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尊百科网

王维

王维王维 王维(701~761年),中国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祖籍山西祁县,其父迁家蒲州(今山西永济)。开元九年(721)进士, 因通音律授大乐丞。不久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开元二十二年,被张九龄擢为右拾遗。二年后九龄罢相,他倍感沮丧,有归隐心。二十五年,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安史之乱前,官至给事中。40多岁时,先后隐居终南山和辋川,亦官亦隐。思想日趋消极,佛教信仰日益发展。安史乱中被俘,被迫做伪官。乱平,降为太子中允。后复累迁至给事中,以尚书右丞终,世称王右丞。有《王右丞集》。《王右丞集笺注》是清代赵殿成所编。    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己名为维,字摩诘。外号“诗佛”。今存诗约400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王维还精于绘画。他能将诗歌与绘画相互沟通,善画人物、丛竹、山水。苏轼评价王维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明末董其昌在其创立的南北宗论中,将王维列为南宋绘画之祖。王维的绘画作品在北宋还有较多存世,仅《宣和画谱》著录的作品就达126幅,但今已无作品传世。    王维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对后人影响很大。历代编注其集很多,明·顾起经《类笺唐王右丞诗集》10卷(后附文集4卷)是现存最早的注本。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是迄今较好的注本。王维诗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名作如《终南山》、《汉江临泛》、《山居秋暝》、《青溪》、《过香积寺》、《蓝田山石门精舍》、《辋川集》20首、《新晴野望》等。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表现了诗人对现实漠不关心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加之艺术技巧很高,颇为后人所推崇。其他题材如送别、纪行一类诗中,常有写景佳句,如“山中一半雨,树杪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等,历代传诵不衰。其他方面也有佳作,有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题材,有对侠义精神的赞颂,有的揭露时弊,讽刺权贵。一些赠别亲友和写日常生活的小诗,如《送元二使安西》、《相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沈子福归江东》等,古今传诵;其中前二首当时即播为乐曲,广为传唱。这些小诗都是五绝或七绝,情真语挚,有淳朴深厚之美,可与李白、王昌龄的绝句相媲美,代表了盛唐绝句的最高成就。他的应制诗、唱和诗及宣扬佛理的诗,偶有名篇佳句。  

生平简介


王维,字摩诘,太原祁州(今山西省祁县)人,开元九年进士,任大乐丞,应故被贬济州司仓参军。 张九龄为宰相,提拔他为右拾遗,转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为叛军所俘,授以伪职。长安、洛阳收复 后,被降职太子中允,后升为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王维早期有抱负和热情,写过一些昂扬奋发诗篇。张九龄罢相后,他逐渐转向消沉,笃信佛教,长 期亦管亦隐,写了大量山水田园诗,表现出逃避现实的消极倾向。但也有一部分山水诗,以雄健和清远的 笔调,出色的描绘了祖国河山的美,被苏轼赞为“诗中有画”,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杰出的代表作家, 把晋、宋以来描写自然景物的诗歌艺术推进了一步。王维的诗各体具佳,有多方面的成就,是李白、杜甫 之外的又一位大诗人。王维多才多艺,除作诗外,又惊通绘画、音乐、书法。能以绘画、音乐之理通于 诗,达到了诗情画意完美结合的高度艺术境界。有《王右丞集》,存诗400余首。
《新唐书》本传说王维早慧,“九岁知属辞,与弟缙齐名,资孝友。”年十六、七,即往长安、洛阳游历,谋取仕进。此期间写了一些游侠诗。开元七年(719)七月,他赴京兆府试,中解头。他是一位文艺全才,诗、文、书、画都很著名,又精通音乐,善弹琴、琵琶。开元九年(721)中进士,任太乐丞等官,后弃官隐居。 开元十七年(729),在长安从大荐福寺道光禅师学顿教。开元十九年,王维的妻子病故。他从此不再续娶,一直孤居三十年。
开元二十三年(735)被宰相张九龄擢为右拾遗。二十五年(737)为监察御史,春天奉使出塞,并留在凉州河西节度幕兼为判官近一年,写了一些有名的边塞诗。
天宝元年(742),王维转左补阙。以后,又屡迁侍御史、库部员外郎、库部郎中等职。但是,目睹朝政的黑暗腐败,他深深感到过去的开明政治已经消失。于是采取一种半官半隐的生活方式,得过且过。他经营了蓝田辋川别墅,修习佛、道,此时期他的许多诗文都濡染释、道色彩。他的思想儒、释、道杂糅,表现为人生态度,就是无可无不可,但求适意。
他的“中隐”方式使他获得了一种平和宁静的心境,又使他得以从官场脱身,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从而创作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
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长安陷落,玄宗仓皇奔蜀。王维当时任给事中,扈从皇帝不及,被叛军俘获。他不愿做伪官,服药取痢,伪称谙疾。安禄山将他囚禁在洛阳菩提寺,迫以伪署。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改元至德。八月,安禄山宴其群臣于洛阳禁苑中的凝碧池,命梨园诸工奏乐,诸工皆泣。王维在菩提寺中闻悉此事,含泪赋成《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一诗: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抒发对帝都沦陷的悲痛和对李唐王朝的思念之情。九月,王维被迫充任了给事中伪职。
至德二载(757),唐军收复两京。凡做过伪官的人,分六等定罪。王维被从轻处分,削官为民。次年春复官,责授太子中允,加集贤殿学土。同年,又升迁为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乾元二年(759),复拜给事中。上元元年(760),升任尚书右丞。
王维对自己“没于逆贼,不能杀身,负国偷生”(《责躬荐弟表》)的行为深感愧疚。他看到当时张后弄权、李辅国专政,朝廷毫无振作的气象,于是思想更为消沉,“在京师,日饭十数名憎,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挡、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以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旧唐书》本传)。
上元二年(761)七月,这位天才的诗人离开了人间。死后,他被安葬在清源寺西,也就是他曾经生活了多年的辋川别业旁。
王维的朋友苑咸《〈酬王维〉序》中称他为“当代诗匠,又精禅理。”唐代宗《批答王缙进王右丞集表手敕》中说他是“天下文宗。”杜甫《解闷》诗说他“最传秀句寰区满。”《旧唐书》本传称他“天宝中诗名冠代”。后世诗论家称他为“诗佛”。
王维的诗歌现存四百多首。其中存在着真伪问题的约有六十首。今传世王集以清人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最为完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出版标点本。又有陈铁民《王维集校注》本,中华书局1997年出版。
王维作为一个诗人,以自己的优秀诗篇,为盛唐诗坛大增光辉。遗存的四百多首作品中,可依其经历和思想发展分为两个时期:前期诗歌富于进取精神,讽刺贵戚宦官,谴责纨绔子弟,反映边塞生活,抒写游侠意气,情调慷慨激昂,充满浪漫主义豪情;后期诗歌,因仕途险恶,崇奉佛教,而以描写田园山水景物、表达闲情逸致、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为主。所写山水田园诗,数量多,艺术成就高,最能代表其艺术风格。除诗外,还兼通乐理,精绘画,自称“宿世廖词客,前身应画师”。所写泼墨山水松石,“山谷郁盘,云水飞动,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唐朝名画录》)。所画平远之景,“云势石色,绘工以为天机所到,学者不及也”。他认为画技与做诗同,“意在笔先”,重在创造意境,以萧疏清淡为特色。时画坛盛行李思训父子的古典画派,追求典丽的画院气息。王维师法吴道子又加以变化,以水墨画对抗之。后来董源、米芾、倪瓒、黄公望、董其昌等大师皆其画风继承人。董其昌更奉王维为“文人画南宗之祖”。宋代大诗人苏轼评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所评极度为精当。今有《王右丞集》、《王摩诘文集》等传世。

