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尊百科网

台湾东沙环礁公园

东沙环礁国家公园,成立于2007年1月,这个名声响亮但少人能亲临的小岛与环礁,位于南海北端,介于香港、台湾与吕宋岛间,为台湾海峡的南大门。环礁距离东北方的高雄有240浬(444公里),南距南沙太平岛640浬(1185公里),面积广达8万多公顷,主要由造礁珊瑚建造而成,东沙岛是环礁里唯一出露海面的陆域,行政区域划分由高雄市代管。东沙环礁地理位置示意图  东沙环礁外形有如满月,由造礁珊瑚历经千万年建造形成,由于地理、生态特殊,拥有丰富多样的海洋生物,特别规划为东沙环礁国家公园,范围是以环礁为中心,加上环礁外围12浬海域为界,海陆域总面积约为353,668多公顷。比现有6座国家公园总面积还大,相当台湾岛的十分之一,范围涵盖了岛屿、海岸林、潟湖、潮间带、珊瑚礁、海藻床及大洋等不同但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资源特性有别于台湾沿岸珊瑚礁生态系,复杂性远高于陆域生态。  东沙环礁,系由珊瑚礁经千万年的生长堆积而形成,属于特殊珍贵自然景观。东沙环礁孕育丰富的珊瑚礁生物,也拥有多处古沉船遗迹。东沙环礁位居南海北部,景观优美,向有「南海之珠」的美誉;东沙环礁又邻近东亚、东南亚各国,具有许多的海洋文史资料。 东沙环礁国家公园原则以东沙岛及东沙环礁周围延伸至外围22.2公里,总面积3,536平方公里。  东沙岛位于东沙环礁之西边,是东沙环礁中唯一露出海面之陆礁岛屿,该岛位居台湾海峡南端,东控巴士海峡,西扼海南岛、广东及港澳船舰进出之门戶,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目前行政区域之划分系由高雄市政府代管。

地形地势

东沙环礁卫星图  东沙环礁其底部系座落于南海北部大陆斜坡水深约300~400公尺的东沙台阶上,环礁东南外缘以2度15分之陡坡降至中央海盆。整体而言,本计画区內的地形十分完备,包含有礁台、潟湖、沙洲、浅滩、水道及岛屿等特殊自然地形,是属于一标准之环礁地形。  东沙环礁为一直径约25公里的圆形环礁,主要系由造礁珊瑚所建造而形成。环礁周围的礁台在低潮时大部分会露出或接近水面,礁台长约46公里,宽约2公里,环礁上分别有东角、东北角、东南湾、西北尖角及西南尖角等较明显突出之礁台地形。环礁內部为一水深仅16公尺以浅的水域区,內有许多珊瑚丘、小沙洲及浅滩暗礁等分布;而在外环礁部分,水深25公尺以浅是珊瑚主要分布的礁斜坡,宽约数百至千馀公尺,坡度通常很平缓,表面有礁脊和槽沟交错分布,且槽沟大致呈辐射状分布,至于水深25公尺以深则为陡坡或断崖,几乎呈垂直下降至深海。另在环礁的西北尖角至西南尖角处有一天然缺口,而东沙岛恰位于此缺口中间,即形成所谓的南、北水道,此两水道是进入內环礁水域的主要通道。

地质土壤

·环礁的形成

 东沙岛东沙岛 根据达尔文的珊瑚礁理论,环礁的初期发育可能发生在海底火山喷发后生成的火山岛周围,因珊瑚附著生长而形成裙礁,其后岛屿逐渐下沉,珊瑚礁持续堆积增长,由于岛屿的外缘水流交換较好,珊瑚生长较內侧为佳,久而久之就逐渐形成堡礁,后来火成岩岛屿完全沉沒水中,仅剩下环状的珊瑚礁岛屿在海面附近持续增长,最后便形成环礁(参阅图1)。  基本上,东沙环礁形成的过程概略与上述程序相似,但不同的是东沙环礁不是在火山基底上发育形成的。由在台湾西南部珊瑚礁群的研究发现,推测东沙环礁的这些珊瑚礁早期是附著在浅海区的冷泉碳酸岩上发育形成,尤其在第三及第四纪冰河期海平面下降时,此冷泉碳酸岩提供了浅海珊瑚礁最佳的发育环境,后来经南海海床张裂下沉及海平面逐渐上升的影响,冷泉碳酸岩逐渐沒入水中,而东沙珊瑚礁因环境优良而不断地继续增长,最后形成一构造完整的环礁地形,反观北衞滩、南衞滩、中沙群礁等其他礁滩则因珊瑚增长速率远低于海平面变迁的速率,而沉沒于海底。 

