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尊百科网

玉树县

玉树县,是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下属的一个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最东部,境内平均海拔4493.4米,气候寒冷,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半农半牧县。整个地形西北和中部高,东南和东北低,纵跨长江、澜沧江两大水系,地形复杂,地势高耸。地貌以高山峡谷和山原地带为主,间有许多小盆地和湖盆。全县总面积1.57万平方公里,占全州总面积的5.89%,有耕地3689公顷,农业人口人均耕地0.84亩。  2010年4月14日上午7时起,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地震,县政府所在地结古镇有9成以上民房倒塌。

行政区划

玉树县城(资料图)玉树县城(资料图)  玉树县辖1镇、8乡。结古镇是州府、县府所在地,是青南重镇和物资集散地,是玉树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结古镇[Jie Gu Zheng]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辖镇,州、县府驻地,是唐蕃古道上的交通、军事、贸易重镇,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便是青海西宁,四川康定,西藏拉萨三地之间的贸易重镇。位于县境东部。人口2.3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79%。面积807.7平方公里。 辖镇东、镇南、镇北3居委会和团结、红卫、解放、民主、先锋、跃进、胜利、东风、前进、甘达、果青11个牧委会。1951年建区级结古市,1952年设第一肖格(区),1956年设结古镇,1958年设红旗公社,1963年改设结古乡,1965年恢复结古镇,1972年改结古公社,1984年复设结古镇。地处青南高原扎曲(河)谷地,扎曲(河)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境中汇入通天河(长江)。产业以商贸、服务业为主。农牧结合,以牧为主,牧养牦牛、绵羊、马等,种植青稞、油菜等。境内有贝纳沟文城公主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在信教群众中负有盛誉的新寨玛尼石堆, 每年7月25日的州庆活动在这里举行,省州县及国外游客来此经商、观光。    仲达乡[Zhong Da Xiang]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辖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驻地60公里。 人口0.4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以上。面积710平方公里。辖尕拉、电达、塘达、歇格4个牧委会。1963年设仲达乡,1972年改设仲达公社,1984年复设仲达乡。地处通天河西南岸沟谷地、山地。农牧结合,以牧业为主,牧业牧养藏系羊、牦牛、马等牲畜。农业以青稞、油菜,马铃薯种植为主。县乡公路与青(海)康(西康)公路相连。 2010年4月14日玉树震后航空遥感图片2010年4月14日玉树震后航空遥感图片   安冲乡[An Chong Xiang]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辖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驻地120公里。人口0.4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9%。 面积927.6平方公里。辖拉则、叶吉、吉拉、布郎、菜叶5个牧委会。 1959年设安冲公社,1963年改设安冲乡,1972年设安冲公社,1984年复设安冲乡。地处通天河西南岸沟谷地、山地。农牧结合,以牧业为主,牧养藏系绵羊、牦牛、马等。农业以种植青稞、油菜为主。民族用品加工在省内外享有盛名。通简易公路。    巴塘乡[Ba Tang Xiang]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辖乡。位于县境东南部,东北接四川省,东与西藏自治区毗邻。距县府驻地40公里。 人口0.5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7%。面积2108平方公里。 辖上巴塘、铁力角、下巴塘、相古、岔来、当头、老叶7个牧委会。1953年设布拉尼肖格(区),1958年属红旗公社,1961年分设巴塘公社,1963年改为巴塘乡,1972年复设巴塘公社,1984年改为巴塘乡。地处通天河西南岸沟谷地、山地。以畜牧业为主,牧养藏系绵羊、牦牛、马等,有少量农业和林业。通县乡公路。    哈秀乡[Ha Xiu Xiang]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辖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驻地100公里。人口0.3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9%。面积1363平方公里。 辖岗日、哇陇、甘宁、云塔4个牧委会。1959年设哈秀公社,1963年设哈秀乡,1972年改设哈秀公社,1984年复设哈秀乡。地处通天河谷西南侧、扎曲(河)谷东北侧的沟谷地、山地。以畜牧业为主,牧养藏系绵羊、牦牛、马等。以采挖冬虫夏草、贝母等名贵药材为副业。玉(树)治(多)公路穿境。    结隆乡[Jie Long Xiang]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辖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驻地85公里。 人口0.5万,全部为藏族。面积1856.6平方公里。 辖措多、措桑、措美、群勤、杂涅、德勤6个牧委会。 1959年建结隆公社,1963年设结隆乡,1972年复设结隆公社,1984年改设为结隆乡。地处扎曲(河)谷地和山地,扎曲河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境中。以牧为主,牧养藏系绵羊、牦牛、马等。玉(树)治(多)公路穿过境中。境内有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隆宝湖,栖息着黑颈鹤、班头雁、大天鹅、绿头鸭等珍禽。    上拉秀乡[Shang La Xiu Xiang]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辖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驻地75公里。人口0.6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9%。面积2531.8平方公里。辖曲新、日玛、玛龙、沙宁、加巧、布罗、多拉7个牧委会。 1953年属拉秀肖格(区),1958年属跃进公社,1963年设上拉秀乡,1972年改设上拉秀公社,1984年复设上拉秀乡。地处子曲(河)东北岸沟谷滩地、山地。境内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以牧为主,牧养藏系绵羊、牦牛、马等。由州通往杂多、囊谦县的公路穿境。    下拉秀乡[Xia La Xiu Xiang]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辖乡。位于县境南部,东接四川省。距县府驻地90公里。 人口1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9%。面积2826.5平方公里。辖嘎麻、野吉尼玛、钻多、当卡、白玛、拉日、塔玛、苏鲁、高强9个牧委会。 1953年属拉秀肖格(区),1958年属跃进公社,1963年设下拉秀乡,1972年改设下拉秀公社,1984年复设下拉秀乡。地处子曲(河)东北侧山地、沟谷地。以牧为主,牧养藏系绵羊、牦牛、马等。以采挖冬虫夏草、蕨麻等为副业。玉(树)囊(谦)公路穿境。    小苏莽乡[Xiao Su Mang Xiang]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辖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驻地95公里。人口0.7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9%。面积2147.7平方公里。辖西扎、本江、扎秋、多陇、让多、协新、江西、莫地、草格9个牧委会。 1959年建小苏莽公社,1963年改设小苏莽乡,1972年复设小苏莽公社,1984年改设为小苏莽乡。地处江曲(河)谷地及两侧滩地和山地。境内有州属江西林场及丰富的药材和野生动物资源。以牧为主,牧养藏系绵羊、牦牛、马等。以采挖冬虫夏草、蕨麻等为副业。通县乡公路。

