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尊百科网

基督教

基督教,相信耶稣基督为救主的一神论宗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最早期的基督教只有一个教会,但在基督教的历史进程中却分化为许多派别,主要有天主教(中文也可译为公教、罗马公教)、东正教、新教(中文又常称为基督教)三大派别,以及其他一些影响较小的派别。2004年止,基督教信徒有20亿人。当中基督教信徒包括天主教会的11亿人、东正教会的2亿1600万人、边缘教会约3170万人、属基督新教各教派约3亿6700万人和英国国教会的8400万人。至于独立教会(不隶属于任何主要的宗派)的4亿1400万人,实际上主要是指在非洲的科普特派。整体上基督教和世界人口成长率比较却是正在萎缩。当世界人口以大约每年1.25%的成长率增加,基督教却是每年仅成长1.12%。相较之下,伊斯兰教是以每年1.76%成长。不过基督教在特定区域(如非洲、亚洲)和特定的教会族群(如福音派、灵恩派和“独立”教派)却是快速成长。当今基督教各宗派在全世界的分布图  基督教崇奉耶稣为救世主。起源于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相传为犹太的拿撒勒人耶稣所创立。信奉者称耶稣为基督(希腊文Christos,转译自希伯来文māshiah,汉译弥赛亚,意为受膏者,原意指上帝敷以圣膏油而派立来复兴以色列国的救世主)。最初为犹太教一下层派别。1~2世纪间逐步同犹太教分裂,成为新的宗教。基督教一词最初见于2世纪初安提阿的伊纳爵《致马格尼西亚教会书》,指区别于犹太教、崇奉基督为主的新教派。此后传及地中海东部沿岸各地。4世纪成为罗马帝国国教。中世纪时在欧洲占统治地位,是欧洲封建制度的重要支柱。11世纪分裂为罗马公教和东正教。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新教又从罗马公教中分裂出来,出现了路德宗(亦称信义宗)、归正宗(亦称加尔文宗)和安立甘宗(亦称圣公宗)三大新教主流派;后又陆续分化出其他许多宗派。以后,基督教各派系逐渐传遍世界各大洲,对欧美各国历史、文化有深远影响。

基督教的经典

 耶稣诞生 基督教基本经典是基督教圣经,由《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两大部分构成,有四十余位执笔作者,前后写作时间跨越约1600年。  旧约圣经是在耶稣的时代以前所写成的犹太教的《希伯来圣经》,记载了从耶和华创造天地到公元前5世纪为止以犹太民族为核心的历史,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神给犹太民族的律法,另外还有诗歌、预言等内容,原文以希伯来语写成。基督教形成以后,基督教的旧约圣经和犹太教的圣经开始有些微独立的演化,基督教自身在演化中不同教派又产生一些差异,但大部分还是相同的。比如现在有6卷被天主教和东正教承认的旧约经书未被列入犹太教和基督新教承认的圣经,被基督新教称为次经,不同教派间另外还有一些较小的差别,包括分卷、排列。天主教旧约圣经46卷,东正教48卷,基督新教39卷,  新约圣经是耶稣离世以后由耶稣的门徒写成,内容有福音书(记载耶稣言行生平)、使徒行传、使徒书信、启示录等几部分共27卷书,最早的新约,原文以希腊语在第一世纪写成,从公元2世纪开始被编排成典,于公元4世纪正式定型,得到基督教不同教派的共同承认。  现在中文圣经译本常见的在基督新教有20世纪初所译的和合本及20世纪末所译的新译本,在天主教有思高本。  圣经一直是基督教最重要的信仰基础,但不同教派的认识有一些不同。圣经本身宣称“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提摩太后书3:16),提摩太后书是保罗写成,因此这反映了初代教会的观点。第4世纪的奥古斯丁著有“论基督教教义”,专门讲读圣经的方法论和由此所得到的对神的认识,显然他认为圣经是教义的根本基础。在第四世纪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以后,教会逐渐形成一些增补的教导、礼仪,被教会认为也是神所启示的基督教信仰的必要部分,与圣经一样重要。后来马丁路德、加尔文、慈运理等宗教家,反对罗马公教与教皇对宗教诠释的权威,进行宗教改革,提出“唯独圣经”,因此基督新教只承认圣经为信仰的唯一正确、不变经典。  19世纪开始出现自由派神学,认为圣经中间有些部分只是传说、寓言,圣经中也有错误、过时的内容,由此引起对一些传统教义的质疑。这种思潮影响到不同教派。不同意这种看法的被称为基要派神学,坚持圣经的无误性和传统的教义。