·地质和土壤

  东沙环礁的基底,目前仍无完整的钻探资料,只能根据邻近地区的钻探和震测资料推断。根据台湾西南和南海北部的地质探测资料推测,东沙环礁可能存在白垩系或中生代花岗岩,其上覆盖一层相当厚的第三纪碎屑岩,以及至少400~500米厚的第三纪与第四纪珊瑚礁灰岩。由此推断,东沙环礁的形成至少有干万年的历史,而且仍在持续增长中,属于非常珍贵的自然资产。早期东沙岛上表层,虽有相当厚度的鸟粪磷酸矿物,但过去曾遭受人为大量开采后,现已消失殆尽。 

·地下水

  东沙岛的地下水甚为充裕,且水位高,离地深约1.5至2.0米处即可获得水源,其水质略咸,虽岛中心附近的地下水味道较淡,但仍不宜饮用。岛上水源可供灌溉及洗涤之用,目前饮用水则靠台湾本岛的矿泉水、以及天雨储水池和海水淡化设备供应。

气候带

   东沙岛属亚热带海洋气候,冬季受东北季风、夏季则受西南季风影响。每年10月至翌年4月为东北季风盛行时期,5月起,大陆冷高压衰退,东北季风減弱,风向有转东或东南之趋势。5至9月为西南季风盛行时期,每年4至11月偶有颱风来袭,但以8、9月为最,除颱风来袭外一般风浪均属微弱。雨量则以夏季及秋季(5至10月)较多,冬季较少。

·(一)气溫

  东沙岛的年平均气溫约26.0℃,其中以7月平均气溫29.6℃最高,1月平均气溫21.7℃最低,因其纬度较低的关系,月均溫均保持在21℃以上。 

·(二) 降雨量

  东沙岛历年平均降雨量以9月的244.2mm为最多,并以3月17.5mm最少,全年平均降雨量约1,346mm,历年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09日,主要降雨期为5至10月,每月降雨量皆有超过140mm以上。 

·(三) 风向及风速

  东沙岛每年10月至翌年4月均以东北季风为主,平均风速约在4.2~7.9m/sec之间; 到了5至9月则盛行西南风,在此季风转換期间平均风速较低,大约在3.4~3.9m/sec之间。 

·(四)相对湿度

  东沙岛历年之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3%左右,是一个标准的海岛型气候,各月变化量亦不大。 

·(五)云量及能见度

  根据东沙岛历年的云量(八等分)统计分析,平均大都维持在6.1左右。目前东沙岛上的飞机均靠目视方式起降,因此能见度则成了东沙岛飞机安全起降的重要判断标准之一,东沙岛历年之年平均能见度可达11.34km之远。 

·(六)海面气压

  东沙岛海面气压除在夏季有颱风经过时会有稍低之情形外,其馀年平均变化值均在758.7mmHg左右。 

水文

  东沙岛位于南海北部,除冬季时受东北季风影响,及夏季受颱风侵袭期间,有显著的大至巨浪外(平均波高达1.5m以上),其馀期间平均波浪浪高均大致在0.6~0.9m之间。东沙环礁的潮汐大致以不规则半日潮为主,潮差约1~2m,涨退潮期间环礁內部的海水大多经由西北和西南尖角处的南、北水道交換至环礁外,因此该二处的潮流甚为强劲。   东沙海域表层水溫约在21~30℃之间,春季(3~5月)为26℃、夏季(6~8月)为30℃、秋季(9~11月)为28℃、冬季(12~2月)则为24℃左右。海水的盐度大致上变化不大,全年都在千分之33.4至34.6之间,其中以颱风季节(夏、秋季)略低,而冬季稍高。  至于环礁附近水体之水质目前并未有人为污染现象,符合甲类海域水质标准;但是东沙岛潮间带及潟湖內水体水质,由于受到循环交換不良、降雨及蒸发作用之影响,而出现部分盐度異常现象。由于珊瑚礁区水体中海藻和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旺盛,因此溶氧经常呈现过饱和,部分pH值也有偏高现象。海水浊度则介于0.22~3.68 NTU之间,其中在东沙岛潮间带及潟湖內浊度较高,而外环礁附近的浊度均甚低,透明度介于6~25 m之间。  南海的表层海流,在东北季风期间,强劲的东北季风把大量的表层海水向西南方吹送,因而在南海西部形成一由北至南纵向行进的强大漂流,而在广东外海附近,逆风而动的“南海暖流”,只在东沙环礁以北海区显现。夏季在西南季风期间,南海的表层环流与冬季的流场大致相反,此时东沙环礁附近以东北向流动占优势。春季及秋季之季风转換期间,亦是表层海流交替的时期。

