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尊百科网

中央强调裁撤驻京办不打折扣 摸清底数禁变相保留

【资讯百科在线助读】  人民网北京(2010)4月1日电 (记者廖文根)加强和规范各地政府驻北京办事机构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1日在北京召开。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出席会议并讲话。  马凯指出,长期以来,各地政府驻京办事机构积极开展工作,为派出地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但也存在机构设置过多过滥、职能定位不清晰、公务接待不规范、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加强和规范各地政府驻京办事机构管理,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客观要求,是建设节约型机关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迫切需要。  马凯强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各地政府驻北京办事机构管理的意见》,统一思想,狠抓落实,按照全面清理、从严把关、积极稳妥的原则,认真做好清理撤销部分驻京办事机构工作。一要切实摸清底数。全面、准确掌握机构数量和人员、财务、资产等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进度和责任分工。二要做到应撤尽撤。对县级政府、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各类开发区管委会以及其他行使政府管理职能单位以各种名义设立的驻京办事机构,要一律撤销,不打折扣;对地市级政府驻京办事机构,可留可撤的,下决心不再保留,所在省(区、市)政府要严格把关、认真审核。严禁以变换名称、转移驻地等形式变相保留驻京办事机构。三要规范处置资产。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处置被撤销机构的国有资产,确保不流失。四要妥善安置人员。有关部门要及时公开清理撤销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马凯要求,要切实加强对保留驻京办事机构的管理,明确职责任务,完善工作制度,严格财经纪律,规范公务接待。派出地政府要承担起监管的主体责任,健全监管机制,加大监管力度。有关部门和北京市要按照职责分工,协助做好有关管理和协调工作。各级行政机关要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大力发展网上办公和咨询服务,为驻京办事机构规范运行创造良好环境。  国务院副秘书长兼国管局局长焦焕成主持会议,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部分地方政府驻京办事处主任参加会议。相关资讯: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各地政府驻北京办事机构管理的意见

  国办发〔2010〕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政府驻北京办事机构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开展有关工作,在加强地区间协作、服务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处置突发事件、维护首都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驻京办事机构设置过多过滥、职能定位不准确、公务接待不规范、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加强和规范各地政府驻北京办事机构管理,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规范驻京办事机构设置,加强监督管理,降低行政成本,推动驻京办事机构更加规范有序地开展工作。  (二)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明确驻京办事机构的职能定位,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为派出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节俭、高效的服务。  (三)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精神,切实加强驻京办事机构党的建设、制度建设和廉政建设,把驻京办事机构建设成为密切联系群众、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服务窗口。  二、认真清理现有驻京办事机构  (四)保留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驻北京办事处,经济特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以下简称省级及经济特区政府驻京办事机构)。  (五)已经设立的地级市、地区、盟、州人民政府驻京联络处(以下简称地市级政府驻京办事机构),确因工作需要,经所在省(区、市)人民政府核准后可予保留。  (六)撤销地方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各类开发区管委会以及其他行使政府管理职能单位以各种名义设立的驻京办事机构。  (七)撤销县、县级市、旗、市辖区人民政府以各种名义设立的驻京办事机构。  三、严格规范驻京办事机构职能  (八)驻京办事机构主要承担派出地党委、政府委托的工作,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承办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交办事项;配合北京市做好维护首都稳定的有关工作。  (九)驻京办事机构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切实转变职能,实行政企分开,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积极推进公务接待和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努力为本地区基层组织、社会组织和群众在京活动提供相关服务。  (十)驻京办事机构要协助流入地党组织做好本地区在京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四、着力加强驻京办事机构管理  (十一)按照“谁派出、谁监管”的原则,派出地政府要切实承担起对驻京办事机构监管的主体责任,严格驻京办事机构设置,健全监管制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预算、财务和资产管理,将驻京办事机构国有资产收益及其他非税收入纳入派出地财政管理,每年对驻京办事机构进行审计。不得违规使用财政资金在北京新建和购置具有经营、接待服务性质的场所。  (十二)国管局要做好省级及经济特区政府驻京办事机构的有关管理和协调工作,拟定相关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加强省级及经济特区政府驻京办事机构的党团工作,协助派出地政府抓好廉政建设,必要时会同审计署对省级及经济特区政府驻京办事机构审计情况进行抽查。  (十三)北京市政府要做好保留的地市级政府驻京办事机构的核准和年检工作,负责所有保留的驻京办事机构工作户口和工作居住证管理,研究制定相关管理办法,为驻京办事机构在京开展工作提供便利。  (十四)各省(区、市)人民政府驻京办事机构要加强对本省(区、市)地市级政府驻京办事机构工作的指导,协助派出地政府抓好廉政建设。  (十五)驻京办事机构各派出地政府与国管局、北京市政府要加强沟通协调,建立信息通报机制,定期通报驻京办事机构廉政建设、履行职责、执行财经纪律等重要情况。  (十六)驻京办事机构要加强自身建设,认真执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建立健全财务和资产管理制度,严格遵守财经纪律,确保行政事业性资产的安全完整和合理使用。要认真执行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加强公务接待管理,不得超标准接待,严格控制经费支出。  五、切实落实驻京办事机构管理责任  (十七)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驻京办事机构管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定加强和规范驻京办事机构管理的方案,认真组织实施。  (十八)妥善做好撤销驻京办事机构的工作。对撤销的驻京办事机构的土地、房屋、车辆及其他资产,派出地政府要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工作人员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妥善进行安置。撤销驻京办事机构的工作要在本意见下发后6个月内完成,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将有关情况报送国务院,并抄送监察部、国管局。  (十九)除按规定保留的驻京办事机构外,地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和任何形式在北京设立新的办事机构,或者派驻人员以驻京办事机构名义开展活动。地方各级机构编制管理和财政部门不得为违规设立的驻京办事机构审批编制、核拨经费。违反规定的要严肃处理,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十)此前有关规定与本意见不一致的,以本意见为准。

