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尊百科网

夏朝

夏朝(夏商周断代工程认为前2070年—前1600年),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而马克思主义史学将夏朝定性为一个奴隶制国家。依据史书记载,自尧、舜至夏、商、周三代皆封建时代,帝王与诸侯分而治之,而夏朝是第一个世袭的封建王朝。相当于夏朝时期的文物(前1600年以前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 所以其文化及文明程度高于新石器晚期文化。但是由于所有文献都年代较晚,而迄今为止在考古学上还没有找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证据,尤其是文字依据(依历史文献纪录成系统的中国文字始于黄帝时期仓颉造字,但现代人所能见到的成系统的中国文字最早为盘庚迁殷以后的商朝文字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因此国际上一些学者否认其真实存在性。但许多中外历史学家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便是夏朝遗存,不过目前并无完全确凿的依据。  根据史书记载,夏朝是禹的儿子启建立的国家。夏禹传子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由禅让制度变成王位的世袭制度。夏朝共传13代,16王(一说14代、17王,主要是大禹是君主还是部落联盟首领有争议的问题),约471年,后为商朝所灭。  据《史记》引帝王纪云:“禹受封为夏伯,在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阳翟是也”,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认为,是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的。夏朝在中国历史纪年表中的位置        约公元前2070—约公元前1600    商     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    周     公元前1046—公元前221   西周   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   东周   公元前770—前256    春秋  公元前770—前476    战国  公元前475—前221  秦     公元前221—前206  汉     公元前202—公元220   西汉   公元前202—公元8   新    公元9—23   东汉   公元25—220  三国    公元220—280   魏    公元220—265   蜀    公元221—263   吴    公元222—280  晋     公元265—420   西晋   公元265—316   东晋   公元317—420   十六国  公元304—439  南北朝   公元386—589   北朝   公元386—581(在北方,经历了北魏、东魏和西魏、北齐和北周五个朝代,史称“北朝”)   南朝   公元420—589(在南方,东晋之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  隋     公元581—618  唐     公元618—907  五代十国  公元907—979(唐灭亡后,在北方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较强大的王朝。与此同时,南方各地又陆续并存过九个较小的割据政权,即吴、南唐、吴越、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及闽等九国;北方河东地区则有北汉势力。史称“五代十国”)  宋     公元960—1276   北宋   公元960—1127   南宋   公元1127—1276   辽    公元916—1125   西夏   公元1038—1227   金    公元1115—1234  元     公元1271—1368  明     公元1368—1644  清     公元1644—1911  中华民国  公元1912—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成立

概述

  夏朝,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将夏朝定性为一个奴隶制国家。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就是从夏朝的建立开始的。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重要王朝,依据史书记载,自唐、虞至夏、商、周三代皆封建时代,帝王与诸侯分而治之。此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所以其文化及文明程度高于新石器晚期文化。但是由于迄今为止在考古学上还没有找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文字依据(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出于商朝),因此其真实存在性没有得到正式确认。但许多中国历史学家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便是夏朝遗存。对夏王朝记载比较多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据《史记》记载,夏王朝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前后大约有470余年,经历了4个多世纪,有16个帝王先后作为统治者。    早在大禹治水之后,由于大禹深受拥护,根据“禅让”制而做了舜的继承人。他在位时,曾经将当时的中国划为9个州,这大概就是“九州大地”的来历。大禹还制定了各种制度,为夏朝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权位。启在与伯益争夺权位的斗争中获胜,而且杀死了伯益。而伯益本来是大禹按照禅让制选定的传位的对象,启的即位,打破了禅让制,成了历史上王位世袭继承制的开端。也就是“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启在位期间,完成了夏朝的建立,而且使夏朝走上了鼎盛时期。夏朝统治的范围大约以今天河南省的西部为中心,北到河北,南到湖北;东到今天的河南、河北、山东的三省交界处,西到山西南部。    可是,启死后,继承王位的太康在东夷族的进攻下丧失了权力,经过3代的争斗,直到少康继位以后夏朝才得以巩固稳定。这就是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的过程。以后的统治者都善于控制东夷,或是同东夷搞好关系。可是到了桀统治的时候,却一味地讨伐边国,耗费了大量财力。而且,桀是一个昏庸无能、贪图享受的暴君,残害百姓,重用奸佞。在夏王朝陷入内外交困时,商汤对它进行了讨伐。桀被商汤战败,被放逐以后就死了,夏王朝被商朝所取代。夏王朝的各种制度和经济文化上的发展,尤其是在农业生产、铸铜技术、天文历法等方面的进步都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由于夏朝没有文字直接流传下来,所以,长期以来对其了解还主要依赖古代文献的记载,包括夏朝的国王、官吏、军队以及刑狱情况。现代以来,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村遗址中大型宫殿、墓葬以及许多青铜器的出土,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作为奴隶制的晚期部落联盟夏国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    夏朝都城位于安邑,即现在的山西省运城市夏县。

