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更迭之际很容易让人产生身份认同的危机。儒家忠义文化讲求从一而终,而很多人的身份认同观念便是建立在此基础上。但一个人同时又会有很多其他的身份,如父亲、族长等。能否在这种大变动下,将所有的身份认同处理得当,不仅关系到自身,还会影响到宗族或者子女。而这种身份认同问题,不光男性会有,女性也同样存在。尤其对于生于帝王家的公主,更是如此。崇祯皇帝的女儿长平公主就是其中的代表。
图/长平公主剧照
长平公主名叫朱媺娖,乃是周皇后所生,是崇祯皇帝的次女。作为生于帝王家的公主,她的身份更为复杂。不管是在崇祯年间,还是后来清朝顺治年间,甚至包括李自成占领北京的短暂时期,她的内心其实一直处于矛盾纠结中。
明朝的公主
长平公主首先是明朝的公主。当李自成的军队进入北京城时,崇祯皇帝要用剑杀死她,免得被敌人玷污,导致有辱明朝祖宗颜面的事发生。但是没有成功,只是将其砍断了一条手臂。长平公主虽然被其父所伤,但是对他的所作所为,她完全能够理解。而当她昏倒在地,李自成发现了她。但是因为其身份,并没有为难于她,反而让太监将其送往外祖父家将养。后来清朝占领北京后,她也仍然活着。
作为明朝公主,她也有儒家的忠义、死节观念。所以她对于李自成及清朝的礼遇非常纠结。她既想保证自己明人的身份,尽量少与他们有接触,同时又不得不接受。既要保证对明朝的信仰,同时又不得不履行清朝的命令,行事还需要向清朝奏请。而最让她无法释怀的是,崇祯帝本想让她一起为明朝殉葬,但是她却侥幸活了下来。她一直认为自己是在苟活,对不起父母还有明朝列祖列宗。但她又没有勇气自杀殉节。所以她即便活了下来,心中也一直处于纠结之中。
图/崇祯皇帝
崇祯帝与周后的女儿
当她的父亲和母亲相继自杀时,长平公主也只有十五岁。十五岁在古代看似年龄很大。比如很多小皇帝到这个年龄就可以亲政了,而一些百姓子弟到十五岁也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可以继承家产了。但是不可否认,她仍然是个小女孩。尤其是她常年长在宫中,缺乏历练,心智更不可能成熟。连番遭受父母、姨娘、妹妹等的去世,又被赶出十几年来一直居住的家,甚至家都已经不再成为家了,可谓家破人亡。她时刻思念自己的父母,怀念以前的生活,经常暗自流泪。有时还会梦到崇祯帝、周后还有王承恩。后来长平公主长期哭泣流泪,甚至流血,最终思念成疾。
图/周皇后剧照
清朝控制下的公主
长平公主虽然在清朝能够享有一些特权,受到清朝的礼待。但是她的一举一动也同样处于清朝的监管之下。如她想了却这些烦恼,出家为尼。但在奏请之后,却并未获得同意。相反,清朝却寻找到了早年父亲为其所定的未婚夫周世显,命令二人完婚。清朝将其供养起来,并以此作为善待明朝后裔的证明。目的自然是为了获得南方仍在反抗的明朝小朝廷、军队和遗民的认可,尽快统一全国。清朝一点也没有顾及到长平公主的感受,表面上看似恭敬,实际上却以之为傀儡。这种情况下的长平公主,内心更是痛苦万分。
图/长平公主剧照
妻子、母亲
顺治二年(1645)六月,长平公主在清朝的压力下,与原定夫婿周世显结婚。清朝还赏赐他们原武清候的府邸及金钱、牛车、田土等物若干。对于长平公主来说,周世显本身就是个矛盾集合体。周世显作为一名士人,既没有为明朝殉节,又没有的到南方去参加小朝廷或者义军,更没有选择隐逸生活。长平公主内心其实并不太满意的。而且周世显又是崇祯帝为其所选的驸马。每次看到他,都会让长平公主想起父亲和母亲。另外,这场婚事又是清朝所定。当然,两人结婚之后,也算为长平公主的内心带来了一些温暖,包括后来的怀孕。但是此时的长平公主已经身陷复杂的矛盾纠结中无法自拔。即便知道自己有了身孕,但是身体仍然不可避免的疾病交加。最终于顺治三年(1646)八月,怀着五个月的身孕去世了,享年十七岁。作为一个即将当母亲的人,长平公主对于孩子的出生也应该是矛盾的吧。既不想让他出生于这样的环境,又有一种当母亲的渴望。
图/周世显剧照
长平公主死后被葬于北京广宁门外。她的去世既让人感到哀叹,同时对她来说又是一种解脱。像她这样具有多重身份的人,想要达到心安理得的身份认同非常困难。而长平公主本身性格就有些软弱。面对纷繁复杂的念头,更是无法做出当机立断的决定。所以她才会陷入观念的泥沼,无法自拔。她的死其实就是一种身份认同混乱导致的抑郁成疾。
★~★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