海水水质

  依2006年8月11日至8月16日及10月2日,分别采集东沙岛沿岸海域(包括东沙岛潮间带、潟湖內及环礁附近)共14个测站之水样分析各水质因子;结果显示,设于小潟湖內的测点由于水体与外海交換不良,水质因子易受外在因素影响而有所变化,例如雨水或淡水之注入,道致盐度有異常偏低之现象;由溫-盐图发现,在垂直剖面之分布方面,环礁附近测站之度测值则大致随著水深增加及溫度降低而增加,属正常海域之范围;值得注意的是,pH值较高值出现时,同时具有较高溶氧量及溶氧饱和度;整体而言,东沙岛附近海域各测站之pH值溶氧量及溶氧饱和度,大致呈现正相关之趋势,显示生物之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对水体之pH值具相当之影响力;在溶氧量及溶氧饱和度方面,由于受到水体中附著藻类或是浮游植物行强烈的光合作用,增加了水中的溶氧,使得溶氧饱和度经常出现过饱和现象,此现象于十月份之调查期间尤其显著。依95年之调查计划各测站之分析结果显示,该海域各测站的营养盐测值属正海域之范围。浊度分析结果介于0.15~6.11NTU之间,其中较高值主要出现在东沙岛潮间带及潟湖內各测站,其馀环礁附近各测站则浊度较低,透明度分析结果介于7~28m之间。  综合以各项结果,环礁附近各测站水体水质,并未发现明显之人为污染现象;反之,东沙岛潮间带及潟湖內各测站水体水质,由于受到循环交換不良及雨水或淡水注入之影响,而出现盐度及氧異常现象,是否会对该海域生态环境,特别是珊瑚之生长环境条件造成影响,仍有待更进一步之资料证实。 

颱风

   东沙环礁位在颱风形成或路经的热带地区,累计中央气象局之颱风历史资料,自1996至2005年,经过东沙环礁海域的颱风共有29个,十年间平均一年有2.9个颱风经过东沙环礁或可能影响东沙环礁,其年间的变动性甚大,例如2001年有5个颱风,而2002年则无颱风经过东沙。目前虽无颱风侵袭或破坏珊瑚礁的调查报告文献可供查考,但是根据在台湾海域及国外珊瑚礁区的报道指出,颱风是珊瑚礁区的主要干扰因子,它可能造成骨骼脆弱的分枝形和叶片形珊瑚断裂死亡,产生大量珊瑚碎屑,并搬运至邻近礁区,除了强大风浪所造成的破坏之外,颱风也可能扬起礁区沈积物质,造成海水浊度增加;伴随颱风而来的大量降雨则可能改变礁区盐度,或带来陆源悬浮物质。

环礁直径约25公里

东沙环礁示意图  环礁国家公园拥有丰富的生态环境,境內包括东沙岛和环礁。其中的东沙岛呈现马蹄形,常年露出水面,整座岛地势低平,最高处海拔只有7.8公尺,东西长约2,800公尺,宽约865公尺,陆域总面积174公顷,岛上覆有贝壳砂,无明显地形上的遮蔽,有低矮热带灌木遍布,岛的西侧则有两条沙脊延伸,环抱一个小潟湖,外形很像招潮蟹的大螯,潟湖在退潮时水深不及1公尺。  东沙环礁为一直径约25公里的圆形环礁,礁台长约46公里,宽约2公里,海水落潮时,周围礁台可浮现水面。环礁底部坐落在大陆斜坡水深约 300~400公尺的东沙台阶上,包含有礁台、潟湖、沙洲、浅滩、水道及岛屿等特殊地形。据推测,东沙环礁的形成需要千万年的时间,属世界级的地景景观。