基本信仰

  由于基督教有不同教派,所以不同教派的教义会有所出入,但主要教派在信仰上的共同性远大于其差异,以下的教义尽量涵盖各教派公认的基本信仰。

·神学教义

  独一上帝(或独一真神) 宇宙间有一位独一的至高上帝,是昔在、今在、永在的全能者,称为耶和华[3]。(“上帝”在基督新教里中文又译作“神”[4],天主教中文译作“天主”。) 耶稣画像  三位一体 独一上帝有圣父、圣子、圣灵(天主教中文译为圣神)三个位格,圣父是万有之源,圣子是耶稣基督,圣灵是神的灵。三者同质、同能、同永恒,圣父是神,圣子是神,圣灵是神,但只有一位神,而非三个神。阿塔拿修信经对三位一体进行了比较得到公认的解释,但这仍然是比较难理解的一个概念。圣经中没有“三位一体”这个词,所以这是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中较受争议的一项,但也被许多相信三位一体的基督徒看作是最重要的一项教义。否认三位一体的理论当中有一位一体论(只有一个神,乃是父)、三位三体论(父子灵乃是三个神)、形态论等。三位一体与非三位一体论的争论焦点往往是耶稣基督的地位问题。   创造 上帝创造了天地万物,最后照自己圣洁良善的形象造人,乃是造男造女,名为亚当和夏娃。    基督教的“罪”原文的字面意思是“不中靶心”,“罪”指一切不符合神的圣洁良善的行为、思想。人的始祖亚当和夏娃犯罪,使罪与死入了世界。从此,世人生而有罪(罪性),必然会犯罪(罪行)。如果没有神的救赎,都要走上灭亡之路,不仅肉体要死亡,灵魂也要死亡。   基督救赎 耶稣基督本为神的儿子,与神同在,他就是神。耶稣基督为了将世人从罪恶中拯救出来而降世为人,传道三年,在十字架上被钉死,他的无罪之身成了赎罪的祭,赎了世人的罪。他三日后从死里复活,升到天上,与父同在,他让父差下圣灵住在信他的人心中,与他们同在。他还活着,他在继续地作工。他将要再来,审判一切的活人死人,彻底地消灭罪,成就新天新地。   复活与永生 耶稣基督将要再来,所有的人都要复活,接受最后的审判。信耶稣基督的人罪得赦免,得到永生,与神和好。罪不得赦免的最后会因罪而下地狱,与上帝永远隔绝。(圣经对末世的启示不是很清楚,基督教的末世论在细节上可以很复杂,不同意见也比较多。)   自由派神学比较特别,这一派神学可以说只相信“神就是爱”(约翰一书3:9),愿意在不违反社会的道德条件下学习耶稣提出的一些道德的教导,对上述的教义都不信或认为只有一种比喻的意义。他们被一些基要派称为“不信派”。耶稣宣讲天国福音

·人伦道德

  基督教的神学教义有紧密联系的是它的人伦道德的教导,如果说神学教义侧重于人与神的关系,那么这些道德的教导就是侧重于人与人的关系,但这两者之间也没有严格的界限。在总结基督教信仰的时候,这些道德似乎常常被一些理论家所忽略[5],但其实这些道德的教训是圣经和基督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大众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有很多的圣经经文说明“爱”是基督教信仰的道德观的最重要的一点,神对人最大的诫命是要爱神、爱人[6]。另外,基督教也强调认罪、悔改、饶恕、谦卑等等。“十诫”和“登山宝训”是圣经中对道德的比较集中的论述。  基督教信仰中的伦理道德观虽然与其他宗教、文化的伦理道德观有很多相通之处,但其根源、目的、方法、侧重又有诸多不同,这一点不可不察。基督教认为善与爱都来于神,人应该靠着神来行善,行善的目的是为了荣耀神,善行需要出于真心的爱。基督新教还特别强调“因信称义”,认为人的好行为应该是对神的信心的结果,不应该脱离信心而单独强调做好事。  基督教的教会和信徒在实践中常常有偏离其信仰所提倡的伦理道德的情况,在一些反对基督教的人看来,这些现象说明了基督教本质上的无力,甚至败坏。但需要看到所有的宗教、信仰、文化都有类似的问题。基督教自身的教义对这种现象有一个解释,就是人堕落以后的罪性。耶稣基督的死赎了人的罪,耶稣的教导和圣灵的引导使人悔改、更新,但罪仍然是存在的,要等到耶稣再来、进行最后的审判以后,罪才会完全被消灭。在这之前,有些人没有真正地信耶稣,也有些人是信了以后跌倒了,所以还会犯罪,其解决办法是靠着耶稣基督悔改。“信耶稣”是赎罪的必要条件,也是克服罪的根本方法。

基督教历史

    基督教产生于1世纪的罗马帝国犹太省(今以色列、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社群中。第一世纪结束前即逐渐发展到叙利亚、埃及和小亚细亚等地,并扩及希腊地区及意大利地区。在4世纪以前基督教是受迫害的,直到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发布米兰敕令(313年)宣布它为合法宗教为止。在380年时狄奥多西大帝(Theodosius I)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并且所有人都要信奉。1054年,基督教发生了大分裂,东部教会自称为正教(即东正教),西部教会称为公教(即天主教)。16世纪又从天主教中分裂出新教,以及其它许多小的教派。