夏朝的建立

  相传尧、舜、禹时,部落联盟内采用“禅让”的方式“选贤与能”,推举联盟的共主。如尧老时,把“王”位禅让给了贤能的舜。    禹的父亲崇伯鲧,是雄据大河南岸嵩山中的有崇氏部落首领。有崇氏与在大河北岸太行山东麓的共工氏,都是富有治水经验的部落。在尧舜时期,为了争夺王权,鲧与共工先后对尧舜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都失败了。后来,禹又继续联合共工氏以及其他众多的部落,在伊、洛、河、济一带,逐步展开治水的工作。禹接任了鲧的职位,放弃了鲧“堵”的治水方略,改为以疏导为主,就是依据地势的高下,疏导高地的川流积水,使肥沃的平原能减少洪水泛滥的灾害。 经过治理之后,原来大都集中在大平原边沿地势较高地区的居民,纷纷迁移到比较低平的原野中,开垦那些肥沃的土地。那些草木茂盛、禽兽繁殖的薮泽地,成为人们乐于定居的地方。社会生产力有了显著的提高,这就为奴隶制国家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 .    禹是来自中原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他在成为部落联盟的“共主”之后,尝试组建军队,南征三苗,修建城池,制定刑法,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的建立提供了基础。    禹老时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从此,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 这标志着漫长的原始社会被私有制社会所替代,应该说是历史的一个进步。但是,一种新制度的建立,必然会遭到部分反对。夏启即位后,在钧台大宴各部落的首领,以期对他的地位予以确认。有扈氏对启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满,坚决不出席钧台会。夏启调动军队对有扈氏进行征伐,大战于甘,有扈氏战败,被灭族。这次征讨使新生的专制政权得到初步巩固,原始的民主推举制被强制取代。     一种新制度的建立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一个新政权的产生,也面临缺乏统治经验的问题。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政权,即使是在起进步作用的上升阶段,也改变不了统治者剥削、掠夺和贪图享乐的本性,统治集团内部围绕权和利的争夺成为不可避免。因此,夏启死后,出现了五子争权斗争。太康即位后,政事不修,沉湎于酒色之中,有穷氏的首领羿乘机夺取了政权。直至后羿被他的大臣寒浞所杀,相之子少康逃到有虞氏,得到有虞氏的帮助,组织夏的旧部,积蓄力量,乘寒浞内部混乱之时,出兵打败了寒浞父子的力量,夺回了政权,才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这就是夏代历史上出现的“太康失国”、“后羿代夏”和“少康中兴”的事件。    夏代末年,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夏桀即位后不思改革,骄奢淫逸,筑倾宫、饰瑶台,挥霍无度。他日夜与妺喜饮酒作乐,置百姓的困苦于不顾,百姓指着太阳咒骂夏桀。大臣忠谏,他囚而杀之。四方诸侯也纷纷背叛,夏桀陷入内外交困的孤立境地。商汤看到伐桀的时机已经成熟,乃以“天命”为号召,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要求大家奋力进攻,以执行上天的意志。鸣条之战,商汤的军队战胜夏桀的军队,桀出逃后死于南巢,夏王朝从此灭亡。一个强大的国家经历了四百余年历史,却被一个小国所灭,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震惊与思考,所以后来出现了“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的告诫。    由于流传至今有关夏代的史料十分匮乏,所以历史上是否有夏代存在,曾被许多人怀疑。但是《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的夏代世系与《殷本纪》中记载的商代世系一样明确,商代世系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得到证实,因此《史记·夏本纪》中所记的夏代世系被多数学者认为是可信的。这样,在考古学家对安阳殷墟、郑州商城等商代的物质文化遗存有了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夏文化探索的研究课题,希望用考古手段去找到夏代的物质文化遗存,进而恢复夏代历史。    古史学家依据文献资料,提出有两个地区可能是夏人的活动地区:一个是河南西部嵩山附近的登封、禹县和洛阳平原;一是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地区。因为传说中夏代的都邑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大多同这两个地区有关。1959年开始“夏墟”调查,拉开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四十年来在豫西、晋南开展了一系列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使夏文化探索的目标逐渐缩小。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以偃师二里头遗址命名的“二里头文化”(包括二里头类型和东下冯类型)和豫西地区的“龙山文化”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对象,并对夏文化问题发表了各种看法。惟因缺乏文字等直接证据,目前学术界对哪种遗存是夏代文化还没有形成共识。但是无论是豫西地区的“龙山文化”还是“二里头文化”,均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资料,它为最终解决这个问题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国家制度