桌形、分枝形的轴孔珊瑚是主要造礁物

  东沙的气候属于标准亚热带海岛型气候,年平均溫度为26℃,各月雨量不均,降雨集中于4至9月间。环礁的珊瑚群聚属于典型的热带海域珊瑚,以桌形和分枝形的轴孔珊瑚为主要造礁生物,主要分布在礁脊表面及沟槽两侧,目前纪录的珊瑚种类有250种,其中14种为新纪录种,包括蓝珊瑚及数种八放珊瑚。  这广大的珊瑚礁海域,有著复杂的空间结构,提供海洋生物繁衍棲所,鱼种计有556种,其中有许多在台湾海域未曾纪录过的鱼种,如黃棕美虾虎鱼、鹦哥鲨、史式海龙、稀棘鱼尉等。除了丰富多样的鱼群及珊瑚类外,东沙环礁海域內孕育无数五颜六色的无脊椎动物,目前纪录到软体动物175种,棘皮动物28种,甲壳动物33种。  东沙岛孤悬外海,拥有潟湖、海域、和潮间带等棲息环境,因此成为迁徙性鸟类过境的落腳处,岛上也有少数留鸟及冬候鸟,鸟类记录有130种,主要以鹬科、鹭科及鸥科为主。由于面积狭小、地形单调,植物、昆虫及脊椎动物相对较为贫乏,原生植物有72种,昆虫有125种。

海底沉船约29艘可供考古

  天然资源丰富又位于南海航道上的东沙环礁,自古以来不只渔船络绎不绝,商船亙是往来频繁,但此海域附近多滩洲暗礁,且夏季多有颱风侵袭,航海事故迭有传闻,因此南海也就成为了世界上沉船最为集中的海域之一。据统计,从古至今交错于东沙环礁附近海域的船舶搁浅或沉沒数计约28艘,因此可以合理地推测东沙环礁海域水下文化资产应该十分丰富,国际上许多海洋考古研究者对之具有高度研究兴趣,未来极具国际海洋考古合作研究之潛力。  东沙环礁这个熟悉的名字、陌生的地方,像掉在湛蓝海里的镶钻戒指,总是千年来渔人垂涎的宝物。东沙岛为南海诸岛开发较早的岛屿之一,渔民前往东沙海域进行渔捞,最早可推到1000馀年前,晉代《广州记》提到「珊瑚洲在(广东东莞)县南五百里。昔人于海中捕鱼,得珊瑚」,文中「珊瑚洲」即指东沙岛及其环礁,虽然千年来常有渔民往来,但因东沙岛幅稍小且地处偏偶,始终是无人长期居住的岛屿。  海洋千万年的苦心营塑,成就西太平洋最大且完整的东沙环礁,虽经不当渔猎而道致令人心碎的生态浩劫,但在台湾2007年成立海洋国家公园的积极复育之后,相信海底缤纷充满生命力的世界将会重现,让这只最美丽的海中钻戒重新璀璨夺目。

海洋植物生态资源

  累计历年调查资料显示东沙岛沿岸大型底棲藻类累计有19目38科88属148种。绿藻门有39种,其中以蕨藻为优势种,并以该藻种決定其覆盖率之高低;褐藻门有26种,其出现的藻种数、组成及覆盖率年间变化差異性不大,近两年亦陆续发现棕叶藻及岗村氏褐枝管藻等新的藻种;红藻门则有83种,其中包括许多具有高经济价值之藻种,如含有大量洋菜藻胶的龙须藻、含角叉聚醣藻胶的麒麟菜和具驱蛔虫疗效的海人草等等。  整体而言,东沙岛沿岸附近的海藻相系属于热带性海藻,其与菲律宾北部海域的海藻相相似性较高,而与台湾南部的海藻相则有些差異。海藻的生活史较短且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相当大,各藻种在不同季节及不同年间,其出现的时间皆不一定,由于海藻调查的范围大多局限在东沙岛周围,对于面积广阔的內环礁、外环礁和礁台区的海藻相所知仍很少,推估东沙环礁的海藻相可能比目前所知丰富甚多。 东沙环礁甲壳类动物

