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小白 发布于 2022-10-01 10:12:47
- 分类:互联网百科
天主教由西班牙道明会于1626年传入台湾北部,1642年为荷兰人驱逐后消失,1859年再次传入,由南向北发展,2007年最新的统计是全岛有一处总主教区,六处主教区,教徒299,158人。 17世纪西方诸国从事海外扩张,西班牙传教士抵达菲律宾,计划向日本及中国传教;日本在1610年禁教,中国的天主教会已有耶稣会士建立据点,台湾却尚未传入。在马尼拉的道明会士转而来台湾,一方面传教,一方面也可作为未来赴日本或中国的中间站。由于南部已有荷兰人占领,1626年5月,6位传教士在马迪乃神父(Fr. Bartolome Martinez)率领下,随西班牙舰队登陆北部,在基隆、淡水、北投及宜兰一带向原住民宣教,为婴幼儿施洗,前后约有4千人受洗。1642年西班牙人撤离,传教工作中断。 1859年(咸丰9年)清廷与英法两国签订天津条约,安平(今台南)成为口岸,西班牙道明会士再度入台传教,由驻在福建的会士率领数位传教员及教徒从打狗(今高雄)登陆。郭德刚神父(Fernando Sainz)是最初10年的主要教会领道人,他与具有敌意的凤山知县马庆钊及在地民众交涉,先在前金建立教堂,开始宣道。一年后前往屏东万金的平埔族部落传教,协助改善其生活后,收效颇大。教务逐渐稳定,开始向北发展,期间台南西拉雅社派人邀请去传教,以人手不足婉拒;北部噶玛兰族也南来邀请,由于传教士派人察看,由于适逢原汉冲突而作罢。 1865年(同治4年)苏格兰长老会登陆台南传教,天主教此时也发展到该地,1868年因为采收硫磺问题而爆发冲突,发生凤山教案,教堂被毀,传教人员受到官府迫害。事平后,得到金钱补偿,重新买地盖堂。当时台湾的天主教会由福建代牧区管辖,陆续派遣传教士来台,但同一时期全台不超过10人,据统计从 1859年到1895年间,一共只有30多人在台传教,但有些只是短暂停留就因健康理由而离开。台湾的道明会士设有一区会长,早期变动大,1861年由郭神父接手后才安定下来。1869年郭神父调往马尼拉,当时已有屏东万金、打狗前金、埤头(今凤山)、台南、嘉义沙仑仔等传教地区,教会先在台南,后移高雄开办孤儿院,收容弃婴。 1883年中国传教区重划,福建分成福州和廈门两个代牧区,台湾划归后者管理,此时全台教会增加了斗六、他里雾(今斗南镇)、树仔腳(今莿桐乡)、埔羌仑(今大埤乡丰冈村)、鹿寮(今元长乡),已北达彰化罗厝(今埔心乡罗厝村)。1884年清法战后,传教士受到不满在北部传教的加拿大长老会的教徒之邀,前来台北传教,先在和尚洲(今芦洲市)落腳,再前往大稻埕租屋传教,受到民眾反对,后经外交交涉才得以购地建教堂,并向台北四周的淡水、基隆、石碇等地发展。甲午战爭后,台湾割让给日本,1895-1896年间日本以武力镇压反日民眾,台湾天主教会因被指控协助日人,在云林及嘉义一带受创甚重,教堂被毀,物品被掠,传教人员四散奔逃,也有教徒反日而遭迫害的谣传。战爭造成教会严重损失,但未消灭。 日据后教会与中国传教区的关系受到冲击,1913年(大正2年)台湾正式脫离廈门代牧区独立成为监牧区,由林茂才(Fernandez Clemente)担任首任监牧。林监牧首先筹建专为日本教徒使用的台北桦山天主堂(今称华救世主堂),随后建大稻埕的蓬莱町教堂。1917年正式创立教会第一所教育机构--靜修女子学校,招收日本及本地女学生,并由1903年入台的道明修女会的修女管理,成为相当有名的私立女子中学,体育表现尤其突出。 1920年林监牧调往马尼拉,由日本四国教区的教区长杨多默(Thomas de la Hoz)继任。杨监牧日语娴熟,教务日益拓展。1936年由道明会送往廈门培养的首位台湾人凃敏正晉升神父,开启本地神职的序幕,教友数目迄1940年止已有6千人。 1940年,日本军国主义当道,将教区首长均換为日本人,台湾也由长崎出身的里脇浅次郎神父担任教区长,取代西班牙籍的杨监牧。台湾教会由于主要神职人员多为西班牙籍,而为日本当局严密防范,遭集中管理,不准在高雄及基隆两敏感地区活动。里脇教区长乃将教务中心移至高雄,与凃敏正及其他尚能活动的神职、修女及传道员、姑婆(独身女传道员)等维持教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里脇将教务交给凃神父代理,两年多內将中日政权转移涉及到天主教会的问题加以解決,并爭取大陆南京总主教于斌的资助,渡过财政危机。 