诗集造诣

    王维卒后不久,唐代宗因爱好文学,对宰相王缙说:“卿之伯氏,天宝中诗名冠代,朕尝于诸王座闻其乐章。今有多少文集,卿可进来。”王缙上奏说:“臣兄开元中诗百千余篇,天宝事后,十不存一。比于中外亲故间相与编缀,都得四百余篇。”于是将王维诗篇上奏。    他是盛唐诗人的代表。王维长年在京师做官,又多与亲王贵主交接往来,文名盛极一时,被公认为开元、天宝时期的文宗。他擅长五言诗,又因他精通音乐,故其所作五言诗容易合乐,传播既广,声名亦高。王维写的近体诗,严守声律,意态豪放,他写的风景诗多是情景并胜。殷璠评价他的诗说:“维诗辞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字一句,皆出常境。”王维在写诗的技巧上有着很高的成就,但由于他有消极遁世的思想,在其不少诗篇中,含有逃避现实的消极因素。因此,在文学史上称他与孟浩然同为“隐逸诗派”的代表人物。王维爱慕他人诗文中的佳句,往往直接引入自己的诗文中,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文苑英华》集中的诗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又是李嘉之祐诗句,故有人称“王维好取人嘉句”。    唐代宗对王维的诗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在《批答王缙进集表手敕》中说:“卿之伯氏,天下文宗,经历先朝,名高希代,时论归美,诵于人口。”到了唐朝末年,梨园弟子仍相沿唱王维绝句,足见其影响之深。    王维诗现存不满400首。其中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王维描绘自然风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写作山水诗的传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因而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与孟浩然并称,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旧唐书·王维传》说代宗时王缙编次王维诗 400余篇。又王缙《进王右丞集表》云编次王维诗文凡10卷。述古堂原藏有南宋麻沙本《王右丞文集》10卷,后归陆心源□宋楼。北京图书馆藏有宋蜀刻本《王摩诘文集》10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据以影印出版。元刻有刘须溪评点《王右丞集》(诗集) 6卷,《四部丛刊》据以影印,其中已杂有钱起、卢象、崔兴宗等人作品。明人顾起经有《类笺唐王右丞诗集》10卷,附文集4卷,这是现存最早的王维诗注本。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是迄今为止较好的注本。除笺释全部诗文外,并附评语,对于作者可疑的诗歌加以说明,间有考订;又收辑有关王维生平和诗画评论的资料,作为附录。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于1961年将赵注本重加校订,排印出版。又郑振铎曾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用赵殿成注本等四种版本加以校勘,收入《世界文库》中。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顾起经注本和赵殿成注本都附有注者所撰王维年谱。今人陈贻有《王维生平事迹初探》一文,后附《王维简要年表》(载《唐诗论丛》)。    王维的创作才能是多方面的。他的五律和五、七言绝造诣最高,同时其他各体也都擅长,这在整个唐代诗坛是颇为突出的。他的七律或雄浑华丽,或澄净秀雅,为明七子所师法。七古《桃源行》、《老将行》、《同崔傅答贤弟》等,形式整饬而气势流荡,堪称盛唐七古中的佳篇。散文也有佳作。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清幽隽永,极富诗情画意,与其山水诗的风格相近。    王维集中最不足取的是那些歌功颂德的应制诗、阿谀奉承的唱和诗和直接宣扬佛理的作品。它们的内容多不足道,语言亦多陈词套语,或是枯燥乏味。但其中也有少数名篇佳句,如“云里帝城双风阙,雨中春树万人家”(《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气象高华,体物细致,亦为人所称道。王维诗《少年行》插图 选自明代万历集雅斋刻本《唐诗七言画谱》 。

王维山水诗

 

·山水诗的创作基础

    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早在《诗经》、《楚辞》中就有一些描写这方面内容的诗句。陶、谢以来,山水田园生活已经成为诗歌创作的重要题材,并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王维在前人的基础上踵事增华,学陶之自然浑成,取谢之细丽精工。加之王维有高度的文学、绘画和音乐修养,因此,王维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诗作,成为诗坛上开宗立派的大师。此乃其山水诗形成的文学基础。
纵观王维的一生,大约可以四十岁为界,划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仕途顺利,政治热情高涨,充满济世之志。并写下了很多咏政诗,边塞诗,风格也较为热烈豪放。四十岁后,随着李林甫执政,唐代政治逐渐走向腐败,他的政治热情受到压抑,逐步走上一条回避政治斗争,追求的闲适的生活道路。他先是在终南山、蓝田、辋川等了隐居,身为官吏,却全身远祸于林下。期间创作了许多优美的山水田园诗。此乃其山水诗。创作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盛唐的殷在《河岳英灵集》中评价王维的诗曰:“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着壁成绘;一字一句,皆出常境”。