·甲壳类动物

    2006年东沙海域珊瑚礁生态资源调查计画,记录到的甲壳类动物共有19科33种。大多数甲壳类动物在白天都隐藏在礁石缝或珊瑚礁体內,或石头底部不易被记录到。    2006年在4个测站潛水调查有发现龙虾,较往年有增加趋势,其中2种龙虾被发现棲息在消波块底部,东西侧礁岸浅水处均可见到。东沙岛沙滩和小潟湖內最常见的种类为角眼沙蟹和粗腿绿眼招潮蟹,牠们是高潮線附近较容易被观察到的种类,尤其角眼沙蟹族群数量较台湾各地常见。陆蟹则以凶狠圆轴蟹最为常见,在潟湖四周及机场旁洼地有数百只棲息,由于2006年珍珠颱风冲毀小潟湖沙岸,潮水直接侵入,造成停机坪东侧潟湖淹水,也使这些陆蟹大多数迁移至他处,建议本种未来仍应该加以保护。其次则是陆寄居蟹发现在2006年8月份所采到个体有抱卵个体,以外来种非洲大蜗牛壳为家,在夜间出来觅食,容易被车辆压到,幸好东沙岛夜间无路边灯火和车辆较少;但是近2年来其族群数量渐少,有待进一步研究。东沙环礁棘皮动物

·棘皮动物

      棘皮动物在珊瑚礁区主要分五大类:海星、海胆、阳遂足、海参和海百合等,2006年调查这五大类共记录到12科28种 ,其中以海星类最容易被观察到,例如:馒头海星、蓝指海星、棘冠海星、呂宋棘海星、鍊珠指海星等。其次以海参在沙质底最容易被发觉,以荡皮参和黑海参较多。海胆中以马粪海胆最具经济性,分布并不均勻,常在浅水区聚集时,可能为繁殖下一代而聚集在一起。阳遂足因生活在礁石底部不易被发现,实际种类与数量应该相当多。海百合只记录到3种:小卷海齿花、红白羽星和许氏大羽花。东沙环礁软体动物

·软体动物

    棲息于海洋的软体动物种类繁多,包括许多种经济性螺贝类和头足类,目前累计49科175种,其中最被渔民所喜爱采捕的贝类为马蹄钟螺,其次为银塔钟螺、砗磲贝等大型贝类。尤其菱砗磲壳长可达40公分,在十多年前仍偶而可见,近2年来已十分罕见;长砗磲蛤和鳞砗磲蛤在环礁外礁的珊瑚礁上偶而可见,但是在环礁內的珊瑚区则为少见;从各种贝类数量上可以看出本海域过去曾遭受过度采集。  棲住在珊瑚礁上的黑蝶珍珠蛤、仙履魁蛤(俗种鞋蛤)、大管蛇螺等,则偶而可见到。蜘蛛螺、水字螺、黑星宝螺、黃宝螺、金环宝螺、阿拉伯宝螺、雪山宝螺等在浅海珊瑚礁上仍可见到,惟数量并不多见。   至于2004年前往东沙岛捕鱼的渔民,因误食有毒贝类橡子织纹螺(具有河魨毒),有6人中毒送医,其中2人死亡。惟其种类标本于2006年时并未采获,有待进一步查证其分布区域及数量。

·无脊椎动物外环礁分布概況

  由于受外环礁珊瑚覆盖率较好的因素,此区常可见到大型底棲无脊椎动物有紫丛海胆、长砗磲蛤、蓝指海星、微孔鍊珠海星、杂斑指海星、短拳螺等;偶而可见到海兔螺、梅氏长海胆、白结螺、鞋魁蛤、大管蛇螺、银口蝾螺、结螺、黑蝶珍珠蛤、印度鳃虫、大旋鳃虫、叶海牛及丘突叶海牛等。  礁台表面地形十分平坦,偶而有些大型礁块突起,大多数底质是以珊瑚碎屑和活珊瑚群体所构成;表面有大小不一的潮地,潮池中的生物种很多,包括许多种大型藻类和海草,显示其生产力丰富,尤其砗磲贝、蝾螺、马粪海胆、梅氏长海胆、荡皮参、蜘蛛螺、海葵等数量十分丰富。由于东沙外环礁台的面积十分广阔,宽约1-2公里,长约50公里,是未来极需增加调查人力和投入研究量能的生态环境。另在环礁东面礁台上亦发现有大量的马粪海胆、荡皮参、蜘蛛螺及海葵等。由于东沙外环礁台的面积十分广阔,是未来极需增加调查研究量能的生态系。 