主要资源

  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药用植物约有400余种,有贝母、虫草、藏因陈、雪莲、柴胡、秦艽、黄艽、黄芪、羌活、黄芩、麝香、鹿茸、龙骨、沙棘、杜鹃等,可食野生植物首推蕨麻(俗称人参果)、珍惜野生动物主要有白马鸡、藏雪鸡、黑颈鹤、岩羊、野驴、马麝、猞猁、雪豹、棕熊、恒河猴、藏狐、矶兀鹫等,主要矿产资源有银、铅、锌、砂金等。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005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完成25313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5423万元,第二产业完成4795万元,第三产业完成5095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977万元,农牧民人均收入(综合)达到1911.03元,地方财政收入达1555万元。

·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

结古镇(2005年)结古镇(2005年)  2005年全县共种植各类农牧作物播种面积为3604.8公顷,其中粮油播种总面积为2960.27公顷,粮油总产量5521吨。在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中,种植优质青稞133公顷,洋芋300公顷,无公害蔬菜新建70座日光节能温室,集中连片种植饲草料266.67公顷。年末存栏各类牲畜58.1245万头只匹,共产各类仔畜21.05万头只匹,育活20.40万头只匹,育活率97%,出栏牲畜22.37万头(只),出栏牲畜中商品畜为18.22万头只。年内完成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重点公益林管护等171373公顷。

·固定资产投资概况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上升,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建设步伐加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2977万元,争取到已审批的各类项目71项,总资金7983.95万元。

·乡镇企业发展现状

玉树县卫星资料图玉树县卫星资料图  全县共有个体、工商户1206户,从业人员2215人,注册资金1291.5万元;从事经营的主要有工业、手工业、运输、商业、建筑、种植业、修理业、加工业和饮食服务业等。