·创始起源

  按照《圣经》说法,犹太人耶稣在30岁左右(公元一世纪30年代)开始在犹太省地区传道。耶稣声称,他的来临不是要取代犹太人过去记载在《圣经·旧约》的律法,而是要成全它。耶稣为真理作见证(约18:37)、教导人“爱上帝”及“爱人如己”(利19:18,民15:37-41,申6:4-9,11:13-21)、先求天父的国和他的义(太6:33)等道理。  根据基督教福音书的记载,耶稣出来传道,宣讲天国的福音,劝人悔改,转离恶行。他的教训和所行的神迹,在民众中得到极大的回应。这使得罗马帝国下的祭司团大受影响,深深感到自己会因而得罪罗马政府,犹太公会的权利与地位有可能不保(当时大祭司的任免完全是由帝国政府掌控),所以要把他除之而后快(约11:48-50)。后来由于门徒犹大告密,罗马帝国驻犹太的总督彼拉多将耶稣逮捕。耶稣受尽打骂侮辱,最后被钉死。圣经新约对此解释为圣经旧约所预言神所差遣的救赎主耶稣为了要赎世人的罪,甘愿地为代罪羔羊,流出自己的血,让罪人得赦免。  根据基督教新约的记载,依据他门徒们的见证,耶稣死后第三天从石窟坟墓中复活了。他的坟墓空了,他又多次向满心疑惑的门徒们显现。他们渐渐确信耶稣真的复活了,是胜过死亡的救主。在耶稣升天超离这世界的时空后,他的门徒们起来热心宣扬耶稣的教训,并且宣告他是复活得胜死亡的主。信徒们组成彼此相爱、奉基督之名敬拜上帝的团体,就是教会。

·早期教会的传说

   基督教根据《新约·使徒行传》称:1世纪30~40年代,即相传耶稣死后的十几年内,耶稣所选使徒们以耶路撒冷为中心,建立初期教会,过着“凡物公用”、互通有无的集体生活,遵守犹太教规,参加犹太教圣殿的崇拜。这时的核心领袖是众使徒之首彼得和耶稣之弟(或作表弟)雅各。他们确信耶稣就是弥赛亚,虽然被杀,但已经复活升天,不久还将再临。他们受到其他犹太教徒的反对和迫害。当第一个殉道者司提反被害后,信徒开始向巴勒斯坦其他城市和农村分散。30年代后期,原来热衷于迫害基督教徒的犹太教徒保罗,在经历了一次异常的宗教经验后改信基督教,并积极参加传教活动。这时基督教已开始传到小亚细亚和塞浦路斯一带。在接触各地其他民族时,发生了一个对基督教前途具决定意义的问题:是继续遵奉犹太教的教规,尤其是割礼,把自己局限于犹太民族之内;还是打破狭隘的民族意识,向非犹太人传教。约在40年代后期,在耶路撒冷的一次会议上,以保罗为首的世界派和恪守犹太传统的民族派展开辩论。结果保罗派获胜,从此基督教便沿着世界化宗教的方向发展,并远传到希腊、罗马等地,建立教会。及至70年犹太人起义失败,耶路撒冷被毁,犹太人失去了他们的民族宗教中心。在此后40余年中,教会经历着一些重要的变化和发展。这时教会的成员还大多是贫苦的劳动群众,有时还遭到帝国当局的迫害。发生在罗马皇帝尼禄和多米提安在位时的两次迫害,对早期基督教的发展有重要影响。随着基督教向地中海东部传播,教会通过和各地各族人民的接触,吸收一些其他宗教的思想和习俗,逐渐形成比较定型的组织制度、圣礼、节期和崇拜仪式。

·古代公教会的形成

   基督教组织体制的基本定型化约始于2~3世纪间。关于这个时期,现存可信的历史文献已较多。后世史学家多称之为“古代公教会”的形成期。“公教会”原意为不分地域、种族的普世教会。古代公教会一般指西罗马灭亡前,基督教东西两派的分裂尚未明确化期间的古代正统派教会。  2世纪,基督教已传播到地中海东部沿岸各地。第一代的教会领袖(使徒及其助手)都已死去。教会亟需建立稳定的组织和领导体制。以 1世纪末已经出现的主教(希腊文Episcopos,又译监督)为首,辅以长老和执事的三级教职制开始形成,但主教集权制尚未确立。崇拜仪式和圣礼逐渐定型化。至于经典,除了从犹太教继承过来的旧约之外,新约尚未正式编成。当时已有4本福音书和13封“保罗书信”以及几卷后来被列入正典圣经的书卷在教会中流传。有些还在一些地方教会中享有与旧约同等的地位。此外,还有当时教会领袖所写的几种著作,后来被称为“使徒教父著作”(见教父),亦享有较高权威。  这时罗马帝国对境内的各种宗教,只要对帝国统治不构成威胁,一般都采取宽容政策。但由于基督教徒拒绝敬拜皇帝的塑像和经常秘密举行爱宴和圣餐礼等,招致罗马当局的疑忌,因而遭到歧视和不同程度的迫害。一般说来,这期间对基督徒的迫害多属偶发性或地区性的,并非帝国的既定政策。基督教虽处于非法地位,但可以购置教产及传教。只是在249~260年和303~305年,即罗马皇帝德修斯、瓦勒里安、戴克里先和加勒里乌等在位时才发生了几次全国性的严厉迫害事件。  由于当时基督教几乎已传遍整个罗马帝国,所以也有较富裕者和知识分子入教,有些教会逐渐拥有较多财富。教会领导人的社会成分也随之发生变化。120~220年间出现一些护教士,他们已不是对迫害提出抗议和谴责,而是向罗马皇帝和知识界申诉,说明基督教的信仰内容和制度习俗的合理和无害,力图消除反教者的误解,博取宽容和同情。著名的有夸得拉都、阿里斯蒂德,殉道者查斯丁、阿特那哥拉、提奥菲录和Q.S.德尔图良等。他们用逻各斯的概念来解释基督的神性,使之与一神论的信仰统一起来。  在教义方面,这时尚未形成规范化的统一标准,多种见解并存。其中有些后来被占优势的派别视为异端。较突出的有接近犹太教的伊便尼派(意为穷人派),主张耶稣实为约瑟和马利亚的儿子,否认基督的神性,近乎“嗣子说”。另一是幻影派,否认基督的人性,认为肉体的耶稣不过是个幻影。还有基督教诺斯替派(又译灵智派),根据诺斯替教的善恶二元论,反对“道成肉身”的教义。受到这一派影响的,有马西昂派,他们拒绝接受旧约,只承认保罗的10封书信和经他们删改的《路加福音》。此外,还有孟他努派,强调圣灵直接启示,宣传末日已近,基督即将再临,千年王国即将实现,反对教会的世俗化倾向。反驳这些说法的一些教会领袖,后来亦被称为护教士,如爱利纽、希坡律图、奥利金、西普里安和路济安等。但其矛头所向已不再是帝国当局,而是教内他们所谓异端者。  基督教神学已有趋向体系化的发展。同时,教会感到有必要从流行的基督教文献中选出某些书,承认其具有圣经的权威。但新约正典的最后确定,到4世纪才完成。此外,教会以接受教徒施行洗礼时所用的“洗礼信式”为基础,制定一种简明扼要的条文,以表达信仰最基本的内容,称为信规。是为后来信经或“信条”的雏形。

