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尊百科网

互联网百科

吕蒙正

时间: 2022-10-06 00:04:02

台湾戏剧。北宋名相吕蒙正(944-1011年),字圣功。洛阳人,幼贫苦。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擢(选拔)进士第一,为将作监丞通判升州,不数年迁(升)为翰林学士拜左谏议大夫参加政事。遇事敢言。太宗、真宗两朝,他曾三居相位。后累封至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加司空、太子太师,封蔡国公。真宗景德2年辞归洛阳,六十八岁卒,赠中书令,諡文穆。事略见《宋史吕蒙正传》。元杂剧和戏文均有《吕蒙正风雪破窯记》。明传奇有《...

互联网百科

五女拜寿

时间: 2022-10-05 00:06:21

台湾戏剧。歌仔戏版《五女拜寿》改编自豫剧《五女拜寿》、豫剧改编自越剧《五女拜寿》,豫剧编剧为顾锡东。民国85年薪传歌仔戏剧团于台北县文化中心正式公演。歌仔戏版《五女拜寿》编剧为高敏,导演为林显源,陈振旺、黃素茹、吳佳靜、林美玲、邱秋惠主演。  剧情敘述:明神宗万历年间,杨继康官拜侍郎之职,育有元芳、双桃、三春、四香、五凤等五女,均已婚嫁;其三女三春,实非继康亲生,乃忠良之后,襁褓期遭奸相严嵩迫害,九族...

互联网百科

三打城隍

时间: 2022-10-05 00:06:08

台湾戏剧。《三打城隍》,别名又称《打城隍》、《三贼案》。另外在歌仔戏的部分,兰阳戏剧团有一连串的精致歌仔戏,其中的《打城隍》即为其中一出,并于西元2004年多次受邀演出,也曾经在2002年时前往芝加哥市立华盛顿图书馆音乐厅举行公演,演出歌仔戏《打城隍》。  故事內容主要描述秦始皇时,为了修筑长城,到处抓百姓充当民伕,其中嘎六、马七、刘八为了躲避官差的强拉民伕,连夜逃奔到城隍庙,卻沒想到官差为躲避风雪...

互联网百科

三个愿望

时间: 2022-10-05 00:05:28

台湾戏剧。《三个愿望》是薪传歌仔戏剧团推出的儿童歌仔戏,西元2001年7月20日在台北市社教馆(今“城市舞台”)首演。由林显源编剧、导演。此儿童歌仔戏除保留传统歌仔戏唱念作表身段之外,在人物造形与动作上,强调卡通化与生活化,让小朋友更易接受,在舞台导演手法上则强调现代感,上下场节奏、腳色形象、演员表演方法均融入现代戏剧观念。且适时加入现场台上台下互动效果,小朋友除了看戏,也能进而认识台湾本土文化。  ...

互联网百科

一门三魁

时间: 2022-10-05 00:04:51

台湾戏剧。《一门三魁》,又名《三进士》、《父子三进士》,是外台歌仔戏常演戏出,编修为陈志生。《一门三魁》是“娶某戏”,婚事喜庆时,常令戏班搬演此剧。几乎所有的外台歌仔戏团都会演出此剧,如台南秀琴歌剧团、高雄春美歌剧团、艺月园歌剧团、丽娟歌剧团等。早期月球唱片股份有限公司和五虎唱片曾分别出版《三进士》的录音带和唱片。河洛歌子戏团也曾将此剧搬上电视萤幕。  除歌仔戏之外,京剧、川剧、汉剧、湘剧、滇剧、徽剧...

互联网百科

七侠五义

时间: 2022-10-05 00:04:51

台湾戏剧。《七侠五义》剧目取材于小说《三侠五义》,又名《忠烈侠义传》。故事敘述北宋时期卢方、韩彰、徐庆、蒋平、白玉堂、欧阳春、展昭、丁兆兰、丁兆蕙等七位侠士,以及陷空岛上的五位结拜兄弟:老大钻天鼠卢方,老二彻地鼠韩彰、老山穿山鼠徐庆、老四翻江鼠蒋平、老五锦毛鼠白玉堂。其行侠仗义,协助清官包公、颜查散除暴安良,并剷除恶霸襄阳王,打破铜网阵。  《庆生平班戏目》中即有此剧,北京戏曲研究所有八本藏本。后上海...

互联网百科

一文钱

时间: 2022-10-05 00:04:41

台湾戏剧。歌仔戏剧目《一文钱》改编自徐复祚之《一文钱》,惟人物名称、情节皆不同。徐氏之《一文钱》內容敘述富甲连城的卢至平日一毛不拔,连家中妻小都不免忍饥受冻。一日,卢至拾到区区一文钱后,丑态百出,后经帝释度化,豁然省悟的故事。  歌仔戏剧目《一文钱》剧情则是敘述穷秀才赵一青自小与伍府千金伍娇珠订有婚约,伍氏嫌弃赵一青的出身,芳心另许富家子廖燕辉,不顾父亲反对偷偷与与廖燕辉私定终生。伍父无奈之馀只好将伍...

互联网百科

牵亡歌阵

时间: 2022-10-01 10:12:01

为了不让死去亲友的灵魂下到地狱受苦,世人莫不想尽办法,透过有形无形的媒介,以求亡者的灵魂离苦得乐。“牵亡歌阵”也就在这种情形之下,应运而生,成为台湾民间丧礼中,深受重视的一个阵头。  牵亡歌阵,是台湾民间一种超度亡魂的丧葬阵头,通常会在出殡前夕做完整的演出,目的是牵引亡魂上西天,一般都是由儿女、媳妇或女婿延聘前来表演。  具有宗教信仰功能的牵亡歌阵,有说和唱两类,主要以口白敘述为主,歌唱则是补充口白的...

互联网百科

台湾歌仔戏

时间: 2022-10-01 00:13:01

看“歌仔冊”念“歌仔”,是早期台湾农村社会最重要的休闲;无论是农家忙馀所唱,市井小民平时歌詠的“歌仔”、“台湾杂念”、街头卖艺的盲人“念歌”或乞丐走唱的“乞食调”等,唱的都是“锦歌”。“锦歌”继承明代以来南方的小曲小调,主要以闽南的民歌为基础,吸收一些民间小戏的部分曲调而形成。刚开始只是一般老百姓业余的单纯歌唱,由于广受喜爱,慢慢发展成职业江湖艺人的通俗故事说唱。   台湾自公元一六二四年起就有搬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