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尊百科网

中国作为核大国 对核恐怖主义不能袖手旁观

【资讯百科在线助读】  中评社北京(2010)4月16日电/《环球时报》报道,谈到核恐怖威胁,很多中国人的第一反应是:那是美国人的事情。事实上,现在已没有一个大国能确保自身具有核恐怖威胁免疫力。中国更无法做一个旁观者。   对付核恐怖主义确实是美国首倡的话题,这也因此成为近日华盛顿核安全峰会的主题。美国的初衷当然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核安全,但非法核活动威胁到的远不止美国。事实上,核恐怖活动正呈现出跨地区和国际化的趋势,不确定性大大增加,现在越来越难判定谁最安全,谁最不安全。   面对核恐怖主义的威胁,各国能不能携起手来,防微杜渐,这既是世界安全与和平之命题,也构成了中国安全的硬环境。从这次核安全峰会看,各国为此目标抱团仍不容易。中国利益是促进全球联手应对防范核恐怖主义。   一直以来,中国舆论对核安全不大关注,这首先是因为中国核安保没出过大纰漏,老百姓很踏实。但事情也要两面看,差不多没什么思想准备的中国社会一旦突临挑战,哪怕是有几条跟核安全有关的谣言,可想而知民间受到的心理冲击将会有多大。当然这样的概率很小,但由于其后果是“不能承受之重”,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中国正加大力气发展核电,计划到2020年实现核电装机容量4000万千瓦,核电占全国总装机容量4%左右。不难想象,保障这些核电站安全的压力很大。我们不能排除可能会有一些极端分子盯上核电站。国家核安全局局长李干杰在一次讲话中表示,我国既有的核电厂安全设计准则中,没有要求防范大规模的、有组织的、使用强大攻击武器的恐怖袭击。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统计,过去几年,在一些国家发生过上千起核材料丢失,或被人偷,甚至被抢的事件。国际上的核材料黑市也十分活跃。我们要保证自己的核材料不外泄,更要保证外面的非法核材料进不来,这容不得丝毫疏忽。   核恐怖威胁近年来引起中国越来越高的重视,但有些差距仍需要时间来弥补。为堵住所有可能的漏洞,还有不少方面需要改善。如重新界定核安保的涵义,确立新的技术标准,加强立法配套,以及让更多的民众充分了解如何预防和应对核恐怖袭击等。此外,核物质的检测技术,核情报的收集工作也需要加强。   在核安全保障方面,无论多么小心谨慎都不过分。“9?11”事件表明,恐怖分子的手段有时在我们的想象之外。中国周边是核扩散重灾区,中国自身又是大国。要让我们的国家更安全,让亚洲更安全,中国必须亲历亲为,不能侥幸,也不能指望别人为我们代劳。  (来源:中国评论通讯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