·退牧还草工程稳步推进

  截止2005年底,退牧还草工程完成生态移民505户;以草定畜围栏建成1.73公顷,占计划的100%;各搬迁区水、电、路、学校、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已全部完成,各项目总投资规模达4171万元;以草定畜户有关建设任务完成100%。 

旅游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一景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一景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位于玉树州西北部治多和曲麻莱两县境内,地处北伟34°08′—36°08′,东经89°35′—94°06′,面积450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5000米左右,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平坦广漠。可可西里独特的高寒自然环境,形成多种多样的自然类型和原始生态环境,这片尚未被污染的净土,是野生动物的天然乐园。这里栖息着种类繁多的受国家法律保护的珍贵野生动物。现已查明:哺乳动物有16种,其中11种为青藏高原特有种。鸟类约30种,其中7种为青藏高原特有种。在可可西里极为严酪的自然环境中,繁衍生息着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白唇鹿、雪豹、盘羊、棕熊、猞猁、雪鸡、天鹅、斑头雁等珍稀野生动物,展现了极限生存的生命奇迹。这里还有100多种野生植物,其中84种是青藏高原特有种。这些举世瞩目的中国珍稀动植物,无论在学术研究和科学考察,还是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都具有特殊的价值和重要地位。1995年青海省人民政府将可可西里地区定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8年又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圣洁而神奇的可可西里,是科学考察和旅游探险的理想去处。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玉树是江河之乡,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于玉树高原。原国家主席江泽民新笔题写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石碑高高矗立在玉树境内的通天河大桥旁。     长江发源地两股源流,象是从牦牛鼻孔中涌流而出,所以,藏语称长江为“治曲”,义为牦牛河。长江正源沱沱河发源于玉树一侧的格拉丹冬雪山群。冰川形成的冰塔林犹如水晶园林,琦丽壮观,涓涓溪流晶莹透明,畅流不息。    长江南源藏语称“当曲”,北源藏语称“楚玛尔河”。在三大源流之间,还有多条源流,构成了长江源流的扇形水系,三大源流汇成通天河。    通天河上段的主干流经治多、曲麻莱、称多和玉树四个县汇入玉树县境内的杂曲河。玉树境内的长江源流段称通天河,全长1200多公里。进入四川省甘孜州境内的河段,称为金沙江。通天河就是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长江的源流。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母亲河,藏语称“玛曲”,义为孔雀河,在玉树境内全长150公里。其正源发源于玉树州曲麻莱县麻多乡西南巴颜喀拉山脉的卡日扎穷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西南隅,多条支流汇聚后,黄河源流约古宗列曲的干流经曲麻莱和称多两县注入星宿海,然后出玉树境流入果洛州玛多县境内的扎陵湖和鄂陵湖。“黄河之水天上来”,诗人李白想象中那气吞山河的天河,最初以容纳百川的博大胸襟滥觞于玉树高原,孕育了母亲河“奔流到海不复回”的不屈个性。    东南亚第一巨川、著名的国际河流——湄公河即澜沧江,发源于玉树州杂多县的杂纳日根山,藏语称“杂曲”,义为岩山之河。流经杂多、囊谦两县后进入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杂曲在玉树境内干流长448公里,大的支流有“孜曲”和“结曲”,水利资源极为丰富。    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流地区平均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周围雪峰耸峙、冰塔林立,有许多海拔5000至6000米的雪山,气候寒冷、空气稀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然而,每而盛夏,满山遍野的绿草、鲜花、牛羊、帐篷,充足的阳光、星星点点的高山湖泊、纵横交错的沼泽溪流、青藏高原独有的珍稀野生动物物种、藏族牧民那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的悠闲自在和浪漫情调,构成了源头特异的自然风光和迷人景色,充满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亲密无间的天然情趣。特别是长江、澜沧江流域那千姿百态的高山峡谷、郁郁葱葱的茂密森林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更让人留连忘返。