·基督教的国教化

   至3世纪末,基督教已成为一支相当显著的社会力量,其多数领导成员的社会成分虽已上层化,但基本群众仍多属中、下层平民和奴隶。在几次大规模的迫害中,基督教非但没有被消灭,反而在人数和社会影响上有所发展。4世纪初,内外矛盾的日益加剧,帝国当局对基督教的政策有所改变。313 年帝国西部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和东部皇帝李锡尼在米兰会见,联名发布“宽容敕令”(史称“米兰敕令”),宣布基督教可与所有其他宗教同享自由,不受歧视。从此基督教成为官方认可的合法宗教,并得收回教产。君士坦丁在战胜李锡尼后,进一步扶植基督教,于325年在帝国东部尼西亚召开基督教普世主教会议,后被称为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为帝国政权直接干预教会内部事务以及教义和崇拜仪礼的开端。  从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到 787年第二次尼西亚公会议,在东部共举行七次基督教普世主教会议,均由帝国皇帝召开。从此,东部教会的发展历史与拜占廷帝国的政治和宫廷斗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392年,狄奥多西一世以罗马帝国的名义正式宣布基督教为国教。  在西部,476年罗马帝国灭亡后,法兰克王克洛维也仿效君士坦丁的做法,于496年改信基督教,对基督教上层人物实行收买、控制、利用,以扩张其政治势力。教会在国王的扶持下,发展迅速,并拥有大量土地财富。  由于政治区划和语言、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罗马帝国全境在事实上一直分为东、西两部分。基督教从3世纪以来,也逐渐形成东西两大派。西派以罗马为中心,传播于高卢、意大利到北非迦太基一带及以西地区,通行拉丁语,又称拉丁教会。东派散布在马其顿、希腊半岛至埃及及其以东地区,通行希腊语,又称希腊教会;初以亚历山大里亚、安提阿、耶路撒冷等地为中心。 330年君士坦丁一世设东都于拜占廷,改名君士坦丁堡,又称新罗马。此后君士坦丁堡教会在东部教会中逐渐居于首位,和西部的罗马对峙。  4~7世纪,东部教会各派势力之间的矛盾(有时西部教会亦介入)在神学上表现为关于三位一体和基督的神人两性的教义之争。在这场持续3个世纪的争论中,东部教会的两大神学派别,即亚历山大学派和安提阿学派形成两个互相对立的中心,最后产生了《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和《卡尔西顿信式》(见信经),作为这两项教义的正统标准,为后世基督教大多数派别所接受。当时东部教会曾借帝国势力,将不接受这项信仰标准的各派斥为异端,并将其逐至帝国边陲地区。其中有流传于哥特人和汪达尔人地区的阿里乌派、流行于叙利亚一带的阿波利拿里派、被逐至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的聂斯托利派(7世纪该派曾经波斯传入中国,称为景教)。此外还有优迪克派(后来成为一性论派)和一意论派,均先后被排挤至叙利亚、埃及、埃塞俄比亚等地。  4~5世纪间,帝国西部常受北方异族侵扰。410年西哥特人攻陷罗马城,476年西罗马帝国正式灭亡。452年,罗马主教利奥一世以西部帝国当局庸弱无能,力主向入侵的匈奴王阿提拉媾和,解救罗马危局,从而提高了自己的政治地位,进而宣称罗马主教乃使徒彼得的继承人,故位居众主教之首;为后世确立教皇制提出了理论依据。6世纪末,当伦巴德人侵扰意大利时,罗马主教格列高利一世在罗马城建立政教合一的统治,并扩大统辖范围,进一步提高罗马主教的权力。至此东西部教会对峙之势,已成定局。在神学思想上,东部教会受希腊哲学传统的影响,较重视具有玄学倾向的三一论和基督论等神学论争。西部教会则受罗马法学传统的影响,其主要神学争论是关于人性、罪、意志自由和教会等问题。拉丁教父希波主教奥古斯丁所主张的原罪论、恩宠论和预定论,对后来西方正统派神学有深远影响。主张自由意志说而与奥古斯丁对立的贝拉基则被斥为异端。奥古斯丁所著《论上帝之城》,为中世纪西欧教会的教权至上论提供了理论依据。这时期,另一拉丁教父哲罗姆奉罗马主教达马苏一世之命重新整理圣经的拉丁文旧译本,并对其中一部分进行重译,后被称为“通俗译本”(16世纪中叶天主教特兰托公会议宣布为法定本)。格列高利一世还对教会的组织、修院制度和崇拜仪式进行了一些改革整顿。

