队发球甲队叉。先前进到终点的队为胜。入夜,江边燃起堆堆篝火,举行群众性的聚餐宴饮和歌舞晚会。人们跳起天鹅舞、萨满舞、鱼鹰舞、神鼓舞。热情奔放的舞姿伴以曲调悠扬的歌声。赫哲族民歌有10多种。内容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喜歌、悲歌、古歌、渔歌、猎歌、礼俗歌、情歌、摇篮歌、叙事歌、新民歌等。妇女爱唱“嫁令阔”(类似于民间小调)。老头爱唱“伊玛堪”。“伊玛堪”是民间说唱文艺形式,类似于北方的大鼓,形式具有史诗的特点。皓月当空,篝火通明,赫哲族村屯充满了欢乐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