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而在56个民族中,人数最多的就是汉族。毫无疑问,汉族这一称呼肯定是从西汉时期开始形成的,当时周边的少数民族都称中原地区的百姓为汉人。但不知大家想过没,在汉朝之前,中原地区的百姓又被如何称呼呢?当时的主体民族又是哪一个?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在汉朝之前,是秦始皇统一了六国,所以当时中原地区的百姓就被称为“秦人”。再往前,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各诸侯国各自为政,所以老百姓的身份基本就跟着国名走。楚国的就叫“楚人”,齐国的就叫“齐人”,剩下的依此类推。而在春秋战国之前,当时的先民都称自己为“华夏族”。
而“华夏族”的创建者就是中华文明的始祖炎黄二帝。当初黄帝的轩辕氏打败了炎帝的神农氏,两个部落融合,共同创建了“华夏部落”。之后黄帝带着华夏部落,又打败了蚩尤的九黎族,统一了中原。黄帝死后,他的后人和华夏部落的子民继续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建立政权。像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国家夏朝,他的创立者夏启就是黄帝的后人。当时夏朝的百姓都称自己为“夏人”或“华夏人”。
夏朝之后的商朝,是东夷人的后代建立,但当时华夷之别并没有很多人在意。而周朝取代商朝后,声称自己是“夏人”的一支,所以又以“夏族”或“华夏族”自居。春秋时期,中原地区的诸侯将华夷贵贱尊卑的观念看的更重,形成了强烈的民族概念。但他们都视自己为正统,希望由自己统一天下。
秦国统一六国后,华夏族这个称呼依然存在,而且由分裂走向了统一。到了汉朝时,国力强盛,前后统治中国长达400多年,为汉朝以国名兼并华夏族名提供了条件。最为关键的是,在汉武帝时期,数年对外用兵,打的匈奴远遁、外邦臣服,让国民极大的增加了自信心。
而在汉朝之后,中原数次大战,少数民族也曾入主中原。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少数民族也渐渐与汉族融合,成为了汉族的一部分。所以在今天,汉人中也有少数民族的后裔,少数民族中也有汉人的后裔,最后大家一起组成了中华民族。
( ^_^ )?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