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尊百科网

干旱改变中国西南地区清明传统祭祀方式

【资讯百科在线助读】   新华网南宁(2010)3月31日电 题:干旱改变中国西南地区清明传统祭祀方式(新华社记者王勉 熊红明 程群)    3月30日一大早,家住广西百色市的张燕一家三口就开始忙活起来。他们驱车来到百色市郊区的山上,培土、栽树苗、浇水,在一家人的努力协作下,两棵新栽的小树很快就出现在山坡上。  “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今年天气很干燥,如果还是按往年那样去烧纸钱,我们担心会引发火灾。”张燕说,经过商量,全家最后决定用植树来悼念先人,不仅安全,同时还能保护环境。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就有小树如碑,小树如人的比喻。通过对小树的呵护,也能寄托我们对先人的哀思,传递我们的想念心情,这和清明节传统也是相吻合的。”张燕告诉记者。  今年4月5日,是中国传统的清明节。按照习俗,人们要到逝去亲人的墓前燃放鞭炮、烧香烧纸以示拜祭。而今年中国西南地区遭受百年一遇的大旱,使得很多人改变了以往传统的祭祀方式。植树、献花、折纸鹤,还有通过网络拜祭,各种文明的拜祭方式成为人们的选择。  广西壮族自治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陈瑚说,今年中国西南地区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导致云南、贵州、四川、广西、重庆等地的旱情持续加重。在中国西南旱区,一些地方大多为山区,山上的花草树木因为已经干枯,一遇到火源,必将“干柴烈火”引起山林大火。  “清明期间上山扫墓的时间一般持续半月之久,人们习惯烧香烧纸钱放鞭炮祭拜,势必出现祭祀用火高峰。”陈瑚说,政府希望市民能用鲜花、网上祭祀等方式代替烧香烧纸、燃放鞭炮等形式祭祖。   在南宁一家建筑公司工作的汪洋州,原本打算清明节回老家云南拜祭先人,但得知在持续干旱天气下,传统拜祭方式容易引发火灾后,汪洋州决定采用网上祭祀的方式缅怀先人。  “通过相关的网站,就可完成上香、祭酒、叩拜、献花等祭祀动作,同时还能点歌和留言,不仅省时省力、环保节约,还能缅怀先人。其实扫墓的意义在于让后人不要忘了自己已故的亲人,网络祭祀保留住了这一核心价值。”汪洋州说。  除种树、网上祭祀等方式外,各地也纷纷采取措施,引导市民文明祭祀。广西南宁市殡仪馆今年在馆内设立了一个“鲜花祭祀区”,采取以鲜花换鞭炮的新举措,以人性化的行为防止燃放烟花爆竹,为市民提供一个新的文明环保祭祀场所。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表示,持续的干旱,使得旱区森林防火的形势越来越严峻,群众清明祭祖用火时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山火。为此,陈章良呼吁旱区群众不要靠近山林点火,做好防火工作,实行文明祭祖。  为了预防清明节期间可能出现的火灾,国家林业局、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国家民政部、国家旅游局等四部门在近日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清明和“五一”节期间森林防火工作的通知》,对近期森林防火工作,特别是清明节期间的防火工作做了统一部署。  在旱情严重的广西,为应对清明期间旱区的森林防火严峻形势,广西启动了路卡、巡逻制度,森林消防队员、护林员已经全部被派往林区巡查,重点监控旱区的墓葬林区巡查管理火源。一旦发生山林火灾就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的消防人员和灭火队上山灭火。对因防火责任不落实、发现火灾隐患不作为、发生火情隐瞒不报、扑火组织不得力、玩忽职守并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行政责任或法律责任。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是在清明节期间扫墓,以表示对死者的悼念。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