1948年,道明会陈若瑟(Jose Arrgui)被教廷任命为新监牧,全台教务重回道明会手中。此时中国情势有变,中共建政,以无神论治国,教会人士多被视为帝国主义者或间谍而被遣送或流亡,愈来愈多的中外神职来到台湾,为台湾的传教及文化社会服务注入一股很大的力量。 由于大批神职及教会资源的流入,加上当时台湾经济匮乏,美国援助的物资如肥皂、面粉等部份交由教会发放,以及时局影响、精神苦闷等因素,皈依人数在 1950年后大增,至1960年后半期为高峰,教徒由近万人到达30万人。全台各地的原住民全族皈依的现象也显著,占全台信眾的三分之一左右。为因应教务发展,教会组织也随之调整。1949年底,划出台北监牧区;1950年再自高雄监收区划出台中监牧区;1952年成立嘉义和花莲两个监牧区;8月7日,教廷宣布成立台湾圣统,纳入正式教区体制。台北监牧区升格为总教区。1961年成立新竹和台南两个教区,自此,台湾共有七个教区。3月,高雄监牧区升格为教区,1962年嘉义、台中两监牧区升格为教区;1963年,花莲监牧区升格为教区。全岛的教区规划至此完成。教徒的数目1945年时10,852人,至 1974年达到历来最高的384,012人。 1960年代后期美援停止,台湾经济开始起飞,工业发达,都巿兴起,人力由乡村及山区外流,原来的宗教人口流失,且因社会繁荣,各种娛乐及活动逐渐取代原有的宗教生活。教徒的数目开始停滞,迄今未有突破性的增长,维持在30万左右。神职人员维持在6百多人。为统理全岛的教务以及代表台湾教会与罗马教廷的共融,原先从中国大陆移来的教务协进会,1967年由所有在台主教成立中国主教团,1998年改名为台湾地区主教团。2007年所有在位的主教全部是由在台湾土生土长的神职人员担任,实现名符其实的地方教会。 全岛教务的最高领道人为主教团团长,1967年第一任主教团团长由台北总主教郭若石担任,1971年由南京总主教后担任辅仁大学在台复校校长的于斌枢机主教接任,1979年由贾彥文总主教接任,但为符合章程,改称为主席;其后由台北总主教罗光接任,再接著由高雄枢机主教单国玺担任,2007年改由台北洪山川总主教续任。 教会由各教区维持,教区在主教领道下,也邀请修会支援各堂区,堂区的经营则由主任神父与教友组成的「传教协进会」共同负责。神父包括中、外国籍,1945 年时有20人;1953年时有164人,次年即增至296人,而1965年出版的通讯录上已有731人,修女则有792人。教徒最多的1974年神父也达到768人。在这块土地上同时有7百多位神职,恐怕是世界传教史上少有的现象。经费上早期多由主教、神父在外国募捐、教廷支援而来,尤其是教堂的建筑。目前各堂区多半已能自给自足,有时还捐款他地,表现天主教徒的普世博爱精神。 台湾的修会最早只有道明会,1949年后来台湾的有主徒会、耶稣会、玛利诺会、方济会、圣言会、巴黎外方传教会、圣母圣心会、耀汉会、白冷会等35个男修会。修女会则有61个国际及国籍的修会。其中许多是原先在中国传教,被逐后来台。 由于20世纪后半的冷战及中国的宗教政策,罗马教廷始终与台湾保持外交关系。1950年教廷驻华公使黎培里(Msgr. A. Riberi)被迫流亡至香港,1952年借来台祝圣台北新任总主教之便,将公使馆「迁移」到台北,1966年升格为大使馆,1971年后降为代办级,直至2008年仍然维持,是台湾唯一在欧洲的邦交国。 台湾天主教除了传播信仰,在社会慈善、教育文化方面也有贡献。1949年时百废待举,由中国来的许多资源及人才提供偏远地区的医疗及养护的服务,计有罗东及台东的圣母医院、高雄圣功医院、嘉义圣马尔定、澎湖惠民、桃园圣保祿及台北耕莘医院等10家;也有许多疗养院、启智中心、老人或残障的照护机构。教育方面据2007年的统计,总计有166所幼稚园;也有优质的中小学,台中的育仁小学、晓明女中、卫道中学,云林正心中学及台南的黎明中学均为名校,共有11 所小学及29所中学;两所职训中心,其中台东东区职训中心则为东部原乡培养许多技术人才。大学则有辅仁、靜宜及文藻等,分别座落在北、中、南三地。在传教之馀,为原住民保存语言,并转成罗马文字,使文化得以传承。 台湾天主教自1859年再次传入,除提供人们一种信仰的选择外,也让人们看到一个全球性的宗教如何在一个背景迥異的地方生根成长,并发挥其宗教精神为当地做出贡献。台湾天主教,人数虽然不多,但逐渐成为一个较精致的信仰团体,提供中西文化交流以及全球在地化的一个极佳的观察窗口。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