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城以外的少数民族,以勇悍著称,时或互相攻伐兼并,时或南进中原,对广袤的北疆乃至中原地区的统治、社会安定影响颇大。12世纪以后,活跃于北方的,主要是女真、蒙古两个民族。12世纪前期,女真建立金。先后灭掉辽、北宋,统治北方。此后,蒙古又崛起而灭金,建立强大汗国,入主中原。元朝灭亡,蒙古北遁塞外,仍长期成为明王朝的劲敌。
自16、17世纪之交女真一满族兴起后,满蒙两个勇武民族却形成联合,建立了满蒙结合关系,长期共存。满族统治者在对各藩属蒙古实行领主分封、保持隶属关系的同时,更施行以各种笼络措施,如联姻、授高爵、发俸禄、朝觐宴赉赏赐等等,以维持和好。这种关系的长期维持,对清朝经营边疆并对其实行稳固的统治、保障中原的安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诸种笼络措施中,联姻的作用尤其重要。与其他笼络措施相比,联姻的特殊作用在于,不仅赐婚嫁女的事件本身对蒙古的额驸及其家族有笼络意义,而且因联姻建立姻亲关系,又加强了蒙古对爱新觉罗皇家及清王朝的紧密亲合,这种亲合作用因血缘传代而具有延续性。
康熙三十年(1691年),康熙帝放言今后不再修筑长城,废弃以长城来作茧自缚、消极防御的传统作法。他认识到,“蒙古游行之地,防之不可胜防。”关键是“控驭蒙古有道”。治国之道在德而不在险。要实行“中外一视”,即长城内外为一家,对蒙古施以“厚恩”,使之“众志成城”。
关于清朝皇帝娶的蒙古公主,我梳理了一下,以飨读者。
所谓“蒙古公主”是一种近似的说法,确切的说,应该是“蒙古王公之女”,蒙古文里的称呼和汉字“公主”还是有些概念上的差异。
1.清太祖努尔哈赤曾娶科尔沁部明安贝勒之女、孔果尔贝勒之女,此二女为堂姐妹。
2.清太宗皇太极,共娶蒙古女8人。孝端皇后(莽古斯贝勒之女)、庄妃(斋桑贝勒之女,后来的孝庄太后)、宸妃(斋桑贝勒之女,著名的海兰珠),这3人为科尔沁部人;西麟趾宫贵妃(林丹汗遗孀)、东衍庆宫淑妃(林丹汗遗孀),为阿巴垓部人;原东宫福晋,扎鲁特部人,巴雅尔图戴青贝勒之女,后休出;庶妃奇垒氏,察哈尔部人;庶妻乌梁海氏,喀喇沁部人,《满文老档》有记载,而《玉牒》无记载。
3.清世祖顺治皇帝,后妃中有蒙古女6人,生育者少。李氏朝鲜方面的记载,顺治帝废后,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曾生有一子,康熙四年时已经14岁,在废后娘家科尔沁部长大。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镇国公绰尔济之女。淑惠妃博尔济吉特氏,孝惠章皇后妹。恭靖妃、端顺妃、悼妃均为博尔济吉特氏。
4.清圣祖康熙皇帝,后妃中蒙古女2人。三等台吉阿郁锡之女,追封慧妃;达尔汗亲王和塔之女,追封宣妃。二妃皆为科尔沁部人,均未生育。
5.雍正以下诸帝,仅乾隆纳蒙古女2人。豫妃,博尔济吉特氏寨桑根敦之女;恂嫔,和硕特氏台吉乌巴什之女。
( ^_^ )?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