·王维山水诗的基本特点

    王维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的意境,在诗坛树起了一面不倒的旗帜。
(一)诗如画卷,美不胜收     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志林》)。王维多才多艺,他把绘画的精髓带进诗歌的天地,以灵性的语言,生花的妙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或浪漫、或空灵、或淡远的传神之作。他的山水诗关于着色取势,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雨中蓝色绿堪染,水上有飞花红欲燃。”(《辋川别业》)“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新晴野望》)     王维的山水诗关于结构画面,使其层次丰富,远近相宣,乃至动静相兼,声色俱佳,更多一层动感和音乐美,如“松含风声里,花对池中影”(《林园即事寄舍弟》)“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汉江临眺)“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落暮悲。(《早秋山中作》)又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有远景近景,仰视俯视,冷色暖色,人声水声,把绘画美、音乐美与诗歌美充分地结合起来。     王诗的画境,具有清淡静谧的人性特征。如《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幽静的竹林,皎洁的月光,让诗人不禁豪气大发,仰天长啸,一吐胸中郁闷。而千思万绪,竟只有明月相知。 神韵的淡远,是王维诗中画境的灵魂。《鹿柴》云:“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诗中着意描写了作者独处于空山深林,看到一束夕阳的斜晖,透过密林的空隙,洒在林中的青苔上,在博大纷繁的自然景物中,诗人捕捉到最引人入胜的一瞬间,有简淡的笔墨,细致入微地给出一幅寂静幽清的画卷,意趣悠远,令人神往。
(二)情景交融,浑然天成     王维山水诗写景如画,在写景的同时,不少诗作也饱含浓情。王维的很多山水诗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表现自己的闲适生活和恬静心情。如《田园乐七首》其六曰:“桃红复言宿雨,柳绿更带青烟。花落家僮未扫,莺啼山客犹眠。”《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曰:“寒山转苍翠, 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在优美的景色和浓厚的田园气氛中抒发自己冲淡闲散的心情。还有如《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 怅然吟《式微》。”从细微处入笔,捕捉典型情节,抒发无限深情。     王维写情还多言及相思别离和朋友间的关怀,慰勉之情。在《淇上别赵仙舟》一诗中写道: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浓郁深情,扦面而至。 王维诗歌中借景寓情,以景衬情的手法,使他写景饶有余味,抒情含蓄不露。如《临高台送黎拾遗》:“相送临高台,川原杳何极。日暮飞鸟还,行人去不息。”写离情却无一语言情而只摹景物。《送杨长史赴果州》:“鸟道一千里,猿啼十二时。”既是景语,也是情名,将道路的荒凉之景与行者的凄楚之情融为一体,自然、含蓄而又回味深长。     在王维的诗歌中,有不少采用了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而且往往显得自然流畅,蕴藉含蓄。比如《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关怀体贴之情溢于言表。     王维写情之处妙处还在于对现实情景平易通俗的描写中,蕴含深沉婉约的绵绵情思。其《相思》一篇,托小小红豆,咏相思情愫,堪称陶醉千古相思的经典之作。     王维写情,又多隐喻比兴。如《杂诗二首》: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全篇不著“相思”二字,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句句意深。藉“寒梅”、“春草”喻意,相思之情跃然纸上。
(三)诗渗禅意,流动空灵    与上述相反,王维又有很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无一点人间烟气,充满禅意,山水意境已超出一般平淡自然的美学,含义而进入一种宗教的境界,这正是王维佛学修养的必然体现。王维的生活的时代,佛教繁兴。士大夫学佛之风很盛。政治上的不如意,一生几度隐居,使王维一心学佛,以求看空名利,摆脱烦恼。     有些诗尚有踪迹可求,如《过香积寺》云: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有些诗显得更空灵,不用禅语,时得禅理。有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如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 谈笑无还期(《终南别业》)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酬张少府》)充满一派亲近自然,身与物化,随缘任运的禅机。又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一切都是寂静无为的,虚幻无常,没有目的,没有意识,没有生的喜悦,没有死的悲哀,但一切又都是不朽的,永恒的,还像胡应麟《诗薮》和黄周星《唐诗快》所评:使人“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不谓声律之中,有此妙诠”。

·王维的山水诗对后世的影响

    王维的山水诗大都写于后期,与前人比较,他扩大了这类诗的内容,增添了它的艺术风采,使山水诗的成就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他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突出贡献。其中,写乡村景物和农家生活的田园诗充满着牧歌情调,表现他闲逸萧散的情趣和恬淡自适的心境。如《渭川田家》 ,《春中田园作》。更多的作品着重写农村美丽如画的风光,《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山居秋暝》写暮雨方霁,山村呈现的美景。王诗中那些描绘大自然幽静恬美的山水诗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如《青溪》:言入黄花川,第每逐清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没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淡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通篇以心照水,用水衬心,物我融成一片,反映一种内在的对美的追求。但有些山水田园诗着力渲染空寂意境与落寞情怀。如《竹里暄》 、《辛夷坞》情走淡薄,旨归静趣。这无疑会对后世山水诗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王维具有多种才艺,不同艺术相互渗透对其诗歌诗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以画入诗,使其山水诗形成了富有诗情画意的基本特征。     王诗语言含蓄,清新明快,句式、节奏富于变化,音韵响亮、和谐,具有音乐美。 总之,王维的山水诗无论从诗的题材内容,还是诗歌的艺术丰采上都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集内容及著名作品

    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诗人特别喜欢表现静谧恬淡的境界,有的作品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表现了对现实漠不关心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王维的写景诗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尤为相宜。王维从中年以后日益消沉,在佛理和山水中寻求寄托,他自称“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饭覆釜山僧》)。这种心情充分反映于他的诗歌创作之中。过去时代不少人推崇王维此类诗歌,一方面固然由于它们具有颇高的艺术技巧,一方面也由于对其中体现的闲情逸致和消极思想产生共鸣。明代胡应麟称王维五绝“却入禅宗”,又说《鸟鸣涧》、《辛夷坞》二诗,“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诗薮》),便是一个明证。     王维其他题材的作品,如送别、纪行之类的诗中,也经常出现写景佳句,如“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山中一半雨,树杪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等,都是传诵不衰的名句。    以军旅和边塞生活为题材的《从军行》、《陇西行》、《燕支行》、《观猎》、《使至塞上》、《出塞作》等,都是壮阔飞动之作。 《陇头吟》、《老将行》 则抒发了将军有功不赏的悲哀,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一个侧面。《夷门歌》 歌咏历史人物的侠义精神。《少年行》四首表现侠少的勇敢豪放,形象鲜明,笔墨酣畅。这些作品一般认为是王维早期所作。还有一些诗歌,如贬官济州时所作《济上四贤咏》以及《寓言》、《不遇咏》和后期所作《偶然作》六首之五《赵女弹箜篌》,对于豪门贵族把持仕途、才士坎坷不遇的不合理现象表示愤慨,反映了开元、天宝时期封建政治的某些阴暗面。《洛阳女儿行》、《西施咏》则以比兴手法,寄托了因贵贱不平而生的感慨和对权贵的讽刺。还有抒写妇女痛苦的《息夫人》、《班婕妤》等,悲惋深沉,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一些赠送亲友和描写日常生活的抒情小诗,如《送别》“山中相送罢”、《临高台送黎拾遗》、《送元二使安西》、《送沈子福归江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思》、《杂诗》“君自故乡来”等,千百年来传诵人口;《送元二使安西》,《相思》等在当时即播为乐曲,广为传唱。这些小诗都是五言或七言绝句,感情真挚,语言明朗自然,不用雕饰,具有淳朴深厚之美,可与李白、王昌龄的绝句媲美,代表了盛唐绝句的最高成就。

