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历史人物,你肯定知道。在长坂坡七进七出的常山赵子龙,是石家庄正定人,正定是常山郡的治所。有意思的是,正定有一个著名的雅号,叫做“三山不见”。因为正定曾是中山国(同郡)、恒山郡和常山郡的治所。而正定则距离雄伟险峻的太行山脉有些距离,附近是没有山的,所以称为“三山不见”。
正定虽然不见山,但正定以西是太行山脉,北边是燕山山脉,有重郡范阳(今首都),南有漳水及黄河,东南有山东。在唐宋以前,黄河流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争夺尤其激烈。正定过了太行山就是有居高临下之势的山西太原,往北是范阳,往南是中原。如果有势力控制了正定,就等于打开了通往这三处的大门。所以古人说:“正定扼太行之险,绝河北之要(塞),西向太原则太原震动,北向范阳则范阳震慑。”因为河北是平原地区,要防守必须领先太行山脉和山西,这就突显了正定重要的战略堡垒意义。
补充一句,在清世宗雍正帝之前,这里称为真定府。因为雍正帝名胤禛,真定犯了皇帝的名讳,所以改为正定。真定之名是汉高帝刘邦起的,他在平定代国陈豨之乱后,将原赵国的重镇东垣更名为真定(以下皆称正定)。刘邦平定陈豨和燕王卢绾之乱,汉军就是走正定。历代欲得河北者,莫不以正定为重镇,北宋在华北平原的北部与辽朝对峙,正定就是北宋在北线防御契丹的门户级重镇,一旦正定丢掉,滹沱河以南的广大平原地区,就只能任由契丹骑兵纵横了,开封也很难守住。
正因为如此,历代都非常重视正定城池的建设。不过现在正定古城的源起时间相对较晚,是在混乱不堪的五胡十六国时期,之前的城池早就被历史的黄尘掩没的不知去向了。
公元350年,后赵王朝崩溃,群雄逐鹿于中原。华北平原主要由由辽东入南下的前燕慕容氏,和后赵皇帝石虎的养孙冉闵相争。前燕出马的是号称五胡十六国第一名将的慕容恪,而冉闵也是当然公认的“超级猛将”,人称项羽第二。为了进攻冉闵,慕容恪在明朝真定府治西南十八里处,修建了一处坚固的堡垒,称为乐安垒。因为要大战,这里其实严格来说还不能算是城池,也就是个周长约五里的土城。直到二百多年后的南北朝北周(557-581年),这座原本纯军事功能的土城才有了石头彻的城墙。不过也有观点认为明朝之前的正定城池只是土城,而不可能是石城,即使是经济繁荣的北宋依然如此。
明成祖迁都于北平后,正定就成了京师的西南门户重镇,明朝的直隶巡抚就驻在正定。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也就是土木堡之变这一年,有关方面将原来的城池进行扩建,周长约二十四里,高约三丈二(明朝时一丈约3米),但此时的城池性质依然是土城。可以确定的是,正定城池成为石城,是在明穆宗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前后共用了五年时间,直到明神宗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才完工,而此时正是宰相张居正当国之时。
正定古城有四个门,每门还有瓮城和月城,东门为迎旭门(后改称环翠门),西门为镇远门,南门为长乐门,北门为永安门(一说为永乐门)。每座城门的门洞都是用青条石铺成的,有五丈长,两丈宽。而城门的门板虽用木头制成,但厚度足有半尺,外面包着铁皮。
城墙的四个角都建有角楼,其中南门楼上题了四个非常霸气的字,曰“襟带山河”。南门的内门还有一块匾额,题字同样霸气,“三关雄镇”。所谓三关,就是明朝时对捍卫京师有着关键作用的三大著名关隘——紫荆关、倒马关、娘子关。三关皆在真定卫的管辖范围内,而真定卫就驻在正定(时称真定)。
正定古城的垛口非常多,居然有5000多个,因为觉得太多了,崇祯末年并掉一半,只留2548个。
为了保护城池,古人在建城之后总要挖一条护城河,正定古城也不例外。正定的护城河周长约二十五里,有十几丈宽,深度约两丈。正定周边有很多河流,所以护城河的水是这些大河相通的,其中城西的南滹沱河因为水质浑浊,当地人称之为小黄河。
正定是京师的“畿南保障(北门内城匾额)”,清朝定鼎中原后,依然把正定当成“畿南保障”,清初的直隶巡抚依然驻在正定。清圣祖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直隶巡抚治所迁到了正定以北的保定,但这并不影响正定在清朝重要的战略地位。之后,康熙帝、雍正帝、嘉庆帝、同治帝共四次对正定古城进行大规模修补。
(*>.<*)
热门信息