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武汉原创音乐人、武汉方言民谣歌曲《汉阳门花园》的词曲作者冯翔。
一篇好文
一片宁静
挥去一天的疲劳
让我们一起夜读
我是您今晚的书友姚昊
今天为您推荐《那些非基本词、外来词,是社会发展、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见证,方言吸纳的外来词》
各文明碰撞,文化交流密切,当然少不了语言的密切接触。外来词作为文化交流的见证,也呈现出每个时代的特征。
汉语有很多外来词,尤其是明清以降,西方人打开中国的大门,各种外来词也蜂拥而入。从今天的普通话中也可看到很多。
有的是直接音译的,如沙发、镭射、芝士、英特纳雄耐尔、布尔什维克等等;有的是半音译半意译的,如“酒吧”来自外文bar,“酒”是意译,“吧”是音译,而且“吧”这个单位现在已有了自由组词的能力,出现了大量诸如“X吧”的词语,如网吧、书吧、水吧、贴吧、咖啡吧等等——“吧”已经汉化了。有些外来词利用意译,如果不仔细观察,根本看不出来是外来词,比如“激光”“互联网”“代言人”等。当然也有另外一类叫字母词的,直接用外国的符号,比如“WHO”(世界卫生组织)“UFO”(不明飞行器)“CEO”(首席执行官)等,现代汉语词典早已将之收录。
不为人知的是,这些普通话中常用的外来词,有大量先是从方言中吸纳来的。比如“沙发”这个词,先是英语进入上海话的音译词,然后再进入普通话。“芝士”“波恤”等词,则是外语经粤语而进入普通话的。
以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宁波为例,它的方言中就吸纳了不少的外来词,大多来自英语,部分来自日语。自开埠以来,老百姓能够用得起的玻璃瓶,大多是洋人医院用剩下的盐水瓶。人们将用完的盐水瓶保留下来,作为盛放液体的容器,装酒、装醋、装卤水;也有的灌上开水,在冬季当暖水壶。这种盐水瓶,宁波当地人称之为“红毛瓶”,这个“红毛”应该指较早从台湾来宁波的荷兰人,他们带来盐水瓶的同时,也带来了土豆,所以宁波上了年纪的人也称土豆为“红毛芋艿”。
我们中学时代基本都学过一篇叫《包身工》的短文,里头把管理包身工的工头叫“拿摩温”,实际上“拿摩温”是来自英文“Number One”,所以宁波人指第一名或某件事情非常好,也叫“一等拿摩温”,把工厂或工地里的工头叫“拿摩温”应该是引申的用法。还有一个专门指称穷得一无所有、品行恶劣、好吃懒做又十分难缠的人叫“瘟生”,这个词其实来自英文one cent,本义是“一文不值”。赣州话里也有瘟sheng,不过人们更愿意认为是瘟神,指胡搅蛮缠、很难对付的人。
宁波话中的外来词,除了大部分来自英语外,也有来自其他语言的。比如,宁波人早期把味精叫“味之素”,这个词是从日语“味の素”来的;那种可以折起又可以拉下掩住下巴的绒帽子叫罗宋帽,是从俄语来的;甚至也有印度带来的“豪躁点”(Ausodi,快点)。
宁波方言中的外来词还有很多,比如:手杖叫“司的克”,来自英文sticker;弹簧锁叫“司必灵”,跟英文spring脱不开关系;水泥地叫“水门汀”(cement),日光灯启辉器叫“斯带脱”(starter),暖气装置叫“暖水汀”,用羊绒制成的毛线或织品叫开司米(cashmere),电线接头叫“插扑灯头”(plug),一种咸味的饼干叫“苏打饼干”(soda),面包片上抹一层肉糜后油炸而成的面饼叫“吐司”(toast),奶油叫“白脱”(butter),米尺叫“米达尺”(Meters),汽笛叫“回生”(whistle),摩托车叫“马达克”(motorcycle)等等。诸如洋火、洋蜡烛、西洋镜、卖野人头、警察烂眼、印度黑炭、出洋相、东洋人等词汇,都能从侧面反映近代以来宁波与欧洲、日本的接触历史。
放眼全国,外来词何止宁波有,各地方言都能寻得踪迹。广西北海之前属广东管辖,明清、民国时期粤商西进时期带来了粤方言。有些本土化的外来词语就很有特色。比如“打”,词源为英语dozen,表示十二。北海多生蚝,烧烤店售卖时多以“打”为单位,一打即十二只。武汉的烧烤摊,却是多把“一打”理解为十的。
了解一种方言的词汇,就是了解使用方言者的历史。一个语言中的词汇,总是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反映。那些非基本词、外来词看似寻常,却是社会发展、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见证。
文/阮桂君 图/CFP
武昌实验寄宿小学美林校区学生鲁欣怡说的一段武汉话“相声”——“武汉美食一日游”火 了,在直播间里拥有不少粉丝!宅家期间,她和老师一起写起武汉方言段子,在网络直播间用武汉话给全国观众介绍武汉的美食和美景。(记者杨枫 通讯员雷迪 王琼 制作张小莉 审看郑慧)
【编辑:姚昊】
(^人^)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