王维绘画理论著作

·《山水论》


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此是诀也。
山高云塞,石壁泉塞,道路人塞。石看三面,路看两头,树看顶头,水看风脚。此是法也。
凡画山水,平夷顶尖者巅,峭峻相连者崖,悬石者岩,形圆者峦,路通者川。两山夹道者名为壑也,两山夹水名为涧也,似岭而高者名为陵也,极目而平者名为坂也。依此者粗知之仿佛也。
观者先看气象,后辨清浊。定宾主之朝揖,列群峰之威仪,多则乱,少则慢,不多不少,要分远近。远山不得连近山,远水不得连近水。山腰掩抱,寺舍可安;断岸坂堤,小桥小置。有路处则林木,岸绝处则古渡,水断处则烟树,水阔处则征帆,林密处居舍。临岩古木,根断而缠藤;临流石岸,欹奇而水痕。
凡画林木,远者疏平,近者高密,有叶者枝嫩柔,无叶者枝硬劲。松皮如鳞,柏皮缠身。生土上者根长而茎直,生石上者拳曲而伶仃。古木节多而半死,寒林扶疏而萧森。
有两不分天地,不辨东西。有风无雨,只看树枝。有雨无风,树头低压,行人伞笠,渔父蓑衣。雨霁则云收天碧,薄雾霏微,山添翠润,日近斜晖。
早景则千山欲晓,雾霭微微,朦胧残月,气色昏迷。晚景则山衔红日,帆卷江渚,路行人急,半掩柴扉。
春景则雾锁烟笼,长烟引素,水如蓝染,山色渐清。夏景则古木蔽天,绿水无波,穿云瀑布,近水幽亭。秋景则天如水色,簇簇幽林,雁鸿秋水,芦岛沙汀。冬景则借地为雪,樵者负薪,渔舟倚岸,水浅沙平。凡画山水,须按四时。或曰烟笼雾锁,或曰楚岫云归,或曰秋天晓霁,或曰古冢断碑,或曰洞庭春色,或曰路荒人迷。如此之类,谓之画题。
山头不得一样,树头不得一般。山籍树而为衣,树籍山而为骨。树不可繁,要见山之秀丽;山不可乱,须显山之精神。能如此者,可谓名手之画山水也。

·《山水诀》


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或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东西南北,宛尔目前;春夏秋冬,生于笔下。初铺水际,忌为浮泛之山;次布路歧,莫作连绵之道。主峰最宜高耸,客山须是奔趋。回抱处僧舍可安,水陆边人家可置。村庄著数树以成林枝须抱体;山崖合一水而瀑泻,泉不乱流。渡口只宜寂寂,人行须是疏疏。泛舟楫之桥梁,且宜高耸;著渔人之钓艇,低乃无妨。悬崖险峻之间,好安怪木;峭壁巉岩之通途。远岫与云容交接,遥天共水色交光。山钩锁处,沿流最出其中;路接危时,栈道可安于此。平地楼台,偏宜高柳人家;名山寺观,雅称奇杉衬楼阁。远景烟笼,深岩云锁。酒旗则当路高悬,客帆宜遇水低挂。远山须要低排,近树惟宜拔迸。手亲笔砚之馀,有时游戏三昧。岁月遥永,颇探幽微。妙悟者不在多言,善学者还从规矩。
塔顶参天,不须见殿,似有似无,或上或下。芳堆土埠,半露檐廒;草舍芦亭,略呈樯柠。山分八面,石有三方。闲云切忌芝草样,人物不过一寸许,松柏上现二尺长。

·画作评价


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王维不但有卓越的文学才能,而且是出色的画家,还擅长音乐。深湛的艺术修养,对于自然的爱好和长期山林生活的经历,使他对自然美具有敏锐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感受,因而他笔下的山水景物特别富有神韵,常常是略事渲染,便表现出深长悠远的意境,耐人玩味。他的诗取景状物,极有画意,色彩映衬鲜明而优美,写景动静结合,尤善于细致地表现自然界的光色和音响变化。例如“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青溪》)、“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以及《鸟鸣涧》、《鹿柴》、《木兰柴》等诗,都有体物入微之作。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插图 选自清代光绪刻本《名家画稿》。 并著有绘画理论著作《山水论》,《山水诀》。

后世评价

      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是少有的全才。     王维诗在其生前以及后世,都享有盛名。史称其“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诸王待若师友”(《新唐书》本传)。唐代宗曾誉之为“天下文宗”(《答王缙进王维集表诏》)。杜甫也称他“最传秀句寰区满”(《解闷》十二首之八)。有人说:“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句一字,皆出常境。”( 《河岳英灵集》 )唐末司空图则赞其“趣味澄,若清之贯达”(《与王驾评诗书》)。昔人曾誉王维为“诗佛”,并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并提。以思想内容而言,王维诗远不能与李、杜相提并论;而在艺术方面,王维确有其独特的成就与贡献。唐刘长卿、大历十才子以至姚合、贾岛等人的诗歌,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王维影响。直到清代,王士标举神韵,实际上也以其诗为宗尚。但这派诗歌,往往陶情风景,缺乏社会内容。