国管局解读驻京办管理意见 半年内撤销县级驻京办

采访人:新华社记者 解读人: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    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规范各地政府驻北京办事机构管理的意见》,国内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日前,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就《意见》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现 状:各类驻京办近千家,存在过多、不规范问题

  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各地政府及政府部门驻京办事机构共有927家。其中省级政府(包括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及经济特区政府驻京办事机构50家,地市级政府驻京办事机构295家,地方各级政府部门驻京办事机构146家,县级政府及行使政府管理职能单位驻京办事机构436家。  多年来,各驻京办事机构积极开展有关工作,在加强地区间协作、服务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处置突发事件、维护首都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也存在驻京办事机构设置过多过滥、职能定位不准确、公务接待不规范、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设 置:地级政府驻京办经核准可保留

  《意见》对现有驻京办事机构的设置作了严格规定:保留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驻北京办事处,经济特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已经设立的地级市、地区、盟、州人民政府驻京联络处,确因工作需要,经所在省(区、市)人民政府核准后可予保留;撤销地方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各类开发区管委会以及其他行使政府管理职能单位以各种名义设立的驻京办事机构;撤销县、县级市、旗、市辖区人民政府以各种名义设立的驻京办事机构。

·监 管:半年内完成撤销工作,严禁变相存在,每年对驻京办事机构进行审计

  《意见》明确,除按规定保留的驻京办事机构外,地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和形式在北京设立新的办事机构,或者派驻人员以驻京办事机构名义开展活动。地方各级机构编制管理和财政部门不得为违规设立的驻京办事机构审批编制、核拨经费。欢迎社会各界、新闻媒体、人民群众对此进行监督,对不严格执行《意见》要求、违反有关规定的,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一经查实,要严肃处理,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同时,撤销驻京办事机构的工作要在本意见下发后6个月内完成。  派出地政府要切实承担起对驻京办事机构的主体责任,严格审查驻京办事机构设置,健全监管制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每年对驻京办事机构进行审计。不得违规使用财政资金在北京新建和购置具有经营、接待服务性质的场所。  国管局要做好省级及经济特区政府驻京办事机构的有关管理和协调工作,协助派出地政府抓好廉政建设,必要时会同审计署对省级及经济特区政府驻京办事机构审计情况进行抽查。  北京市人民政府要做好保留的地市级政府驻京办事机构的核准和年检工作。各省(区、市)人民政府驻京办事机构要加强对本省(区、市)地市级政府驻京办事机构工作的指导。