·文成公主庙

 文成公主庙文成公主庙 文成公主庙座落在白纳沟(又称柏沟)口不远的地方。庙宇坐北朝南,背靠嵯峨险峻的岩壁,傍临清流见底、冽如甘露的青溪,面对灌木滴翠、绿草丰茂、鸟语花香的巴塘山,中间一简之地,峡谷蜿蜒,砾石遍地。由于白纳沟环境幽雅清静,风景绮丽多姿,气候温和宜人,当地群众把这里视为玉树高原上难得的“洞天福地”。越过小溪,踏进石壁锁道、岩石嵌门的寺庙,里面是一个白粉刷墙,卵石铺地的小院,庙门旁有一块不大的石碑,用古藏文简略地记载修筑文成公主庙的原由和大体时间,其中写道:“为了祝愿万民众生,赤迭祖赞父子幸福平安,祝愿佛教昌盛大,依照佛中年时的容貌和体形,依岩壁雕刻了佛像,修了此庙。”院内左侧是手持刀、身披盔甲,体魄雄壮,面目威严的武将;右侧是身着戎装,头戴禅帽的骑虎壮士;影壁小墙上面有飘飘欲飞的骑鹤仙子。     小院正面,紧靠岩壁的是三层高的土筑石砌的藏式平顶建筑。这是这座庙宇唯一的建筑--公主庙堂。庙堂虽说不大,但站在狭小的天井里仰望,庙堂却显得雄伟高大,颇为壮观。公主庙堂设计巧妙,造型奇特,别具一格。庙堂外表共分三层,内部实为一堂,底层是双开的大门,第二层是巨大的双扇藏式窗户,第三层又开一排六扇藏式窗户。这两层窗户平时不能开启,完全是一种独出心裁的装饰。庙宇的窗北和墙壁全部刷成褐红色,天晴日丽时,远望庙宇,红光闪闪,犹如赤霞一片。庙宇顶部的石罅里,一颗老态龙钟的古柏树,挺立在岩崖之上,仿佛是盖在庙宇上的一把保护伞。      推开庙门,进入堂内,是三间高敞幽深的殿堂,堂前有两根巨大的方柱直撑庙顶,另有两根巨柱,支樘着正面浮雕佛像下的莲花宝座,初来乍到的人们,见如此高大的届堂,竟由两要方柱支撑,觉得十分稀奇,其实另有几根方柱嵌在庙堂的墙壁内看不见罢了。      在庙堂正上方的岩壁上,浮雕有九尊巨幅佛像。佛像由两只背向伏卧的雪狮驮着,呈莲花宝座状。宝座又由两根粗大的木柱相支撑。莲花座正中,是一尊高约7.3米的主佛像,佛像头戴朝冠,两耳佩有垂至两腮的金环,身着唐代盛装,双手自然交叉,垂放腹前,双腿盘坐,佛面五官端正、眉目清秀、双目正视,显得神态端庄稳重,性情娴静慈祥。主佛像头顶上方刻有梵文六字真言,头顶后部嵌有象征“光明普照、佛慧无量”的五彩光环。在主佛像的两侧,各有四尊高约4米的待者,佛像立在小莲花座上。这八尊待者佛像,个个手持宝物,有的手拿莲花,有的手持金刚杵,有的手捧牡丹,有的手托宝瓶,有的手端如意宝食碗,有的手握七星上方剑,姿态各异,表象逼真,栩栩如生。在主佛与待佛之间,排列对称协调、整齐有序,尊卑分明,生动地表现了古代那种主仆之间、师徒之间鲜明的尊卑关系和等级关系,但也不过分降低佛门弟子的身份。整组浮雕佛像,依山就势,安排巧妙,布局合理,构图新颖;人物造刑大方、体态丰满、容貌秀美,形神兼备,立体感很强,加之堂内光线暗淡,香烟袅袅,猛看上去,给人一种飘飘欲落之感。佛像两边,从上至下雕有三尺宽的藏式花边图案,与佛像群浑为一体,整个浮雕充分显示了古代高超的雕刻艺术水平。     此外,庙堂内东西墙壁上有两组大型壁画,画面内容主要是当时文成公主进藏路过白纳沟时,当地藏族头人和群众如何隆欢迎的动人情景。其中,最为感人的是山神砍树清道,龙王现世迎驾。