王维年谱


(据陈铁民《王维年谱》,文收氏著《王维新论》,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一九九○年九月北京第一版,一九九二年一月第二次印刷)
701 辛丑 周 则天帝 大足一年(长安一)
帝在东宫。郭元振为凉王、都督。拓境千五百里,军粮支数十年。
王维生。
702 壬寅 周 则天帝 长安二年
帝在东宫。突厥寇盐夏。薛季昶、张仁愿御之。
王维二岁。
703 癸卯 周 则天帝 长安三年
帝在东宫。唐休璟相。贬魏元忠。
王维三岁。
704 甲辰 周 则天帝 长安四年
帝在东宫。复作大像。崔玄晖相。姚玄之为灵武安抚大使。张柬之相。
王维四岁。
705 乙巳 唐 中宗 神龙一年
正月,张柬之、崔玄晖、敬晖、桓彦范、袁恕己举兵诛张易之、昌宗,迁太后於上阳宫。帝复位。复国号曰唐。立韦氏为后。以武三思为司空。赐柬之五人王爵,罢其政事。韦后用事。太后崩。柬之出为刺史。
王维五岁。
706 丙午 中宗 神龙二年
太平、安乐公主各开府置官属。敬晖等出为刺史。贬五王,寻杀之。立重俊为太子。
王维六岁。
707 丁未 中宗 景龙一年
太子重俊起兵诛武三思父子,兵溃而死。
王维七岁。
708 戊申 中宗 景龙二年
朔方总管张仁愿筑三受降城。仁愿相。用墨敕邪封官。安乐公主适武延秀。上官氏为昭容。
王维八岁。
709 己酉 中宗 景龙三年
无纪事。
王维九岁。知属辞。
710 庚戌 中宗 景龙四年(睿宗 景云一)
六月,韦后弑帝立温王重茂。临淄王隆基起兵讨韦氏,诛其属。隆基为平王。相王旦复位,废重茂为温王。
王维十岁。
711 辛亥 睿宗 景云二年
默啜请和。郭元振、张说相。太平公主复邪封官。贬姚、宋。置十道按察使。郭元振、张说罢。召司马道士至京,寻许还山。
王维十一岁。
712 壬子 睿宗 太极一年(玄宗 先天一)
八月,传位太子,尊帝为太上皇。沙陀金山朱邪氏入贡。
王维十二岁。
713 癸丑 玄宗 开元一年
以高丽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地方二千里。郭元振相。太平公主诛。力士知内侍省。张说、刘幽求相。讲武骊山。贬元振。姚元之相。张说出为刺史。幽求罢。
王维十三岁。
714 甲寅 玄宗 开元二年
置左右教坊。汰僧道。突厥围北庭都护,郭虔瓘击斩其子。毁天枢焚朱玉锦绣於殿前。薛讷败於契丹。作兴庆宫、花萼楼、政楼。出宫人。吐蕃寇陇右。敕诸州修常平仓法。薛讷大破吐蕃。幽州节度经略大使。
王维十四岁。
715 乙卯 玄宗 开元三年
薛讷为凉州大总管、郭虔瓘为朔州大总管以备突厥。置侍读官,以马怀素、褚无量为之,待以师傅礼。郭虔瓘为安西四镇经略大使。张孝嵩西域,八国请降。
王维十五岁。离家赴长安。
716 丙辰 玄宗 开元四年
太上皇崩。拔曳固斩默啜以降。突厥降户叛,薛讷、王晙讨之。姚崇罢。宋璟、苏頲相。
王维十六岁。在长安。
717 丁巳 玄宗 开元五年
行幸东都。置营州都督於柳城。令史官随宰相入侍,群臣对仗奏事。访逸书。
王维十七岁。在长安,间至洛阳。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18 戊午 玄宗 开元六年
令州县行乡饮酒礼。还西京。吐蕃请和,以舅甥署誓文。
王维十八岁。在长安。
719 己未 玄宗 开元七年
徙宋王宪为宁王。
王维十九岁。在长安。七月,赴京兆府试。诗:《赋得清如玉壶冰》
720 庚申 玄宗 开元八年
宋璟、苏頲罢。源乾曜、张嘉贞相。
王维二十岁,在长安。春,就试吏部,落第。是年,每从岐王范等游宴。
721 辛酉 玄宗 开元九年
改蒲州为河中府置中都。宇文融为劝农使。突厥求和。敕举县令。姚崇卒。张说相。王君为河西陇右大使。造黄道游仪。
王维二十一岁。是春,擢进士第,解褐为太乐丞;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大约在是春。寻坐累,谪济州司仓参军,是秋离京之任。诗:《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722 壬戌 玄宗 开元一0年
幸东都。置朔方节度使,张说兼领之。内侍杨思勖讨平安南。北庭节张嵩大破吐蕃。张说建议始募兵充宿卫,兵农之分自此始。
王维二十二岁。在济州。
723 癸亥 玄宗 开元一一年
北巡,以并州为太原府,置北都。张嘉贞罢。置丽正书院。始置长宿卫。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
王维二十三岁。
724 甲子 玄宗 开元一二年
选名臣为诸州刺史。以杨思勖为辅国大将军。宇文融为御史中丞。明,兼户部侍郎。如东都。
王维二十四岁。
725 乙丑 玄宗 开元一三年
更命长从宿卫为(弓广)骑。命宰相饯诸州刺史于洛滨。更集仙殿为贤殿,置学士、直学士。十一月,封泰山。十二月,还东都。大年。
王维二十五岁。是年,裴耀卿仍为济州刺史,维亦仍在济州;祖咏擢第授官後东行赴任,尝过济州,维留之宿,且送之制齐州,赋诗赠别。诗:《喜祖三至留宿》《赠祖三咏》《送别》(《万首唐人绝句》题作《齐州送祖三》)
726 丙寅 玄宗 开元一四年
张说修五礼。李元紘相。张说罢。户部奏户口极盛。
王维二十六岁。是夏之前,离济州司仓参军任。
727 丁卯 玄宗 开元一五年
王君击吐蕃於青海西。作十王宅、百孙院。赐贵近丝一綟宫珠育蚕。苏頲卒。吐蕃陷瓜州。盗杀王君。还西京。萧嵩为河西节御吐蕃。
王维二十七岁。官淇上疑在是年。
728 戊辰 玄宗 开元一六年
杨思勖讨平岭南獠。张说兼集贤院学士。行开元大衍历。
王维二十八岁。隐淇上疑在是年。
729 己巳 玄宗 开元一七年