·中世纪基督教史略

   6世纪上半叶,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一世自称为教会元首,将东部教会置于帝国权力监护之下,直接干预教会审订教义和人事组织事务,而教会则依附于国家政权。东部教会在历史上未曾出现如西部教会教皇与世俗统治者争权角逐的局面。但东部教会在皇帝支持下,不承认罗马教皇为教会最高首领,常与教皇争夺霸权,互相倾轧,东西两派裂痕日益加深。至9世纪后半叶,发展到君士坦丁堡宗主教佛提乌与罗马教皇尼古拉一世互相绝罚,史称“佛提乌分裂”。本来东西两派教会对崇拜圣像问题,长期发生争执(见圣像破坏运动),1054年又因“和子句纠纷”,君士坦丁堡宗主教色路拉里乌与教皇利奥九世发生激烈争吵,最后互相开除对方教籍,造成东西教会正式分裂。此后,西部教会自称公教,东派自称正教。后来虽曾几度谋求和解,终未奏效(见东西教会大分裂)。  9世纪时,君士坦丁堡教会即开始向东欧及北方传教,并将圣经译为斯拉夫语。988 年基辅罗斯公国大公弗拉基米尔一世信奉基督教,宣布东正教为国教。13世纪初,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发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一度攻陷君士坦丁堡,东正教君士坦丁堡牧首的权力受挫。1453年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征服拜占廷后,俄罗斯正教会在东正教中的地位逐渐上升,有将世界东正教的中心移至莫斯科的企图,并别称莫斯科为“第三罗马”。  在西欧长达1000多年的封建时期,教会与世俗政权互相利用和斗争,对基督教的发展有重要影响。8世纪中叶,矮子丕平统一法兰克王国,教皇撒迦利亚派大主教卜尼法斯前往祝福,并为封他为国王而举行膏油礼;丕平则将拉文那到罗马的大片土地赠给教皇作为酬谢。史称丕平献土。这标志着教皇国的开始。800年,教皇利奥三世又为报答丕平之子查理曼对他的支持,为其加冕称帝。此后,教会为提高教皇势力,摆脱世俗政权的控制,利用《伪伊西多尔教令集》宣称教会拥有高于国王的权力。教、俗争权更趋尖锐。从11世纪末叶教皇格列高利七世与德皇亨利四世展开主教叙任权之争开始,其后200年间,教皇与皇帝进行了激烈复杂的斗争。到13世纪教皇英诺森三世在位时(1198~1216),教廷权势达最高点。13世纪末教皇卜尼法斯八世与法王腓力四世斗争失败后,教皇威信和权力急剧下降。最后教廷不得不迁至法国边境的阿维尼翁,托庇于法国的荫护。其间七任教皇,都是法国人,历时73年(1305~1378),史称阿维尼翁教皇。1378年教廷迁回罗马,由于教廷亲法势力和亲意势力间的争夺,造成在罗马与阿维尼翁同时并存两个教皇的局面,双方都自称正统,互相攻讦。1409年以后还出现过三个教皇鼎立之局,史称天主教会大分裂。至1417年选出马丁五世为教皇,驻罗马,才结束了40年的分裂。但教皇的威信已大为下降。

·修会制度

      基督教隐修制度相传始于3~4世纪间,由埃及安东尼首倡。中世纪初期已盛行于欧洲、北非、西亚等地。隐修者以苦身修行为志,脱离世俗生活,实行独居隐修或组成隐修院集体隐修。男女分隔,不相混杂,后来更出现一些具有严格规章制度的隐修修会,有些还拥有地产,成为大封建主。6世纪创立的本笃会为西部教会修院制的模式,后来逐渐涣散腐败。10世纪出现的克吕尼派改革运动,整饬和加强修院制,后期强调教皇权力至上。13世纪出现的托钵修会,不置恒产,修士不集中在隐修院,到处游乞,著名的有方济各会、多明我会、加尔默罗会、奥斯定会等。他们都有严格会规,并在各处设立分支组织;参预对社会文教事业的控制,并在教皇分派下主持异端裁判所。在东部教会,相传较完善的修院会规为4世纪大巴西勒所制定,比较单一,不同于西部修会那样分门别派,盛行于整个拜占廷境内。有些隐修院拥有大量资财,保存珍贵文物资料,对文化发展有一定贡献。

·十字军东侵

   11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正当教皇权势上升时期,为了转移农民反抗的斗争锋芒,实现扩张野心,教皇和一些修院院长策动英、德、法等国国王,哄骗大批虔诚的贫苦农民教徒,以保卫基督教和援助希腊教会抵御穆斯林为借口,在圣战口号下,先后发动8次十字军侵略战争。后4次均以失败告终。十字军东侵,使大片土地荒芜,人民死亡达数百万;西部社会矛盾既未能得到缓解,向东扩张亦未实现,反而致使教会威信下降,社会矛盾益趋激化。