·勒巴沟岩画

  勒巴沟岩画这里自然风光神奇迷人,沟口是历史文化古迹文成公主庙,刻有六字真经和其他经文的嘛尼石随处可见。有的昭示于天日之下,有的浸润在涓涓流水之中,有的掩映在绿草翠叶之间,构成了让人惊叹的巨石文化景观。这些精美的岩画带有浓厚的唐代佛教造型艺术风格,从石刻岩画上体态丰满的唐代 侍女和古藏文看,勒巴沟岩画的创造要追溯到1300年前。  通天河洒经台通天河洒经台

·通天河洒经台

  通天河洒经台——通天河自西北向东南流淌在玉树草原上,横贯近千公里,哺育了玉树草原的万物,位于通天河大桥南岸,有一块巨大的岩石,旁边有几颗古柏,树上挂满经布。相传,唐僧取经归来时,路过通天河时,由于忘记了老龟的嘱托,老龟把唐僧一行掀下河去,上岸后,他们在此地晾晒淋湿的经卷,谁知经卷上的字都印在石头上,至今字迹犹存,清晰可辨。 

·吉然寺

  全称吉然菩提洲,位于离玉树州府所在地结古镇25公里的巴塘乡境内的卓玛巴杂崖根,因此又名卓玛巴杂寺,海拔3700多米。吉然寺是吉然家族在此世袭传承住持弘法而得名。“吉然”是家族姓氏,自称是吐蕃四大原始氏族之一,早期信奉苯教,到8世纪改宗信仰藏传佛教宁玛派。吉然寺吉然寺  公元1143年吉然家族生一子名觉哇久丁桑贡,系结古镇西杭村人。他天生聪明才智慧,学识渊博,法力无比。他曾向帕摩竹巴学法,二十几岁时创立了藏传佛教直贡噶举派。其主寺吉然寺,经历代传承,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寺院,建有很多分寺,仅在玉树境内就有15座分寺,僧侣达十几万人。后因与萨迦派发生教派之争,加之元朝势力的介入,直贡噶举失利,寺院被焚毁,吉然寺被迫迁往西藏。1179年,在西藏墨竹工卡县境内的帕摩竹巴弟子木雅贡仁所建法寺经扩建而尤形成直贡梯寺。18世纪末吉然后然后裔多旦仁增俄萨开始恢复吉然寺,但始终未能达到昔日的规模和辉煌。    该寺现由吉然后裔日布秋英多杰住持。寺内修有经堂、遗迹较多。吉然寺因在历史上曾为直贡噶举派主寺,在藏区颇有影响。

民族风情

·康巴藏族

  康巴藏族即康区的藏族。康区最早是指卫藏以东广阔的地区,后来这一地域又分为“康”和“安多”两部分。康区多指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横断山区,旧称“朵思甘”地区。习惯上将西藏丹达山以东的地区,东与四川西昌,雅安地区和阿坝藏羌自治州相连,北与青海省玉树、果洛两州相连的地域叫称为康区。具体包括:西藏昌都地区、云南迪庆州、四川甘孜州、青海五树州以及那曲东南一线。  康巴地区历史上处在汉藏过渡地带,在行政、宗教,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康巴人最为人称道的是其直爽的民族共性,宗教方面尤为虔诚,有经商和远游传统,体格相对强壮等。装束上最明显的是,康巴男子多扎英雄结以示勇武。这种传统保持至今,拉萨街头随处可见。

·“热伊”

   “热伊”是一种精美绝伦的舞蹈品种,兼具“热巴”和“伊”的风格特色,具有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丰富多彩的舞蹈语汇、生动奇特的表演形式、幽默诙谐而富有情趣的舞蹈动作。“热伊”中的《索莱姆索》、《孜琼尕松卓玛》以及素有藏族交际舞之称的《琼珠索那措》等舞蹈更是美仑美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是精美绝伦的歌舞艺术珍品。 

·“锅哇”