朔方节度使禕攻拔吐蕃石堡城,赐名振武军。宇文融相。八月生日为秋节。融贬聚敛之臣始此。
王维二十九岁,在长安。始从大荐福寺道光禅师学顿教。是冬,孟浩然还襄阳,行前,有诗赠维,维亦有诗送之。诗:《送孟六归襄阳》
730 庚午 玄宗 开元一八年
令百官休日选胜行乐。宰相裴光庭兼吏部尚书奏循资格。吐蕃入贡。
王维三十岁。诗:《华岳》
731 辛未 玄宗 开元一九年
以诗书赐吐蕃。幸东都。
王维三十一岁。妻亡约在是年。
732 壬申 玄宗 开元二0年
信安王禕大破契丹兵。还西京。
王维三十二岁。
733 癸酉 玄宗 开元二一年 闰三月
遣大门艺讨渤海不克。韩休相。左丞相宋璟致仕。韩休休罢。张九龄分天下为十五道,置采访使。
王维三十三岁。是年前,房琯为卢氏令,维有诗赠之。诗:《赠房卢氏琯》
734 甲戌 玄宗 开元二二年
幸东都。李林甫相。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大破契丹。京城置丐者病坊。
王维三十四岁。仍闲居长安。秋,赴洛阳,献诗张九龄求汲引,玄隐於嵩山。诗:《上张令公》
735 乙亥 玄宗 开元二三年 闰十一月
册寿王妃杨氏。
王维三十五岁。春,仍隐於嵩山。寻拜右拾遗,遂离嵩山至东都任职。诗:《献始兴公》(张九龄)
736 丙子 玄宗 开元二四年
北庭都护盖嘉运击破突厥。始敕礼部侍郎掌贡举。张守珪使讨击使禄山讨奚、契丹,败绩,送京师,上赦之。张九龄争之,不听。守珪奏史思明为果毅。九龄罢,以李林甫、牛仙客并相。
王维三十六岁。在东都,为右拾遗。冬十月,随玄宗还长安。
737 丁丑 玄宗 开元二五年
崔希逸破吐蕃。贬九龄为荆州长史。杀太子瑛、鄂王瑶、光王琚。林甫爵晋国公、仙客豳国公,以刑措也。宋璟卒。武惠妃卒。
王维三十七岁。自春徂夏,在长安任右拾遗。秋,赴河西节度使幕为监察御史兼节度判官。本年四月张九龄贬荆州长史後,维有诗寄之。诗:《寄荆州张丞相》
738 戊寅 玄宗 开元二六年
立忠王璵为太子,改名亨。封南诏婆逻阁为云南王,居太和城。罢龙军。
王维三十八岁。五月,崔希逸改任河南尹,维旋亦自河西还长安。
739 己卯 玄宗 开元二七年
贬张守珪。盖嘉运击擒突厥可汗骨啜。追谥孔子为文宣王,始南面赠弟子为公、侯、伯。吐蕃入寇,御之。是岁户口极盛,行者万里持半兵。
王维三十九岁。在长安。仍官监察御史。
740 庚辰 玄宗 开元二八年
张九龄卒。
王维四十岁。迁殿中侍御史。是冬,知南选,自长安经襄阳、郢州、夏口至岭南。诗:《哭孟浩然》
741 辛巳 玄宗 开元二九年
吐蕃入寇,击破之。宁王薨,追谥曰让皇帝。吐蕃陷石堡城。
王维四十一岁。春,自岭南北归,尝过瓦官寺谒璇禅师。隐居终南山约始於是年归长安後。诗:《谒璇上人》
742 壬午 玄宗 天宝一年
以安禄山为平卢节度使。改官名。享玄元皇帝於新庙。李适之相。厥始微。
王维四十二岁。在长安。是年转左补阙。
743 癸未 玄宗 天宝二年
禄山入朝。转运使韦坚引滻水作广运潭成。
王维四十三岁。在长安。仍官左补阙。维与王昌龄、王缙、裴迪集青龙寺(在长安新昌坊,参见《长安志》卷九)悬壁上人院,共赋诗(维诗题曰《青龙寺悬壁上人兄院集》),约在此年(说见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第一二八、一二九页)诗:《青龙寺悬壁上人兄院集》
744 甲申 玄宗 天宝三年
改年曰载。以安禄山兼范阳节度使。
王维四十四岁。仍在长安为左捕阙。始营蓝田辋川别业最晚当在本年。
745 乙酉 玄宗 天宝四年
回鹘怀仁可汗击杀突厥白眉可汗,於是北边稍安,而回鹘遂全有突厥故地怀仁卒葛勒立。以朔方节度使王忠嗣兼河东节度使。以杨太真为贵,更为寿王册妃韦氏。安禄山败奚、契丹。
王维四十五岁。迁侍御史。出使榆林、新秦二郡疑在是年。又尝至南阳郡,遇神会和尚。诗:《榆林郡歌》
746 丙戌 玄宗 天宝五年 闰十月
王忠嗣为河西、陇右、朔方、河东节度使,大破吐蕃於青海积石,又破吐浑全部。李适之罢相。陈希烈相。
王维四十六岁。转库部员外郎疑在此年。
747 丁亥 玄宗 天宝六年
李林甫贺野无遗贤。禄山得出入禁中。王忠嗣奏禄山必反,林甫遂恶嗣,贬之。名骊山宫曰华清。以哥舒翰为陇右节度使。以天下岁贡赐林甫。高仙芝为四镇安西节度使。
王维四十七岁。仍官库部员外郎。
748 戊子 玄宗 天宝七年
高力士为骠骑大将军。赐禄山铁券。杨钊判度支事。贵妃姊三人皆封夫人。哥舒翰筑神威军应龙城。吐蕃不敢近青海。
王维四十八岁。迁库部郎中。
749 己丑 玄宗 天宝八年
林甫奏停折冲府上下鱼书,自是精兵皆聚於西北边,中国始无武备。哥翰攻拔吐蕃石堡城。
王维四十九岁。仍官库部郎中。闰六月,萧嵩薨,秋末下葬,维为作挽歌。诗:《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四首》
750 庚寅 玄宗 天宝九年
封西岳。赐禄山爵东平郡王,将帅封王自此始。以禄山兼河北采访使。赐杨钊名国忠。南诏王阁罗凤反,陷云南郡。
王维五十岁。是春,丁母忧,离朝屏居辋川。
751 辛卯 玄宗 天宝一0年
为禄山起第於亲仁坊。禄山兼河东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败绩,杨忠仍以捷闻。武库火。高仙芝击大食,败绩。禄山讨契丹,败绩。以国忠领剑南节度使。
王维五十一岁。是年守母丧,仍居辋川。十月,吴郡别驾前京兆尹韩朝宗葬於蓝田白鹿原,维为作墓志铭。文:《唐故京兆尹长山公韩府君墓志铭》
752 壬辰 玄宗 天宝一一年
禄山击契丹。国忠为御史大夫。林甫死,国忠相。
王维五十二岁。三月初,服阙,拜吏部郎中。是年吏部改为文部後,仍守此职。
753 癸巳 玄宗 天宝一二年