  夏奴隶制部落王国是在原始公社制度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在原始公社制度逐渐解体的过程中,父权家长制家庭成为对它的一种摧垮力量。奴隶制国家的世袭王权和世袭贵族,就是以父权家长制家庭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国家形成之后,各级贵族组织仍然要保持旧的血缘联系,严格区分姓氏。王室分封各部族,除保持它们所由出生的姓之外,又以封地建立新氏,大夫以邑为氏。在各级贵族之间,就依姓氏的区别建立了各自的宗族关系。这种宗族关系,虽然沿袭了旧的氏族组织的遗制,但在实际上是以父权家长制为核心,按其班辈高低和族属亲疏等关系来确定各级贵族的等级地位的。

军队

  夏朝的军队,是为了维护统治而发明的专职征战的工具。夏以前,各部落、部落联盟之间的征战由部落内部的青壮年男子负担,夏建立后,中原形成了统一的部落共同体,并出现了国家机构,因此专职战斗的队伍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禹征三苗,称他所统领的军队为“济济有众”;启征有扈,严厉告诫所属的军队要严格听从他的指挥。足见当时已有强大的军队。

奴隶制刑法

  到夏王朝建立之后,为了进一步镇压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就在以往的基础上制定了《禹刑》,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奴隶制法典。

太康失国

  根据《史记》记载,夏启死后,他的儿子太康继承了后位。太康只顾在田野游玩,不理政治,在位期间,夏部族权威削弱,东夷族太昊与少昊部落趁机西进。东夷族有位善射的首领羿。《吕氏春秋· 勿躬》认为弓就是羿所发明的。羿率军从东夷属地锄迁至有夏氏的属地穷石(今河南省洛阳之南),与当地的夏人通婚,结好了关系,形成了有穷氏。从而使得羿在夏民的拥护下夺得了夏政。随之太康投奔斟鄩的斟鄩氏。  羿夺得了权位后并没有称王,而是把太康之弟中康设为夏后。但事实上,国事全由羿来治理。这引起了不少部落的不满。其中主持天象活动的有和氏与有羲氏公开反对。羿说他们废时乱日,派兵讨伐他们并且取胜。  中康死后,其子相继位。随后,相投奔了亲夏的斟鄩、斟灌氏。从此,羿独承夏后权位。但得权后,羿却像太康一样,不再理顾国事,整天在野外射猎。他废弃了武罗、伯困、龙圉等忠臣,却去重用被伯明氏驱逐的不孝子弟寒浞。寒浞网罗党羽,权力日益增大。终于有一天,他趁着羿在外射猎的机会将羿及其家人全都杀掉。夺取了有穷氏的大权。寒浞把戈封给了他的儿子豷,把辽封给了他的另一个儿子浇。浇率兵众灭了亲夏的斟灌氏与斟寻氏,杀了在斟鄩躲避的相。相的妻子缗当时已怀下相的儿子,她从墙洞逃避了浇,跑到她母亲有仍氏家里避难,不久就生下了遗腹子—少康。(注:太康、中康、少康均名“康”,但为了不混淆,后人加注了辈分。)

少康中兴

  少康长大后,为有仍氏牧正,结果被浇闻讯。浇又派人去追杀有仍氏,少康无奈逃奔有虞氏(即舜的后代)躲避。有虞氏当时无儿子,仅有二女,对少康格外款待。他们把纶邑送给了少康,少康便以纶邑为根据地,组织了兵众。他开始收集存余的夏民众,设官分职。在浇廷中设间谍,准备恢复夏朝。这时,躲避于有鬲氏原夏臣靡听说少康准备恢复夏室,亲自带领斟灌、斟寻氏残余民众与少康联合击败了寒浞。复立少康为夏后。少康又灭浇于过,又派他的儿子杼灭“豷”于戈。至此,控制中原三代近百年的东夷族有穷氏终于覆灭。少康恢复了夏朝的政权,史称“少康中兴”。太康失国至少康中兴表明着,华夏族平定中原方国部落(尤其是东夷族)的过程以及最终的胜利。