·经院哲学

   西欧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经历300~400年的混乱,9世纪起,在归化基督教的日耳曼人加洛林王朝的鼓励下,逐渐兴办高等教育。由于教育基本掌握在教会修院之手,从中发展了以基督教圣经和教父著作为主要内容的神学、哲学体系,后被称为经院哲学。9~12世纪的早期经院哲学,从埃里金讷开始,柏拉图主义占主导地位。此后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洛色林、安瑟伦、P.阿伯拉尔等。他们就认识论问题展开了唯名论和实在论的争辩。13世纪是经院哲学的黄金时期,以多明我会的托马斯·阿奎那为代表。他用亚里斯多德的哲学思想,系统、全面地阐述基督教的信仰,著有《神学大全》和《反异教大全》等大量著作。其神学理论后来成为天主教的官方神学。与之抗衡的则有以方济各会的J.邓斯·司各特为首的另一学派。14世纪经院哲学已趋没落。但仍出现了对传统观念,包括对教皇的世俗权力进行批判的哲学家维廉·奥康等。  异端派别和异端裁判所  在中世纪的西欧,正统教会把凡不接受“正统”基督教教义的,都斥为异端。所谓正统的标准,就是教廷规定的信条或公会议的决定。但当时在贫苦农民、城市平民和新兴市民中被斥为异端的派别却不断出现。较有影响的有产生于东欧的鲍格米勒派、意大利的阿诺德派、法国南部的阿尔比派(或谓即卡特里派)和韦尔多派(亦称里昂贫人派)等。他们之间有时互相支援或串联,到处流动,12~13世纪发展到最高潮。后更有14世纪的英国罗拉德派、15世纪的捷克胡斯派等。教廷除要求世俗政权共同镇压外,还利用新成立的多明我会和方济各会,组织异端裁判所专事搜捕、审讯和迫害异端派别分子。15世纪末设立的西班牙异端裁判所,尤以残暴凶狠闻名于世。  

近、现代基督教

  在阿维尼翁教皇之后,教廷迁回罗马,接着又出现天主教会大分裂。这时教廷内部主张依附法国的高卢派提出“公会议权力高于教皇”的理论,要求对教会进行改革,遭到亲意大利的越山派的反对。同一时期,英国的J.威克里夫、捷克的J.胡斯和15世纪后期的G.萨伏那洛拉发起一系列的改革运动,先后遭到教廷的镇压。16世纪初,马丁·路德为抗议教皇在各地销售赎罪券,于1517年10月31日在维滕贝格大教堂门前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是为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开端。

·新教的产生

     随后,U.茨温利和J.加尔文在瑞士、亨利八世和克兰麦在英国也发动改教运动,其影响很快波及欧洲广大地区,并形成路德宗、归正宗和安立甘宗三大新教主流派系,脱离了天主教,是为基督教历史上的第二次大分裂(见宗教改革)。16世纪中到17世纪初,新教各派在教义和教政问题上发生一系列的争辩,结果产生了一批认信文作为各派规范性的信仰宣言。在传播过程中,新教各派还得到所在地的民族国家世俗政权或诸侯的支持,与拥护天主教的政治势力和集团展开了长期的宗教战争,最后订立了一些和约,如1555年的《奥格斯堡和约》、1598年的南特敕令和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等。根据“教随国定”的原则,基本上形成了新教在西欧各国分布的格局:路德宗在德国的东、北部和北欧诸国;归正宗在瑞士、德国的一部、荷兰和苏格兰;安立甘宗主要在英格兰。后从安立甘宗和归正宗中又分出一些新的派别,如长老会、公理宗、浸礼宗和卫斯理宗等。1620年,“五月花号”载着第一批新教清教徒到达北美洲,新教随之在北美广泛传播,并形成许多宗派,对美国的宗教、文化、政治生活,起了很大影响。  18~19世纪,新教在信仰和神学思想上受启蒙运动和唯理主义哲学的影响,发生了深刻变化。这时期出现了一些神学家,如F.D.E.施莱尔马赫、A.里敕尔和A.von哈那克等。在他们的倡导和影响下产生的自由主义神学,对传统的教义作了新的解释。有些新教神学家还受到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提倡社会改良,形成了英国的基督教社会主义派和美国的社会福音派。20世纪初,自由主义神学受到坚持传统教义的保守派的反对,在美国发生了一场基要主义和现代派的论战,导致一些新教教会的分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自由主义神学受到以K.巴特和布鲁内尔等为代表的新正统神学的冲击,逐渐衰落。50~60年代,随着西方社会的非宗教化和多元化,新正统神学也失去其原有的势头。在西方新教神学中,还出现一些新的流派,如在德国信义宗神学家潘霍华提出世俗化和“非宗教化的基督教”的影响下,美国出现“神死神学”;在存在主义哲学影响下,由布尔特曼倡导的“非神话化”神学;受德国布洛赫希望哲学的启发,有莫尔特曼的希望神学。还有以怀特海和哈尔特松为代表的“过程神学”。那些继承20年代基要主义,在神学思想上捍卫传统教义的神学家们,对上述各派新神学都持批判态度,但他们除强调传福音和追求个人得救外,对各种社会道德问题也表示关注,被统称为新福音派;他们在新教广大信徒中,影响颇大。40年代以来,新教在派系和组织上,出现按宗派、地区或国家重新联合的趋势。