追削林甫官爵。哥舒翰兼河西节度使。如华清宫。
王维五十三岁。仍官文部郎中。是夏,李出为睢阳太守,维有诗送之。是秋,晁衡还日本国,维作诗赠行。又,本年九月衡岳瑗公南归,维尝与崔兴宗共赋诗送之(据《送衡岳瑗公南归诗序》、《同崔兴宗送瑗公》可知)。诗:《送李睢阳》《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754 甲午 玄宗 天宝一三年 闰十一月
禄山入朝,加左仆射,归范阳。李密伐南诏,败没,国忠更以捷闻。
王维五十四岁。仍官文部郎中。
755 乙未 玄宗 天宝一四年
禄山请以蕃将代汉将,从之。哥舒翰入朝,留京师。如华清宫。十月,禄山反。遣封常清儒翁京御禄山。以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以仙芝统军屯陕。封常清败於虎牢。禄山陷东京。仙芝退保潼关,河俱陷。制太子监国。平原太守颜真卿、常山太守颜杲卿俱起兵讨贼。斩仙芝、常清,以哥舒翰为副元帅。郭子仪使李光弼、仆固怀恩击禄山兵,进拔马邑。
王维五十五岁。转给事中。
756 丙申 肃宗 至德一年(玄宗天宝一五) 七月改元
禄山自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许远为睢阳太守。贼史思明陷常山,陷九郡。子仪荐李光弼为河东节度使。光弼入常山,执安思义与思明,大败之。真源令张巡起兵雍邱讨贼。子仪、光弼与思明战於九门败之,进拔赵郡。又战於嘉山,大败之,复河北十余郡。六月,哥舒战於灵宝,大败,贼遂入关。国忠定议幸蜀。帝出奔蜀,次马嵬,忠及溎妃诛。留太子东讨贼。子仪、光弼闻京师陷,引入井陉。七月,太子即位於灵武,尊帝为上皇。上皇至蜀。令狐围雍邱。
王维五十六岁。仍为给事中。上年十一月,安禄山反。是年六月,禄山兵陷潼关,寻入长安;玄宗奔蜀,维扈从不及,为贼所得,服药取痢,伪称瘖疾。禄山素知其才,遣人迎置洛阳,拘於菩提寺,迫以伪署。七月,肃宗即位於灵武,改元至德。八月,禄山宴其群臣於凝碧池,命梨园诸工奏乐,诸工皆泣,维於菩提寺中闻之,悲甚,潜赋凝碧诗。九月之後,被迫为禄山给事中。元崇至辋川访维,疑在本年六月长安陷落之前,是时维仍官给事中。
757 丁酉 肃宗 至德二年 闰八月
上皇在蜀。安庆绪杀禄山。杀建宁王倓。思明寇太原,光弼破之。子仪平河东。庆绪使思明守范阳。李成式讨平永王璘。上皇遣使张九龄。张巡击走尹子奇。子仪战於清沟,败绩。张镐相。九,子仪收复西京、华阴、弘农。十月,睢阳陷。子仪收复东京,取阳及河内。帝入西京。庆绪走保邺。十二月,上皇自蜀还西京。以张氏为淑妃。思明等降。
王维五十七岁。九月,唐军收西京。十月,收东京。唐军入东京後,维及诸陷贼官皆被收系,寻勒赴西京。维在西京,与郑虔、张通等并囚於宣阳里杨国忠旧宅。十二月,陷贼官以六等定罪,维以凝碧诗尝闻於行在,又是时其弟缙官位已显,请削己职以赎兄罪,肃宗遂宥之。
758 戊戌 肃宗 乾元一年(至德三) 二月改元,复以载为年
李辅国用事。徙楚王俶为成王。置观察使。立成王为太子,更名豫。思明复反。命子仪等九节度讨班庆绪,以宦者鱼朝恩为观军容使。拔卫州,遂围邺。
王维五十八岁。是春复官,责授太子中允,加集贤殿学士;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官舍人时,同贾至、岑参、杜甫等并为两省僚友,唱和甚盛。是年六月之前,严武为京兆少尹,维尝与之往来。是秋,复拜给事中。请施庄为寺,当在此年。是年,贾至官中书舍人(参见《旧唐书》本传),尝赋《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王维、岑参、杜甫等并有和章。
诗:《和贾舍人至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酬严少尹徐舍人见过不遇》
759 己亥 肃宗 乾元二年
思明称燕王。九节度兵溃於相州。思明杀安庆绪还范阳,僭称帝。弼大败思明於河阳。召子仪还京。
王维五十九岁。仍官给事中。是年沙门惠干进所注《仁王经》,维代为作表。是春,钱起为蓝田县尉(说见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第四三二至四三六页),与有相互酬和之诗:维赋《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起作《酬王维春夜竹停赠别》;维另赋《送钱少府还蓝田》,起又作《晚归蓝田酬王维给事赠别》。据上述钱起和章,可推知本年春维仍官给事中。
诗:《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送钱少府还蓝田》《左掖梨花》《送韦大夫(陟)东京留守》文:《为干和尚进注仁王经表》
760 庚子 肃宗 上元一年(乾元三年) 闰四月改元
子仪领邠宁。光弼破思明於怀州,又破之於河阳。刘晏为户部侍郎,度支使。江淮都统刘展反。明年讨平。李辅国迁上皇於西内。制仪统诸道兵定河北,鱼朝恩沮之。光弼拔怀州,擒安太清。
王维六十岁。是春,严武为河南尹,赴任前至维宅访别,人赋十韵。夏,转尚书右丞。
诗:《河南严尹见见宿弊庐访别人赋十韵》 文:《门下起赦书表》
761 辛丑 肃宗 上元二年
光弼与思明战於邙山,败绩。河阳、怀州皆陷。史朝义杀史思明。梓段子璋反,讨平之。以光弼为太尉,统八道镇临淮。加辅国兵部尚书。以建子月为岁首。始朝上皇於西内。
王维六十一岁。仍官尚书右丞。是年春,弟缙为蜀州刺史未还,维上《责躬荐弟表》,乞尽削己官,放归田里,使缙得还京师。五月四日,缙新除左散骑常侍,维进上谢恩状。七月,卒,葬於辋川。
文:《责躬荐弟表》

