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尊百科网

同元使君舂陵行(杜甫 唐诗)

遭乱发尽白,转衰病相婴。  沈绵盗贼际,狼狈江汉行。  叹时药力薄,为客羸瘵成。  吾人诗家秀,博采世上名。  粲粲元道州,前圣畏后生。  观乎舂陵作,欻见俊哲情。  复览贼退篇,结也实国桢。  贾谊昔流恸,匡衡常引经。  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  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  致君唐虞际,纯朴忆大庭。  何时降玺书,用尔为丹青。  狱讼永衰息,岂唯偃甲兵。  凄恻念诛求,薄敛近休明。  乃知正人意,不苟飞长缨。  凉飙振南岳,之子宠若惊。  色阻金印大,兴含沧浪清。  我多长卿病,日夕思朝廷。  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孙城。  呼儿具纸笔,隐几临轩楹。  作诗呻吟内,墨澹字欹倾。  感彼危苦词,庶几知者听。

作者简介

杜甫画像 杜甫画像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老”、“杜陵布衣”,中国唐朝现实主义诗人。祖籍湖北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生于河南巩县(今巩义市)。因其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又因为他搭草堂居住在长安城外的少陵,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 老杜”。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大将杜预之后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 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 杜甫草堂,座落于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 杜甫草堂,座落于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  今耒阳有 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杜甫墓、杜工部祠、杜陵桥、杜陵书院等遗址,在杜甫遗址的基础上辟有杜甫公园。杜甫遗愿要归葬首阳山,但其次子宗武因穷困无力做到,只好暂时掩埋于耒阳,死后四十三年方由其孙杜嗣业扶柩归葬于河南洛阳偃师首阳山下,在首阳山下也有杜甫墓。历代仅杜甫墓、杜公祠题咏多达六十余首,还有成都杜甫草堂。  》作者详情,参见: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