中期的发展

  少康之子杼继承了后位。他了解东夷对夏室的不满,为了巩固在东方的势力,他把都城从原(今河南省济源)东迁至老丘(今河南省开封县之北)。他重视发展武装和制造兵甲。文献中还常常有“杼作甲”、“杼作矛”的说法。他还派人讨伐东南沿海地区的东夷(今山东南部、安徽东部、江苏一带)。其中还获取了吉祥物九尾狐。夏朝的版图就是在杼的统治下扩张到了东海(今黄海)之滨。杼在位期间可以说是夏朝最昌盛的一段。夏人对杼在祭典中也是格外尊敬的。《国语·鲁语》说道“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认为杼全面地继承了禹的事业。  杼之子槐在位时,东夷族与华夏族开始了和平相处的关系。其中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居于淮河、泗水流域的九个部落(即九夷)通常向夏后纳贡祝贺。槐逝后,其子芒继位。芒逝后,其子泄继位。这期间东夷族与华夏族的关系不断地发展。泄在位期间东夷族已基本同化,于是他把视眼转向了西方。同时,他开始对顺从夏室的方国部落封土封号。这便是几世纪后诸侯制的起始。泄逝后,其子不降继位。他曾多次率兵征讨西方的九苑。

夏朝的灭亡

  孔甲乱政,夏王朝的统治日益衰落。    直至夏的最后一个国王桀,他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桀虽然有智有勇,但很残暴凶残,杀人成性,加上酗酒好色,劳民伤财,残害百姓。东边的商部落便趁机骑兵伐桀,灭掉了夏朝。     夏自禹至桀,历十四世十七王,存在了将近五百多年时间。

考古研究

  文献中对夏朝的记载虽然丰富,但因时间远久,在考古学方面一直没有多少突破。20世纪50年代末,考古学家们开始在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一带地区进行夏墟的调查。1953年,考古学家们在河南登封玉村发现了一个遗址,这便是60年代初定名为二里头文化的第一个遗址。随后,又在豫西晋南地区发现了不少类似的商前遗址。其中,因河南省偃师二里头的遗址最丰富、典型,故得其名。二里头文化分两类型,一则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类型,另有以东下冯遗址(山西省夏县)为代表的东下冯类型。这些遗址的地点分布均符合文献中的记载。分布在河南的遗址中还有不少(郑州、洛阳、临汝等)呈现出文化叠压的现象。二里头文化叠压在商文化之下,龙山文化(即三皇五帝时期)之上。夏朝在文献中的概念就是属新石器时代末期转向青铜时代的过渡期,这些遗址表明着二里头文化很有可能是文献中所指的夏。依碳-14放射性定年法,二里头文化被定于约前2395年至约前1625年间。可分为四个期段。考古学家们至今还对此四期文化的归属持有分歧。大部分学者认为一至三期属夏文化,而四期则属早商文化。另说一、二期属夏文化, 三、四期属商文化, 还有的学者则认为四期全属夏文化(不过这种看法已逐渐消失)。二里头文化第三期内涵尤其丰富。