一县级驻京办主任:我们不是蛀京办 凭维稳就撤不了

    一名县级驻京办主任对能否撤销持观望态度,认为其工作很重要  赵林所在的驻京办,没挂牌子。  在北三环附近,100多平方米的驻京办,其实就是赵林的租住地。  没有许多驻京办的“事事以领导满意为宗旨”的工作章程,没有到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注册,也没有到北京市发改委备案。  按赵林的说法,他在北京整的就是一个“三无产品”,干的是“空手道”的活儿。不过,他的县驻京办,属于浙江省驻京办系统,接受上级驻京办管理。  日前关于中央要裁撤数千家驻京办的消息,让赵林很激动。  “对我个人来说,撤不撤影响不大,我拍屁股回家和老婆孩子团聚。但是驻京办这块的工作真的很重要。绝不是社会上评价的‘蛀京办’。”  目前赵林没打算撤,他在观望。

·一个县驻京办成长史

  驻京办主任赵林正筹备团拜会,要把老乡召集到一起,“联络感情”  赵林所在的县,属全国百强县,在浙江东部。2001年该县设了驻京办。  赵林说,当时他所在市的其他5个县都已设了驻京办,都注册和备案了,他们县没赶上设驻京办的尾巴,主管部门不给注册了,于是成了“三无”。  第一任驻京办主任是个“光杆司令”,一人在京呆了6年,一年5万元经费。  2007年9月,当了多年乡镇党委书记的赵林,被派为新任驻京办主任。  赵林把驻京办的职责确定为5个方面。一是迎来送往,例如县领导进京开会、学习,去机场迎送,订酒店;二是县里在京的重大活动,参与组织;三是本县籍人士在京工作学习的,起个联络作用;四是引导在京同乡支持家乡建设;五是维稳,劝导“非访”(非法上访)人员回家。  赵林说,随着县里到京活动的增多,加上近些年上访人员增多,驻京办的工作越来越受重视。  他到京第二年,县里从信访局派来了两名干部,协助他负责维稳工作。经费也增加到了每年20万元左右。  到京后,赵林还牵头在北京成立了同乡会。这些天,他忙着组织新春团拜会,“把老乡召集在一起,联络联络感情”。

·“迎来送往是人之常情”

  “没有驻京办,难道官商勾结就没有了?”赵林不认同驻京办“原罪”说  赵林提到了作家王晓方写的《驻京办主任》,他拍起了桌子。他认为小说是把“20个驻京办主任的事情凑在一个人身上”。  赵林说,前些年,“跑部钱进”确实存在,部委一些项目的决定权限随意性较大。但这些年管理越来越严密,在跑项目上,驻京办插不上手。  赵林承认,“请领导吃个饭,送点土特产,打听点信息是有的”,他认为“这是光明正大的”。  “迎来送往,腐败浪费”被认为是驻京办原罪之二。对此,赵林称确实要承担这些工作,这是人之常情。  “跑官要官,官商勾结”是公众总结的驻京办原罪之三。对此,赵林笑称,自己这个县驻京办主任没这个能力。  对于“官商勾结”的说法,赵林认为,这在哪里都可能存在,“没有驻京办,难道官商勾结就没有了?”  赵林称,作为经济发达的县,驻京办要到各部委了解信息和政策。他称,国家每年的一号文件他们都率先探听到消息,“有哪些变化?哪些将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这些重大的政策和信息我们就及时提供给县里”。  赵林说,浙江的小企业多,该县驻京办主要一部分职能,开始转向为小企业在京推广市场提供服务。“比如他们来北京争取质量认证,工商创品牌,我们带着他们跑一跑,否则部委的门都进不了”。  在赵林看来,随着经济发展,驻京办“承上启下”的作用变得有价值。他介绍,去年中央4万亿政策方案出台,浙江省驻京办系统搞了一个与央企对接的行动。驻京办通过联络浙江本地企业,为大型央企寻找合适生产基地,为浙江拉到了2500亿的项目。