·天主教的改革

   由于宗教改革运动的冲击,天主教在欧洲的势力大为削弱。为了重振教廷威信,天主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革内部,以对新教的改教运动采取统一对策,史称反宗教改革。1545~1564年,教廷召开特兰托公会议,会议谴责马丁·路德和茨温利等在教义上的改革主张,并对天主教内的教仪体制等方面作出一些规定,1564年通过的特兰托公会议信纲成为直至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召开前天主教的信仰规范;同时,对修会制度进行改革。1534年成立的新型修会组织耶稣会,在欧洲许多国家迅速发展,成为拥护教皇和抵制新教的有力组织。17世纪,天主教内部发生了詹森主义的争论,以荷兰天主教反正统派神学家詹森及法国神学家巴斯克等为一方,与耶稣会展开激烈论争。在神学思想上詹森派信守奥古斯丁的预定论和恩宠论,耶稣会派则支持莫林那主义,用“中介知识”的概念,调和上帝的预定和人的自由意志。詹森派还支持高卢主义,在法国教会中力图削弱教皇的权威。1713年,克雷芒十一世公布教皇诏书,谴责詹森主义为谬误。一部分詹森派成员后来移居荷兰,继续发展。在法国的詹森派坚持高卢主义立场,造成法国天主教会的分裂。  18世纪,在启蒙运动和理性主义的影响下,欧洲一些民族国家如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对教廷的离心倾向日益增强。各国不满于耶稣会士干预内政外交,要求将其取缔。教皇克雷芒十四世迫于法国政府压力,于1773年宣布解散耶稣会。至1814年教皇庇护七世时始再恢复。1789年法国革命爆发后,拿破仑入侵意大利;1797年教皇国遭到洗劫。二年后,庇护六世被掳,死于法国。这时教皇威信降至历史上的最低点。1800年,庇护七世重建教皇国。1809年拿破仑又将其并入法国版图。1929年,庇护十一世和墨索里尼签订拉托兰条约,教皇拥有独立的梵蒂冈城国的主权方被正式承认。  这一时期,天主教在神学思想上恪守特兰托会议以来的教条,教廷多次颁发“教廷禁书目录”。1869~1870年庇护九世召开第一次梵蒂冈公会议,重申“马利亚无原罪始胎”的信条,并通过“教皇无讹”信条。20世纪初天主教内出现现代主义思潮,代表人物为卢瓦齐、蒂雷尔、拉勃腾尼尔等,他们主张用历史方法对圣经进行考证研究,反对经院主义神学对传统教义的解释。天主教现代主义于1907年被庇护十世宣布为“一切异端的总汇”而遭正式禁绝。大部分现代主义者被处绝罚。  20世纪60年代为天主教进入新时期的转折点。1962年,教皇约翰二十三世召开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后由保罗六世继续主持,到1965年12月闭幕。会议为使天主教适应新形势,一反过去保守的方针,强调要“跟上时代”,在教内进行一系列改革,并对外采取开放政策,主张与天主教以外的基督教各派以至其他宗教和不信宗教的人们对话。因而有人认为天主教进入了“普世合一运动的时代”。  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之后,神学上打破了以往天主教权威主义和教条主义的禁锢,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一些天主教神学家力图用历史的观点对待过去的传统,将天主教神学和现代科学技术、哲学、社会政治思想调和起来,也出现了多元化和世俗化的现象。最重要的有从新托马斯主义演变而来的“超性托马斯主义”,将康德的超性哲学、现代存在主义,与天主教经院哲学相结合。当代较有影响的天主教神学家有K.冉诺、龙诺甘、卢柏克、史莱贝克和汉斯·孔等。

·东正教的演变

   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以后,原属拜占廷帝国的领土处于奥斯曼土耳其治下。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里亚、安提阿和耶路撒冷 4个牧首区成为各自独立的自主的教会。土耳其对东正教采取宽容政策,仍承认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为被征服地区的东正教总管,在传统的四大牧首区中享有首席地位,但这种地位仅在形式和名义上得到承认,实际权力很小。这样,俄罗斯正教的地位便逐步提高,并宣称负有保护基督教正统的神圣使命。1589年,莫斯科牧首区正式成立,得到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的承认。约夫被沙皇委任为第一任牧首。17世纪,尼康任牧首时,在俄罗斯正教内推行礼仪改革,一切均采用希腊正教体制,受到下级教士和信徒的抵制,结果造成旧礼仪派分裂。1721年,沙皇彼得一世对俄罗斯正教进行改革,废除牧首制,建立最高宗教会议,负责管理教会,其首脑直接由沙皇任命,教会实际上成了政府的一个部。各地修院受到严厉限制和削弱。同时颁布长篇的《宗教规程》,作为俄罗斯境内一切宗教活动的法规。这时教会因旧礼仪派分裂而遭到削弱,对这种改革,只能顺受。这种情况,一直继续到1917年,史称“最高宗教会议时期”。这200年中,教会虽受制于沙皇,但内部仍展开活动,如兴办神学院,提倡学术研究并对外传教。东正教传入中国,便是从18世纪初开始的。1917年8月,沙皇尼古拉二世已被废黜,临时政府于莫斯科召开全俄宗教会议,决定取消最高宗教会议制,恢复牧首制,选出莫斯科都主教吉洪为牧首。  19世纪以来,除4个传统牧首区和莫斯科及全俄牧首区外,各国各地又先后成立正教自主教会。目前全世界共有正教自主教会17个,一般按地区或民族划分。            