   “锅哇”,义为武装者或武士舞,是玉树特有的一种风格独特的礼仪性民间舞蹈,在寺院庙会或部落人士的重大礼仪性场合表演。表演者均为男性俗民,头戴垂有红丝穗的圆形高筒帽,藏语称“觉拉”,身着节庆盛装,佩戴“嘎吾”(银质镀金护身佛龛)、项链、腰饰等饰物,表演队形以转圈为主,旌旗导前,长号开道,一人击钹领舞,其后有一至二名持剑拿盾的舞者,其余皆持剑握弓。随着领舞者的击钹、击节而舞,中间穿插着说“锅斜”(道白)、唱“锅勒”(锅歌)。其特点是舞姿徐缓庄重、气氛肃穆、场面宏大、风格古朴凝重,被誉为“藏族仪仗舞”。 

·“热巴”

   “热巴”是一种注重技巧、展示技巧、以鼓点伴奏、踏节而舞的民间舞种。一般由藏族民间艺人组成的歌舞班子演出,专业性较强,须数年传授苦练,方能胜任角色。 

·嘉那嘛呢节

   嘉那嘛呢节是新寨嘉那嘛呢石经城落成的庆典节日。嘉那嘛呢石经城有两个节日,一是200年前嘉那嘛呢石经城奠基的节日,藏语称“嘉那帮庆”。二是嘉那嘛呢石经城落成的庆典节,藏语称“嘉那帮群”。相比之下,嘉那帮群“节日比较隆重、热烈。  传说,200多年前,当嘉那嘛呢石经城落成时,虽为隆冬时节,却雷声隆隆、花雨纷纷、彩虹当空、瑞祥纷呈。周围百姓不分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喜气洋洋欢聚在新寨村,举行嘉那嘛呢石经城的落成典礼。嘉那嘛呢石经城创建者、著名的藏传佛教高僧嘉那道丁桑秋帕旺喜悦之际创编了为节日庆典的舞蹈,这便是现在遐迩闻名的“新寨卓舞”。这天是藏历12月8日,以后每年的这一天便成了嘉那嘛呢石经城的民间传统节日。如今,嘉那嘛呢节的活动从藏历12月8日举行到15日,由新寨村民主特的各种宗教活动和歌舞表演,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节日期间,除了举行宗教活动和歌舞表演,还要开展民间物资交流。现在,随着嘉那嘛呢节的声名远播,参加节日的不仅有来自玉树各地的信教群众,还有玉树周边地区的群众,数万人游览、朝拜堪称世界之最的嘉那嘛呢石经城,盛况空前,展示了藏传佛教文化植根于民间的独特魅力。 

·玉树赛马节

   盛夏的玉树草原,绿草如茵、百花盛开、牛肥马壮,到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兴旺景象。在这样的黄金季节,整个玉树地区从村到乡、从乡到县都会开展规模不等的赛马等文体活动。规模最大的还是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每年7月25日举办的全州性传统赛马会,为期一周。  赛马场设在扎西沟宽阔的草滩上。这里依山傍水、绿草如茵、树木成林、广阔平坦,与结古镇相距3公里,交通十分方便。  玉树赛马会,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盛会,集中展示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在国内外享有特殊声誉。  上千顶帐篷组成的五彩缤纷的帐篷城、康巴藏族潇洒漂亮的民族传统服饰和驰名中外的玉树歌舞,构成了玉树赛马会的三大奇观。  玉树赛马作为传统娱乐活动,可以追溯到吐蕃时期。从藏族早期史籍和壁画中,可以看到玉树地区赛马竞技的悠久历史。  赛马,首先以煨桑揭开帷幕,这种燃柏煨桑的敬神祭祀形式是藏族古老习俗的延续,起源于本教祭奠仪式。古代征战时期,每当应敌出征,都要以煨桑形式祭祀神山及战神等神灵,祈求保佑。沿袭已久的古老习俗,如今已成为民间赛马会的开场仪式。煨桑时背负杈子松、腰挎长刀的骑手们按照传统仪式围着煨台顺时针方向转三圈,给赛马会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庄严的气氛。  煨桑之后,便是歌舞表演队、马队、宗教仪仗队的入场仪式。赛马会的主内容有跑马射箭、乘马射击、跑马拾哈达、跑马倒立、跑马悬体等马术表演。还有远距离跑马赛、走马赛、牦牛赛以及多姿多彩的民族传统歌舞、民族服饰表演和寺院跳神等表演项目。赛马会期间还开展物资交流、商贸洽谈等经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