·“凭维稳一项就撤不了”

  他们一项重要职能是劝上访者回家,如人手不够,兄弟县互相调剂  赵林认为,驻京办目前承担了另一重要职责,帮助首都维稳,“凭维稳一项,就撤不了。”  赵林介绍,一但出现“非访”,北京市公安将把这些人遣送到马家楼集中地。国家信访局会立即通知各省,由各省通知到各县市,各县市必须在3小时内把人带走。  “3小时还是考虑到北京堵车,路上花2小时。”赵林说,“如果没有我们驻京办独当一面,怎么能完成这个任务?”  赵林说,他们会把上访者接到驻京办附近,找个宾馆或咖啡馆,跟上访者谈判,劝他们回家,“一些人还带着敌敌畏,随时以自杀威胁”。他们得保证这些人的安全,然后通知县里相关部门领人。  他称,“维稳”工作目前在驻京办工作中比重越来越大,90%的上访者由县驻京办负责解决,“365天,几乎天天有上访的要去接”。  他介绍,许多上访者情绪激动,他们一般需要2∶1的人手接人。该县驻京办就3人,力量常不够,还需兄弟县市互相调配人手帮忙。  “现在不是要撤掉驻京办,而是应该加强驻京办。”赵林的逻辑是:“如果撤掉了县驻京办,单凭一个市驻京办,怎么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转为地下,更危险”

  赵林了解到的应对方法:改头换面,挂靠在市驻京办,或者设“驻津办”  驻京办要撤的消息传开后,这两天赵林手机短信不断。  赵林称,这两天他去一些部委送新春团拜会请柬,听到的就两句话,“驻京办不能撤,你不能走。”  他说,在驻京办三年,和同乡建立了深厚感情:“平时我们经费不足,要请客,在北京经商的老乡帮忙买个单;车不够用,他们把车借给我们用;他们老家的亲戚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我还兼任了政府办副主任,回去尽量帮他们”。  赵林认为,他的驻京办现在“政府少不了,老百姓少不了,市场少不了”,“能否撤销驻京办,不是上面说了算,要看地方政府是否需要。”  他认为,如果一刀切,他们将被迫转为地下驻京办,只会更缺乏管理。“那时地下驻京办只能更危险”。  赵林称,他从一些驻京办主任那里了解到,一些人在北京20多年,已安家落户,孩子在京读书,“这些人对撤驻京办反应更激烈”。  他称,目前他了解到的应付办法包括,驻京办改头换面,换成招商办;或者县驻京办挂靠到市驻京办内,依旧干自己的事;或设“驻津办”(天津),日常仍住在北京。  他认为主管部门应深入到基层驻京办,了解他们的诉求,出台科学的管理办法,杜绝驻京办的一些歪风。  (注:应当事人要求,赵林为化名)

·“驻京办变身企业,监管更难”

  云南一地市级驻京办主任自爆跑项目、听消息、处理上访是工作重点  昨日,云南一地市级驻京办内摆满兰花和火腿。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驻京办主任称,这些都是例行逢年过节的礼品,给中央各部委局办的,“也就一两百元,说是行贿金额肯定够不上。”  “这次国管办要撤驻京办主要原因是,中纪委查办三件腐败大案(其中包括慕马案)牵扯三家驻京办负责人,但这并不能代表主流。”这位主任说。  昨日,北京市发改委区域合作处一名孙姓工作人员证实,国管办已下发相关裁撤驻京办文件,但该文件还未发放到北京发改委。他表示,收到文件后将按国管办文件精神处理。