崇拜、礼仪和节期

  基督教最普遍的崇拜仪式是在每星期天举行的主日崇拜。起源于1世纪,为纪念基督复活(基督徒相信耶稣被钉死后,于“七日的第一日”,即星期天复活)而区别于犹太教守安息日(星期六)的仪式。新教的少数教派如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等仍在星期六举行礼拜。从初期教会开始,本来每次主日崇拜时都举行圣餐礼,后来天主教将其发展为弥撒。现在新教中不少宗派已不于每次主日崇拜都举行圣餐。主日崇拜的仪式,各派繁简不一。内容主要有唱赞美诗,祈祷、诵读圣经选段,讲道、祝福等。主日崇拜一般都在教堂举行,由圣职人员(主教、神甫或牧师、长老等)主持。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中的安立甘宗以及部分信义宗等教会多使用礼文,有些新教宗派仪式比较不固定。  基督教的某些重要礼仪被称为圣事或圣礼,神学上认为圣事是借助可见的形式或表象将不可见的神恩赋予领受者。举行圣事一般都按规定的仪式。天主教和东正教承认七件圣事,即洗礼、坚振、告解、圣体(东正教称圣体血)、终傅、神品(封立圣职)和婚配。新教一般只承认所认为是由耶稣亲自设立的洗礼和圣餐礼为正式的圣礼,亦有少数宗派不承认圣礼。  基督教根据教会传说规定每年一定的日期为节日,称为教会周年或教历。教会周年以复活节为中心。从 4世纪起定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为复活节,纪念救主复活。复活节前的40天(星期天不计在内)为大斋期。大斋期的最后一周为受难周,其第一天(星期日)为棕树节,星期五为受难节,相传耶稣于是日钉十字架而死。复活节后的第40天为升天节,第50天即第7个星期天为五旬节,又称圣灵降临节。教会周年从圣诞节前4个星期的降临节起算。以12月25日为圣诞节的习惯从4~6世纪才被普遍接受。东正教和其他东方教会由于历法不同,其12月25日相当于公历1月6日或7日。1月6日为显现节,天主教称为三王来朝节。每年周而复始,其中以复活节和圣诞节最为重要,常举行隆重的崇拜仪式和其他活动。新教也有少数教派不主张守教会节期。    

三大派系的传播

  基督教自产生后1000年间,已传遍整个欧洲以及北非、西亚的部分地区。11世纪东正教分裂出来后,除保持原有在东欧、西亚、东北非的教会外,还向西北亚斯拉夫语地区传教。16世纪天主教开始派遣传教士到拉丁美洲以及亚洲南部、东部活动。新教的传教活动起步较迟,于17世纪初开始向北美传教。18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在全世界争夺殖民地,基督教各派都先后成立传教组织(天主教译称外方传教会,新教译称差会),派遣传教士,开展传教运动,按各派特具的教义特点、礼仪、组织形式传到世界各国。19世纪是传教运动的高潮时期,传教士除传播教义、建立教会、兴办一些文化教育和慈善事业外,还有一部分充当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向传教区所在国家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侵略的谋士,有些人则亲自参加侵略活动。20世纪,传教运动遭到亚、非、拉各民族国家人民和基督教徒的谴责和抵制。亚、非、拉各地一些教会正在通过教会自立运动,力图摆脱差会的控制。  

基督教圣城

  伯利恒耶稣出生地  耶路撒冷耶稣被钉十字架和发生其他圣经事件的地方  拿撒勒耶稣行很多神迹奇事的地方  安提阿曾经的基督教中心  

基督教与犹太教

  犹太人在公元1世纪前就遭到了许多民族的侵略、统治和奴役。在先知耶利米预言犹太人会成为巴比伦囚虏的同时,亦向犹太人传递一个信息,指上帝会派遣使者来拯救他们。及至预言实现之后,犹太人确信是因为自己民族远离上帝,所以被上帝离弃,因此改变了过往远离上帝而敬拜异族神的习惯,而变得以上帝为独一真神的思想,并产生了一种思想,期望在他们悔过以后,上帝会派救世主来拯救他们脱离苦海。这些思想,逐渐形成了犹太教。这种救世主的观念也成为了基督教的一个基本思想来源。  基督教和犹太教不同的地方,在于基督徒相信耶稣就是旧约圣经(或称希伯来圣经)预言的基督或弥赛亚(默西亚)(即“受膏者”的意思),而犹太教徒则认为弥赛亚到今尚未来临。借著被钉死于十字架上,耶稣基督成为人给上帝的献祭,并与上帝订立救赎的新约。基督徒称呼这个救赎为“因信称义”,就是说,只要人心中接受基督是代自己承受了罪的后果,并在口里承认他为主,人就跟上帝立了约,从而得到赦免及救赎。而这一份跟上帝立的新约,不再只限于犹太人,更包括普世的外邦人。不相信耶稣基督是救主的犹太教徒,则继续遵守古老先知摩西流传下来的律法,以保持自己作为上帝子民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