王维生平研究

      陈贻焮的《王维生平事迹初探》是本世纪最早一篇对王维生平进行重新检讨的论文,该文除了对生卒年、擢进士第时间等向有歧说的旧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而且抉发了王维隐居终南山之时间、隐情。    六十年代也出现了两篇研究王维生平的文章,即卢怀萱的《王维的隐居与出仕》、金丁的《王维丁忧时间质疑》。进入八十年代以后,谭优学、葛晓音、杨军、王达津、陈铁民、王从仁、陈允吉、张清华等学者相继撰文对王维生平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究和讨论,使得人们对王维生平行事的了解更为深入和细致了。下面将结合学界比较关注的几个问题,简要地介绍一下本世纪王维生平研究所取得的进展。    王维的生年,两《唐书》没有记载,最早对王维生年进行考订的是清人赵殿成,他在《右丞年谱》中根据《新唐书.王维传》说王维享年六十一的说法,推断王维当生于武后大足元年(公元701年)。
20世纪以来,学界对王维的生年问题曾经展开过热烈的讨论,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公元701年说。这是赵殿成的旧说,在本世纪前半叶一直未有异议。陈贻焮于五十年代发表的有关王维的系列论文均沿用此说。陈铁民先是在其《王维年谱》中沿用赵殿成说,后来又针对王从仁、杨军等人对赵说的商榷,撰写了《王维生年新探》,维护赵说。该文在逐项辩驳王、杨等人立说的根据,又为赵说提出两条新的证据:一,王维《与魏居士书》中有“仆年且六十”,通过考察文意,此文当作于入肃宗朝后,约在乾元元年之后,与赵说适相合;二,王维在《大唐故临汝郡太守赠秘书京兆韦公神道碑铭》中称“维稚弱之契,旷年弥笃”,据两《唐书》韦安石父子诸传参考,知王维与韦斌唱和在开元二年以后,依赵说,其时王维十五岁;若按王、杨等人新说,王维年已二十三,显然不合。葛晓音在《王维前期事迹新探》注里曾经觉察到赵殿成关于王维的生年的考订与其弟王缙生年相牴牾,提出疑问;她在后来发表的《答〈《王维前期事迹新探》质疑〉》中则为赵殿成说也提供了一个佐证:王维《燕支行》下王维自注“时年二十一”,而此诗可考知当作于开元十年,所以赵说王维生于公元701年不误。

(2)约公元692年说。此说的首倡者是王从仁,他在《王维生卒年考辨》中提出:第一,王缙的生卒年是王维生年的重要旁证;二,王维在上元元年所作的《责躬荐弟表》中自称“逼近悬车,朝暮入地”,其时年近七十;三,王维《赠从弟司库员外絿》诗中所谓的“徒闻跃马年”,当指开元二十二年右拾遗事,时年四十三岁;四,王维十九岁应京兆府试,据《太平广记》引《集异记》载,曾得一位强有力公主的庇借。依赵殿成说当在开元初,而其时并无这样一位贵公主。其人应是协助李隆基诛韦武党的太平公主,故王维应京兆府试应在景云元年;五,王维《终南别业》诗称“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诗成于天宝三年以前。依赵说仅四十左右,不当称晚;王维天宝初与苑咸酬唱时自称“冯唐已老”,依旧说正当中年,不当称老;而作于济州官舍的《赠祖三》有“结交二(一作三)十载”,依旧说亦难通。王文的结论是王维约生于武后如意元年(公元692年),享年七十左右。王文发表之后,得到了张安祖、赵昌平等人的响应。他们都为王说提供了新的论据。其中张文认为,王维与祖咏结识在其十六、七岁时,《赠祖三》中的“三十”应是“十三”之误,这样开元九年则是三十左右。赵昌平文则指出:一,《王右丞集笺注》卷七《慕容承携素馔见过》诗所谓“年算六身知”中的“六身”为“七十三”,正谓年近七十;二、同书卷九《春日上方即事》中“鸠形将刻杖”,为“过七望八之年”:以此二条合王从仁文提出的“逼近悬车”条观之,维之享年当在七十上下,王文所定王维生卒年为公元692年至公元761年,较之旧说,更为合理。另外,杨军《王维事迹证补》着重论证王缙生卒年不误,以证王维不生于公元701年,而推断其享年不下六十六岁,与王从仁文也有暗合之处。

(3)公元694年、695年说。此说是姜光斗、顾启在《王维生卒年新证》中提出的,他们的论据也是王维《责躬荐弟表》中的“逼近悬车”一条。

(4)公元700年说。此说是张清华在《王维年谱》中提出的。他在该谱中认为王维与其弟王缙年龄应相仿,王缙与王维可能是同年生即“两头生”(因为此年有十三个月),王维生年可定于公元700年初,王缙应生于公元701年的1月或2月。然此说推测成分太多,至今尚未发现有响应者。

(5)公元699年说。谭正璧《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持此说,后来只有王达津在《王维的生平和诗》沿用此说。
贬谪济州对于王维贬谪济州的原因,近人多沿用《集异记》里的说法,谓王维手下的舞蹈演员,因不谨慎,偶尔私自表演了只能为皇帝享用的黄狮子舞,王维因而获罪被贬。但是,王从仁在《王维和孟浩然》和《王维五考》中提出了自己的新见,他认为王维出贬济州,“是做了最高统治集团内部勾心斗角的牺牲品”,因为王维与岐王关系很深,与宁王、薛王也有交往,所以导致最高统治者的猜忌而被贬,舞黄狮子事,只是借口而已。关于王维离开济州的时间,谭优学的《王维生平事迹再探》定为开元十四五年。王达津的《王维生平及其诗》则将此事定在开元十二年。葛晓音的《王维前期事迹新探》则认为,王维大约到开元十六年左右才离任的。其证据有二:一是王维的《裴仆射济州遗爱碑》中曾经记载了裴耀卿在济州修筑河堤之事,而此事经考证当发生在开元十五年,可见王维开元十五年仍在济州;其二,王维《赠祖三咏》诗题下原注云:“济州官舍作”,而此诗至早也应作于开元十六年。王维当于这一年的暮秋离开济州的。陈铁民《王维年谱》和《王维生平五事考辨》均认为,王维当在开元十四年夏之前,已经离开了济州司仓参军任,其主要根据是王维作的《送郑五赴新都序》一文,谓此文为开元十四年四月王维于长安所作。(葛晓音前文认为此序当作于开元二十四年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