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尊百科网

搖篮

“搖仔搖仔搖,搖搖,搖来搖去,一搖搖到乌颠桥 ;  恿婴獒大暝大一寸日大一尺,连鞭会行连鞭会走也会叫。”  选自〈搖篮仔歌---屏东一带〉  “婴仔婴婴困,一暝大一寸,婴仔婴婴惜,一暝大一尺。”  选自〈搖婴仔歌----卢云生词 呂泉生曲〉  搖篮是传统的育婴工具,非常具有民族特色。最早以前的搖篮,只是用一条布绑在屋梁上。在早期台湾的平埔族可以看到此一现象。由于搖篮是斜挂的,所以婴儿在上面呈现出一种似乎站立的姿势。这样婴儿不仅可以看到正在做工作的母亲,也可以看见其他景物东西,不至于哭闹。母亲也可以一边工作,一边看顾小孩。后来发明将竹篮绑在屋梁上,演变至今就是放在搖篮架上的搖篮。  搖篮,河洛语称搖笱。搖篮的形状似母亲的子宮,包覆保护著婴儿,让婴儿在安心中成长;再搭配著母亲舒缓吟唱的搖篮曲,伴著婴儿进入甜美的梦乡。  搖篮不只代表父母对婴儿的无限呵护与关怀,还是经济来源的一个重心。在以前农业时代,小孩睡得越稳或是睡得越久,大人就有越多时间去工作。因此搖篮对于以前农业时代的社会是有很大的贡献。  搖篮是由42支的竹箴制成,竹箴长短有分,最长需要4支、其次是6支、第三长是22支、最短的需要10支。因为材料的不同,材料无法同大小,有分厚跟薄。制作婴儿搖篮的竹孔需要比较大,才能达到通风的效果,也不会遮住视線。做好的搖篮,要用硷水煮一个小时来防蛀。不同的部位,因为厚度不同,需要的时间也不同。支撐搖篮的搖篮架子底部弧度,两边的角度需要一样高一样多,搖篮架腳的角度两边要平均刚好,搖起来才会平均,小孩睡起来才会安心,也不会翻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