关于存在性的争议

  出土中国的历史文献《竹书纪年》和《史记·夏本纪》均比较详细地记载了夏朝的积年和世系。较早的《逸周书·度邑解》云:“自雒汭延于伊汭,居易无固,其有夏之居。”《左传》昭公十七年曾引《夏书》,《论语》中也有“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的句子,因此传统上,中国的学术界对夏朝的存在一直坚信不疑。  由于没有切实的文物(如证明商朝存在的甲骨文)证实,人们无法在考古学上确认夏朝的真实存在性。可是另一批西方历史学家又多次批评中国历史、考古学界的疑古情绪过于严重导致对传说和神话的历史学价值发掘不够。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玮璋教授所说,由于流传至今有关夏朝的史料十分匮乏,所以历史上是否有夏朝存在,曾被许多人怀疑。但是《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的夏代世系与该书《殷本纪》中记的商代世系一样明确,商代世系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得到证实(尤其是其中商先公先王的世系,跟夏代是同一年代),因此《史记·夏本纪》中所记的夏代世系被多数学者认为是可信的,而商代在此之前则和夏代一样是不被主流看法接受的。这样,在考古学家对安阳殷墟、郑州商城等商代的物质文化遗存有了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夏文化探索的研究课题,希望用考古手段去找到夏代的物质文化遗存,进而恢复夏代历史。  目前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发现了距今3600年城市,面积达10.8万平方米(比附近的偃师商代城市面积要大很多),还发现了距今3700年的车辙,是和史书中夏朝同时代的文物。中国政府已专门拨款进行夏商周断代工程,对夏朝的研究力度正在加大。学术界对二里头文化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都是夏朝文物,发现的宫城就是夏都;另一种认为一二期是夏朝文物、三四期是商朝文物,所以发现的宫城是商都。由于迄今为止夏朝都城的考古实据尚未得到充分确认,所以所确知的夏朝暂时仅存在于古代文献中。  以徐旭生为代表的古史学家依据文献资料,提出有两个地区可能是夏人的活动地区:一个是河南西部嵩山附近的登封、禹州和洛阳平原;一是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地区。因为传说中夏代的都邑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大多同这两个地区有关。1959年开始“夏墟”调查,拉开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四十年来在豫西、晋南开展了一系列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使夏文化探索的目标逐渐缩小。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以偃师二里头遗址命名的二里头文化(包括二里头类型和东下冯类型)和豫西地区的龙山文化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对象,并对夏文化问题发表了各种看法。惟因缺乏文字等直接证据,目前学术界对哪种遗存是夏代文化还没有形成共识。但是无论是豫西地区的龙山文化还是二里头文化,均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资料,它为最终解决这个问题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此外,夏禹的记载广泛存在于先秦史料当中,如《诗经》、《尚书》等。上古文物也在铭文中多次提及夏禹,如春秋末期的齐侯钟、秦公簋等。而新近出土的西周中期的青铜器遂公盨的98字铭文当中,开篇即写道“天命禹傅士,隋(堕)山浚川”。因此《中国青年报》2005年10月22日版引述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李学勤的话说,“我国古经书中,最古老的《尚书》,其中讲到大禹治水。《诗经》中也有大禹治水。但在考古学中,古文字出现得很晚。所以有学者怀疑夏朝存在,个别外国学者甚至怀疑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真实性。而此国宝铭文有力佐证:大禹确有其人,夏王朝确实存在过。”

