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尊百科网

姜母鸭

姜母鸭是冬令进补中传统中国人的冬季保健,喜欢食疗和药燉的你千万别错过姜母鸭这受欢迎的补汤之一喔!让我们来一探姜母鸭的历史吧!  考据《中国药谱》及《汉方药典》两书所载,我国帝王宮中御用名医眾多,考注研究滋养补品,保护宮中君王龙体,镇痛强身,延年益寿之方,至商代有名医吳仲,用麻仁油燉红面番鸭肉再加姜母(姜母指三年以上的老姜)烧酒燉煮,香鲜甘辛具备,食后精神振昂,顿觉全身经脉舒畅,因而大受君王赞赏嗜食,被奉为滋养进补圣品。前面提到的红面番鸭为禽类中血性刚烈者,生命力特强,肉呈鲜红,精力昂足,秉性溫和爱洁,经汉医研究与实验证明为禽类中最具有药效之食补品。加姜酒燉煮其性辛热,服之畅血化痰,疗治中焦之虛寒、疏肝润肝、健脾胃、促消化、祛风寒,通血脉、尤对腳麻手痹、胃酸、胃寒更见功效。后来流传至民间,遂成为一款名菜。  中医尤其讲究冬季的保养,“冬不藏精,春必病溫”就是强调在寒冬时要懂得如何储备本身的元气,如果元气沒有得到应有的照顾,等到春天来临时,身体就容易受到当时的流行性疾病传染。姜母鸭这道自商代流传下来的料理,有“昔日帝王菜,今日百姓餐”说法,表示现在的民眾可有福了,可以吃到昔日的帝王菜姜母鸭。  在挑选食材上也不得马虎,使用红面番鸭制作姜母鸭,最早自商代就有记载,非随意可更換,公鸭风味尤佳。其特色是皮薄肉红,不肥不腻。红面番鸭个性刚烈,据传是禽类中最具吸收药效的食材之一。姜俗话说“姜是老的辣”,最适合用在姜母鸭料理身上,老姜纤维粗长,姜皮具辛而能散的功能,因此老姜不去皮、拍开,与各料快炒,姜独特的香气与辛辣最能呈现。麻油黑麻油与米酒,能提出姜香与其辛辣,但纯用黑麻油味道过于浓烈,不顺喉;纯粹用白芝麻油(香油),卻又太过清纯,吊不出姜味,要黑白芝麻油两相比例调配,才能相辅相成。米酒则一般使用红标料理米酒。中药配方:以多种中药调配而成,主要在增添汤头香气与食补疗效,配方不一,此成为各家的独门强项。沾酱各有特色,最常选用豆瓣酱与辣椒调味。姜母鸭的汤头,姜、麻油、米酒、中药缺一不可,也是姜母鸭胜负的重要关键。  看了这些介绍,相信对姜母鸭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