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哥哥 发布于 2022-09-30 05:14:39
- 分类:互联网百科
自然(Nature),指自然界的现象及其普遍意义上的生命。广义上可以是自然界(Natural World)、物质世界(Material World)。人工物体及人类间的相互作用在平常使用中并不视为自然的一部分,除非被界定的是人性或“大自然全体”。自然通常与超自然分别开来。自然的规模小至次原子、粒子,大至星系。在1982年的印尼嘉能根火山(Galunggung),显示出不同自然现象的组合 英文的Nature(自然)来自拉丁文Natura,意即天地万物之道(the course of things, natural character),希腊文physis (φύσις)的原意为植物、动物及其他世界面貌自身发展出来的内在特色。哲学意义上的自然
自然,哲学范畴。指相对于人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自然源于“存在”一词的词根“bhu”、“bheu”,含有产生、生长、本来就是那样的意思。罗马时代,开始使用“nature”。在中国,“自然”的最初含义亦指非人为的本然状态。如《道德经·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亚里士多德认为,自己如此的事物,或自然而然的事物,其存在的根据、发展的动因必定是内在的,因此“自然”就意味着自身具有运动源泉的事物的本质,“本性就是自然万物的动变渊源”(《形而上学》),从而从原始的“自然”含义引申出作为自然物之本性和根据即“存在”本身的自然概念。在近代,“Nature”则主要指存在者之整体,即自然物的总和或聚集。在这个意义上,它与“自然界”同义。如恩格斯说:“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自然辩证法》)随着人类的社会实践、工业和技术活动的深入展开,自然概念获得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自然,即马克思所说的“人化的自然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6页)的新内容。在现代,鉴于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哲学家提出作为生态系统的自然概念;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存的各部分组成的生命共同体。认为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它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当的(《沙乡年鉴》)。所以,自然中其实很多中需要保持他的原来的状态,才附合自然界的规律。人类与自然的相互联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随人类生产能力的发展而变化的,二者的关系表现为一个历史性的发展过程。在原始社会,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十分有限,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更多表现为人受制于自然。 随着人类生产水平的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发生了转变,人类逐渐由“敬畏自然”的态度变为“征服自然”,自然成为人类改造的对象。农业社会以后,人类开始大规模改造自然,这样做虽然扩大了耕地面积,满足了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却破坏了森林、草原、湖面,不仅导致了水土流失、土质下降、沙漠化、盐碱化,而且进一步使生态失去平衡。工业文明的出现使得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自然界完全不再具有以往的神秘和威力,人类再也无须像中世纪那样借助于上帝的权威来维持自己对自然的统治。 但进入20世纪以来,伴随着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和核武器的威胁,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科技的发展并未给社会带来真正的进步,反而使人类社会陷入了深深的不可摆脱的生态危机之中。正如恩格斯所警告的,“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正式进入了人们的研究视野。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当代已不再是一个理想的口号,它是我们基于全球性生态危机而提出来的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问题。自从布伦特兰女士提出“可持续发展”观念以来,强调全球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建立起一个新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地球生态圈”成为新世纪人们的共同愿望。但这一阶段仍处于设想时期,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努力解决,本文认为,其中最关键的环节包括如下几点: 1.整体性新生态观念的确立。首先是克服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狂妄?熏切实地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起责任?熏以一种开放的宽容态度处理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其次是重新肯定人与自然之间天然的和谐关系,它们存在共同的生态利益,应把人类发展与维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寻求社会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事实上,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物质基础。