夏朝王陵

  夏朝王陵,因年代久远,且多次迁都,并不封不树。除现在传说中浙江省绍兴市的大禹陵;河南周口太康县的太康陵、少康陵;河南濮阳的相陵;河南三门峡市绳池县的孔甲陵、夏高陵;安徽巢湖市卧牛山的夏桀陵外,多数尚未发现。   大禹陵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六公里的会嵇山上。禹17岁受命治水,治水六十三年,走遍了中国的山川河流,七十九岁时治水成功。开始辅佐舜帝执政。十七年后,继舜称王,在位十年,于公元前2260年巡狩大越(今浙江绍兴)时病故,葬会嵇山。   禹在临终前留下遗言说:“我百年之后,葬我于会嵇之山。衣裘三领,桐棺三寸(十厘米),穿圹(墓穴)七尺(两米三三),下无及泉,坟高三尺,薄士阶三等葬之,勿伤田亩”。因年代久远,禹陵早已变为平地,大禹陵到底在会嵇山何处,以无从查考。后人就在山下选择了一块依山傍水,景色幽静的地方建亭立碑,以祭祀大禹。大禹陵座东朝西,面对亭山,前临禹池,背负会嵇。禹池前面建有青石牌坊一座,由甬道入内,原有陵殿,现以被毁,现在原址上建了一座古朴典雅的碑亭,亭中立有“大禹陵”巨碑,每字一米见方,苍厚有力,是明朝书法家、嘉靖年间的绍兴知府南大吉所书。碑亭的右侧有一形制独特的石亭,称“咸若亭”。咸若亭的右前方是近年新建的禹碑亭,其中有秦始皇东巡会嵇时命丞相李斯撰写的著名“会嵇石刻”,以及明代成化年间所镌的“山会水则碑”,“戴琥水利碑”等,非常珍贵。大禹陵的左侧是禹祠。据载是大禹的第四工孙少康所建,后屡次兴废。现祠为重建,祠为前后两进,三开间,座东朝西,粉墙青瓦,简朴无华。前进左右置“大禹治水”、“记功封赏”砖雕,场面壮阔,形象生动。后进中有大禹持耒(垒)戴笠的塑像,左右两侧陈列立脚点大禹在绍兴的遗迹照片和传说故事。禹祠廊下墙壁上嵌有“禹穴”、“禹辩碑”,是历史学者考辩大禹葬地之辞。   大禹陵的右侧是禹庙。传说最早是大禹的儿子启所建(公元前2059~2050年),以后少康重建(公元前1913~1891年)。并封他的小儿子无余为会嵇王,奉守禹庙,国号于越。禹庙几毁几建。现在的禹庙为南朝梁初大同十一年(公元545年)所建。庙内的建筑除大殿是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重修的,其它大部分为清代重修。进禹庙西辕门,可见到一座石栅亭,亭内有一大石碑,这就是有名的“岣嵝(钩楼)碑”,又称“禹王石”。据说是大禹在南岳衡山治水时所书写(碑文下有译文)。向北穿过棂星门,登上百步金阶,就是祭厅,或称拜堂,这是历代祭祀大禹的地方。左右东西两庑,放置历代歌颂大禹功绩的碑石。经过祭厅,就是重檐飞角,雕梁画栋的大殿,大殿屋脊上塑有游龙、逆风、凤凰。大殿正中平台上有高六米,身穿黑底朱雀双龙华衮,双手捧圭的大禹塑像。大殿左侧有清代干隆亲撰碑文的御碑亭。大殿东南小山坡上有一“窆(扁)石亭”,亭内有一高两米零六的大石,形状如秤砣,顶端有一碗大的洞,传说是大禹下葬时所使用的工具,也有的说是大禹下葬时墓穴的镇石,或陵墓所在的标志,窆石下面是大禹的真正葬地。这块奇石,引起了人们对这位古代英雄的追念,长年累月,已被人们抚摸的非常光滑。窆石亭边有两方石碑,上镌“石纽”、“禹穴”。意寓大禹生于石纽,葬于会嵇。在禹陵与禹庙之间的山坡上,有一脉清泉、长年不涸。名曰“菲饮泉”,是孔子称赞大禹菲饮食,恶衣服,卑官室而得名。禹陵周围,群山逶延,苍翠绕流,红墙四周,气象庄严。  

夏王朝世系简述

  昌意:黄帝次子,生卒年待考,葬地待考   颛顼:昌意之子,生卒年待考,葬地待考   骆明:颛顼之子,生卒年待考,葬地待考   姒 鲧:骆明之子,生卒年待考,葬地待考   姒 禹:姒鲧之子,公元前2166~前2060年,公元前2070~前2060年在位,葬于浙江绍兴市大禹陵   姒 启:姒禹之子,公元前2059~前2050年,葬地待考   姒太康:姒启之子,公元前2049~前2020年,葬于河南周口太康县太康陵   姒仲康:姒太康之弟,公元前2019~前2006年,葬地待考   姒 相:姒仲康之子,公元前2005~前1978年,葬于河南濮阳市相陵   姒少康:姒相之子,公元前1913~前1890年,葬于河南周口太康县少康陵   姒 抒:姒少康之子,公元前1889~前1874年,葬地待考   姒 槐:姒抒之子,公元前1873~前1848年,葬地待考   姒 芒:姒槐之子,公元前1847~前1830年,葬地待考   姒 泄:姒芒之子,公元前1829~前1814年,葬地待考   姒不降:姒泄之子,公元前1813~前1755年,葬地待考   姒 扃:姒不降之弟 ,公元前1754~前1734年,葬地待考   姒 廑:姒扃之子,公元前1733~前1713年,葬地待考   姒孔甲:姒不降之子,公元前1712~前1682年,葬于河南三门峡绳池崤山孔甲陵   姒 皋:姒孔甲之子,公元前1681~前1671年,葬于河南三门峡绳池县崤山夏高陵   姒 发:姒皋之子,公元前1670~前1652年,葬地待考   姒履癸:姒发之子,公元前1651~前1600年,葬于安徽巢湖市东北卧牛山夏桀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