·“我们不是腐败窝子”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驻京办主任说,他在京约20年,经历了驻京办各项功能的变迁。他认为,驻京办的设立是根据国家的体制有关,也跟实际需求有关。  这名主任有一本账本。里面记录着他从2003年以来的各项开支。上面有送礼品的接受单位、种类和数额。其中大部分都是传统节日时送出的,里面有月饼、花卉、睡衣、银杏茶、小熊猫烟等。  他说,驻京办要维护北京相关部门的关系,送点礼、联络感情是无法避免的。  但是他并不认为这就是外人所称驻京办是“腐败窝子”,他说,有些实权职能部门发生腐败的案例更多,但难不成也都把他们裁撤掉。

·“不吵不闹没项目”

  为了在北京打好关系,这位主任到北京后学会吸烟。  据介绍,最初时,驻京办的主要职能为地方收集信息、跑项目、搞接待。  这位驻京办主任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税制改革时,他打听到各地的开支指标要以上一年为准。  他通过老乡打听到这个信息后,马上跟市长汇报。当地做出决策,年底时花掉大笔资金,拉高地方上一年开支指标。第二年税制改革后,按照政策,当地获得了充裕的开支资金。  另外,他说,跑项目也是驻京办最大一项工作。  他们主要了解各部委局办每年审批项目的计划和方向。“要看明年是要大兴水利,还是大兴引水灌溉。”这位主任说,当地有很多水电项目,他们如果不积极申报,可能项目和资金就会被其他省份瓜分。  “中央部委就那几个人,当然是哪家汇报的充分,项目和资金就会批给哪家。”这位驻京办主任说,一些职能部门手中掌握着数百亿的项目和资金,但是他们不可能在全国各地都进行考察,哪里需要上项目,完全凭当地政府汇报。  “批项目的标准也没有尺度衡量。”这位主任说,以往有些部委笑称有些地方太老实,不叫不到,不吵不闹。“这样怎么能得到项目?”

·80%工作处理上访 驻京办主任成了“信访局长”

  随着网络的发展,驻京办收集信息的功能退化,跑项目和接访任务成了重头戏。如今又加上了当地形象宣传的任务。  普洱市驻京联络处主任马相明说,2005年,普洱市组织120匹马拉着普洱茶进京。当时马相明负责北京的宣传和协调工作。当时的“马帮进京”活动举办得很成功,一下把当地普洱茶销售带来很好收益。  另外一个地市的驻京办主任说,目前他们的手机在北京几个派出所都挂了号,一有上访户,他们就会接到派车接人的通知。  他说,当地有一名孤老,进京一趟他被通知接了18次,仅中纪委就接4次。而这名孤老妇女进京总共有20多趟。  这名驻京办主任说,近几年来,他的80%工作都在处理上访工作上。有时正在机场接书记市长,马上一个电话,就把领导放在一旁,他去处理接访工作了。  类似的事件有好几次,他们市长有一次说他已经变成了“信访局长”。  这名主任说,2003年接访80多人次,近年来,每年都在200人次以上。

·若变脸为企业,监管更难

  他说,假如驻京办这次被撤后,他们可能会通过当地的企业在北京挂牌,但那样反而更难监管。“我做驻京办主任快20年了,从没有一次送过钱,但是我亲眼看到有企业拎着一袋子钱进部委办公室了。”  据另外一个驻京办主任说,就算没有各地办事处,北京仍有很多人专门为各地跑部委提供方便,这些人就像“黄牛党”一样,不受任何制约。  “联系处室的人,跑下来一个项目他们收费很高。”他说,一些地方政府直接聘请这些人专跑资金,然后按10%或者5%进行提成。而这些人维护关系的办法就是依靠腐败。  云南某位驻京办主任说,其实让审计部门每年对驻京办查账,就可以从制度上避免腐败。(记者 杨万国 涂重航)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