最后必须考虑到发展的可持续性,社会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能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构成威胁,要强调代际平等与代内平等,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一个根本条件是要使全体人民享受到社会进步带来的成果,创造稳定、健康、幸福的生活环境。 2.可持续发展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斗争。人与自然是一对矛盾,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事实上是以承认二者之间存在矛盾为前提的,否则和谐也就失去了内容和意义。比如地震、海啸、洪水等,它们都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人类永远不可能完全消除的,人类的生存就与它们是充满矛盾的。人要与自然真正实现和谐发展,人类首先要能理解自然、掌握自然、控制自然,和谐中既有服从又有“斗争”,和谐是以人类的科技、文化进步作为核心内容的。 3.科学技术全球发展的不平衡问题。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科学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它是我们与自然界进行谈判的砝码。只有当我们的技术水平能够控制、影响自然的时候,才能彻底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当代科技的发展,使得我们对大多数自然灾害问题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人类社会初期那样的大自然灾害已经能够基本避免了,但现在的最大问题是生态系统是一个大的整体,环境生态问题属于全球问题,而科技发展在全球的不平衡使我们很难真正实现与自然的和谐。以印度洋海啸为例,由于印度洋沿岸国家没有海啸预警机制,即使美国在检测到大地震之后本来试图通知印度洋沿岸各国做好准备,但竟然无法找到与这些国家沟通的有效途径,造成了这些国家与其他国家在分享相关信息时渠道不畅。 4.科技、人文、生态环境的一体化。要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我们人类实现人文、科技和整个生态圈环境的一体化才是根本的途径。因为在当代社会,地震、江河洪灾等所引起的自然灾害对人类产生的威胁、破坏力已大大缩小了,全球气候变化有2/3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其他才是自然因素造成的,当代自然灾害一般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比如1998年长江全流域的特大洪水,专家们研究认为,造成这次大洪灾的原因是除了雨量过大造成洪水外,更在于生态破坏严重、盲目围湖造田、不合理的水利建设所致。我们所提倡的新自然观将坚持人与自然的相互限定、相互依赖和相互包容,坚持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不可分割和内在统一,以承认自然价值的多样性为基础,对自然资源的消费不仅要支付其传统意义上的经济价值,还要支付其生态等其他价值。 ·人类影响自然的规模
虽然现在人类在全球生物质能只占0.5%,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却是不合比例地大。因为人为影响的规模之大,除非在极端情况下,自然与人工环境的界线均变得含糊。就算是在极端情况下,不受可识别的人类影响的自然环境的分量现今渐渐以一个快速的步伐减少,甚至部分意见认为她们已经完全消失。 ·人类对自然的威胁
人类种族的科技发展容许更大力度的天然资源开采,有助缓和部分天然灾害带来的危机。虽然有此进步,人类文明的命运仍然与环境紧密联系。在高科技与环境转变之间有一个高度复杂的回馈环路,而此回馈环路只是以缓慢的步伐渐渐被了解。地球自然环境受到的人为威胁包括污染、伐林(Deforestation)和例如漏油(Oil spill)的灾害。人类引致很多动植物物种的灭绝。 ·人类影响自然的各种活动
人类利用自然作休闲和经济活动。取得天然资源作工业用途维持是世界经济系统的一个主要部分。部分活动会被作为生计及休闲目的,例如打猎和捕鱼等。农业在前9千年被率先采用。自然在制作食物至提供能源各方面影响着经济财富。 ·人类利用植物的原因
虽然早期的人类收集未经耕种的植物物料作食物和利用植物的药性作治疗,现代人类主要利用植物作农产品。清除大范围的土地作为作物生长令湿地和森林的数目减少,结果是很多动植物失去栖息地及侵蚀的增加。远离地球的自然
·外太空与大气层的分野
外太空,亦被简单称为宇宙,指宇宙中在天体大气层外相对真空的空间。外太空用作与领空(及地面位置)作出分野。地球大气层与太空并没有明确的分野,因为大气层会渐渐依高度上升而变得稀薄。太阳系内的外太空称为行星际空间(interplanetary space),在此之外越过星际物质后会进入太阳圈。·外太空的成分
外太空固然有很多空间,但与真空则相差很远。外太空被有机化学分子稀疏地填满,而那些分子的发现则归功于转动光谱学(Rotational Spectroscopy)及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那些分子有的由大爆炸残留下来、有的为宇宙起源已经存在、有的分子则是由离子化的原子核及次原子粒子组成的宇宙射线。空间中亦有部分气体、等离子、灰尘及流星体。另外,现在外太空亦含有人类生命的迹象,例如由之前载人及非载人的升空物资,并可能为航天器构成危险。部分太空垃圾会定期再次进入大气层。 ·类地行星生命的可能
虽然地球为现在唯一一个已知在太阳系内能够维持生命的物体,现今的证据显示远古火星表面拥有液态水体。在火星历史一段短暂的时期内,她亦有可能形成生命。但是现在火星大部分水源已经冻结。如果生命在火星存在的话,她们最有可能的在液态水还有可能存在的地底下。其他类地行星如水星及金星的情况,在已知情况看来则对于维持生命太过严峻。但是现在推测木星第四大卫星木卫二可能拥有一个表面下的液态水及可能包含生命。 ·太阳系外生命的可能
最近,史帝芬·奥戴利(Stéphane Udry)的团队发现了一个新行星称为Gliese 581 c,是一个以红矮星Gliese 581运转的太阳系外行星。Gliese 581 c 似乎在恒星周围空间的适合生存区(habitable zone)内,所以依据现有知识有可能有生命存在。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