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尊百科网

清真饮食文化的先进性

伊斯兰教的饮食文化不仅注重“怎样吃”,更注重“吃什么”。在伊斯兰教看来,饮食不单纯是用来充饥和滋养身体的,还有“食物左右性情”的医学道理:“饮食,所以养性情也。彼之性善,则益我之善性;彼之性恶,则滋我之恶性;彼之性污浊不清,则滋我之污浊不洁性。”  内清外洁,清真所宗,爱清洁、讲卫生是伊斯兰教的优良传统之一。所谓“内清外洁”,指的是“净身之污垢,净心之邪恶”。伊斯兰教的清洁卫生观的特点是防患病于先,这对穆斯林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  伊斯兰教倡导穆斯林有所食有所不食,食用那些性善的动物,均为阿訇严格按照伊斯兰教法规定的屠宰方式供应的。这些动物体态俊美、肉质鲜美,且性情温顺,食之对人大有裨益。伊斯兰教禁止穆斯林食用带獠牙的猛兽、带利爪的凶禽、肮脏丑陋的畜类。因此,穆斯林饮食文化的特点完全基于“择善、择美而食”的原则,即《古兰经》提到的要吃“佳美的”食物。清真饮食品种之多,花样之新,味道之香,形色之美,技艺之精,无不显示了回族、维吾尔族等穆斯林群众的聪明才智。  穆斯林的饮食禁忌习俗,对身体健康有益,对社会、道德、社会秩序有好处,是文明进步的表现。至于说不吃猪肉就是落后,这更是错误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思和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斯维尔德洛夫、卡冈诺维奇等人都不吃猪肉,但他们都是先进思想的代表人物。世界上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很多,他们都不吃猪肉,不能说他们都是落后的。总之,我们必须正确地、实事求是地、不带任何偏见地去看待穆斯林的禁忌习俗。清真是一种文化,清真是一种文明,清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健康与长寿之路。穆斯林严守清真关,谨防病从口入,因而成为人类历史上伊斯兰饮食文化的直接受益者。在1983年人口普查中,宁夏的22位百岁老人中,21位是回族。2007年底,甘肃全省105岁以上寿星共有28名,其中,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回族13名。新疆的维吾尔族穆斯林是全国各民族长寿之冠。首届“中国十大寿星排行榜”2008年10月6日在江苏省如皋市揭晓,来自新疆喀什的维吾尔族人萨迪克?萨伍提位居十大寿星榜首,是年121岁;最高女寿星则是新疆乌鲁木齐的维吾尔族人买合甫?孜汗,是年118岁。“中国十大寿星”中,穆斯林占7位,10位寿星均生于1893年4月以前,都是跨越了3个世纪的历史见证人。  著名记者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中说:“唯人事方面则汉人身体孱弱,衣服褴褛,鸦片残害后的苍黄瘦脸,挂在多半的汉人头上!凡是身体壮实,衣服整齐,骑高骡大马者,都是回回。”由于穆斯林不抽烟、不喝酒,所以一个个面目清秀、身体强壮,即使年届古稀的老人,也能照常骑自行车,参加劳动,长寿老人颇多。  “清真文化”作为穆斯林的核心文化,涵盖了中国穆斯林的精神层面、行为规范层面、物质层面三个层次。“清真文化”的精神层面体现了穆斯林特有的宗教信仰观,表现在对伊斯兰教和清真言的认知中。“清真文化”的行为规范层面体现着穆斯林以清真的精神理念对个人行为的一种理想期待和规范。“清真文化”的物质层面,包括清真寺、伊斯兰教经学院、清真饮食,对于中国穆斯林,既是精神文化的载体,也是物质文化创造的结晶。千百年来,由伊斯兰教的饮食戒律而逐步发展和形成的穆斯林饮食禁忌,作为一种共同的风俗习惯和反映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对世界各地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来源:宁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