·无脊椎动物內环礁分布概況

  內环礁的物种和数量随著环礁內棲地底质不同而異,在贝类方面偶而可见到金口蝾螺、柳丝芋螺、紫口旋螺、金口岩螺、棘刺蟹守螺、钓锤旋螺等;砂地上则有蜘蛛螺、水字螺、蠍螺等;微孔珊瑚礁上有紫口珊瑚螺、海菊海扇蛤、鞋魁蛤等;礁底亦有较大型且具经济价值的软体动物,但数量较少,例如银塔钟螺、马蹄钟螺、驴耳鲍螺、银口蝾螺、金口蝾螺、貓眼蝾螺、菱砗磲蛤、鳞砗磲蛤、长砗磲蛤等。在棘皮动物种类则以蓝指海星、呂宋棘海星、鍊珠海星、馒头海星等偶而可见,其中大型的棘冠海星亦出现在內环礁海域中。    至于甲壳类动物的种类与数量均较少,此与珊瑚大量白化死亡而造成大型虾蟹类无法棲住在珊瑚分枝间,及受到过渔的影响有关。 

·无脊椎动物东沙岛四周分布概況

  调查结果显示,东沙岛四周约1~2公里范围內皆为海草所构成的生态系,2006年珍珠颱风的大浪将南面海草床冲散,露出许多沙底,显示出这次颱风对海草床生态系影响十分钜大。在北面有少数微孔珊瑚、菊珊瑚和管孔珊瑚的群体零星散布,较常发现在海草床上的无脊椎动物为马粪海胆、馒头海星、柔软壶海鞘(Didemnum molle)、倒立海葵(Cassiopea andromeda);偶而可以见到蜘蛛螺、红娇凤凰螺、字码芋螺或是黑星宝螺、菱砗磲、马蹄钟螺等。  在消波块上,则发现有不少黑齿牡蛎个体附著和许多种玉黍螺、蜑螺;石磈底下偶而可以发现黃宝螺、金环宝螺、结螺、银塔钟螺等。白纹方蟹则在礁石上觅食,反应十分敏锐。角眼沙蟹则是沙滩上掘洞高手,行动快速,同时也是东沙岛白天沙滩最常见的海边生物。  在小潟湖区退潮时,可以发现海草床著有露出沙泥地则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倒立水母棲息其间,十分常见。另外竹筍蟹守螺数量是非常丰富,然而本种在台湾尚未被记录,其生态习性则有待深入调查研究。从龙口逐淤塞的情形,显示出本区有逐渐陆化的现象。 

·鱼类群聚分布

  本海域至2006年底正式记录鱼已达69科556种,估计东沙海域至少有600种鱼类。比台湾南部之1176种 (陈, 2004) ,澎湖之646种 (Shao et al. 1994) 略少。和小琉球之601种 (Chen et al. 1992)相近;多于南沙太平岛之421种(Chen et al. 1997)。此海域鱼种数,明显低于种源中心往外扩散渐少理论之推估值。推测其原因,可能是此海域鱼种原本就少,或者受到珊瑚白化事件影响。真正原因尚待深入研究方能了解。    1998年珊瑚白化事件,造成此海域海洋生物明显減少,就鱼类群聚的分布而言,目前东沙环礁各区域之鱼类种数呈现:外环礁>东沙岛周围>內环礁的现象,外环礁的鱼种数最多,属尚称良好的群聚;东沙岛边鱼种数虽较少,但已略高于以往;而內环礁的鱼种数最少,并且多以草食性鱼类为主,此系受到珊瑚大量白化和死亡的影响甚大。    今年(2006年)的状況已较去年改善,外环礁测站鱼类已经恢复以往的种数,东沙岛四周也渐恢复中,潟湖內较內侧区则复原较慢。目前海域调查尚未完成。长期性的调查研究,是本海域保育工作之优先工作。 

·鱼类相

  至2006年调查为止,东沙海域所累计记录的鱼类共有68科531种,其中包含许多在台湾地区海域未曾记录过的鱼种,例如黃棕美?虎鱼、鹦歌鲨、史氏海龙、稀棘、丝尾盾齿、贝诺鳞头?、库伯氏花鲈、蓝斑雀鲷、双斑狗母等。在鱼类群聚组成方面,以隆头鱼科有70种最多,?虎科51种次之,其次为雀鲷科46种,天竺鲷科33种。在数量方面,则以草食性为主的鹦歌鱼科及刺尾鲷科(各有22种)为最多的鱼种。食物链高阶的鮨科有7种,笛鲷科2种,种类和数量均少。东沙海域另有珍稀鱼种如白斑躄鱼、条腹天竺鲷、全黑乌、费氏条尾魟等共计55种的珍稀鱼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